第121章 500塊買本舊書
- 重生農村狗大戶
- 七葉參
- 2329字
- 2018-11-22 12:00:00
安立東臉上雖然繃得住,心口也難以免俗地猛跳了幾下。
難怪易連城醫術那么厲害,卻不去治自己臉上的那一大片“胎記”,還說什么不急于一時!
虧得他還暗下決心,以后有錢了一定要先給易連城治臉打胎記呢,這“胎記”哪里用得著打?
根本就是被她洗洗就行!
顏值即正義這句話,放到九十年代初也完全能貼合人的心態,特別是年輕人……
年輕人周正磊有些發窘。
金大俠的諸多武俠這時候在內地正流行得瘋,易連城這樣子,妥妥的是沒出古墓的小龍女啊!
他剛才怎么就那么飄呢,多什么嘴呀!就算這姑娘真是個騙子,那也是個長得漂亮的小騙子啊……
跟他一起的那名老者溫和笑了笑出來打圓場:“年輕人火氣旺,不知道天高地厚,讓小易師父你看笑話了。
我叫戚半榮,這是我一個故舊好友的子侄周正磊,以前也沒怎么在外面走過,說話莽撞了,小磊,你還不快向小易師父道聲歉。”
周正磊紅著臉連忙說了聲“對不起”。
幾句口角而已,又不是多大的事,易連城擺了擺手,打開杯子喝了幾口茶水,重新把口罩戴上了。
戚半榮目光掃過桌面:“小易師父喝的就是這次要帶過去賣的藥茶吧?”
“嗯,我們那邊青龍山的絞股藍。”易連城淡淡應了一聲,又回復了世外高人那種形象。
“難怪我之前聞著就覺得精神一振,肯定是個好東西。”戚半榮呵呵笑了笑,“不知道這藥茶有沒有多的,拼給我們兩罐行不行?”
易連城指了指安立東:“做生意的事我不管,這個你要問老安。”
這就有人想買了?田家斌精神一振。
安立東從容接了話:“拼兩筒倒是能拼的,一筒一斤,30塊錢一筒。”
名茶的價格就不說了,普通精炒綠茶現在也就是10塊錢一斤,人家還要種茶樹呢。
山里摘來的絞股藍做成一斤藥茶就30塊,這價格還真不便宜。
戚半榮眼睛都沒眨就應了:“那行,麻煩小安兄弟給我拼兩筒。”
開張了!
田家斌差點沒跳起來,連忙起身在行李包里翻了兩筒沒開封的出來,收了周正磊遞過來的60塊錢,裝著不在意的模樣揣進兜里,手卻一直沒取出來,就那么緊緊捏著那六張大團結。
周正磊接過那兩筒藥茶,遞給了戚半榮。
雖然他們這一行開張就能吃三年,但是60塊錢買兩筒沒什么名氣的茶葉,想想也知道不便宜。
青色的竹筒上濃墨寫著“青龍絞股藍”幾個字,那一筆行楷筆道流暢、瀟灑多姿。
戚半榮之前以為是印上去的,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是寫的,不由贊了一聲:“好字!”
安立東笑笑:“我們那兒條件簡陋,這都是我們小易師父親筆寫的。”
戚半榮花白的眉毛不由一掀:“就這一筆字,沒有十幾年的功力肯定寫不出來。小易師父是高人啊,失敬失敬!”
“不敢當,隨便練的樣子而已。”
“哪里哪里,小易師父可別太謙虛,你現在看的這本書是?”
見戚半榮目光落在了桌上的那本舊書上,易連城笑笑把那本書遞了過來:“觀里的舊書,怕旅途無聊,拿出來再琢磨琢磨的。”
書封面上是《千金方》三個工整又俊美的隸書大字。
戚半榮連忙接了過來。
翻開一看,書頁泛著一種很古老的黃色,有的頁面邊緣微微還有些殘缺,一看就知道這本書應該很有些年代了,養得出易連城這種道姑的道觀,那肯定也是大有底蘊的……
戚半榮一頁一頁慢慢翻著:“以前年少的時候,看不懂這些中醫藥方,現在上了年紀,看這些倒還很有幾分意思。
小易師父,不知道這本書能不能賣給我?閑來打發打發時光也好。”
周正磊看了看易連城,又看了看戚半榮,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安立東聽了出來,卻不動聲色:“戚老哥想買這書?不知道出多少價?”
戚半榮看了易連城一眼,見安立東說出了這句話,她那邊并沒有反應,明白大概這道觀里的道姑們應該都不理俗務,所以把對外的一些經濟事務都委托給安立東負責。
略微沉吟了一下,戚半榮出了個價:“這樣吧,畢竟是我想要,說太少了也不好,就80吧。”
“戚老哥,你這就不地道了。”安立東搖了搖頭,“這書可是有些年頭了,誰知道是不是什么古舊物?
要是什么古董,那我們80塊賣了就血虧了!”
“那安兄弟你說多少?”
安立東伸了一根手指頭:“同車友情價,一千!”
“一千?”戚半榮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小安啊,你說這到底是誰不地道?
我就是一眼看著覺得跟這本書挺有眼緣的,你獅子大開口說個一千塊,那就是純粹把我當肥羊來宰了。”
兩個人就著這本舊書的價格討價還價,坐在一邊的易連城有些不耐煩了:
“那就從中間折衷算了,就這個價吧。”
一個要一千,一個出八十,再折衷,也要四百多,不是個小數了。
安立東不贊成地看了她一眼,戚半榮也輕輕翻著手里的書不吭聲,目光卻是越來越認真。
易連城無聊地抓了抓頭上的束髻,順手把發髻上簪的那支木簪子拔下來了,當筆一樣在桌面上劃來劃去:
“賣了,反正里面的方子我都記全了,不賣,我沒事兒再拿著琢磨也行。
賣不賣的反正我無所謂,就是你們倆個太吵了,都不得清靜。”
戚半榮抬頭看了易連城一眼,眼眶微微一縮:“小易師父的這支發簪倒是別致——”
易連城隨手把木簪子遞了過去:“還好吧,一般般的而已。”
先前只是看著覺得像,拿在手上了,戚半榮立馬就判定了,這支造型古樸的木發簪,就是金絲楠木做的。
小小的木簪遍布龍鱗紋,雖然雕刻打磨的手法并不算很精致,但是絲毫不影響迎光看時的那種云錦光華。
看這雕刻手法,也是個古物件啊!
“這簪子——”
戚半榮剛說了半句,易連城就把簪子抽回來了:“這個我可不賣的,我就帶出來這一根簪子,賣了我就沒簪子簪發了。”
金絲楠木這材質有價值,但是一支簪子也到不了哪兒去,關鍵是看雕工和年代。
戚半榮呵呵笑了笑:“哪兒能呢,小易師父想多了。”
見易連城還要把那本《千金方》給取回去,戚半榮連忙緊緊捏住:
“這書我要了,既然小易師父說折衷那就折衷吧,小磊,拿500塊錢出來。”
易連城揮了揮手:“小田幫我收著吧,我現在也不要用錢。”
不光田家斌接過那500塊錢時是懵懂的,一直坐在一邊不敢吭聲的胡昌華也看愣了。
就這么一會兒工夫,60塊錢買了兩筒藥茶不說,還花500塊錢買了這么本舊書?
這舊書可沒燙金呢,真值那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