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林場王家
- 重生農村狗大戶
- 七葉參
- 2126字
- 2018-11-17 12:02:00
第二天一早,易連城就去鎮上了。
安立東和田老全、田家斌開始去青龍山選合格的竹材先砍下來做竹筒。
大幾畝的竹林,原來嫌竹子長得不好,都不夠粗壯,現在倒正好砍下來做藥茶的包裝。
怎么把竹筒做成個帶蓋兒的圓筒容器,要是路好,租個小貨車一車拉去縣機床廠兩頭車螺紋最快捷了。
但是現在大柳村就別指望這個了,從青龍山上運下去,再轉到鎮上,全得靠人力背,人工方面就不劃算。
田老全自告奮勇把這事兒包了,他曾經見人家削過,自己拿了一截竹筒先琢磨,要是能做好,在村里請幾個有些小手藝的朋友一起過來幫工,按件算錢還劃得來些。
安立東正在忙著,俞向蘭吭嗤吭嗤跑上山來了:“東子,上次來的那個林科站的小肖,他打電話過來了,說幫你聯系到了一批樹,讓你盡快給他回個電話過去。”
這年頭沒有手機真是太不方便了!
安立東接過俞向蘭遞給他的那張記著電話號碼的小紙條兒,撒開了腿就往山下跑。
說實話,易連城才幫他針灸了兩回,泡了幾天腳而已,他現在疾跑的時候已經感覺到不同了,有種正在回復原來巔峰時的力量的感覺。
到了小賣部一打電話,肖一山果然還在電話機另外一頭等著:“立東,你想要的那兩種樹,附近幾個縣都沒有大規模育苗,不過定川縣有家林場那里現在正好有不少種子……”
也是安立東有點運氣,定川縣有一家國營林場,去年的時候說要承包給個人,承包人跟林場也簽協議了,還四處收集購買了大量桂花樹種子和銀杏樹種子,做好了播種育苗的處理。
可是就在快過年之前,林場有七八個職工攔住了縣里的領導,狀告承包人和跟林場場長有勾結,林場場長才把國家資產低價打包送給私人。
本來就是剛開始改革的敏感時期,一些資產到底姓公還是姓私,正是下面一層領導都拿不準,定不了性的時候。
沒人告,大家都睜只眼閉只眼,現在有人告了,總不能還裝作什么都沒聽到。
定川縣領導們的意見也不統一,有人支持繼續承包,有人說要再斟酌商量,事情暫時就拖了下來。
有些事,一拖二拖的就沒聲音了,林場那幾個職工也怕拖沒影兒,干脆地放出話了:
縣里告不響,他們就去市里告,市里要還不管,他們就去省里去中央告。
年一過完,這些人就開始在收拾行李了,還真做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消息一傳過來,定川縣的領導們坐不住了,緊急開會研究后決定,步伐還是不要放得太快,國營林場目前不搞承包。
至于承包人和林場場長之間是不是有什么利益輸送的事,讓公安先過去查了再說。
承包林場這事兒就這么黃了下來。
承包人也氣啊。
他憋了一股子氣想干點事出來,結果就被攪黃了,給卡脖子了,花錢收的那么多種子難道還能白留給林場?
可是收來的時候不容易,要賣出去也不容易。除了林場,誰還能一口氣吃下這么多種子?
原來的林場場長被帶走了,現在主持工作的是副場長,不僅不要這些樹種,還嫌它們占地方,讓承包人趕緊處理好,不然就當垃圾給扔了。
都是林業系統的,肖一山正好訪到了這事,急忙給安立東打了電話過來。
“銀杏樹和桂花樹都可以用樹種大面積育苗播種,我打聽到對方那批收來的桂花樹種籽都還沙藏過了,你要買回來,正好趕上春播。
等你把樹種買回來,就趕緊給我打個電話,我過來指導你們怎么播種育苗和施肥……”
這真是打瞌睡有人送枕頭,安立東還有些愁著樹苗不好運進來呢,一聽有樹種,二話不說,問清了地方就跑回家去取存折,去銀行里取了錢出來,和田家斌兩人連夜趕往定川林場找人去了。
定川林場。
王小波正勾著頭坐在火坑邊烤火,手里拿著把火鉗把火坑里的一根炭翻來覆去地刨著。
被他不停地刨來刨去,火坑里的炭灰不時就揚起來一片。
王富春悶頭抽著煙不理會,魏冬梅忍了一陣還是忍不住,劈手奪過了兒子手里的火鉗:“別刨了,一屋子都被你刨得落滿了灰。”
王富春這才動了動,拍了拍肩膀上落的一層灰:“李場長上午又來催了一道,讓我們趕緊把樹種都收走,那兩塊地林場要收回去了,不然他就叫人過來鏟掉了。”
魏冬梅手里握著的火鉗不由一緊:“前天永靖縣那邊不是有人打電話過來說要買那些樹種嗎?”
王富春嘆了一口氣:“別是嫌貴又不來了吧,從永靖縣坐車過來,一天也夠跑到了,這都兩天了,要來人家估計早來了。”
魏冬梅眉心的那個“川”字皺紋頓時又深了些:“那怎么辦?那些樹種也是我們花了些錢才收到的……”
當初求爺爺告奶奶的,才給兒子王小波在林場安排了進來,沒做幾年,王小波嫌林場生活單調沒勁兒,前年背著他們打了個辭職報告,跟人一起往南邊去了。
林場又不是王家開的,人都打了個辭職報告走了,王富春兩口子又找不到人,工作崗位哪里還能給留著?
林場把那份辭職報告批了,另外又照顧了一名林場子弟進來頂了崗。
直到年底,王小波才給家里打了個電話,報了個平安,又寄了些東西回來,說在外面混得不錯,讓父母別擔心他。
王富春兩口子就這一個兒子,哪里能不擔心?
可是兒子大了主意也大了,隔著電話線他們還能把人給揪回來不成?
好容易去年兒子回來了,一回來就把兩萬塊錢的存折往倆口子面前一放,說回來是打算承包林場種樹。
定川林場本來就經營得要死不活的,工資都是找縣林業局想辦法,找銀行貸款發的。
如果不是林場里還能撿些木耳蘑菇之類的干貨、再時不時偷偷摸摸地套兩只野雞之類補充家用,不少林場職工的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
王小波出去一年多,能掙兩萬塊錢回來,就證明了他還是有能力的。
王富春和妻子魏紅梅一商量,得,人生難得幾回搏,那就支持兒子干事創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