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最大的事業是教孩子聰明而不世故(《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哈佛商業評論
- 633字
- 2019-05-08 10:01:40
序 你最大的事業是教孩子聰明而不世故
暑假來了,很多家長都急于把孩子送進各種補習班,但無論何種補習班只能讓他們的技能增長卻不能提高他們的情商,財商…而這些主要來自于家庭,來自于父母的言傳身教。
你給孩子什么東西,孩子未來就是什么樣的人。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的存在不能沒有界限,即便對孩子的愛也是如此。
外部界限,就是你的底線,即你愿意、不愿意或不允許做某事的原則。如果你不會拒絕,常常屈己為人,那么不管他人是要求過多、控制欲強還是好言懇求,你都該為自己大聲表態了。
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設立界限。界限的設定是個逐漸學習的過程。如果童年時你的界限沒有受到足夠重視,那么你就不知道自己有界限。任何形式的虐待,包括捉弄取笑,都會破壞個人界限。界限的破壞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影響,甚至使之無法成長為獨立負責的成年人。
《人之為人的6條界限,虧欠孩子什么也別虧欠這一課》一文介紹了六種界限:物質界限、身體界限、心理界限、情緒界限、性界限和精神界限。
教育孩子的另一個難題是如何和孩子談錢,如何讓孩子有奮斗的動力,不會沉迷于物質和特權?
金錢就好像放大器:它會放大家庭的既有價值觀,而這些價值觀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對他們進行金錢教育》一文提出只需遵循3個基本原則,你就可以傳達健康的價值觀,培養孩子與家庭財富的健康關系:將你的財富透明化;分享工作的重要意義;培養孩子的管理思維。
在孩子適當的年齡,與其公開討論金錢才是讓他們擁抱充實、快樂未來的最好辦法。
推薦閱讀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3期)
- 雪球專刊216期:化工股投資攻略
- 用技術加激情填平教育鴻溝(《復旦金融評論》第6期)
- AI超級版圖(《商界》2018年第8期)
- 雪球專刊特輯:讀懂公司財報
- “折價股” 百億私募的財富新密碼(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50期)
- 選好CEO(《哈佛商業評論》2022年第7期)
- 企業非正常死亡實錄(《商界》2021年第8期)
- 永續連接(《哈佛商業評論》2019年第5期)
- 雪球專刊230期:戰“疫”之機,公募基金經理解讀疫情下的投資策略
- 長投專刊024:網貸產品靠譜嗎?
- 始于科技,成于資本(《復旦金融評論》第15期)
- 理財微課堂:21天變財女
- 雪球專刊·特刊:櫻桃之王紀念文集
- 2017年HBR精選必讀(《哈佛商業評論》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