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非我所愿
- 禍國之明夜月
- 背靠塵埃
- 2066字
- 2018-10-11 22:27:58
“姨母。”她垮下臉來,“我不是你。”
“當然。你差遠了。”瑾妃隨手將胭脂扔回妝臺,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放心,從此以后,你不必再去武英殿,就呆在嫣棲苑,像不像我,又有何妨。”
余玥想了想,似乎還是有道理。
用完早膳,趕往東宮,遠遠看見太子明玨已經恭候在東宮門前。兩邊一大排車輦小轎,候著花紅柳綠的妃子們。看樣子,太武帝還未駕到。
“皇后也在。”瑾妃掀開一點車簾,“我們慢些過去。”
駕車的內官連忙勒緊韁繩。如意趕上來悄聲道:“娘娘,陛下正和太后、靜安王一道,馬上就過來了。”
瑾妃拿絲帕掖了掖額角:“我說呢,太后今年怎么這樣好的興致。聽說靜安王前幾日被陛下訓斥了……”她看著同車的余玥,努了努嘴,“看見了,靜安王是太后的心頭肉,咱們第一個得罪不得。”
余玥心不在焉地“嗯”了一聲,心道我與他話不投機,不會再有交集,更不會再去得罪。
說話間,太武帝一行人已經浩浩蕩蕩駕車而來。明玨忙迎了上去,又是給太武帝行禮,又是給薛太后行禮,又是招呼靜安王,忙得不亦樂乎。
嬪妃們含羞帶怯地往前簇擁,只有虢皇后,靜靜立在后面,嘴角噙著一絲不屑的笑。
東宮門前出現了一陣小小的忙亂。
瑾妃趁亂帶著余玥聘聘婷婷地走了過去。太武帝在一眾人中立刻發現了她,隔著層層疊疊的衣裙釵環、含羞粉面,把目光遙遙投送,向她露出微笑。
瑾妃卻不領情,完全不去迎合皇帝的眼神,只是恭恭敬敬地向薛太后行禮,末了又規規矩矩地向太武帝行禮,隨后立刻退到一邊,低眉斂目,一副賢淑恭謹的樣子。
太武帝有些不自在地咳了一聲:“愛妃,你有身孕,可要仔細著些,身邊都有什么人跟著?”
瑾妃深深一福:“多謝陛下關心。臣妾帶著余司籍,她照顧得很周到,不妨事的。”
太武帝“嗯”了一聲,還舍不得就此打住,往瑾妃左右看看:“余司籍在哪里……”,聲音一頓,目光已經膠在余玥臉上。
余玥被這目光刺得周身不適。從姨母為她盛裝打扮的那一刻起,便自知無法逃避,必須迎接太武帝的審視。只是不知道,當自己被這個燕國的仇人如此肆無忌憚地打量時,心內會如此反感,甚至有些惡心。
她深吸一口氣,垂下眼簾,落落大方地行禮:“拜見陛下。”
“起來起來!”太武帝向前跨了一步,拉近與余玥的距離,盯牢她的臉,聲音里含著笑意,“今日倒比往日都齊整些。”
“多謝陛下。”瑾妃這才抬頭一笑。頓時,春暉萬丈,媚柳如絲。太武帝的注意力立刻又被轉移回來,“愛妃這些日子胃口可還好?朕要他們把東洲新貢的海蝦給嫣棲苑送一些……”
邊上的嬪妃們,有的不耐煩地咬嘴唇,有的嘴角掛著冷笑,還有的因為知道自己與瑾妃對比太懸殊,倒也不嫉恨,只是羨慕得要死。
二人正卿卿我我,一美婦突然越眾而出,嬌笑道:“父皇,池子里的荷花眼巴巴地盼著圣駕光臨呢,盼得脖子都酸了,父皇就賞光去看看她們吧!”
說話的正是太武帝最喜愛的敦怡公主。太武帝心情大好,一疊聲地應了,一手拉了瑾妃,一手拉了敦怡,又招呼薛太后靜安王,由明玨引了,往賞荷的芙風水榭上走去。
虢皇后跟在后面,面無表情。太武帝頗有孝心,她本亦有心扮個端莊純孝的兒媳。奈何虢家和靜安王府卯上后,薛太后就對她愛理不理,讓她處處碰軟釘子。
譬如今天在東宮門口,這個老太婆就只和靜安王、敦怡、太子有說有笑,卻把她晾在一邊,讓嬪妃們看了好大一個笑話!
“老虔婆,總有一天,你會跪下來求我……”虢皇后暗暗咬牙。
芙風水榭建在廣闊的荷花池中央,由一條彎彎曲曲的回廊與岸上相接。水榭分為兩層,下層是樂工歌姬奏樂取樂,上層擺宴。
擺宴的地方不大,只容得下二十多人,這樣一來,除開太武帝、薛太后、靜安王、虢皇后、太子明玨、敦怡公主,以及另外幾位公主皇子,就只有幾名位份高的妃子可以坐上去,其余眾人,便在岸邊的席位就座。
余玥自然只能留在岸邊。她與嬪妃們都不相熟,也無人過來招呼,好在她亦不在乎,揀了一個邊上的席位坐了,心想無人打擾也好,獨自一人飲酒賞荷,倒也自在。
一角赤色衣袍停在她面前。余玥下意識抬頭,吃驚地發現靜安王明燁正側身立在自己桌前。
“他不是和皇帝一道去水榭了嗎?怎么在這兒?”余玥心中嘀咕。
明燁容色冷淡,并沒有看她,舉目望向太武帝眾人,仿佛是不小心落后了,現在要趕去水榭,偶然歇了下腳。
“余司籍,今日可是春風得意了。”
余玥咬了咬唇。她知道自己今天模樣招搖,不但太武帝眼神膠著,連太子明玨都遙遙地望了過來,同時嬪妃們如臨大敵,沒一個愿意理睬她。
可是,姨母的話也有道理,自己代表著燕國形象,不能寒酸。
況且,以后可以不用再去武英殿了!忍受一時,換今后的平安,不行嗎?
她惱火明燁語氣中的嘲諷,亦不屑于解釋這前因后果,只冷冷答道:“多謝王爺夸獎。”
明燁冷哼了一聲。
眾人入席坐定,宮女們捧上菜肴酒果,水榭中的樂工奏響絲竹,湖上清風徐徐吹拂,千萬朵盛開的粉荷風中起舞,碧綠的荷葉如裙裾翻飛,空氣中隱隱有幽香襲來,直教人心曠神怡,仿若身處仙境。
太武帝品著美酒佳果,十分滿意明玨的安排。正龍心大悅間,一個小內官從九曲回廊上急急走了過來,附在文公公耳邊說了幾句什么。
文公公覷了覷太武帝,面露難色,有些遲疑。
新的一輪菜肴被捧了上來。
誰也沒有注意到,一位上菜的宮女往敦怡公主手中,塞了個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