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漢四百年基業(yè),從來沒有在與敵交戰(zhàn)時輸過,更不會被區(qū)區(qū)逆賊所傾覆,有朕一代,此事也絕不會發(fā)生。”靈帝面色陰冷,一雙鷹一般的雙眸掃視群臣。
“何進!”
“臣在。”
“傳令右中郎將朱雋,封孫夏為鄂縣縣令,全軍性命得保,并將消息傳令到南陽黃巾全軍,若不依從,通通夷三族,徹底殺光,一個不留!”
“是!”何進心驚,這個想法怎么自己都沒想出來呢,孫夏是南陽黃巾軍為了保命匆忙抬出來的領(lǐng)袖,威望不高,如果朱雋是這個意思,那黃巾軍定然不攻自破,這個皇帝到底是什么這么有手段了?
“盧植!”
“臣在。”
“率軍前往涼州把董氏全族抓到京城,告訴董卓,他只要肯交出兵權(quán),朕便既往不咎,他還是那個西涼刺史,朕不記他的過!”
“是!”盧植的心情同樣振奮,皇帝的這個決定,同樣是極其正確的一個決定。
“何進,兵事還有一件。”
何進再次走出:“臣在。”
“命左中郎將皇甫嵩北渡黃河,攻打黎陽城,再告訴劉備,讓他守好河內(nèi),討伐張角的任務交給皇甫嵩,劉備沒有別的任務,可他如果丟了河內(nèi),朕治他的罪!”
“臣領(lǐng)命!”何進抱拳答道。
一年的時間,群臣看著這皇帝一步步從后宮走向前朝,這個當年他們眼中的亡國之君,擅殺忠臣,重用宦官的皇帝,在一年的時間里變的越來越勤政,但他一直還是百官眼中的那個昏君,可今天一個早朝的時間,他們好像看見了一個明君出現(xiàn)在了他們的視線里,他正在用最合適的方式力挽狂瀾這大廈將傾的亂局,避免大漢走上滅亡的厄運。
這個皇帝,從小便是竇氏從劉系旁支擢拔出來的小子,當年竇氏挑他出來,是以為他年紀小,好控制,上臺之后是為靈帝,東漢外戚掌權(quán)百年,靈帝扶持宦官上位,借宦官曹節(jié)之首一舉斬殺當是竇氏領(lǐng)袖大將軍竇武,并掃清竇黨陳番等人,史稱:“黨錮之禍。”
這個皇帝靠著自己的權(quán)柄掃清了外戚,重用宦官為自己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勢,但是當四海廓清,天下太平后,他漸漸的步入了驕奢淫逸的明君晚年的生活狀態(tài),可是天下已經(jīng)千瘡百孔,他卻渾然不覺。
黃巾之亂是一個點,原本的歷史上,經(jīng)過長社之戰(zhàn)的大轉(zhuǎn)折后,漢軍不斷取勝,順利的撲滅了黃巾起義,這場叛變不足一年便被消滅,而且也并沒有動搖國本,所以靈帝之后便依舊我行我素,他以為大漢最大的劫難過了,他以為這場變亂,是如果吳楚七國之亂一般承上啟下的中興局面,所以他依舊我行我素。
他是昏君,但追根溯本,他如果想當明君,依舊會是一個睥睨天下的明君,董卓實際叛變的消息傳來后,靈帝似乎變了一個人,他的目的很簡單,掃除河北的動蕩,鞏固漢家江山!
“陛下,臣愿與皇甫將軍一道北伐,掃清河北叛軍!”武人的隊列中,一人挺身而出,這個人就是在長社殲敵三十萬的曹操。
雖然相比劉備獨立殲敵,曹操摘桃子似的在長社合圍波才大軍所創(chuàng)造的三十萬斬獲有些不光彩,在民間的評書上也盡顯了一些奸佞不雅的形象,但是平心而論,論功績,曹操與皇甫嵩協(xié)力消滅波才,掃平潁川,其功勞是巨大的,若是由著皇甫嵩單獨追擊,根本無法做到全殲這么大的功績,所以一些人客觀的認為曹操功績更大,在朝中,大家基本也都是這個意見。
所以,靈帝對曹操也是頗為尊重。
“曹愛卿,你知道的,在半月后蜀中和淮南的賦稅交上來之前,朕無法撥軍款于你作戰(zhàn),朝廷已經(jīng)無力養(yǎng)活一支新的軍隊了。”靈帝將大漢目前的財政窘境,如實的告訴曹操,這些日子為了籌集軍資,靈帝派出督察在河南,荊州,江淮,巴蜀這些疑似撈得出財富的地方視察民情,發(fā)現(xiàn)也只有蜀中和淮南沒怎么受到黃巾之亂的波及,靈帝馬上打蛇棍隨上下令對這兩地迅速征稅,送至洛陽以充軍資,這才讓朝廷有了一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
“陛下,臣不需要軍資,臣自領(lǐng)部曲,靠我曹家的軍餉,加入皇甫嵩將軍與賊作戰(zhàn),陛下無需費心。”曹操斬釘截鐵的說道,現(xiàn)在的曹操還是一名極其愛國的青年,靈帝捍衛(wèi)國家的肺腑之言,已經(jīng)讓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血脈燃燒,熱情紛騰。
“好!”靈帝龍顏大悅:“像曹愛卿這樣的忠義之士,眾卿可要引以為榜樣,凡事多向他學習,愛卿執(zhí)意自費出征,朕也不能無動于衷,在座的愛卿,大家能出錢的,統(tǒng)統(tǒng)出錢,給曹愛卿做貼補,以為軍資。”
“是!臣等遵命!”群臣一致回答,場面震耳欲聾,曹操聽在耳中,微微一笑,大漢有望了。
第二日,靈帝親自出馬,召集全洛陽城的官員富商,聲令募捐,曹操親自帶著部曲守著,一邊打感情牌讓他們捐錢,但是感情牌是最無力的,滿打滿算,也就湊足了大約五百貫,于是靈帝又公然賣官鬻爵,巧立名目搞了一堆歪七扭八的虛銜,才募集了三千貫。
說實話,三千貫對于靈帝來說,已經(jīng)算是盡力了,三千貫錢就是三百萬錢,而尋常百姓一天的開支不過十貫,這還是在吃飽喝足上說的,那個時候的百姓一天三貫就差不多了,因為窮,這也就意味著這是百萬百姓一天的口糧錢,能湊齊這么多錢,靈帝盡力了。
那個年代,僅次于皇帝的九卿,明碼標價五百萬錢,三公,明碼標價一千萬錢,最有名的是曹操的父親曹嵩,買個太尉的官沒買好,花了一億錢,沒當兩年被撤職了,淪為千古笑談。
雖說三百萬錢比不上這些大官的價碼,但靈帝這次只鬻爵,不賣官,能籌到這么多錢,已經(jīng)不錯了。
于是,曹操出洛陽,踏上了北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