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簡史:通往人工智能之路
- 錢綱
- 1608字
- 2019-01-05 10:22:14
前言
今天的科學技術是人類進步的最顯著特征。科學的傳統源遠流長,但近代以來給予世界巨大影響的是實用技術的進步,以往的技術進步有賴于實際經驗,而源于18世紀工業革命的技術進步則來自近代科學在實用領域里的成功應用。在這些技術進步中,最不可思議的是基于量子物理學的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集成電路IC(Integrated Circuit)和信息技術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今天,這兩個高科技產業的象征是位于美國北加州舊金山灣區的硅谷。
今天,高科技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但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對高科技的源頭大多一無所知,對于手機、電腦、互聯網的產生、原理和界限也同樣知之甚少。好奇的人們會問,今天的高科技為什么會是這個樣子?電腦、手機及互聯網來自何處?今天的太空技術、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交通工具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量子通信、量子計算、3D打印會怎樣改變人類的未來?人工智能究竟會將人類帶到哪里?要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必須了解這一切的源頭——硅谷。
本書以硅谷中的人物經歷和公司創辦形式為例扼要地講述了硅谷的誕生與成長過程。
硅谷是世界上第一個高科技園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斯坦福大學的誕生。20世紀初的無線電技術是硅谷成就的第一步,斯坦福的特曼教授、斯坦福電機系的無線電實驗室和惠普公司的成立標志著硅谷的誕生(見本書第一篇)。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硅谷發展的動力,來自于晶體三極管的發明和第一家晶體三極管生產企業在舊金山灣區的落戶。盡管肖克利的事業很快就結束了,但正是肖克利把硅帶進了硅谷,是肖克利用硅點燃了硅谷的高科技之火,使之燃著了硅谷,燃遍了世界(見本書第一篇)。
20世紀50年代末,以諾伊斯為首的來自肖克利公司的“叛逆八人幫”創立了半導體工業的搖籃——仙童半導體公司。仙童半導體締造了半導體工業,它為半導體工業制定了生產流程、管理規范和質量標準。這一時期的得州儀器公司和仙童半導體同時發明了近代以來最重要的應用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正是這一技術把我們帶入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工業革命(見本書第二篇)。
“叛逆八人幫”和仙童半導體,很快就成了一個硅谷傳奇、一個高科技傳奇、一個美國傳奇。這種叛逆和創新精神奠定了硅谷的產業文化,影響了幾代硅谷人,直至今日,其影響依舊不衰(見本書第二篇)。
20世紀70年代,隨著IC技術的普及,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 PC)很快以英特爾、蘋果和微軟公司的創立為標志,進入了百姓家中。這一時期,為高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風險投資業也形成了自己的行規(見本書第三篇)。
20世紀末,源于“冷戰”的互聯網技術是高科技的象征。硅谷成了世界矚目的互聯網公司發源地。以網景、雅虎、谷歌和臉書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是工業革命4.0的領頭羊。互聯網和軟件產業主導了硅谷,硅谷成了無硅(silicon less)的硅谷(見本書第四篇)。
進入21世紀后,以集成電路和軟件為主導的智能產品開始了對傳統服務業和制造業的改造。該時期,硅谷的標志性人物是埃隆·馬斯克,他創辦的Pay-Pal、特斯拉、SpaceX、太陽城公司是這些產業的標志。它們為硅谷產業鏈添加了在線金融服務、太空技術、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交通工具等新鮮血液。3D打印和量子計算在硅谷也是熱門話題(見本書第五篇)。
人類終將進入人工智能時代。這將是以人工智能取代常規腦力勞動的時代,人類最終會到達一個令人無法想象的未來。我們無法預言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人們會有怎樣的生活,我們甚至不知道今天的技術會發展到哪種地步。但我們一定會以審慎樂觀的態度來看待這一不可預知的未來(見本書第六、七篇)。
本書的出版,主要歸功于華章出版社的策劃編輯歐俊先生和華夏文摘網站的網友杜欣欣女士與她的先生老吳。美國500強得州儀器公司全球銷售及技術支持高級副總裁謝兵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副總裁陸惠晨先生對本書提出了極為寶貴的意見。美洲中國工程師學會達拉斯分會前會長,現任全國總會財務長陳信芬博士也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最后是我的家人,沒有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就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版。
錢綱
2018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