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觀陰陽之道,悟生離死別
- 五行龍印
- 戈叔叔
- 5347字
- 2018-09-05 02:07:52
抬眼望去,此刻那卷軸之中八卦竟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相合,轉而化為陰陽兩半。畫卷兩側此時日月齊出,在其相匯之處,落有一個黑點,仔細打量之下才發現那人竟然是自己!再看那卷軸左側皓日當空,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生機勃勃,其中充滿生機無限,當如人生一般綻放璀璨光芒!右側半輪明月懸掛夜空之中,雖然光芒似螢火般微弱,但卻仿佛能將人心穿透一般。
約莫半晌以后,青宇便無法克制心中疑惑,此時看向青玄道人,便問道“師公,此圖為何如此玄妙?留神于其中,若不能克制,反而會蠱惑人心,讓人心生焦慮!”每次看向那卷軸之中,起初內心便有一絲空明,感覺甚是奇妙。相反若是將目光收回,那其中所見種種便如南柯一夢,讓人難以相信剛才看到的一切。
“先前我便與你說過,此圖出自佛門,如今你這般提問想必已經看出其中端倪。”夜空之下,一朵黑云將月光遮擋,此刻青玄背手面向懸崖而立,看向那星空淡淡道“世人皆知此圖之名,然不知其中奧秘,此圖乃前朝高人所留,其中以八卦圖,皓日圖,清月圖,星河圖四圖組成,最終形成了這玄清天祿圖。你先前所見便是如此,而此圖又將道家心法結合其中,每次都會有萬千變化藏與其中。高低相隨,長短相依,遠近相伴,陰陽相補!這便是道之所在。”
“啊,原來如此,難怪每次都稍有走神,那圖中變化便是找尋不到蹤跡。”聽到青玄口中所說,青宇當下感嘆,深深被此圖折服。
“區區一卷圖紙而已,切勿亂了心神,切記天地萬物如過眼云煙,你我皆在其中,守得本心,便是道!”
聽到青玄說話,青宇有怎會不明白呢。自己年少,定力不足,以至于看到這卷軸便亂了心智,師公擔心如此下去影響心神。轉念一想,倒也對,那無非是畫卷一幅而已,不必在意,江湖奇人異事頗多,如今的我才見過多少世面呢?
“此圖,觀之,可靜心養神,修身養性。今天,我便教你如何練功,記住,若想成事,你就得克服所有困難,你父親當年手持你劉家功法本就自封其中,無法再進一步,可是后來他將此圖用了五年便悉數參透,功力大漲,你若想距離那個層面更進一步,就必須加倍努力才是。你且過來。”青宇道人說話間,朝著青宇招招手,示意青宇過去。看到青玄道人動作,青宇趕忙回神,便一步步向自己這位師公走過去,雖然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但青宇卻知道,既然選擇,那便沒有退路,不管多難!
“這萬丈懸崖你可怕?”
“怕”聽到師公問話,青宇低頭看了一眼面前深淵,此時在月色下變得猙獰許多,毫不掩飾心中想法,便回答道。
“我若讓你站立于懸崖邊上,你可敢!”
“敢!”青宇斬釘截鐵道。
“既然如此,你便雙腳踏于懸崖之上,將腳心一半暴露于這深淵之上,安心扎馬步便是”
青玄話音剛落,青宇便知道躲不掉的,那萬丈深淵,白天來此都不想多做停留,此刻若置身其中,恐怕稍有走神落下去便會粉身碎骨吧,不過既然這條路自己已經選擇了,那便一步一步去克服吧。
舉步走去,緩緩接近那懸崖邊上,一股清風吹過,將青宇兩側頭發拖起,迎風擺動。俯首看去夜幕之下那萬丈深淵深不見底。
“呼”深吸一口氣,青宇轉身背對深淵,腳掌后移一半懸空,腳尖用力之下,將青石扣于腳下,雙腿彎曲,扎起馬步。
“唰”見青宇準備就緒,青玄抬手一揮,那泛著微微藍光的卷軸便在半空中展開。
“一心二用,切勿走神!”
當下不管其他,青宇凝神聚氣,看向其中。
先天八卦相融,衍生陰陽。陰陽相聚,衍生萬物。山川星河相互結合,化為萬物之本。
尺有長短,人有善惡。月有圓缺,人有禍福。
善惡源于本心,禍福相互依賴。長短相互生存,陰陽相互調和,這便是道。
心道!人道!
還有那天道!
“呼”一炷香之后,青宇額頭布滿汗珠,深吸一口氣,抽回心神。
“啊”猛然間忘記腳下空間,當下身體失衡向后倒去,身后便是萬丈深淵,若是下去便粉身碎骨!
而此刻自己那位師公竟無動于衷。
自己無能怪不得他人,此生無用,若有來生,必當用心過好每一分!身體不斷墜落,那山巔距離自己越來越遠,耳旁刮過呼呼風聲,衣袍在這風中唰唰作響。師公的身影就這般變的模糊。
“生于死,就在一念之間。你可看明白?”就在青宇心灰意冷時,耳旁傳來青玄道人聲音。
“心道,正邪區分!人道,善惡區分!天道陰陽區分!”聽到師公沉聲問道,青宇恍然大悟,自己此刻生死存亡之際,終于將那玄清天祿圖悟透!
聽到此話,青玄滿意點頭。“噔噔噔”下落之時,只見懸崖之上那已經模糊的身影,此時雙腳踏于懸崖之上,如履平地一般沖自己而來。那道身影轉瞬即至,兩鬢白發被風吹散,蒼老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唰”伸手將身體失重的青宇托住,便騰身而起。
峭壁之上,一老一少盤腿而坐,看著星空之中的萬千光點,編織成偌大的棋盤。
“如今第一關你已經過了,想不到你悟性在他之上,我也就滿足了。”看著自己徒孫,青玄腦海中又想起了乖徒劉震天。
本以為劉青宇年少,悟性資質還遠遠不足,哪知玄清天祿圖一試才知,這稚嫩少年可是一個不可多得奇才,悟性之高恐怕連自己也比不了。剛才落崖,之所以遲遲不出手,便是想證實一個問題,一個所有人都不知如何解答的問題。那就是生死之間,人心身處的那一絲悟性究竟有多高。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便是這個道理。世間之人,無論生前如何惡毒,將死之時也心存善念。這便是每個人一生的最后一點悟性!
如今,他很滿意。這個徒孫能將生死看淡,悟透其中道理。那自己就有信心將他教好。
“你且記住,好生練功,切勿心有雜念,當你置身于懸崖邊上便如同進入江湖之中,背后沒有任何倚靠,失足之時,也不會有人救你。江湖險惡,本就如此,你可明白?”
“徒孫明白”鄭重地點點頭,青宇回答到。
“道家講究以柔克剛,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所以功法也是如此,都是以四兩撥千斤之法借力打力。出手間虛無縹緲,無跡可尋。”
正如青玄所說一樣,道家功法變幻無常,而終歸萬變不離其宗,皆是借力打力。
似乎想到什么,青玄接著開口道“至于佛家嘛,本心至剛,其法純陽,皆是猛如崩雷,動如泰山。佛道功法大相徑庭,日后有緣你便能看出其中奧秘”
“原來如此啊”難怪自己每日清晨到此偷藝,那人招數和師公之間雖然感覺功力不相上下,但功法招數截然不同。原來是這樣啊。不對,師公如此說話,難道他發現了自己在偷學么?
“師公,每天教我練武,可看出此山玄妙?”青宇思前想后,便出言問道。
“不必多言,所行之事放手去做便可,如今你肩膀殘留內力依然強勁,有朝一日若是可以解封,那時以你悟性進步也會非常人所及。”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武并無捷徑可取,即使天資再高,此刻的青宇也知道,基礎功夫才是最致命的。任重而道遠啊!
七月十四,每年天龍寺最隆重的日子~盂蘭盆節。
今日的天龍寺五峰比往常清冷許多,寺中出了大小和尚之外,便無他人,昔日絡繹不絕的往來香客,今天卻是一個也不曾看到。然而眾弟子今日卻比往常早起一個時辰,只因今天便是那幽州太守祈福之日。
黎明破曉,天邊云朵還未散盡,半輪圓月掛于天邊,變得透明許多,朝陽也起寺內便開始第一通鐘鳴
“噹……噹……噹……”
鐘鳴落下,在五峰之間回響,連綿起伏,鐘聲停止,這一天便開始了。
“眾弟子在各峰集合。悟塵,安排弟子在羊脂峰準備迎接,悟道將昨日整理的僧房再去整理。其余人等將院落再行清理。手中事情忙完,于巳時全部到羊脂峰內,準備迎接貴客”
“是”看到眾弟子領命散去,此刻的智華大師不禁唏噓:“幽州城內三位太守上任之時皆來寺中祈福,如今這位到任十年之久方才上山,不知為何,總是心中忐忑。”
聽到智華大師所言,那智普大師微微一笑道:“傳聞這太守不比常人,對偌大的幽州城治理有方,百姓方得安居樂業,此等清官乃百姓之福,你我靜候便是,何必心中疑問,說到底也不過是廟堂之人而已,那廟堂與佛堂有何異處?”
“師兄所言甚是。”
就在天龍寺中眾僧人大清早忙碌時此刻在那山下卻是布滿兵丁,將整座山峰圍攏。
那些兵丁站姿筆直,身著紅色衣袍,甲胄裹身,五步一人,十步一崗各個手持長矛,面龐殺氣凜然。
前門石階之下,數十名百姓被攔在外,此時議論紛紛。
“今日可是盂蘭盆節,本想上山求得一簽。哪知兵丁擋道,不知為何啊?”
“算了吧,今天估計是去不得了,看這架勢恐怕有權貴之人到此,我等庶民怎可相比。”
“諸位。我乃幽州城虎威軍參將趙泰,今日乃是我家大人上山為家中小姐祈福之日,多有不便還請諸位見諒”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那兵丁之后一手持長劍,臉龐冷俊,面若冰霜之人出面開口道。
眾人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幽州太守之名可是家喻戶曉,人人都知道此人乃是當朝皇上親封的三品大員,其為人公允,上任以來造福百姓,如今自然深受愛戴。
“原來是吳大人到此,那我等退下就是。”聽到那參將所說,當下有人說道。
“哎,別啊。這城中太守平常豈能是你我說見就見的。如今有這等機會,何不就此機會一睹尊容?”見那人要離去,當下一個身著素衣的男子開口道。
見有人提議,眾人也便不再說話,的確,一城之主,哪能是他們想見就見的,如今豈不正好?見百姓留下,趙泰也不將之趕走,臨行時,大人曾經交代,不可為難百姓,只要對大人沒有威脅,留著便留著吧。他可不信一群百姓能出什么亂子。
天龍寺后山青宇作為俗家弟子,不受約束,卻是向往常一樣到此處練功。瘦弱的身軀在哪巨石之上飄忽不定。雖然如今體內內力還是積蓄不多,但他知道,只要繼續下去,不出一年,雙肩便會恢復正常,到那時,自己就能正常練功,不會像這十幾天一樣練功時還得防備內力不去碰觸肩膀。
數日之痛,來日必當奉還!
“噹……噹……噹……”
巳時將至,寺中鐘鳴又起。
“看來,師兄們所說的貴客快要到了啊。”抬頭看看太陽所在位置,青宇擦擦額頭汗珠,抖了都衣服,喘著氣說道。
“姻緣已至,勿念愁苦!”
正在青宇恢復體力,準備離開時,那深淵之下,一句話八個字就這般飄蕩上來,落入青宇耳中。
“噔噔噔”來不及思考,猛然踏步邁出,行至懸崖邊,俯首看去,卻是裊裊白霧,將之面容盡數遮蓋,無法看到最底端。
“是那老者所說么?”青宇邁動不甘心的步伐,向寺內走去,。“其話有何深意?當真讓人費解”苦思無果,青宇便不往心中去。當下不在停留,一路趕回寺內。
天龍山腳下,此刻三頂兩頂轎子落下,其中后邊轎子周身布滿了精致的彩色花紋,想必是有女眷所乘。另外一頂轎子做工細膩,并無任何花哨,周身以木紋涂料搭配而成,一看便知那人主人轎子。轎子兩側幾個家丁恭敬站著,從其站姿來看,無一例外。都是練家子。當前轎子簾幕一角上揚里邊穿出一道聲音“田封!”
“在”
“這是何意!”說話間,一身著灰色長袍,腰系灰色絲韜之人,由家丁攙扶走下轎子看向前門處逗留的百姓對一旁的田封問道。說著也不等田封回話便向山門走去。
“大人恕罪,我前去打探。”田封見大人面色陰沉下來,緊隨其后心道千萬別處禍端,當下向山門走去高聲喝道:“此處何人當差,進前搭話!”
“噔噔噔”話音剛落,一串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大人,小人趙泰,在此當差。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聽到來人問話,趙泰哪里不認識。那人手中遮云劍可曾在虎威軍中立過軍威,記得當初虎威軍將軍在城主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也是怒不敢言,結果正趕上如今的這位太守吳仲秋上任第一天,兵符一出,這位田大人一把長劍便橫掃軍中,拿下那將軍首級懸掛于城樓之上。而自己當時只不過一個小卒而已,如今看到這把劍不禁回想當年種種,虎威軍至今再無將軍之稱,這把劍便是當年的遮云劍!慌忙抬腿狂奔過去,只見田封面前還有一人,不是此城太守又是何人當下恭敬跪地道。
“那些百姓是為何?”
看著面前所跪之人,乃是新面孔,吳仲秋也不理會,抬手指向一旁正在將目光投過來的百姓問道。
“回大人,小人奉命今日保護大人周全,因此將百姓攔與天龍寺山門之外。”
“哦,誰給你的膽子,敢攔百姓的路?”聽到參將說話,吳仲秋心中殺意涌動。若在江湖與誰為敵都行,可若是平民百姓,不論身在何處,官架子可擺不得,一時清官易,一世清官難,好與壞皆由百姓定奪。處于朝堂多年,這么簡單的道理他有怎么不明白。
“這這,這……”聽到吳仲秋說話,那趙泰也是驚駭,都知道這大人旁邊的這位不好惹,哪知這位大人很是如此。心中不由得泛出苦澀,文官不比武將弱啊。當下也不知如何回答,此時任誰也能聽出其中殺意,身為當事人的他自然也不例外。只是這命令正是那手持遮云劍的這位煞星所下,兩個誰也惹不起啊。匆忙之間,說話也就變得語無倫次,結巴起來。
“大人,此事乃是我所傳令,一切都是為了大人和夫人小姐安危著想,屬下不敢大意。”就在趙泰磕磕巴巴說不出話時,吳仲秋身旁的田封拱手開口道。
聽到田封說話,趙泰心中著實松了一口氣,這位爺可算說話了啊。
一旁吳仲秋聽完表情卻是淡淡說道“罷了,將他們散開便可,不必沖撞,爾等隨我入山”。
吳仲秋一聲令下,便不再停留向山門走去,身后田封緊隨其后。
“大人,這些百姓素來仰慕大人,特此想一睹大人尊容。”此時趙泰卻是機靈不少,深知自己這位城主想法,便開口道。
“哦”聽到趙泰說話。吳仲秋邁出的步伐略有停頓,便對其說道,此時爾等無需在管。說罷便向那些聚攏的百姓走了過去。
行至那群面前,早有兵丁組成人墻將百姓阻攔。抬手一揮,便讓兵丁退后。拱手對百姓們說道“諸位鄉里,今日入寺多有打擾,吳仲秋在此失禮了”
“今日能見大人尊容,我等三生有幸……。”人群中有人恭敬道。話音未落,便被吳仲秋抬手制止。
“今日前去乃是為我家中女兒祈福,踏入寺門,我與諸位皆是佛門信徒,便無區別諸位若是愿意,可隨我一同入寺,共求洪福,”
聞言。百姓們先是一愣,接著便都喜上眉梢。“吳大人真是好官,好官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