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正邪自在我心
- 三尺劍氣長
- 一劍挽清風
- 3554字
- 2018-08-13 00:20:51
萬物皆有靈,世間萬物無論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有大氣運者都可能修煉成仙。
一條山路蜿蜒曲折盤山而上,山腳的小路盡頭,走來一個身穿道袍的高大老人,右手持一浮塵,左手牽著一個八九歲的少年,少年斜挎著一個布兜,老道一身道袍已經有些陳舊,但是還算干凈,須發潔白如雪。
走在崎嶇的山路之上也不見絲毫費力,一臉從容神色,遠遠望去頗有道骨仙風之姿,,只不過左手邊的小男孩,好像有些力不從心,腳步有些沉重。
老道人心中似乎也是知道的,看見前面道路旁有一塊平滑的石頭,便領著男孩走過去停下歇息。
數日之前,山腳下的一個大小幾十戶的小村落慘遭妖魔屠戮,小村里大都是獵戶,祖祖輩輩幾代人都平安無事,不知為何會發生這等人神共憤之事。
正巧老道領著少年路過那個村落,老道行走天下也有多年,都被眼前的慘狀給震驚當場,他趕緊用手擋住少年的眼睛,大多數人的尸體都是鮮血淋漓,旁邊還擺好一張剝下來的人皮,無論男女老幼,死相都是如此。
老道人震怒當場,決定不除此妖物枉為修道之人。
大多精怪之屬,修道之后只會一心向道,很少和人發生沖突,因為本就修行不易,如果造成殺戮太多,罪虐深重,往往因果循環最后不得善終。
最后老道把尸首聚集一處,一把大火連同村落給焚燒了個干凈,最近幾天里,老道每天都領著少年在群山里尋找妖物的蹤跡,只不過毫無頭緒進展。
老道早年曾經拜入一個還算頗有名氣的宗門之中,可是奈何天資有限,修行到朝元境便止步不前,與其在宗門中碌碌無為,不如行走天下,為貧苦百姓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事。
前兩年冬天,在一座小城內,遇到了跟隨自己小男孩,當時天降大雪,骨瘦如柴男孩身穿單衣,光著雙腳,蹲坐在大街上瑟瑟發抖,眼看就要熬不過去這個冬天了,老道人于心不忍,就去路邊的小攤,買了兩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給男孩送了過去。
當男孩一抬頭,老道心里一驚,原來小男孩雙眼并沒有眼白,全部都是純黑色,像黑色寶石一樣,雖然這樣奇異,但是并不影響其視覺,視力是和普通人一樣的。
老道蹲下身來,仔細詢問了男孩的身世,原來一年之內小男孩家里飛來橫禍,雙親還有一個哥哥接連感染重病離世,家里的房屋也被一群地痞無賴給搶了去,自己年幼,只能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街上人來人往,大多都是神情冷漠,只有偶爾路過的好心人,會給他買上些吃食。
有的會給他幾文錢,只要有那幾個小地痞在附近,他是不會要的,不然有再多的錢也都會被他們搶了去,還少不了挨上一頓揍。
老道心中一聲嘆息,今日雖然能讓他吃上一頓飽飯,可自己走了之后,他注定熬不過今年寒冷的冬天,既然有今日的相遇,說不定這就是早已經注定的善緣。
老道伸手拉起瘦小孩子的手,先去給他買了一身厚實的棉衣,又領著孩子美美的吃上一頓飽飯,但是這個少年一直膽小,不愛說話。
從此以后,老道便領著這個男孩云游天下,有老道的細心照顧,男孩才恢復一個同齡孩子該有的樣子,有一次行走在野外,孩子突然指著一處孤墳,說上面黑煙滾滾,老道心中大喜,雖然自己早就發現鬼氣森森,但是自己是朝元境的修士,男孩只是一個普通孩子而已,看來是他眼睛有獨特賦予的能力,現在孩子還小,等再大些,老道人就準備把平生所學,全都傳授給他。
老道人坐下之后,接過少年斜挎的布兜,從里面拿出一包油紙包裹的點心,是前幾天從小鎮上買的,老道人打開油紙放在少年手里,少年拿出一塊糕點伸手遞到老道面前,老道搖了搖頭。
少年小心翼翼的把點心放回紙包,從里面拿出了一塊路上被壓壞的點心,咬上一小口,慢慢吃了起來。
正在這時,山上小路走來一個中年男子,一副書生打扮,手拿一把折扇,有一股說不清得儒雅氣質。
少年一眼望去,神色有些不自然,伸出一手緊緊拉住了老道的衣袖,老道人驀然起身,如臨大敵,身上衣袍無風自動,體外一層薄薄清光浮現。
儒雅男子笑道道:“想打架?一會再打也不遲,只不過在那之前,我們不妨坐下來聊一聊怎么樣?”
老道心中頓時明了,看來的確如心中所想,眼前這個男子就是那個尋找了幾天的大妖魔,想到此處心中一陣苦笑,既然對方都可以化形,說明至少已經是煉神境,也許更高,既然如此早打晚打還不都是一樣的結果。
老道人收起一身氣勢,儒雅男子來到老道的對面,不管地上泥濘不堪,直接坐在了地上,只有一條羊腸小道將兩人隔開,。
老道心中感嘆,既然事已至此,只好說起自然了,把少年往自己的身后拉了拉,少年一臉緊張的神色,躲在老道人身后,偷偷的打量著對面神色自若的中年男子。
儒雅男子看著膽怯的少年,開口說道:“道心通透,不世之材。”
儒雅男子繼續說道:“老道長如何看待正邪之分?”
老道沉吟片刻,開口回答道:“正道行事光明磊落,輕得失,心系天下蒼生,重視其他人的性命,邪道陰險狡詐,重利益,心系自身,視人命如草芥。”
儒雅男子沒有言語,沉默片刻,淡淡開口說道:“三百年前這座山上有一洞窟,有一對野狐在此居住修行,被上山打獵的一隊獵戶發現,因為妖族修行緩慢,當時他們境界低微,都比不上那些普通獵戶。”
儒雅男子說到此處,眼角有些濕潤,平復起伏的心境,又繼續說道:“一只重傷逃脫了獵戶的抓捕,其中一只被抓住后帶回了村子,綁在了村口的木樁之上,活活的扒下一身皮毛。”
老道把其中緣由猜測出八九分,老道人一生嘆息,開口說道:“因果報應不假,可是事到如今,當年的那些人已不在人世,你也該牽扯其后代來殺人泄憤,如此行徑還不是邪道所為嗎?”
儒雅男子譏笑道:“那當年殺我妻子的那些人可算正道?你也說了因果報應,就因為我殺了他們后輩們就算是邪嗎?說白了,還不是誰的拳頭硬,誰就是正道。”
老道啞口無言。
老道身后的少年,突然正色說道:“正邪本無分別,但是正邪之分自在我心中。”
男子朗生笑道:“好一個正邪自在我心,那我心中之正可也算是正道,而不是你們口中的邪嘍!?”
道理講不通,就這樣傻坐著,也不是辦法,老道人率先起身,手持浮塵,另一手做劍訣遙指蒼穹,口中念念有詞。
“三清道法,天降神威,妖邪退避。”
九天之上已經是電閃雷鳴,一顆由雷電擠壓形成的圓球從云層中出現,然后陸續出現了第二顆、第三顆…,最后連著七顆天雷從云層中排列而出,最后由一道紅色閃電貫穿七顆天雷,從天而降。
此時對面男子化出本體,一座小山般大小的白狐站在老道的面前,巨大的眼眸中冰冷無情,任由老道施展秘法,不去阻攔。
看著術法已成,白狐后腿微曲,跳向半空,和那七道天雷撞在一起,只見白狐張開巨口就把頭頂的天雷一顆不剩,全都吞入腹中,又抬起一條前腿,將空中的云層一巴掌給拍的四散開來。
老道人心中苦澀,自己全力出手,都難以對這頭大妖造成傷害,彼此差距顯而易見,便一動不動站在原地,聽天由命吧!
老道人看著從空中落地后的白狐,開口說道:“貧道修行百余年,生死早已看淡,只不過這男童尚且年幼,不知你能否饒他一命?”
白狐搖了搖頭,老道便不在言語,把身后的孩子拉到面前,笑盈盈的問道:“怕不怕?”
少年抬頭看著老道慈祥的臉龐,一臉堅毅神色,斬釘截鐵道:“我不怕。”
白狐看著慷慨赴死的一老一少,抬起一條前腳,對著他們一腳踏下,只見巨大的腳掌下,有七顆電芒閃爍的天雷,看來剛才被吞入腹中的天雷,已經被白狐煉化,為己所用。
就在這時,百里之外響起一聲龍吟,震動天地,一道足以撼動山岳的劍氣長虹,拔地而起。
劍氣所經之處,溝壑橫生,一座座大山從中一分為二,劍氣縱橫激蕩這片天地,宛若天威,小山一般大小的白狐,在劍氣中瞬間消融,一念之間,天地間再無白狐的一點蹤跡。
老道和少年,目瞪口呆的楞在原地。
許久之后,才回過神來,發現身前多了一位身穿藍色道袍年輕道士,頭戴蓮花冠,背后有一柄樣式古樸的桃木劍,天地之間剛剛消散的劍氣正匯成一縷縷仙霧向劍身匯聚而去,不消片刻便被云霧遮擋的嚴嚴實實。
年輕道士對著老道人行了一禮,一臉恭敬的說道:“龍虎山盧澤定,見過老仙長。”
老道震驚年輕道士的身份,趕忙回禮,道教祖庭龍虎山,在清微天也是頂尖的門派,龍虎山的道士更是心系天下蒼生,世間每次陷入危難之際,龍虎山的道士們總是不懼生死,下山救世。
相傳龍虎山有一柄道祖親傳的桃木劍,為龍虎山鎮派之寶,只有歷代掌教可掌控,在不知多少萬年前,世間有一條惡蛟修煉至天龍境,從此世間生靈涂炭,無人能制服惡龍。
道祖取來蟠桃樹祖根,制成一柄桃木劍,親自傳給龍虎山初代祖師爺,后來天龍被此劍所斬殺,天龍的元神被這柄桃木劍煉化,后來此劍取名為“驚龍”。
老道詢問道:“小天師背后可是龍虎山的掌教信物?”
年輕道士淡然道:“正是驚龍。”
看來眼前的年輕道士,必然是下一任龍虎山掌教無疑,年輕道士多看了幾眼老道人旁邊的少年。
年輕道士右手一翻,掏出一塊棗紅色木牌,伸手遞給了老道,開口說道:“此乃我龍虎山的信物,日后如若想讓他修道,可以帶他來龍虎山。”
年輕道士再次施禮,化成一道耀眼長虹,直沖云霄,立身在云頭。
九天之上,年輕道士朗生大笑道:“手提三尺青鋒氣,敢折真仙百萬兵。”
這一幕,老道和少年如見仙人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