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情薄涼
- 官夫人晉升路
- 淮西
- 3231字
- 2018-09-12 15:56:22
王妃的車駕停在都尉府門口的時候,看門的小門房嚇的路都不會走了,連滾帶爬進去報信。
鄭氏跟于氏都嚇的不輕,“你可瞧清楚了?”
“老夫人,再沒有錯的,哪里還見過那樣大的排場呢?”
鄭氏慌忙整理下頭面,“走,快隨我出去迎接。”
于氏比她更慌,原因是今日穿的家常衣裳,實在見不得人,也顧不上迎接,手忙腳亂的跑回房間換衣裳去了。
這怎么話說的,來怎么不先通知一聲的。
王妃今日逛街,路過都尉府順道進來看看,等鄭氏出來的時候,她都進了大門,“呦,您老可慢點,我今日不請自來,嚇著了吧?”
“哪里哪里,請都請不來的。”鄭氏跑了一路,累夠嗆,說話都大喘氣,“就是寒舍鄙陋,您莫要嫌棄才好。”
“這不是挺好的么,您老會持家,收拾的挺利索。”
瑯琊王妃話挑客套的說,卻也著實找不出什么贊美之詞,陋不陋倒在其次,關鍵捯飭的花紅柳綠的,一看就是府上某夫人的手筆,她看一眼就不再關注,只扶著小侍女專心走路。
“令娘不在家?”
鄭氏道:“是不在家,這孩子貪玩,有事沒事就往外跑,看都看不住。”
王妃笑起來,“這性子怪討人喜歡的,這個年紀的小姑娘,可不就是貪玩,不妨事。”
鄭氏將王妃讓至上坐,上了茶,于氏才姍姍來遲,一身的香氣從門口灌進來,頂的人發暈。
“哎呦,什么風把您給吹來了,王妃大駕光臨,滿堂生輝啊。”
鄭氏老臉直抽抽,方才就該讓她滾回房間別出來的,連句奉承話都不會說。
王妃手拿帕子掩鼻笑笑,沒接茬,轉而對鄭氏說道:“我今日原是順道過來,不過正好有一事跟您商量。”
“哦?王妃但說無妨。”
“是有關令娘的。”王妃說道,“那日她去王府,家里幾個姑娘都挺稀罕她,我跟王爺也覺得她好,便商量著把她接到王府教養兩年,等到了年紀,不拘說給哪個做媳婦,都使得。”
鄭氏先是意外,繼而心里一喜,王妃這意思怕不是要定了令娘當媳婦的,原來之前都想岔了,她就說怎么能是瑯琊王看上了,原來是為著府上的公子撮合。
去府上教養是為著給她抬臉,如此等到及笈之年,才好順理成章的嫁入王府,不得不說,王妃想的真是周全,比較起談家的小氣吧啦,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王妃見她半天不說話,只以為不舍得,于是又道:“卻也不著急回應,到底是難為人的事,您回頭跟令娘商議好了,她自己點了頭才算,外頭再好也比不得家里,小娃娃難免會躊躇,咱們并不勉強。”
“哪里的事。”鄭氏喜道,“您這是給她天大的臉面,豈有推托之理,能到府上教養,也是為著她將來受用,總歸我們小門小戶的是沒有那樣條件,得此機遇,理當感恩戴德。”
王妃笑起來,“您能想明白就好。”
于氏心里那個酸就別提了,也不知道那死丫頭有什么好,王妃真愛抬舉她,去王府鍍一層金出來,可不更得甩了阿瑤好幾條街,不成,不能只讓她一人落好。
“王妃。”于氏討好的開口,“您看家里就她倆姐妹,平日里都是在一處讀書玩樂的,這么分開了,怪孤單的,您看不如把她們姐妹倆都帶去教養,我們……”
鄭氏清了清嗓子,打斷了于氏的屁話,“王妃您放心,等令娘回來我就跟她說,保管是樂意的,那日回來,她整天跟我念叨,說您如何如何的好,想來定能與您和睦。”
王妃又笑說了幾句,這才起身告辭,“您老就別送了,若是應了,改日我派人來接她。”
鄭氏在后面恭敬著,到底把人送到了門口,等家門一關,她就捂著心口直念阿彌陀佛。
“祖上保佑祖上積德,令娘如今算是妥了。”
于氏卻站在屋門口開罵,“就沒見過這么偏心的,去一個也是去,再添一個又怎么了,阿瑤不是您親孫女啊,人家王妃都沒說什么,您到好,就這么把大好的機會給斷送了,阿瑤這一輩子算是毀在您手里了!”
罵不過癮,又開始蹲地上嚎,“阿瑤啊,我苦命的阿瑤啊,你祖母不待見咱娘倆,有好東西就緊著你阿姐,你說你怎么就不能給娘爭點氣啊,也去招人喜歡,也去巴結個王妃來啊……”
她一哭,阿瑤也出來跟著哭,滿院子里就聽她娘倆嚎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家里誰死了。
鄭氏中氣十足的吼了一聲,“都給我閉嘴!”
于氏抽了一聲,改嚎啕為哼哼,聽起來更像是哭喪了。
“你不要臉,何家還要臉,看不出來人家王妃不樂意跟你搭茬嗎,你到好,還能厚著臉說出那樣的話,我都替你臊的慌,你以為人家王府是閑的沒事干,專門來替咱家養閨女嗎,還送兩個一起去,虧你想的出來!”
沈令菡今日回家沒挑對時候,正趕上這出好戲,頓時后悔早回來了。
“令娘,你與我進來說。”鄭氏只說了一句,就不再管那娘倆,徑自回了自己屋。
沈令菡動動耳根,從于氏那幾句抱怨里聽出了些許,像是與王府有關的,心說方才府里來人了?
“祖母,出什么事了這是?”
鄭氏坐在炕上喘勻了氣,說道:“是方才瑯琊王妃來過了,說是要接你到府上教養。”
沈令菡心里咯噔一下,“您說瑯琊王妃要接我到王府?”
“可不是,到底人家王妃想的周全,那日我就瞧她對你另眼相待,原來是想娶你過門當兒婦的。”鄭氏說著說著就笑起來,“這可是天大的福分,能得王妃青睞,這可是幾輩子都修不來的,你去府上住兩年,到了年紀就則選府上的郎君成親,多好啊,我替你應下了,改日你就收拾收拾過去。”
王妃居然這么說的?沈令菡感覺自己耳朵可能出了毛病,實在沒能想到王府里的人也能睜眼說瞎話,用這話糊弄人去王府,也算是讓人開了眼。再有,便是人家談二娘那樣的身份,都知道自己配不上王府,外祖母這到底是哪來的自信?
她壓著火氣說道:“可是我今日才應了談家的邀約,答應了去他家念書的,怎好言而無信?還是我改日與王妃說清楚吧,想來她能體諒的。”
“你說什么!”鄭氏急了,“你怎么能應了談家的邀約,如此兒戲,誰同意你去了!”
“您不是讓我多與二娘來往嗎,還讓我多讀書,這不是正好的事么,我應了有甚不對,能去談家那樣的地方讀書,也是求之不得的,您總不能因為瑯琊王府而不把人家放眼里吧,往后舅舅還要在談內史手下做事,怎好因為這事得罪?”
鄭氏讓她堵的心口疼,指著她半天才蹦出一句,“你個糊涂丫頭!”
她嘆了好幾口氣,“我就知道你跟你娘一樣沒腦子,談家跟瑯琊王府自不能同日而語,能嫁進王府里,為什么還要去談家,他家也沒有娶你的誠意,家里就大朗一個好的,還吝嗇的不肯提,何苦去巴結他們,王妃疼你,王府里個個都是才俊,將來婆媳好相處,那是當人媳婦的福氣,你再瞧談夫人那張不冷不熱的臉,分明從一開始就沒看上咱家,你去做甚,腦子壞了嗎!”
鄭氏也算是把話都跟她挑明了,雖然心中早有預料,但是口口聲聲聽她說出來,沈令菡心里仍舊不是滋味,家里什么用意都是明白著的,能攀多高就攀多高,有了王府,如何還看得上別家,卻是從不考慮她個人的意愿。
爹娘不在,他們這樣跟賣了她有什么區別。
“外祖母,便是瑯琊王府,也不能這樣勉強人吧,我不信人家就是強求我去的,我去找王妃問清楚,若她說言而無信也無妨,我便去!”
“你,你給我站住!”鄭氏捂著胸口喘不上來氣,“糊涂,糊涂!”
沈令菡從不在家人面前上臉,但是方才她實在忍不住,連帶著爹娘不在身邊的委屈,一起發了出來,她氣鼓鼓的走出何府,卻也沒傻到真的去瑯琊王府質問。
沒想到于氏卻追了出來,“哎呦令娘,這話怎么說的,怎么還走了呢,你也別生你外祖母的氣,她是老糊涂了,一心巴結著王府,也不替你舅舅想想,方才我說了幾句還給罵了,你別氣啊,有舅舅舅母給你做主呢。”
沈令菡翻了個白眼,停下來,“舅母打算如何給我做主啊?”
于氏說道:“我也看出來了,你怕是不大樂意進王府吧,其實我跟你說啊,根本就不是娶你當什么兒婦的,就是讓你進門做小,你年紀還這么小,又不是說不上好的,如何能給人做側房,還是人家談家好,至少年齡適當,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原來舅母是想讓她進談府的,為什么呢,為著舅舅的仕途,還是單純不想看她更風光?
“難為舅母替我著想,不過我年紀還小,說親的事不著急,我爹娘總是要回來給我做主的,您若實在覺著談家好,不如想辦法把阿瑤嫁過去啊。”
沈令菡原是想要拿爹娘出來擋一擋,何秀秀要是回來,她舅母還能忌憚一二,卻實在小瞧了于氏的下作心思。
于氏聽她這話,何秀秀這一二年的竟是要回來,如何還能淡定,若不趁著她回來前把令娘嫁出去,那豈非竹籃打水什么好處也撈不著了?
遂當即喊道:“來人來人,快把令娘帶回府,不能讓她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