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流涌動
- 帝皇分身系統
- 云下飛雪
- 2630字
- 2018-08-14 22:17:00
13暗流涌動
【老云新書,求收藏推薦!】
八月十九日,大明京城內百姓照常生活,沒有太大變動。
但此時的大明朝野卻暗流涌動,個個派系的官員,暗中聚會商議對策,一切都是因為朱勇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命令。
京城一處宅院大廳內,此時坐滿了人,要是有朝中高官在這里,一定會認出這里大部分人,每一個都是朝廷高官。
“安老怎么還沒來?”
一個中年男子等得不耐煩了,將茶杯放下,對一旁一名中年男子問道。
“左大人稍等,家父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很快就會過來了。”
“那好吧,我等都是來請安老主持大局的。
圣上這次要重建錦衣衛和東廠,這簡直是太胡鬧了,圣上一定是受到曹化淳這些閹宦們的蠱惑。
無論如何,咱們絕不能讓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更不能讓閹黨死灰復燃。”
這名姓左的官員此時一臉憤慨,慷慨激昂的說道。
“左郎中說的沒錯,圣上多半是受到蠱惑,不然怎么會突然想起重建錦衣衛和東廠了呢!
咱們這一次,一定要齊心協力,阻止這件事,不能讓那些小人蒙蔽了圣上。”
左郎中剛說完,旁邊立即就有人支持,說道。
“是啊,不能讓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
“沒錯,不能讓圣上受曹化淳那些太監的蠱惑……”
而周圍,其他不少官員也紛紛附和,難得有一件事情,他們想法能如此一致。
誰讓這次朱勇下令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命令,牽扯到了他們每個人的自身利益,他們當然不愿意了。
片刻之后,一個頭發胡子花白,臉上褶皺如老樹皮般,拄著一根拐杖的老頭,在一個青年男子的攙扶下,慢慢走進大堂。
“安老!”
見到老者出現,坐在大堂等待的十幾名朝廷高官,紛紛站起來行禮,恭敬的喊道。
這個老頭名叫魯大安,乃是現任朝廷吏部尚書,也是現如今大明朝廷‘東林黨’的首領,真正的位高權重。
今天過來見他的,全都是東林黨一系的朝廷高官,最低的官職也是從六品,而且全都是實權官員,否則都沒資格過來參加這場會議。
“都來了,都坐吧。”
魯大安抬頭,眼睛掃過全場眾人,擺擺手說道,然后坐到椅子上。
“老師,圣上要重建錦衣衛和東廠,你說我們現在該怎么辦呀?
這次我們前來,就是請老師拿主意,咱們得想辦法阻止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啊!”
左邊一個禿頂的中年男子率先開口說道。
“你們都是這樣想的?”
魯大安掃過眾人,問道。
“嗯。”
眾人紛紛點頭。
“老夫自然是和你們一樣,也不想看到錦衣衛和東廠重建。
昨天我就已經向圣上,一連上了數道奏折,請求圣上三思而行,放棄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打算。
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復,其他幾位尚書同樣也上書了,但同樣沒得到圣上的任何回復。
連我們幾位尚書聯名上奏,請求面見圣上的請求,都被圣上駁回了。
今早老夫得到消息,曹化淳和駱養性兩人,已經正式派人召回以前的錦衣衛軍士和東廠人員,進行新的重建。
也不知道曹化淳和駱養性兩人,這一次是怎么欺騙圣上的,竟然讓圣上鐵了心要重建錦衣衛和東廠。”
魯大安也是嘆息一聲,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那難道咱們就這樣算了嗎?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駱養性和曹化淳,將錦衣衛和東廠重建起來?
到時候,咱們豈不是又要每天看他們兩人的臉色過日子,說不好那天就被他們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抓走了,然后家破人亡。
所以,這一次不管有多難,咱們都要團結起來,阻止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
“是啊,老師,您快想想辦法,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眾人紛紛對魯大安勸說,讓他拿出主意。
“這個也很簡單,現在或許圣上被他們蒙蔽,但咱們也不能妥協,咱們要讓圣上看到咱們的決心。
你們回去之后,但凡涉及到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事宜,一律不許參與,更不許配合。
到時候,讓駱養性和曹化淳兩人,要錢沒錢,有糧沒糧,要人沒人,我看他們怎么重建廠衛。
另外,咱們繼續聯名上書,請求圣上插銷這一命令,甚至咱們可以集體請辭,向圣上展示咱們的決心。”
魯大安老態龍鐘,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喝了口茶,對眾人說道。
“集體請辭?咱們這么做,有點像是逼宮啊,會不會不太好啊!”
聽到魯大安的話,也有人皺起眉頭,擔憂的說道。
但立即就有人反駁道:“怕什么,你們覺得圣上會同意咱們的集體請辭嗎?
咱們要是全都致士了,偌大的朝廷還誰去管理,大明可以沒有錦衣衛和東廠,但絕對不能沒了咱們。
咱們就是要讓圣上知道,咱們反對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決心,喚醒圣上。”
“嗯,沒錯。”
“老師,學生覺得,咱們這一次不妨聯合齊楚浙黨那邊,和他們一起上書請辭。
相信他們也不希望看到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也得讓他們出出力,不能只讓咱們做,讓他們在后面坐享其成。”
一個官員對魯大安提議道。
“嗯,伯余的這個主意不錯,沒想到咱們竟然還有和那幫家伙聯手的時候。”
“我也贊同,是得讓他們也出力。”
“這樣一來,整個朝堂的官員,基本上都反對重建錦衣衛和東廠,我就不信到時候圣上還會一意孤行。”
“但萬一,到時候咱們依舊不能打消圣上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決心呢?”
有人擔憂的提到。
“那咱們就來狠的,到時候讓京城周邊咱們幾個千戶所的將領帶頭,鬧鬧餉什么的,到時候不信圣上不妥協。”
這個擔憂剛提出來,立即就有狠人想出了更激進的主意。
“不行,咱們要真是這么做,豈不是大逆不道。”
有人反對。
“這怎么是大逆不道呢,咱們這是喚醒圣上,挽救大明的江山社稷,圣上以后會理解我們的。”
有人立即狡辯道。
這些人一個個底子都不干凈,他們萬萬不希望看到錦衣衛重建,要不然到時候查到他們頭上,他們恐怕會遭殃。
所以,這一次哪怕是大逆不道,這些官員們也要做。
什么為了圣上不被奸佞蒙蔽,為了保住大明江山社稷,全都是騙人的鬼話,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力和財產。
“好了,那就這么辦吧。
你們各自回去之后,讓手下人都不要配合駱養性和曹化淳重建廠衛的事宜,然后聯系齊楚浙黨那邊,商量一同上書請辭的事情。
絕不能讓錦衣衛和東廠重建,更不能讓閹黨余孽死灰復燃。”
最終,還是魯大安站起來一錘定音,徹底定下來東林黨接下來的行動,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錦衣衛和東廠重建。
而很巧合的是,就在東林黨這群高官,在暗中秘密召開這場會議的時候。
在京城其他地方,齊黨,楚黨和浙黨的首領、官員們,也紛紛集合開會,商討的事情一致,都是怎么阻止錦衣衛和東廠的重建。
此時在大明朝堂上,朋黨眾多。
但在之前因為崇禎殺死魏忠賢,重創閹黨,使得現在朝堂上東林黨實力最大,其次便是齊楚浙聯合三黨,還有其他朋黨。
平日間,這幾家朋黨彼此都是互相反對和算計的,不管是好政策還是壞政策,只要是對方的,他們都反對。
難道有一次,他們會同時反對一件事情,但這一次有了,他們找到了共同反對的事情。
很快,這幾個派系的官員就聯系好了,一拍即合。
開始了他們對崇禎上書,以請辭為由,反對重建錦衣衛和東廠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