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神雀宮禁錄
- 東陵不笑
- 2331字
- 2018-09-18 14:38:19
楚云昭所部入關之后,親王并未親自出城迎接,而是派世子楊佑出城酬軍,傳下旨意,說刀兵不祥,令楚云昭不得帶兵踐踏王域。楚云昭心中不滿,索性屯兵平安京,亦不入朝參拜述職。楊曦以督軍之名義入宮朝見攝政親王,并代楚云昭呈上軍報。親王心中的不滿更為深沉,面上卻不同聲色,依然將賞賜頒了下去,但卻刻意只發金銀珠寶,糧草之事,半句未提。
平安京地處京畿一帶,原不產糧食。圣武親王慷慨,賜下上萬兩白銀做軍餉,但已然到了冬末,除了大內府庫,哪里也支不出余糧來,楚云昭之軍隊苦戰許久,糧草消耗過度,早已沒有什么剩余。惱怒之下,數次催促,大內府庫起初只說軍糧正在籌備中,左右籌不出來,后面便講,如今戰事已畢,軍隊也該各自解甲歸田才是。楚公爵一再逼迫內庫籌備糧草,莫不是想犯上作亂?
總不能真帶兵殺入天啟,砸了內庫吧?楚云昭心中惱恨,一時間卻也無計可施。此時又傳來消息,說楚云兮人在北境長城上巡防之時被契丹族重騎兵突襲,雖然保住了防線,但人卻受了重傷,一時也不能回京。楚云昭收到云兮來信,只字不提自己受傷之事,只說楚家身為武家,原本便該效忠于皇室。如今親王攝政,內廷外朝,原本已有諸多不易之處,功高震主實屬不該,凡事應該低頭容讓才是。
云昭是真心擔心長兄。她知道云兮的性格,越是若無其事什么都不提,怕是傷的越重。眼前信箋白紙黑字,干干凈凈,連筆跡都一派從容,但握在手中,便隱隱嗅得到北地傳來的血腥氣息。
未必是聽了云兮的勸誡,只是眼下冬日酷寒,軍營之中缺糧少衣,委實也不是長久之計。云昭再怎么驍勇善戰,也解決不了軍糧的問題,總不至于真的出去劫掠?楚家封地這一年來為軍隊供糧不少,到如今,朝露之城那邊的糧倉也快要空了,怕是真的得解甲歸田了。
是這么說沒錯,但楚云昭自打生下來,沒受過這樣的委屈,安置軍隊的文書壓在手上好幾天沒有發下去,偏在這個時候,南疆那邊又出了事情。
說是中原武林里有些恩怨,一幫草莽英雄與南苗皇室出身的苗疆北競王聯手,坑死了苗人奉若神明的神蠱云皇。南苗云氏帶領邊民報復,云氏與北競王兵戎相見,南疆軍府忠烈府亦在邊境嚴陣以待。
云氏家族查出云皇死因與忠烈府有關,以蠱術下毒報復,導致忠烈府死傷慘重,不少苗民不堪戰亂,前往內陸避難,一時間南疆大亂,御史臺與兵部意見紛紜,但無論如何,也須有人即刻出兵南疆,鎮壓內亂。
偏偏這個時候,京畿一帶兵力薄弱,邊疆戍守的常規部隊又不能輕易調動。圣武親王眼前放著的,能即刻調到南疆的,也就只有楚家軍。無奈之下,只得再度降旨,令楚云昭出征南疆。
說起來,楚家軍一向是鎮守北部邊境的,南苗那邊氣候濕熱,地形復雜,瘴氣叢生,再加上苗人一貫陰詭難纏,蠱術盛行,貿然將北地的士兵調動過去,在戰場上怕也是討不到什么好處,親王這么做,無非是想讓楚云昭作為炮灰,先擋一擋,之后再調動嶺南都護府的府兵過去。
倒也不是成心磨折楚云昭,嶺南與苗疆雖然同在南部,卻有數座高山阻隔,交通不便行軍困難。苗疆那邊局勢兇險,還是從平安京調兵能快一些,當然,若是能順便將楚云昭陷在苗疆,那就再好不過了。
楚云昭未必察覺不到這背后的險惡用心,但身為軍人,國難之時也是不能不出頭的,只是,她那樣一個性子,還真不會輕易讓人遂愿,軍隊遠征的糧草已經迅速送到,但她卻上書兵部,放出狠話來,白紙黑字寫下狂言,說除非圣武親王親上軍營,為之前克扣糧草之事向她道歉,否則,此次便是六軍不發,陣前靜等。
一介武將,狂傲至此,不由讓滿朝文武咋舌。據說圣武親王見了她的上書,震怒之下,當場便嘔出一口血來,醫官們慌張施救,才未釀出大禍,當面致歉之事,更是絕無可能。此事當即便成僵局。
靖王之封地,原本在建康一帶,江南首府,也算是富庶的地方。南苗稍往東北一些,官道便直通江南區域,如今苗人難民不斷涌入,驅趕不及,靖王府里日日都能收到南邊戰場上那些參議們送來的軍報,看得出情勢已經萬般危急。便匆忙回京,想要親自與圣武親王商議解決之道。
圣武親王手上亦有軍隊,刀龍府兵,向來是駐扎在西都盛京的,即刻開拔到平安京,也得有半個月時間,再往南疆,那更是晚了。
圣武親王愛惜自己手上的府兵,一貫消極避戰,不是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動用刀龍府兵。但此次被楚云昭逼迫至此,沒準真會將刀龍府兵調至京畿一帶,那就不是為南疆之戰事了,怕是要直接討伐楚云昭。
早就聽攝政王府里有人傳出話來,說親王暴怒之時,曾怒稱楚云昭為亂臣賊子,若是刀龍府兵調動,楚云昭想必也不會坐以待斃,眼看就要內亂,京中怕是無人能置身事外了。
靖王收到云兮來信,言辭懇切,說希望靖王能看在與平安公主的姐弟情分上,從中斡旋,保全楚家。
信末有幾朵手繪的白梅花,一看便知,是平安公主的手筆。
之前早就聽說過,云兮在戰場上被蠻族人的長槍刺穿椎骨,傷重瀕死,至今亦不能起身,平安公主半月前就已經前往北部前線照顧云兮。所以信末有公主手繪之梅花,也就不奇怪了。
楊曦幼年時因為有一半匈奴血統的緣故,在宮中備受冷眼,落魄之時,也就只有皇后嫡女,身份尊貴的平安公主不畏眾人目光,溫和待他,陪他讀書識字,命令宮中武官教他習武,在他被別的皇子欺凌之時為他解圍。昔年平安公主最愛梅花,曾在落雪之時,帶楊曦在宮中靜思亭教他繪梅賞雪,同他一起吟詩喝酒。也是因為有這么一個真心待他的公主在,才讓他在宮里的日子不至于太難過。
看著這封信,昔年往事紛紛浮上心頭。楚云昭縱有千般不是,楚家總沒什么錯,公主也不該受牽連,何況苗疆那邊,還有成千上萬無辜百姓,楊曦合上信箋,當即便令隨從備車,去內閣。
豈料尚未出門,便聽人報,說是內閣首輔白樾來訪。
楊曦怔了一下,當即便明白了,楚云昭與圣武親王之敵對,是私人恩怨,更是國事,白樾身為文官之首,必然不能任由事態這般惡化下去。
也不用出門了,令伺候的人奉茶在前廳招待那位首輔大人,靖王親自出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