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缺頁疑案——黑色大麗花慘案
- 犯罪現(xiàn)場調查
- 許大鵬
- 4372字
- 2018-08-08 13:59:09
時光飛逝,70多年后的今天,對于“黑色大麗花慘案”來講,警方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對于這起案件,外界能夠獲取的信息也不多,沒有人能夠理解兇手為何如此殘忍地折磨這位年輕的姑娘。兇手為何要肢解尸體?為何要取走子宮?又為何要將尸體公之于眾?到了今日,兇手很可能已經(jīng)自然死亡,這一切都成了一個謎。
1947年1月15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發(fā)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重大案件——缺頁疑案。事發(fā)當天,上午10時,家住諾頓街區(qū)中心住宅區(qū)39街的家庭主婦貝蒂·勃辛格,帶著自己3歲大的女兒去取自己前些日子送往鞋店修補的鞋子,在路過諾頓街區(qū)達雷邁特公園內(nèi)一塊青草茂盛的草地時,勃辛格遠遠地看見早地上仿佛被誰遺棄了一具殘破的“人體石膏模型”,當她走近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時,她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丟在地上的東西根本不是什么模型,而是一具被殘忍肢解的尸體。驚慌失措的勃辛格急忙遮住身旁孩子的眼睛,抱起她迅速跑向當?shù)鼐謭蟀浮?
警方馬上采取行動,他們在案發(fā)現(xiàn)場周圍拉起警戒線并試圖封鎖消息,可是這擋不住聞風而來的記者,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了警戒線內(nèi)的信息,有的人甚至沖進案發(fā)現(xiàn)場,試圖“先睹為快”。有人說被害人的頭發(fā)是呈放射狀向周圍鋪開的,看起來像一朵黑色的大麗花,也有人說被害人生前最喜歡穿黑色的衣物,她從里到外的衣物都是黑色的,因此外界又將這件恐怖的碎尸案稱為“黑色大麗花案”。對于警方來說,他們認為記者的瘋狂是導致該案件不能順利偵破的最大因素,因為這些記者為了獲取信息,沖進現(xiàn)場肆意踩踏,極可能破壞了一些重要證據(jù)。
死者是一名年輕女性,身高約170厘米,體重約為51.2千克,眼睛是藍色的,頭發(fā)為褐色,外觀上的黑色是后天染發(fā)造成的。這名被害人全身赤裸,尸體從肚臍中間被一分為二,兩段尸體對正擺放,中間有著50厘米的間隔,死者的面孔朝上,雙臂上舉,在手肘部彎曲,雙腿筆直伸開,兩腿間叉開的角度大約為60度。尸體在被遺棄之前已經(jīng)做過仔細的清洗,棄尸現(xiàn)場并沒有任何血跡,死者胸部遭到了嚴重破壞,嘴角兩側各有一道直達耳部的切口,這使得死者面部呈現(xiàn)出一副極為怪異的笑容,很像小丑的嘴。
警方認為:尸體身下的露水表明棄尸的時間大約為凌晨兩點鐘,而尸檢部門通過死者腕部和踝部的繩索捆綁痕跡判斷出死者生前曾被拘禁。死者的頭前部和右部有擦傷,右側的蛛網(wǎng)膜下腔有出血現(xiàn)象,這表明被害人頭部曾遭受重擊。因為尸體被發(fā)現(xiàn)的時間是上午10點鐘,棄尸地點周圍經(jīng)常有車輛行人經(jīng)過,警方卻沒有接到報案,這說明棄尸地點很可能不是案發(fā)的第一現(xiàn)場。
進一步的尸檢很快就有了結果。因為被害人的尸體有被冷藏的痕跡,所以死者的死亡時間只能判定為13日下午的15:00~17:00之間。死因則可能是頭部受重擊,也可能是因失血過多所致。被害人的尸體是被電鋸或者大型刀具從中鋸開,尸體上瘀傷遍布,多根手指骨折,有部分指甲被拔掉,雙腿的膝蓋處均有骨折現(xiàn)象,大腿內(nèi)側有多處創(chuàng)口不深的刀傷。根據(jù)這些信息,法醫(yī)推測被害人在死前曾遭受時長約為36~48小時的殘酷折磨。死者腳踝處自下向上翻起的傷痕,代表著死者曾被倒吊。尸體的乳房和子宮被切除,上半身的臟器被塞進胸腔,乳房傷口處呈現(xiàn)鋸齒狀切割傷痕,尸體上還有多處煙頭燙傷。因此,犯罪心理側寫專家認為,兇手很可能是一名心理極度變態(tài)的家伙,只有這種人會在虐殺他人的時候獲得快感。
盡管尸檢報告很詳細,但因為尸體在被遺棄之前就經(jīng)過了仔細處理,所以警方和尸檢部門并不能從尸體上找到有力的線索,無奈之下警方只能先行確認死者的身份。他們從尸體上提取了指紋和DNA信息,與尸體照片一同發(fā)往FBI總部,和FBI總部收錄的1.4億個指紋相核對,56分鐘后,F(xiàn)BI確認該指紋是屬于來自圣巴巴拉的伊麗莎白·肖特所有,警方通過照片對比之后也證實了該結論。
伊麗莎白·肖特,昵稱貝蒂或貝絲,1924年7月29日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海德公園市,她的父親叫克萊奧·肖特,母親叫菲比·梅·索耶。肖特夫婦共生育了五個兒女,伊麗莎白·肖特排行第三。在伊麗莎白還年幼的時候,她的父親所經(jīng)營的一家高爾夫球場因為經(jīng)濟大蕭條而倒閉,為了躲避隨之而來的債務,父親克萊奧在假裝跳河自殺后,秘密潛逃到加州。但是克萊奧的這種行為深深地傷害了整個家庭,多年后他多次打電話給菲比要求復合,但卻遭到了菲比的拒絕。
1940年,年僅16歲的伊麗莎白已經(jīng)出落得美麗動人,并且她開始效仿當時最出名的偶像明星狄安娜,按照狄安娜全身黑色的著裝來樹立自己冷艷的形象。年紀輕輕的伊麗莎白懷揣著兩個夢想:第一,嫁給一名軍人;第二,成為一名明星。這一年,伊麗莎白踏上了開往加州的火車,她去投奔她的父親,希望能夠獲得進入演藝圈的機會。機緣加上伊麗莎白美麗的外表,使得她很快就接近了自己的夢想,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就在即將入選為演員的前一天,伊麗莎白因為未成年飲酒而在圣巴巴拉被捕(美國法律規(guī)定21歲以上飲酒為合法),并被遣送回麻省(馬薩諸塞州)——她的母親身邊。
隨后伊麗莎白被送往邁阿密上學,但沒過多久她就自行放棄學業(yè),到一家酒店去做服務生,并在軍營和海軍基地附近的公共場所廝混。這一段時間里,伊麗莎白曾與多名軍人發(fā)生情感糾葛,這一行為引起了她父親的強烈反感,但伊麗莎白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她的行為最終導致了父女關系的破裂。直到1944年年底,伊麗莎白遇到了她的夢中情人——空軍少校馬特·戈登,他們一見鐘情,雙方迅速墜入愛河。她曾在給她母親的信件中寫道:“他是如此與眾不同,十分完美”,并稱對方已經(jīng)向她正式提出求婚。
命運終歸是殘酷的,在日本投降以后,伊麗莎白并沒有等到凱旋的馬特,她只等來了一張馬特·戈登陣亡的通知書。沉痛的打擊使得伊麗莎白一蹶不振,她將自己棕色的頭發(fā)染成黑色,并漸漸恢復了放蕩的生活。失去愛人之后,伊麗莎白更加迫切地希望成為一名明星,于是她白天一定會出現(xiàn)在好萊塢的街頭,希望自己能夠被星探選中,但是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長時間不工作的狀態(tài)使她日益拮據(jù),形勢嚴峻的時候,她甚至付不起一天一美元的房租,迫于生計,她開始用身體向任何一個對她感興趣的男人換取生活用品以及休息的床鋪。
這種生活狀態(tài)使得伊麗莎白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男人愿意長期與她維持關系,即便是肉體關系。她曾經(jīng)向她認識的一名朋友寄了一封信,信里面說她即將去芝加哥嘗試做一名時裝模特(警方認為,這很可能是伊麗莎白的臆想),這封信也是伊麗莎白人生中的最后一封信件。
1947年1月9日,一名叫羅伯特·曼利的推銷員注意到無家可歸的伊麗莎白,這名年僅25歲的小伙子幫助了她,他們在一家酒店休息一晚之后,伊麗莎白想要去巴爾默酒店見自己的妹妹,于是曼利就開車將伊麗莎白送到了開往洛杉磯的長途車站,然后兩人就此告別。但伊麗莎白有沒有坐上去見妹妹的車,已經(jīng)無從知曉,曼利成了伊麗莎白人生中所見到的最后一人。一周后伊麗莎白死亡,沒人知道在這一周的時間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即便她失蹤的時間長達一周,也沒有任何人向警方報案,直到1月15日,她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
伊麗莎白生前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和死后的不得安寧深深刺痛了警探們的心,F(xiàn)BI聯(lián)合當?shù)鼐匠鰟恿舜罅烤Γ麄冏咴L調查了陳尸現(xiàn)場周圍的住戶和店鋪,試圖尋找一切線索,希望能夠找到可能存在的帶有血跡的衣物或兇器,他們還先后盤問了曾經(jīng)與伊麗莎白相處過的20多名前男友,但是這些行動并沒有取得有效的線索和結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來毫無頭緒的慘案在案件登報以后卻迎來了轉機,有將近30人前來自首,他們聲稱自己是制造兇案的人。很顯然,這些人不可能是真正的兇手,但是警方不得不花費力氣來證明這些人是否清白。當?shù)鼐酵ㄟ^分析整個案件,推測兇手很可能不是伊麗莎白所認識的人,而是一個陌生人。來自FBI的現(xiàn)場勘查人員認為,死者腰部切口非常整齊,這很可能是專業(yè)人士所為,于是,他們向距離案發(fā)現(xiàn)場最近的南加州大學醫(yī)學院索取了近百名學生的資料,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可疑的地方。
挑戰(zhàn)警方的權威,可能是大多數(shù)兇手的癖好,殺害伊麗莎白的兇手也不例外。1月23日,《洛杉磯先驅報》報社收到了一個包裹,包裹內(nèi)有伊麗莎白的出生證明、社保卡、她與其他軍人的照片、名片、馬特·戈登死亡的簡報、存放行李的寄存票和一本通訊錄,雖然通訊錄中有一頁被撕掉了,但依然還記錄著75名男性的名字和聯(lián)系方式(這很可能是兇手迷惑警方的手段,該案也因此被稱為“缺頁疑案”),這個包裹在郵寄前就被郵寄人仔細清理過,他抹除了一切線索和指紋痕跡。和包裹一同寄來的還有兇手通過裁剪報紙和書刊拼接而成的一句話:“這是大麗花的財產(chǎn),還會有信件寄來。”不論如何,案件有了轉機,警方迅速對這75名男性展開調查,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男性都曾試圖與伊麗莎白發(fā)生關系,雖然伊麗莎白回絕了他們,但這和伊麗莎白的死亡并沒有任何聯(lián)系。
1月25日,伊麗莎白生前所使用的黑漆皮錢包和黑色的鞋子在距拋尸地點幾千米外的25號街區(qū)1819E單元處的一個垃圾桶內(nèi)被發(fā)現(xiàn)。1月28日,警方再次接到一封手寫的短信,信里面說道:“周三,1月29日上午10點是一個轉折點,我要在××那里尋開心。”信的落款是“黑色大麗花復仇者”。有些人以此推測,兇手可能在上述時間自首。但顯然兇手并沒有任何自首的想法,很快警方再次收到一封裁剪加手寫修改過的信,信里面說道:“我改主意了,你們是不會和我公平交易的,大麗花的死是合理的。”這段時間內(nèi),警方又陸續(xù)收到了疑似嫌疑人寄來的共計16封信件。經(jīng)過驗證之后,只能確定其中的三封信件是兇手寄來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三封信件中,警方并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即便是指紋,也都被兇手處理得干干凈凈。
幾番查證無果之后,洛杉磯警方將曼利作為本案的首要嫌疑人,他們對曼利進行了兩次謊言測試,但是這兩次測試的結果都證明曼利不是兇手,再加上曼利有案發(fā)時不在場的證據(jù),警方最終將曼利釋放。獲釋后的曼利并沒有開始自己新的生活,他出現(xiàn)了幻聽,并逐漸發(fā)展成為精神失常。在曼利被送往精神病醫(yī)院后,警方再次對曼利使用了“硫噴妥鈉”,也就是“吐真劑”,服用了吐真劑的曼利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在1986年,64歲的曼利因意外墜亡。
此后警方認為“伊麗莎白兇殺案”的兇手很可能是當時的“口紅殺手”,因為伊麗莎白是在德格蘭大道附近被殺害的,而“口紅殺手案”的其中一名被害人姓氏正是“德格蘭”,而且兩起案件中兇手所使用的信件也有著共同特點。警方先后調查了近千名有可能存在嫌疑的人,卻依然一無所獲。最終伊麗莎白·肖特——“黑色大麗花”被安葬在奧克蘭的一處公墓中,在她的葬禮上,僅有6名親友前來憑吊這位年僅22歲、命運凄苦的女性。
時光飛逝,70多年后的今天,對于“黑色大麗花慘案”來講,警方并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對于這起案件,外界能夠獲取的信息也不多,沒有人能夠理解兇手為何如此殘忍地折磨這位年輕的姑娘。兇手為何要肢解尸體?為何要取走子宮?又為何要將尸體公之于眾?到了今日,兇手很可能已經(jīng)自然死亡,這一切都成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