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滄浪日記
- 曉生小記
- 奉賢曉理
- 1816字
- 2025-06-10 00:39:48
近日,聽聞一奇事,關乎職場之秘辛,令人唏噓不已。此文借魯大師《某某日記》,文中名姓,悉皆易去,文中職位,亦悉易去。至于標題,則取閻大師《滄浪之水》滄浪二字,為袁某所擬,不復改也。某年某月某日作。
一
今日清晨,很好的日頭。
我不見它,已有一周余。今晨見了,脊背陡然發涼。才覺著幾天前的面試全是糊涂,然而須仔細琢磨。不然,那榜單上,何以勾著幾個素未謀面的名字呢?
我疑得甚。
二
公示窗玻璃凝著霜霧,覺得蹊蹺。我昨日踩著晨露去瞧,張主席的眉頭便跳了三跳,像是要與我道喜,又像要堵我的嘴。布告欄前七八個影子,脖頸挨著脖頸,手指在名單前戳著。
“王部長的女朋友”、“李秘書的閨蜜”,字縫里滲著猩紅的墨汁。最末一行蜷著個突兀的姓名,筆跡軟塌塌的,倒像臨時添上的補丁。
我近前,鼻尖幾乎貼上玻璃。那墨痕突然活了,扭成張主席養的那只波斯貓——面試時,它正臥在考官膝頭打呼嚕。
三
深夜翻來覆去睡不著,數綿羊,數著數著竟數成了名單上的名字。
他們有在考場抖如篩糠的,有答非所問鬧過笑話的,有結結巴巴的……可今日見了公示,個個名姓都鑲著金邊,端端正正立在紅頭文件上。
最奇的是末尾那個墨團,恍惚聽見它在笑:“老子壓根沒報名沒面試!“聲調像極了那日端茶進來的劉委員,瓷蓋杯碰出個清脆的響。
我猛然記起面試室墻上的標語,“公平公正“四個大字,裱在金框里發著幽光。
四
后半夜驚坐而起,冷汗能浸透三層褥子。
終于悟了:他們吃的不是茶,不是飯,是活生生的人!
筆尖蘸的不是墨,是姑娘熬白的青絲,是書生坐穿的木椅。金絲楠木辦公桌下鎖著的,哪里是什么機密文件?我分明聽見千百個名字在鐵柜里哀嚎,而紅頭文件的每一道折痕,都閃著滲人的油光。
五
又在床上輾轉反側,外面天起了白。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歷來如此,我也隱約知道,只是未曾親見。我翻開文件,文件里密密麻麻全是“擇優錄取”“公平公正”,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天亮,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人情”!
六
黑漆漆的會議室玻璃上,結著冰花似的霜。張主席的貓總在走廊逡巡,綠瑩瑩的眸子貼著窗欞。
七
紅頭文件說是要公示三日。偏生打印機漏了墨,油印的名單洇得斑斑駁駁。我拿指腹摩挲那個墨團,紙屑便沾了滿手——原是有人連夜用橡皮擦去了些字跡,又拿鋼筆補上些橫豎。那墨色分明是陳主席案頭的英雄牌墨水,帶著股鐵銹味。
八
“流程自然是公正的。“王部長捧著保溫杯笑,枸杞在茶湯里沉浮,“筆試面試都錄了像的。“他的鏡片突然反光,刺得我眼前一黑。待要細看錄像,偏巧服務器遭了病毒。機房里鐵柜子張著黑洞洞的嘴,吞下幾百G的監控視頻。
九
新來的實習生小趙最是可憐,轉正失敗。捧著公示名單來找我簽字時,手指甲都掐進了肉里。那疊紙在他懷里簌簌地抖,活像清明時節的紙錢。我瞥見名單末尾的“黃某某“,分明是前夜醉酒吐在洗手臺的那位,此刻名字卻端端正正印在紙上,連吐在衣襟的污漬都變成了公章。
十
月光白得瘆人,我攥著錄取名單的手卻比月光更慘白。那墨字竟會游動,張主席的同學、李秘書的好友、王部長的……歪歪扭扭爬滿紙面,忽而都變作青面獠牙,沖我嗤嗤地笑。
陳主席挾著文件快步走來,鞋在空廊里敲出悶雷。我正要開口,他便急急按住我肩膀:“今夜的茶涼了,該換壺新的。“那手勁大得駭人,生生將話頭掐斷在喉間。
十一
會議室窗倒像誰用銀絲繡了張密網。那夜分明有六十人面試,此刻名冊上卻浮著四十個大多沒面試的名字。最末那個墨印新鮮得能掐出血來。
老周縮在墻角謄寫公示,羊毫筆抖得厲害。墨汁濺在“公平公正“四個燙金大字上。他忽然抬頭沖我笑,缺了門牙的嘴像個黑窟窿:“橫豎都是要吃的,吃相好壞罷了。”
十二
走廊盡頭的鐵門生了銹,開合時總發出嗚咽。我數著公示期最后一日,卻見保潔阿婆將整桶漿糊潑在布告欄。那些個關系戶的名字遇水便膨脹,咕嘟咕嘟冒著泡,竟把正經考生的姓名都淹沒了。
油印室飄來打印機的焦糊味,油印機還在吱呀呀地轉。新添的補錄名單油墨未干,李秘書拿海綿輕輕蘸著,說這樣暈染開了才顯自然。我怔怔瞧著墨跡化作蝌蚪,忽而想起那夜某個陪考的母親,她在大廳蜷成蝦米,懷里焐著冷掉的包子。
十三
門衛老孫今早換了新鎖,說是防宵小。我摸著黃銅鑰匙齒痕,分明是舊鎖翻新。鐵鏈纏了三匝,倒把正午的日頭絞碎了。
十四
月光又爬上西墻,這回竟帶著鐵銹味。打印機還在吐紙,嘩啦啦好似清明燒紙錢。
救救考生吧!趁墨跡尚未洇透紙背,趁鐵鎖還沒銹死,趁打印機的油墨……忽然有滾燙的手按住我后頸,陳主席的聲音混著油墨腥氣:“該換新墨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