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7下山
- 我就是大蝦
- 巡山小妖王
- 1506字
- 2019-04-12 10:56:36
整整兩年,侯振待在少林寺都沒有出山,一直在不停的指導寺里的和尚。
現在的他可不再是達摩堂首座,而是正兒八經的少林方丈,兩年前侯振補足少林絕技,少林上下公推侯振為少林方丈,無色禪師為少林主持,覺遠和尚接替侯振成為達摩堂首座,侯振成為方丈的第一個命令就是把少林每年收的地租降至兩成,災年只收一成,至于高利貸只收回本金,從此以后不在放貸,少林俗家弟子不得欺壓百姓,凡是欺壓百姓,從事不法行業者,不在受少林庇護,更甚者少林當清理門戶。
兩年中,少林幾乎是完全封山了,兩年前少林封山偶爾還會下山,這兩年則是連人都不下山了。
整個少林的實力也在這兩年中飛速上漲,在少林大還丹和小還丹的助力下,幾乎達摩堂,般若堂的精英弟子都達到了一流高手。
渡字輩的弟子中更是有八人進入先天,渡劫,渡厄,渡難,渡悲,渡傷,渡玄,渡災,渡苦。
其中渡厄,渡劫,渡難更是練成了少林僅次于羅漢大陣的金剛伏魔圈,心意相通之下,以他們先天初期的修為甚至能夠力敵已經半步宗師的覺遠。
除了八渡,少林主持無色禪師突破先天進入了宗師之境,估計跟上代的少林方丈玄慈差不多了。
可以說現在的少林差不多可以橫掃武林了,如今的天下五絕也不過就是先天中期左右而已。
“渡災,渡苦,渡悲。”侯振把少林眾人叫道跟前說道:“你們三人陪我下山一趟。”
兩年沒下山了,現在山下的形勢也少有知曉,如今少林兵強馬壯,也到了該下山打響名號的時候了。
“其他五人聽從無色號令。”侯振吩咐道:“無色坐鎮少林,其他一流以上高手下山,但凡作惡多端,禍害百姓的地痞流氓,土匪惡霸,都是我們的敵人,我要這嵩山周圍百姓安生,不說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至少不能像現在一樣,貪官惡霸橫行鄉里無所顧忌,該殺則殺,不要害怕流血,這是佛陀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尊方丈號令。”眾僧道。
吩咐完后,侯振便帶著渡災,渡苦,渡悲下山而去。
侯振此行沒有什么特殊目的,只觀民生,說實話,現在的百姓大多數還是能活的下去的,畢竟宋朝經濟發達。
細數歷史眾多朝代,政治上無疑宋朝更清明,明朝官員能活到老死就不錯,而宋朝公務員待遇是中國歷史最好的,文官除了謀反,免死,而且工資相當高。
軍事,由于幽云十六州在北人手中,加上宋朝重文輕武,軍事總處于被動。明朝修長城,北據韃靼瓦剌,東海除倭寇,東北抗女真,雖然總有得失,但基本功過相抵。
經濟宋朝商業稅到國民生產總值的70%,這是現代也令人艷羨的,而且有了·紙幣。而明朝末期南方更是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世界白銀60%流入明朝。
這兩個朝代,科技都遠遠領先國際,突飛猛進,中國大部分可以引以為傲的科學家都是這時候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宋朝對讀書人的太好了,軍事勛貴的沒落代表著文官集團的崛起。
掌控朝政,打壓武將,搜刮百姓,文人的貪婪是沒有底線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直接把武將打入了谷底,只能成為文臣的附庸。
宋初年朝廷中的官員隊伍,還是比較精干的,僅為200多人;20年后就翻了一番,達到400多人,再過20年就超過了1000人。又過了20年,官員隊伍突破了萬人大關。由于官吏的數量越來越多,實際職務和工作內容又有限,于是這些官吏中有很多都成了虛職。正如《宋史·職官志》中描寫的:“居其官,不知其職者,十常八九。意思就是說,占著官位,卻整天沒事干的,十人里面就有八九個。跟現在的吃空餉差不多。到公元1071年,也就是宋朝開國110年后,朝廷供養的官吏更是超過了50萬,官員數量竟然增加了2500倍。公務員數量越來越多,于是就有了“吏政之患”,這是大一統制度與生俱來的遺傳病。據《宋史·職官制》記載:每年中央政府的支出:大約是錢一千六百九十六萬貫,金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兩,銀六十二萬兩。且不說官員的職務性消費,單是定期向官員支付的俸祿,就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