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得要有姿態,讓自己無可替代
- 吳穎
- 1717字
- 2019-01-05 07:20:52
用反省拯救自己的缺憾
著名的思想家曾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從這句話我們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學會反省。自我反省的能力是人們一種內在的人格智力,是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和不斷進步的前提條件。具備自我反省能力的人,就能正確地看到自己的不足,隨后能夠心甘情愿的去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陳玉成再次失業了,到處應聘也沒有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心里十分煩惱。有一天晚上,他坐在自己的出租屋里沉思。想起自己的三個好朋友,張寒、李運和陳剛都混的比他好多了。張寒是工程師,李運是一名運營經理,陳剛在一家雜志社當主編,都是相當體面的工作,陳玉成捫心自問,自己并沒有什么地方不如他們。經過長時間的反思,陳玉成終于明白了自己落后他人的原因,那就是性格上的差異。
陳玉成一直想到凌晨兩點,但是他的頭腦依然很清醒,他用自省的“鏡子”觀照自己,發現自己第一次看清了自己,認識到了自己過去的種種缺陷。一直以來自己常常驕傲自大,而且做事情比較沖動,在工作上沒有進取心,另外意志也不夠堅定。然后,陳玉成痛下決心,決定痛改前非,做一個自信、樂觀的人。
第二天,陳玉成懷著自信去面試,結果被順利地錄用了,在他看來,他之所以能得到那份工作,與前一晚的反省有很大的關系。
上班以后,憑著自己的努力,陳玉成很快就在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有一段時間,公司的經濟狀況很不景氣,員工的情緒都不穩定,而意志堅定的陳玉成已經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了,陳玉成力挽狂瀾,帶領公司的員工渡過了難關。因為他在公司最危難的時候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老板將他提升為副總。
從陳玉成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反省意識。是的,如果不懂得常常反省,那么你就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也不會明白自己怎么去改善自己。只有多多反省,才能巧妙地運用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走向成功。
反省是人們認識自己的秘訣,大多數人因為沒有經常反省自己的習慣,所以經常看不到自己的變化和周圍環境的變化,進而看不清自己的本質,于是無法思考自己的未來。只有懂得了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更便捷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才不會得過且過地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李哥和陳哥是多年的朋友,他們在同一個地方的一棟高級寫字樓里,各自有一家小型公司。李哥公司的工作環境非常不和諧,員工們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人人相互戒備,每天怨聲載道,度日如年;而陳哥公司的員工們彼此之間則相互坦誠,相互尊重,人人笑容滿面,每天心情愉快,開心不已。李哥看到陳哥的員工們天天和睦相處,內心非常羨慕,卻又不知其中奧妙所在。于是,有一天他去樓上想找陳哥討教。不巧陳哥不在,在接待大廳,他向接待員討教秘方。
李哥問:“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使公司里一直保持和諧愉快的氣氛呢?”那位普通接待員不假思索地回答:“因為我們經常做錯事。”正當李哥對此感到疑惑不解時,忽見一員工從外面回來,走進大廳時不慎摔了一跤。
這時,正在拖地的勤雜人員立刻跑過來,一邊扶他一邊道歉:“真對不起,都是我的錯,把地板拖得太濕,讓你摔倒了,我向你真誠地道歉。”站在大門口的值班員見狀也跑過來說:“不,都是我的錯,沒有及時提醒你大廳里地板還沒有干,應該小心點,都是我一時疏忽造成的。”摔跤的員工聽后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更沒有指責任何人,只是自責地說:“不,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看到了這一幕,李哥恍然大悟,他終于明白了陳哥的員工們和睦相處的原因所在。回到公司以后,李哥進行一系列的培訓教育,讓每個員工從自身做起,半年后,公司風氣有了明顯的好轉。
與其抱怨社會的不公,生活的不順,不如學會反省,反省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舒暢明了。所以說,不論你性格好壞,也不論你是否順心,我們都要懂得時時去反省自己、檢討自己,這樣你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和諧。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得好:“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認為:“未經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反省有許多好處,它能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在寧靜的心靈狀態下,我們可以看清事情的本來面目,包括我們對事情應負的責任、做事的方法。懂得反省,才能更好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