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產品經理寶典:電商后臺系統產品邏輯全解析
- 劉志遠
- 1273字
- 2019-01-05 03:06:29
2.1 什么是電商后臺
“前端用戶的一小步,后臺系統的一大步。”相信接觸過后臺一段時間的產品經理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平常我們用的最常見的功能,比如購物車、優惠券等,看似很簡單,用戶在使用時也就是點一下,實際上在后臺要經過很多條件的校驗、多系統間的信息流轉。
電商后臺對大部分用戶來說很陌生,平常幾乎接觸不到。后臺與前端是相對的,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商家系統和平臺管理系統都屬于后臺;對平臺上的商家而言,商家系統就是后臺系統;對平臺來說,平臺的管理系統屬于后臺,針對C端的APP、H5商城和針對B端的商家管理系統都屬于用戶端。
電商后臺系統,其實也不能叫做一個系統,可以稱為后端支撐產品線,一些公司將其拆分為很多子系統,阿里更將其發展成了中臺事業群(商品中心、搜索事業部、共享業務平臺等)。后端一系列系統支撐著公司各種業務的進行和發展,當前端展示、業務處理(訂單、售后)、庫存變動等業務正在進行時,后端各系統間則互相調用接口進行數據更新。
電商行業的許多業務與傳統零售業類似,構建后臺系統的過程實際在做信息化供應鏈。做電商產品經理,一定要讀供應鏈管理的相關書籍,用專業化的理論來理解業務。
在漫漫人類歷史中,商業以各種形態已存在千百年,現代供應鏈管理理論發展已近百年,供應鏈的信息化自計算機誕生后就不斷在推進。電商行業不同于其他互聯網領域,已經有許多成熟的商業理論可以應用。電商后臺產品線的大多數工作是將線下的供應鏈體系搬到線上,比如采購、倉儲、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商品、售價管理等,這些領域在傳統制造業、零售業已有一套成熟的理論和應用。
現在很多電商企業會選擇自主開發電商整套系統,系統卻很“土”,只在意從0到1,卻忽略從1到100的優化。以庫存管理為例,商品庫存仍是囤貨策略,沒有從科學的角度去考慮庫存周轉期、安全庫存、補貨策略等已經很成熟的東西。圖2-1所示的是馬士華老師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總體模型。可以發現,電商后臺產品的許多業務都在這張圖中有所體現。電商公司的采購、倉儲、服務、物流、訂單等工作都在供應鏈管理中有所涉及。比如Push/Pull方式就經常用在電商的庫存管理中,雙11的促銷就是Push的方式,先備貨,然后通過促銷來增加需求。電商后臺的許多工作是將供應鏈流程信息化,以系統的方式來控制業務。當然電商產品中也有許多獨有的內容,如在線商城、內容管理(CMS)等。

圖2-1 供應鏈管理體系構建總體模型
以客戶下訂單為例來介紹業務信息在各系統之間的流轉,涉及主要的信息交互如圖2-2所示。從用戶選擇商品、生成訂單到訂單出庫、物流配送、用戶簽收、退貨退款,信息在多系統中流轉更新數據。

圖2-2 訂單業務流程
從圖2-2中可以看出,前端用戶簡單的下單動作,需要后臺系統多系統模塊之間的配合。對于產品經理來講,理清各系統之間的業務邏輯,特別是當商品類型多樣(包括服務商品、實物商品、服務加實物商品等),業務復雜(包括預售、代銷、代發等)時,各系統模塊的隔離、設計時考慮擴展性非常必要。
在電商企業中,后臺系統主要的作用是業務支撐、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還可以提供數據分析參考,進而為業務調整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