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師自通學工筆:百花(第2版)
- 邰樹文
- 2995字
- 2019-03-22 12:48:42
第一章 基本工具介紹
1.1 筆
工筆畫用筆分為勾線筆和染色筆兩類。
1.1.1 勾線筆
勾線筆用于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一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見的勾線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常用來勾花鳥畫葉筋)、紅毛筆等,可依畫面的需要來選擇。

衣紋筆

葉筋筆

紅毛筆
執筆方法

勾短線

勾長線

刻畫細節
工筆畫中執筆,筆正則鋒正;手執筆要牢實有力,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勾線筆的特性

(1)勾線筆屬硬毫筆,含水分較少,筆鋒彈性較強。

(2)不同運筆變化,呈現出的線條也有不同的動態美感。

(3)勾勒物象輪廓,工整不毛糙,呈“如錐畫沙”般遒勁有力的線條。

(4)暫時先了解毛筆的特性,后面我們再一起掌握線條的畫法。
毛筆的使用方法
使用毛筆前,將毛筆用溫水充分泡開,用后再用水洗凈,放入筆簾或掛在筆架上,不能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否則容易失去筆的彈性,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勾線狼毫筆富有韌性,若沒有正確使用和保管,它的特性也會減弱,畫出的作品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1.1.2 染色筆
染色筆多為大、中、小白云以及其他軟毫毛筆。白云筆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狼毫,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是理想的染色筆。染色筆可以多配幾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等最好都有相對應的筆。

著色筆

著水筆
執筆方法



先將兩支筆同時握在手中,呈筷子的使用方式;拇指放松,讓著水筆自然滑落到虎口處,然后快速地用中指將著水筆壓下來,再用中指將著色筆抬上去,反復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使用。初學者可以通過反復練習,久之便熟練自如。
染色筆應用

(1)先壓下著色筆,沿線稿染色。

(2)快速地用中指將著水筆壓下來,用中指將顏色筆抬上去,用清水均勻地染。

(3)反復轉換著色筆和著水筆,直至滿意為止。下一章節,我們將詳細講解染色的方法。
如何選用染色筆
染色筆富有韌性,爽利便捷,易于把握。染色筆不像勾線筆那么講究,幾乎所有毛筆都可以作著色之用,只是根據所繪物象要求大小有別。染色筆用筆沒有復雜的筆法要求,可勻細平整,也可略見筆觸,根據對象特征形貌采取不同的用筆。
1.2 紙
1.2.1 熟宣
熟宣紙的質地薄而棉料均勻,其特點是濕漲而干縮。區別生宣紙和熟宣紙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滲水。熟宣紙當中也有薄有厚,一般來說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其中蟬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

1.2.2 熟宣的特性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涂過,所以紙質比其他國畫用紙硬。特點是吸水能力較弱、不滲水,使得用墨和用色不易洇散,因此特性,使得熟宣適合繪制工筆畫。


紙張的拓展知識
工筆畫用紙除了熟宣之外,還有單層宣、多層宣、夾宣、皮宣和毛邊紙等,都可以作為練習用的畫材。初學著色,多采用熟宣,質地良好的紙張不易起毛,吃色性好,適于多次渲染,繪制效果易得細膩溫潤之美。
如何將生宣變熟宣?
如何將生宣變成熟宣?我們也可以在家里試著做一做!用明礬一份、骨膠兩份,分別砸碎研磨并用熱水融化,然后調和在一起,如果膠礬質地不純凈,可用細布過濾一下。使用前可用手指頭蘸膠礬水嘗一下,略有酸澀之感即可,如果澀得蜇舌頭,就是太濃了,要加水再調。調好后大排筆蘸膠礬水將生宣或生絹刷勻晾干即可。

生宣繪畫效果



熟宣繪畫效果
1.2.3 絹
絹是純絲織制品,古代繪畫常用絹,熟絹的特點是墨色干后色度變化不大,可以表現墨色厚重和淋漓的效果。材質表面非常光滑、耐染,透明度極好,畫面紋理美觀。絹是古今繪制工筆畫作的主要載體,但是絹遇水容易起皺,初學者在使用上應慎重。
1.2.4 畫前裱紙
因熟宣紙或者熟絹不易改動,因此畫工筆畫一般先在圖紙上畫好素描稿,稿本要和完成稿的大小一致。把稿本印到熟宣或絹上,接著將宣紙或絹裱到畫板或者畫框上。再用勾線筆勾勒,然后隨類賦色,層層渲染,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
裱畫方法:將畫稿噴濕,等紙完全漲開后趁濕把畫紙的四周反面涂上一至兩厘米的漿糊粘牢,干后就可以作畫了。(熟絹也可以繃在畫框上)
因熟宣或絹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所以在下面襯一張白紙,作畫時才能更容易看清畫面效果。

(1)找一張比白描稿大一圈的生宣紙來做襯紙。因熟宣紙呈半透明狀,襯白紙作畫更容易看清畫面效果。

(2)用大號羊毛刷蘸清水,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畫稿刷濕,用力要均勻,不要形成太多褶皺。

(3)裁出四條比白描稿兩邊多出一截的水膠帶,在白描稿比生宣紙多出的一圈貼好水膠帶。

(4)貼膠帶紙要等宣紙漲開之后,四邊重疊在一起,等白描稿完全干后就可以開始上色了。
1.3 墨
1.3.1 墨分五色
中國畫墨色通常分為焦、濃、重、淡、清幾個不同的層次,白描勾線時,要根據所描繪物象顏色的明度,調出不同深淺的墨色。工筆畫設色時通常也先渲染墨色來表現畫面的黑白灰關系。

焦

濃

重

淡

清
墨色的拓展知識
水墨工筆畫通過虛實、動靜、聚散、黑白等陰陽相生相克的關系,表達出色彩斑斕的畫面所體現的意味,這是獨一無二的。單用墨作畫,實際并不止于這五個色階。用墨方法雖說有五種,但主要講究一個“活”字,只要能做到“活”,那么在方法問題上,經時間的推移,方可自己創造,而不是五種方法所能限制的。
1.3.2 墨色的過渡
墨色每一次被清水稀釋,都會呈現一個新的色階,由此逐步過渡,將物體的體積感和真實感表現在畫面上,古人說墨色變化多,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

(1)首先用濃墨勾勒葉子的輪廓線,用色不宜過重,更不宜過淡。

(2)蘸重墨,沿輪廓線染色,墨的范圍不宜過大,否則易造成墨色層次不明顯。

(3)用著清水的筆均勻地接染,直至葉子的邊緣。

(4)用著水筆一層層染,要薄而勻,呈現出的墨色變化多樣。
墨與墨錠
國畫的墨除了有“黑”的顏色屬性外,它還有極其高深的學問和藝術效果?!澳V”從其本身的性質來看,不但是黑色,其中尚有許多微妙的色彩的傾向。好的墨錠所磨出來的墨色是那樣晶瑩、透徹、光亮,又含蓄、內蘊?!澳治迳?,“墨有六彩”,歷代畫家通過藝術實踐,創造出許多墨法,使墨色變化更為豐富多彩。
1.4 顏料
1.4.1 常用的國畫顏色
國畫常使用的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植物顏料(水色)有花青、胭脂、藤黃等。礦物質顏料(石色)有赭石、朱砂、三青(石青)、三綠(石綠)等。這些統稱為中國畫顏料。

大紅

曙紅

朱砂

朱磦

胭脂

鈦白

藤黃

三綠(石綠)

三青(石青)

紫色

花青
國畫顏料的特性
水色(植物顏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質不穩定,容易褪色。石色(礦物顏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力強,色質穩定,不易褪色。
1.4.2 色墨結合
顏色和水墨相結合,會出現新的色值和特有的韻律。這里介紹幾種主要的顏色。

1.4.3 常用的混合色
有些顏色經過調和后會呈現出鮮亮的效果,而另一些顏色調和后的效果卻很晦暗。國畫顏料的調色規律與水彩顏料基本類似,對于有水彩畫基礎的國畫初學者而言,掌握工筆畫調色規律并不難。但國畫顏料也有不同于水彩顏料的特性和色彩傾向,所以建議初學者試著在調色盤上將最基本的十余種國畫顏料兩兩互相混合,熟悉調色后色彩的變化再開始作畫。

初學者可以這樣做
混合色應當注意國畫的韻味,淡雅古拙是國畫的特色,顏色過于艷麗,這是初學者易出現的問題。顏色要過渡,暈染時候盡量能體現顏色的漸變,體現畫面立體感。建議初學者細心建立一個色譜,將除了基礎色以外,調配得到的顏色,點畫記錄在這個色譜上,有利于繪畫中的色彩運用。
1.4.4 色的濃淡
不能直接用筆從調色盤中取顏料作畫,而是要先讓筆頭吸收一定的水分,然后再從中蘸取足夠量的顏料,并在顏色盤里將顏色調整均勻,調成所需的濃度。起初,筆中水分的掌握不好,可以從少量遞加,直至到滿意的效果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