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磚國家經貿合作意義
金磚國家(BRICS),也常被稱為金磚五國,是指五個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分別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其人口和國土面積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國際形勢經歷深刻而復雜變化的背景下,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當前世界范圍內的經濟不景氣提供了難得的合作平臺。
2009年,世界范圍的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市場受到較大沖擊,金磚國家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出口急劇下降、經濟增速放慢、面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難題,這些國家通過合作共同探討有效的應對策略,努力擴大內需、調整結構,加強區內貿易聯系,實現本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金磚國家經貿合作可謂強強聯手,是國際合作的新模式,為五國共享經濟發展經驗、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同時,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經貿合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在面對重大國際問題時形成磋商機制,共謀出路、形成合力,從而維護自身利益,推動世界經濟均衡發展。
其次,從長遠看,金磚國家密切的經貿合作正在成為一股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興力量,對形成互利共贏的世界經濟秩序具有重大意義。
金磚五國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占13.24%,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占14.91%。金磚國家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對全球經濟具有很強的輻射作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暴露了當今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西方發達國家在主要國際金融組織占據主導權,導致有效國際監管的缺乏,國際金融風險累積,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埋下了隱患。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積極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主張建立更為合理的全球貿易體系;推進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改革,呼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盡快解決其在“合理性方面的不足”,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同時建立并完善一個符合各國利益、支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發展的、公正的國際貨幣和金融新秩序;呼吁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援助,減免債務、開放市場、轉讓技術,為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爭取加快發展的機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問題,從而推動實現各國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最后,金磚國家間的經貿合作,有利于各成員國互通有無,服務于各自經濟,進而促進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
金磚國家具有各自的發展優勢,俄羅斯的基礎科學,印度的工廠制造業,巴西的清潔能源開發技術,南非的能源利用,中國的加工業、電信產業等各具優勢。這些國家相互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開辟新的產業空間,共謀發展。金磚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勢必帶動其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進而促進全球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