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遠的古道:武平古代交通印記
- 陳廈生
- 1431字
- 2019-02-19 10:09:18
南昌起義軍從武平進入江西路線
1927年間朱德指揮留守三河壩,鉗制敵人的南昌起義軍二十五師和九軍一部與敵黃紹竑的部隊打了一個大仗。起義軍雖然打得很艱苦,但已重創了敵人,起義軍沒有依托,站不住腳,部隊受到很大的損失。朱德率部撤退到饒平,得到起義軍主力失利的消息,接應了汕頭退下來的部隊,總共兩千五六百人。這時與起義軍總部周恩來等人失去了聯系,留下來的最高領導人,就是第九軍副軍長朱德。這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的率領下,就調頭向北打,經平和、永定、上杭到達閩粵贛邊三省接合部——武平縣。
起義軍向西北轉移,一路急行軍,進入武平象洞。在水口,前鋒部隊受到反動民團馮梅章匪徒的阻擊,后續部隊一趕到就進行了反擊。從水口把民團追至文廟打了一仗,打死敵人五六個,團匪被打得落花流水,棄尸潰逃,往上杭方向去了。
朱德率起義軍在象洞打敗民團后,宿營在文廟附近。這時,象洞的窮苦農民親眼看到起義軍在戰斗中擊斃了土霸練文熙。這支紀律嚴明的軍隊還在文廟一帶的祠堂寫了革命標語。宏遠學校教員、洋貝農會負責人練寶楨和農會中的積極分子與朱德副軍長取得了聯系,就為之通風報信,使起義軍明了哪家是地主,哪個是大惡霸,從而沒收了個別地主的一些財產,補充了給養。同時,初步了解到武平的一些情況。從此,象洞人民看到了一支革命的武裝力量。
朱德率起義軍從象洞向西北轉移,經十方,于10月16日到達武平縣城,但很快被敵人發覺了。敵黃紹竑一個師尾追而來,17日追至武平城關,起義軍設下戰場。在城關的共產黨員和縣農民協會籌備處的委員同朱德取得聯系,幫助籌備軍餉,指點城防設施和周圍地理情況。朱德指揮部隊,在城南甘露亭以外山頭,與敵人激戰兩晝夜,打退了敵人兩個團的進攻。第三日,上杭孔慶輝民團從北門攻來,起義軍腹背受敵,不得不撤離縣城。朱德命令一個排占領武平城西門外的山頭,掩護大隊轉移。敵人進入武平城后,追出西門,遭起義軍迎頭痛擊,又退回城里去了。留守西門掩護轉移的一個排完成任務后,立即緊跟大隊行進。粟裕也在撤出武平城的戰斗中負了傷。
朱德率起義軍由武平向西北走20里,來到石徑嶺,在這里斬關奪隘,打了一場惡仗,突圍北上。這里都是懸崖峭壁,山脈由武夷山南麓的吊云寨橫亙而來,高聳入云,一條盤旋而上的千余級臺階,像一架云梯,打通江西要道,險峻可扼。這條“三省通衢閩粵贛”的必由之路,有一個隘口,隘口處有一登云亭。亭前高澗潺潺流,行人無不喝個痛快。亭中有一副對聯“石徑有塵風自掃,云梯無躋月恒開。”正是:“目極闌干路八千”。石徑嶺風景迷人,但卻被妄圖阻擊起義軍前進的民團何四妹團匪占據了。這時,朱德突然出現在隊前,他一面鎮定地指揮部隊疏散隱蔽,一面親自帶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懸崖峭壁攀登而上,出其不意地從敵人側后發起進攻,民團頭目何四妹當場被擊斃,敵兵驚恐“神兵從天降”,紛紛逃命。部隊通過朱德親自殺開的這條血路時,他威武地站在一塊石壁上,手里掂著駁殼槍,指揮后續部隊勝利通過隘口。
朱德指揮起義軍在武平城關設下戰場,迎頭痛擊追蹤而來的敵人。雖然在武平城北門山上和南門沙壩起義軍戰士犧牲十余人,但經守護在南門的起義軍數次反擊,僅這處就打死打傷敵人100多人。這是南昌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后,第一次在武平戰場取得戰斗的勝利。
隨后,在武平黨組織派出的向導引路下,朱德率部隊撤離縣城,奪取石徑嶺隘口,迅速經東留進入贛南山區,擺脫了國民黨反動軍隊和民團的追兵。后來,這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的率領下,上了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