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里,一天之中最溫柔的時刻莫過黃昏。傍晚時分,站在店門前,向西天望去,入眼即是大片大片的火燒云,瑰麗的色彩暈染了半邊天空。
苑知蜜凝望著夕陽發呆,這時手機進來了一條短信,是今天來訂了單的那個人,大概是對面的某家公司集體給員工發福利吧,苑知蜜很喜歡這種生意,既能賺錢,又是擴大影響力的好方法。正如此刻,大概是甜品反響很好,明天還有一個大單。
這時微信又進了一條消息。
“知蜜,在不在?在不在?”
“在呢,怎么啦!”梁羽佳是苑知蜜的大學室友,畢業之后和知蜜一樣,沒有選擇本適合她們的教師崗位,而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進了一家雜志社,做了編輯,因為性格討喜,工作又努力,現在已是主編的得力助手。
“知蜜,我們雜志社新開了美食專欄,這一期準備挖掘梧陽市本地的好店!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你,正巧負責專欄的是我朋友。什么時候有時間,你們溝通溝通?”
能夠得到雜志的推薦,尤其是這種銷量很好、面對年輕人的雜志,簡直是最好的免費廣告。苑知蜜趕緊找來樂樂,想想怎么準備一下。
城市的另一頭,夕陽的光暈穿過樹林照拂在歐式風格的建筑上,花壇邊上的積雪已經融化。
姜烽拎著好幾個包裝精致的食品盒回到了家,他總覺得自己一大男人,和這些東西不太搭。
“哥,回來啦。”姜顏在對著電視練習瑜伽,姜烽真是從來都搞不懂,這些女人為什么偏要做出這么高難度的動作,把腿掰到脖子上,胳膊扯到后背,舒舒服服地待著不好嗎?
“帶了些東西,你留著吃吧。”姜烽扔下東西就回屋繼續看文件了。
姜烽今年三十二了,家里人口簡單,就一妹妹姜顏,十八歲那年父母在車禍中去世,姜烽就和幾個兄弟到外面闖蕩了,把上初中的妹妹托付給姑姑家,為了妹妹以后能有好的生活,他必須出去闖蕩了,反正他也不是學習的那塊料。雖說姜烽學習不好,但是他有頭腦,和幾個兄弟從最初的給人打工搬磚開始,一步步,開起來自己的建材商店,現在更是掌控著整個梧陽市的建材商行。梧陽市是二線城市,這幾年因為國家政策,房地產業興起,自然而然,掌握建材命脈越來越重要,白手起家的姜烽更是成了現在年輕人們的創業榜樣。
前些年精力全部投入到事業中,沒覺得什么,最近一回家,尤其是姜顏有了男朋友之后,姜烽總能感到一絲寂寥,就好像遲暮之年,膝下無子無女一樣。對于這種想法,姜烽自己都覺得好笑,可語文不好的他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
他又忽然想起甜品店的那個小姑娘,她穿著粉色小兔子圍裙在料理間忙活,低頭準備食材的時候,前額會有幾縷發絲垂下來,不像其他店里機械化的,毫無人情味兒的做吃的,這種煙火味兒,是姜烽特別留戀的,他終于明白他會突然想起她來了,可他好像還不知道那姑娘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