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認識色彩
一、色彩基本知識
色光三原色:紅、綠、藍。
色彩三原色:紅、黃、藍。
原色:色彩中不能分解,且不能用任何彩色調出來的三個基本色彩,有紅、黃、藍。
間色:由三原色中任意兩種顏色調和而成的顏色,也叫二次色。如紅加黃調成橙色,紅加藍調成紫色,黃加藍調成綠色。
色相:每種顏色的相貌名稱,是區分色彩的主要依據,也是色彩特征的主要因素。
同類色:色相相同而明度不同的顏色。
對比色:有明顯的明度、色相、純度、冷暖等對比的兩種色彩都可以稱為對比色。
補色:色相環上180°度對應的兩種色彩稱為補色。
光源色:太陽光、燈光、自然光等都屬于光源色。不同冷暖的光源色對色調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固有色:物體本身的顏色。
環境色:物體受周圍環境光色反射和折射影響而呈現的自身顏色。
嚴格來講,靜物臺上任何物體的顏色都會相互受影響,面積比較大的色塊以及作畫者自身的感受會主導這個畫面的色調。
色彩的黑白灰:色彩的黑白灰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明度關系,它建立在素描的基礎上,也是色彩學習中不容忽視的重點之一。畫面中如果沒有素描關系,也就沒有主次、層次、體積以及空間等關系。在深入畫面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畫面黑白灰層次的分割、變化和銜接。一般來說,物體與襯布之間、物體與物體之間、襯布的前后等都會存在明度差異,在處理同類色物體時明度也應該有所區分,這樣才會讓畫面層次分明。
明度對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色彩的黑白度對比。明度對比是色彩構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層次與空間關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對比來表現。
純度:通常是指色彩的鮮艷度。從科學的角度看,一種顏色的鮮艷度取決于這一色相發射光的單一程度。人眼能辨別的有單色光特征的色,都具有一定的鮮艷度。不同的色相不僅明度不同,純度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