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色彩探秘
- 涂華民
- 1075字
- 2019-01-21 15:30:28
1.2 顏色的命名
無彩色的命名規則:色名=色相修飾語+無彩色基本色名。色相修飾語分為帶紅的、帶黃的、帶綠的、帶青的、帶紫的等;非彩色的基本色名分為五個等級,即白色、明(亮)灰色、灰色、暗灰色、黑色。
彩色的命名規則:色名=色相修飾語+明度及飽和度修飾語+彩色基本色名。色相修飾語與非彩色類相同,明度及飽和度修飾語有:極淺、明灰、灰、暗灰、極暗、淺、中、暗、鮮、深、純;有彩色基本色名分為紅、黃紅(橙)、黃、黃綠、綠、青(藍)綠、青(藍)、青(藍)紫、紫、紅紫10種顏色。例如,黃色的描述中,有金黃(明/鮮亮的黃)、嫩黃(淺黃)、橙黃(高調的亮黃色,類似橙子的顏色)、檸檬黃(檸檬色)等的差異。草地為綠色,進一步可細分為深綠色、淺綠色、翠綠色、黃綠色等。
中文色彩的基本色名有10種:紅、黃、綠、青、紫、黃紅、黃綠、青綠、青紫、紅紫。

部分中國色展示
顏色名稱最初是以動物、植物、礦物的名稱命名的。1957年,中國出版了《色譜》一書,分彩色類和消色類兩部分,給出了共計1631個色彩,其中對625種顏色給出了俗名,其余的色彩以數字符號表示。
經常使用的一些顏色俗名源自于:①以動物的特色命名的色彩,如鵝掌黃、蟹青、孔雀藍、孔雀綠、猩紅、象牙白、蛋黃、蛋青、鼠灰、駝灰、鷹灰等;②以植物的花、莖、葉以及果實的色彩來命名的色彩,如草綠、豌豆綠、茶綠、荷葉綠、橄欖綠、蘋果綠、檸檬黃、橘黃、杏黃、米黃、紫藤、栗色、咖啡色、茶色、橘紅、橙紅、桃紅、玫瑰紅等;③以金屬、礦物質命名的色彩,如金黃、銀灰、鈷藍、鉛白、鉻黃、古銅色、鐵灰、鐵銹紅、琥珀紅、石綠、石青、寶石藍、寶石綠、翡翠、赭石、磚紅、煤黑等;④以自然景色中的天、地、日、月、星辰、山水等命名的色彩,如天藍、湖藍、海藍、曙紅、雪青、土黃、月灰、土紅、翠綠、水綠等;⑤以染料或顏料色的名稱命名的色彩,如靛青、朱紅、甲基紅等;⑥以形容色調的深淺、明暗等形容詞命名的色彩,如朱紅、藍綠、紫灰、明綠、暗藍、鮮紅等;⑦其他以習慣稱呼命名的色彩,例如醬色、肉色等。自然色表示法只能表達色彩的一般性質,精確度較低。
系統化顏色命名法則是在色相加修飾語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明度和純度的修飾語,也就是說系列化的顏色名稱是根據顏色的色調、明度、飽和度的不同用語言加以表達,從而能比較精確地形容該顏色的形象。彩色部分用羅馬數字Ⅰ到Ⅷ來代表黃、橙、紅、品紅、紫、藍、青、綠8個基本色,每一基本色由淺至深分為7個等級;消色部分從最亮到最暗分成14個等級。如紅色系,包括黃味紅、淡黃味紅、極淡黃味紅、明灰黃味紅、灰黃味紅、暗灰黃味紅、極暗黃味紅、濁黃味紅、鮮黃味紅等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