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7 冰雪呈色

談起冰雪,多數人會情不禁憶記起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雪是由小的冰顆粒物構成,是從云中降落的結晶狀固體冰,常以雪花的形式存在。人們常說白雪皚皚,其實雪的顏色不僅有白色,也可能呈現出別樣的色彩。例如,南北極地區(qū)多次發(fā)現過紅雪以及黃雪、綠雪、褐雪和黑雪等,這些彩色雪多數可能是由一種有顏色的雪生藻類大量繁生所“染”成的。紅色的雪生衣藻是低等植物,零下34℃也不會被凍死,在喜馬拉雅山海拔5000m以上的地方,可以見到一望無際的紅雪就是它的杰作。黃色藻類的勃氏厚皮藻、南極綠球藻和念珠藻大量繁生可使白雪變成黃雪,因為黃色藻類的細胞中含有大量的固體脂肪,且溶有黃色素。阿爾卑斯山和北極地區(qū)常會遇到綠雪,它主要是綠藻類的雪生衣藻和雪生針聯(lián)藻大量繁生所造成的。褐雪主要是雪生斜壁藻大量繁生造成的,也可能是針線藻大量繁生所致。黑雪可能是深色的褐雪,也可能是空氣污染導致的。如1991年一支登山隊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遇到了一場黑雪,原因是海灣戰(zhàn)爭時科威特被點燃的油井不完全燃燒形成的大量炭粒、塵埃等經印度洋上空的暖濕氣流向東移動,在飄過喜馬拉雅山上空時凝成黑雪降落下來了。

造成有顏色的雪還可能是因紅土、黃沙或其它有色礦物質污染雪而形成。有些專家則認為,彩雪的顏色來源于一種單細胞構成的最簡單的植物——原始冷蕨,有紅色、綠色、紫色等多種。

冰是分子間主要靠氫鍵作用結合在一起的固態(tài)水。水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可形成11種不同結構的晶體,跨越6個晶系,10種空間群,密度從比水輕的0.92g/cm3到1.49g/cm3。在各種晶型的冰的結構中,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水分子的四面體的氫鍵體系,高壓下冰的密度增加,不是依靠壓縮氫鍵O-H…O的鍵長或O-H的鍵長,而是調整堆積形式,使分子間非鍵距離縮短。

冰川

冰川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冰川學界根據冰川的規(guī)模,將冰川分為冰蓋、冰原和山谷冰川等類型。覆蓋著南北兩極大陸的成百萬、上千萬平方千米的冰川被稱作“冰蓋”;成百、上千平方千米的冰川被稱作“冰原”,冰原的厚度有些地方可達數千米。冰川湖是指山地冰川侵蝕成的冰斗中積蓄流水而成的湖泊。

知識鏈接

為什么南極的冰要比北極的多?

全球90%的冰川位于南極大陸,北極只占9%。因為南極是一塊很大的陸地,面積約為1240萬平方千米。由于陸地儲熱能力差,無法將夏季獲得的熱量有效地儲存起來,因此南極大陸上有20萬多座冰川。北極地區(qū)主要是海水,海水能夠儲藏較多的能量,然后再慢慢把熱量釋放出來,所以北極比南極氣溫高,冰層也就薄一些。

美國阿拉斯加冰河灣國家公園中,瑞德冰河中的冰塊,由于冰河的堆積與密度的不同,在切割的冰雕間呈現各式各樣的藍色。分布在水中的冰塊可以折射光線中的藍色和綠色光線,因此這些冰河就有了舉世聞名的特殊色彩。隨著冰河融化的季節(jié),湖泊的色彩因水中的冰塊增加而更加光彩奪目。冰河的表層若是呈現出白色及灰色的色彩,是因為里面含有的空氣及雜質,影響了光線的折射。在冰河較深層的冰塊,因冰河流動的推擠過程自然會將空氣及雜質擠壓出來,所以呈現藍色的光澤。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中馬普薩拉冰川,崩裂下來的冰塊由于形成時受到的壓力不同而反射出深藍、寶藍、天藍、湛藍等不同的色澤。

冰塊

知識檔案

構成冰川的冰是由雪花融解凍結累積而成,顆粒狀雪粒使得冰川冰密度略小于普通的冰。積雪變成粒雪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空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里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緊密堅硬,里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

站在遠處觀賞冰川,好像雪山里堆滿了藍寶石;站在近處,冰川看上去更像是深藍色的攔河大壩,碧綠碧綠的湖水在壩下流淌,接近湖水的冰塊像綠寶石一樣閃著綠光,而上面的冰壩裂開了無數的縫隙。貝加爾湖冰雪奇景:冰面通透如綠松石。南極萬年冰山呈現淡藍色。

來自瓦特納冰川的冰山(淡藍色)漂浮在冰島周圍冰冷的海水中,泛著幽幽的藍光。格雷冰川形成過程中,冰內所含空氣量越高,其色澤越藍。冰只能散射太陽光里波長較短的光(藍光),藍色的光在冰層內部不停散射和反射,形成了迷人的藍色。隨著壓力增大,硬度加強,空隙縮小以至消失的密實化不斷升級,冰川藍得更深了,而在冰川內部,由于太陽光的反射條件相對較差,冰川又變成了翡翠色,在更隱蔽的地方,冰川呈祖母綠。冰川較淺的裂縫處通常是白的,逐漸變藍,直至較深的地方變?yōu)槟G乃至黑色。

遠古海底死亡生物骨骼中含有的鈣質與海水中的氧化鐵、氧化錳等相互發(fā)生作用,出現了絳褐色的團塊和條紋,再經過成巖作用,血跡石也就形成了。之后經過地殼運動,血跡石從海底“變到”了山上。血跡石實際上就是紫紅色流紋質熔結凝灰?guī)r,之所以會發(fā)生“吐紅”、“滲血”的神奇現象,就是石頭內部的氧化鐵被雨水淋溶出來的緣故。血跡石里含有大量的鐵,有些地方有許多肉眼看不到的裂紋,經過千萬年的風化和氧化后,石頭內部逐漸形成了紅色的氧化鐵。血跡石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沉積巖,其主要構成成分是常見的石灰?guī)r。

南極血冰川是位于南極洲麥克默多干燥谷內的一處景觀,由于每隔一段時間,冰川會噴出清澈的、富含鐵的水流,隨后迅速氧化變成深紅色。“血冰川”下的鐵礦應該是在南極大陸漂移到現在位置之前很久就已經形成,并在那里經歷了氧化過程后形成氧化鐵礦或鐵帽。近年來,由于全球變暖,冰川逐漸融化,和著紅褐色氧化鐵的紅色冰融水就順著冰裂隙流出來,從而形成了“血冰川”的奇特景觀。

貝加爾湖冰雪奇景

南極血冰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讷河市| 庆城县| 富顺县| 西宁市| 兴海县| 志丹县| 汉阴县| 贵州省| 陈巴尔虎旗| 米易县| 阳信县| 乾安县| 汪清县| 阿坝县| 广州市| 沛县| 朔州市| 漠河县| 灌阳县| 雅安市| 瓦房店市| 鹿泉市| 叙永县| 平山县| 遂川县| 子洲县| 南城县| 西林县| 平塘县| 延吉市| 会宁县| 浠水县| 襄汾县| 荥阳市| 龙川县| 大名县| 德安县| 安岳县| 房产|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