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家具與陳設設計的關系
1.3.1 家具在室內陳設中的地位
家具是室內陳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人類活動關系最為密切、使用最為頻繁的陳設物。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室內空間中,有著不同的功能、材質和色彩等,并按照一定美學原理營造出滿足人的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需求的室內陳設設計。
家具在一般起居室、辦公室等場所的占比約為室內面積的35%~40%,當空間較小時,家具占比甚至超過50%。而在餐廳、影劇院等公共場所,家具的占地面積更大(圖1-3-1),因此室內的空間氛圍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具的造型、色彩和材質等的影響。

圖1-3-1 座椅是電影院室內陳設的主體
總而言之,家具在室內陳設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當著手進行一個室內空間的陳設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家具陳設的主體性,才不會使室內陳設顯得凌亂無序。
1.3.2 家具在室內陳設中的作用
不同類型的室內空間需要陳設不同的物品,并通過這些陳設品來體現其功能和價值。家具是構成室內陳設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室內陳設設計成功與否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強化風格特征,詮釋空間內涵
現代家具大多兼具了實用性和美觀性的雙重功能,與其他陳設品共同營造合理、舒適、美觀的室內空間環境。室內設計風格各異,有富麗堂皇的古典風格、清雅古韻的中式風格、實用簡約的現代風格、古樸清新的自然風格等,家具風格的選擇對室內環境的整體風格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家具是室內陳設設計的“主旋律”,設計師通過不同形式、材質和色彩等的家具,將深層次的設計語言表達出來,對室內環境的風格特征進一步強化(圖1-3-2)。

圖1-3-2 簡潔清新的北歐風格臥室
(2)創造及烘托空間氣氛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變化,自我意識也逐漸提高。現代人對于室內空間的需求從基本的物質層面逐漸轉向精神層面,更加注重室內空間的氣氛和意境。不同形態的家具,對烘托室內環境氣氛有著不同的作用,如溫暖親切的咖啡廳、莊嚴肅穆的紀念館、高雅素凈的茶館,都可以通過不同的家具陳設來營造和進一步烘托。
意境是指設計師通過一些藝術手法,使空間傳遞出某種能令人感悟又難以言傳的思想和主題。與氣氛相比較,意境更能引人聯想、給人以精神享受。如傳統中式風格常常選擇明清式家具表達一種儒雅風韻(圖1-3-3),而歐式古典風格則通常采用尊貴典雅的歐式家具,在家具色彩上也相對柔和。

圖1-3-3 素雅的新中式茶室
(3)柔化空間,調節色彩
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結構給我們帶來了冰冷、沉悶的室內空間,堅硬的線條使現代人更加渴望親切與柔和的室內環境。利用家具陳設品來改善,無疑是一種較為高效便捷的手段。形式、質地多樣的家具不僅可以柔化空間的線條,緩和空間的生硬感,更易于產生溫暖感,創造富有“人情味”的內部環境。
同時,色彩豐富的現代家具還可以增添室內空間的活力,調節環境色彩。色彩是室內設計的靈魂,色彩通過視覺影響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進而對空間的舒適度、尺度感、環境氛圍等產生一定影響。家具色彩通常是以體塊形式出現在空間中的,對室內環境的色彩有很大的決定性作用,有時也會作為局部點綴色彩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家具色彩應用上需充分考慮其與整體環境色調相協調,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4)創造二次空間,豐富空間層次
由墻面、地面和頂面各界面圍合成的空間成為一次空間,通常情況下是不易改變其布局形式的,而利用家具來分割空間則相對更容易,也更靈活。這種在一次空間中分割出的可變空間稱為二次空間。家具可以作為靈活的隔斷劃分空間,形成不同功能或性質的區域。通過家具的布置,可以組織人流動線,使空間的功能更趨向合理。
同時,家具分割空間還可以豐富空間的層次感,例如一個餐飲空間的大廳既是一個整體的大空間,同時又由很多套餐桌餐椅分隔出的小空間構成。如此不僅充分利用了空間,又加強了空間層次感和流動性(圖1-3-4)。

圖1-3-4 富有層次感的餐飲空間大廳
(5)體現個性特色,陶冶個人情操
對于美的理解,因人而異,性別、年齡、民族、信仰、教育背景等都會成為影響個性偏好和個人審美的重要因素。這在家具陳設設計中得以充分體現。如有些民族餐廳會選擇帶有強烈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家具陳設;有些年輕人會更喜歡選擇一些造型新穎、質感突出的現代家具;對于兒童來說,則更傾向于色彩豐富、富有創意的家具。
室內家具的選擇與布置,能反映出不同的空間內涵與個性特點,也是人們表現自我的一種途徑。造型優美、格調高雅的家具陳列在室內空間中,不僅具備一定的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還能怡情遣性、陶冶情操。此時的家具已經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價值和美學價值,成為一件能體現出個人品位與精神追求的藝術品(圖1-3-5、圖1-3-6)。

圖1-3-5 具有傳統中式風格特征的酒店空間

圖1-3-6 具有傳統中式風格特征的酒店客房
課題訓練
1.簡述家具設計與室內陳設設計的原則分別有哪些。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實際案例,談一談你對家具與陳設之間關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