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存詩共約9300余首。他的詩大致可以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后近20年,存詩2400余首。這一時期是他從軍南征,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的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第三期是長期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現存詩約近6500首。
再排除個假期生病,起碼每天二三首詩吧?
木梓塵:嗯,確實。但那是因為他們這一直隨身攜帶著本子用來記靈感的。一有感想就全部拿出來用了,當然會多呀。
張鄭欣:他們怎么那么閑,不干活?一天到晚多愁善感,苦了我這種毫無文藝細胞的人了。
戴靜暄:你那是懶!不是蠢。不準賴在基因上。
木梓塵:就是!每次考試還喊不了格的是你,分分鐘評良好的還是你。
張鄭欣:哪有!我天天及格線徘徊。這古詩文一下子給我沒了一半分。
木梓塵:這不算什么!人家“詩奴”賈島可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戴靜暄:賈島?我覺得好熟哦!
卿羅君:《劍客》和《尋隱者不遇》都是他的。
戴靜暄:嗷!
張鄭欣:哎,還是唐代詩人盧延讓好,盧延讓的《苦吟》就表現了我們這種胸無點墨的人的心緒。
木梓塵: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卿羅君:愛好由來落筆難,一首千改始安心。
張鄭欣:卒。那你們是怎么記住的?
卿羅君:無聊,看看就知道了。
木梓塵:喜歡呀,背一背就好了。但其實忘的差不多了。
張鄭欣:……恕我不陪了。
戴靜暄:啊~厲害。
卿羅君:其實還好啦。你知道這種東西有時候還是挺有用的。
木梓塵:對,特別是當你吵架的時候。如果你說了句歇后語,旁邊再來個人幫腔,氣勢瞬間就不一樣。沒人知道還可以裝個逼。
什么多讀書多看報,這都不知道。張口就罵。人家還沒辦法。
舉例:
人家小說里貧困女主經常被富家公子侮辱,搞女仆。
(PS:童年的小說。。。懂得都懂。
現在不是喜歡看,是記憶猶新。)
然后女主可以說:“呦,這是哪家的花公雞在這招搖。你是背著你家門半出門的吧?”
再故意一頓。
“真是好大的牌子。”
戴靜暄:“愛情……就這么沒了。”
木梓塵:“……但是!身為一個志堅的頑強人設,更不能咽下這口氣了!”
卿羅君:還有當你講歇后語被別人用歇后語諷刺后。
例如:
對方說:“你怕不是個百貨大廈賣西裝的。講話真是一套一套的,好有文采哦,怎么才這么點能耐?”
你:“能耐再大,也沒有你狠吶,您那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又一套了。六月里穿毛衣太熱,辛辣。當然,我也明白這件事都是在十字路口貼過——人盡皆知。怎么還能拿上臺面來說呢?
哦。我確實有點斤斤計較啦,但你要相信,我也是有口無心的。”
對方怒:“呸,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你:“呵!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如果這個時候還有人出來諷刺你。
你:“我可不比有些人池塘的浮萍——隨風飄。跟那墻頭的狗尾巴草一樣,搖搖晃晃兩邊倒。”
木梓塵:好家伙!又是一個靈感。
劇場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