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喟地看著觀敵高臺下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戰場。望著殘破不堪的城池握緊了拳頭,心中既激動又有些惱怒,他這位開題國的君主幾乎親手毀掉了先祖們苦心建造的城池。
仞利天又派遣士兵出營圍著開題城溜了幾圈,發現城中并無甚動靜,便命令聯軍各陣換回待命陣形,在距離護城河還有五六里遠的距離安營扎寨了。
戰役雖然還沒有結束,但勝負的天平卻已經很清晰地向昆侖聯盟這方傾斜了。呂薄冰若是身受重傷的話,城中守軍的戰斗力毋寧說將會大打折扣。所以,仞利天決定留下部分騎兵隊城池進行襲擾,褫亂對方的定力和心態。
之后,聯軍對戰場進行了清理,治療受傷的士兵。至于陣亡者則又戰巫用神禮清樂將他們的靈魂送入玄天。
傍晚,殘陽西斜。鐵甲森嚴的營帳內,軍士們都長舒了口氣,氣氛也沒前日那樣緊張了,甚至時賞間還有人間或地發出一些笑聲。這些笑聲主要是出于對疾傳的贊嘆。
“疾傳,你這樣小的年齡有勇有智。若不是你關鍵時刻出手,我們不會贏得這樣輕松。”
常博涉命令在主帳內大排宴宴,谷梁昊英略有醉意地說道。
常博涉也高舉酒杯,一仰而盡,道:“傳兒,我見你打出的冰掌跟壤駟家的五靈巫非常的像,是否是出自同一種法術?”
疾傳點頭:“我的法術是幻雪女神交的,譙笪在極北大地偷走了她的懸棺,他的所有法術都是出自懸棺內的法寶跟術書,他的徒弟學的自然也是這些了。”
常博涉默然不語,手中把玩這空酒杯。
乾拆見狀問道:“國王,您是否是在擔心壤駟家?”
常博涉不置可否,仞利天道:“國王難道擔心壤駟家會與呂薄冰結盟?”
常博涉答道:“昨天夜里,疾傳曾聽到他們的談話,那些都是背人之言。原來,壤駟家起初幫助我們只是打算借機會控制住昆侖聯盟,一旦我們和呂薄冰兩敗俱傷他們便會進來收拾殘局。現在呂薄冰落了下風,只怕他們會出手相救。”
仞利天問道:“可這樣一來,壤駟家便撕掉了自己最初的偽善面具,公然與昆侖聯盟為敵,這與他們有什么好處?”
常博涉答道:“壤駟家的目的是為了控制聯盟,所以他們一定希望戰局混亂,至少不能讓我們自己把戰局控制住。只有我們處于劣勢才能向他們求援,壤駟家才會有機可乘。”
夾谷風云接口道:“王子,現在呂薄冰元氣大傷,只怕他為了自保會與壤駟家平分利益,將未來昆侖聯盟的控制權送給他。一旦壤駟家出手,我們這場仗只怕就要白打了。”
谷梁昊英跟著點頭道:“如果壤駟家的最終目的真的是如疾傳所說的那樣,為了奪得‘黃花赤徑桃木劍’的話,昆侖聯盟對他們是否忠心其實無甚大礙,到時候他們對待聯盟的態度也會大大的轉變。恐怕我們便再無好日子過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推理著其中的利害關系,忽聽門外一聲宣和:“圣旨到。”
常博涉萬分詫異,開題國地處偏僻,平時很少接到圣旨,常氏家族與軒轅城的關系也只是每七年去京都進行一次朝貢而已。
他急忙走下宴席,只見帳外一位內相端著黃橙橙的金竹帛走了進來。
內相輕了輕嗓子,目空一切地道:“常博涉接旨。”
“臣接旨。”常博涉畢恭畢敬下跪道。
內相陰陽怪氣地道:“常博涉,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私自結交外邦,將南方大國迦樓國的太子迎入本國國土。你難道望了,開題國時百華國的臣屬了嗎?朕知道你們開題國如今有難,但為何不像朕求援,而是去尋找外邦相助,你的心里還有本皇嗎?”
常博涉驀感一陣倉皇,回道:“回稟陛下,臣突兀地失去家國,本來應該前去軒轅城請我主發兵,然而,軒轅城與開題國相隔萬水千山,陛下的龍軍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趕到,所以才懇求近鄰迦樓國出兵相救。”
內相道:“常國王,如果你說的都是真的,雜家倒是可以如實回復。不過,開題國即便國難當頭也應該按照規矩辦事不是。仞利天王子到底是外人,如果他幫助你奪回國土的事兒傳揚了出去,天底下的悠悠眾口會怎樣說我們百華國啊!”
常博涉面帶難色道:“我開題國現已危在旦夕,如沒有仞利天王子相助,等待玄帝出兵時間上萬分來不及了。”
內相道:“常國王你糊涂啊!誰說玄帝的兵還在千里之外啊?”
常博涉啞然,轉念間便明白了,暗叫不好。這時,只見軍賬外,五靈巫簇擁著一個肥頭大耳的胖子走了進來。
胖子見到常博涉狂妄地嘿嘿大笑,道:“常國王,你認得我是誰吧?”
這個人的名字常博涉聽疾嗣說過無數遍了,卻與他沒有正面之緣,只在遠處瞧見過他。
這人正是壤駟陽飚。
壤駟陽飚腆著肚子,對內相道:“公公,其實我們壤駟家早便來幫助常國王了,可常國王寧肯聽信奸佞小人的話,將我們逐出門外,使得我百華國無了替屬臣撐腰的機會。這如果傳出去,別人只會說玄帝治國無方,而玄帝又不知情,還會怪我們壤駟家救援不利。”
常博涉一驚,問道:“壤駟家是玄帝派來援助我開題國的?”
內相答道:“自然是了。”
常博涉暗叫不好,這哪里是來援助的,分明是來坑人的。
壤駟陽飚趕忙道:“仞利天王子,我壤駟陽飚替君主玄囂帝謝過您了。不過,如今本國的援軍已經到了,您的使命已然完成,就此謝過,請您移駕吧!”
仞利天一愣,沒想到他竟然這樣快就替常博涉下了逐客令。不過仔細想了想,壤駟陽飚的話亦是在理。畢竟,開題國是百華國的屬國是不爭的事實,插手他國內事原是外交大忌。
他看了一眼常博涉,見他也是一臉的無可奈何。最后也只得黯然地撤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