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你是那人間四月天(5)

文藝叢刊小說選題記

《大公報·文藝副刊》出了一年多,現在要將這第一年中屬于創造的短篇小說提出來,選出若干篇,印成單行本供給讀者更方便地閱覽。這個工作的確該使認真的作者和讀者兩方面全都高興。

這里篇數并不多,人數也不多,但是聚在一個小小的選集里也還結實飽滿,拿到手里可以使人充滿喜悅的希望。

我們不怕讀者讀過了以后,這燃起的希望或者又會黯下變成失望。因為這失望或許是不可免的,如果讀者對創造界誠懇地抱著很大的理想,心里早就疊著不平常的企望。

但只要是讀者誠實地反應,我們都不害怕。因為這里是一堆作者老實的成績,合起來代表一年中創造界一部分的試驗,無論拿什么標準來衡量它,斷定它的成功或失敗,誰也沒有一句話說。

現在姑且以編選人對這多篇作品所得的感想來說,供讀者流覽評閱這本選集時作為一種參考,簡單的就是底下的一點意見。

如果我們取鳥瞰的形勢來觀察這個小小的局面,至少有一個最顯著的現象展在我們眼下。在這些作品中,在題材的選擇上似乎有個很偏的傾向,那就是趨向農村或少受教育分子或勞力者的生活描寫。

這傾向并不偶然,說好一點,是我們這個時代對于他們——農人與勞力者有濃重的同情和關心;說壞一點,是一種盲從趨時的現象。但最公平地說,還是上面的兩個原因都有一點關系。描寫勞工社會、鄉村色彩已成一種風氣,且在文藝界也已有一點成績。初起的作家,或個性不強烈的作家,就容易不自覺地,因襲種種已有眉目的格調下筆。

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青年作家都很難過自己在物質上享用,優越于一般少受教育的民眾,便很自然地要認識鄉村的窮苦,對偏僻的內地發生興趣,反倒撇開自己所熟識的生活不寫。拿單篇來講,許多都寫得好,還有些寫得特別精彩的。但以創造界全盤試驗來看,這種偏向表示貧弱,缺乏創造力量。并且為良心的動機而寫作,那作品的藝術成分便會發生疑問。

我們希望選集在這一點上可以顯露出這種創造力的缺乏,或藝術性的不純真,刺激作家們自己更有個性,更熱誠地來刻畫這多面錯綜復雜的人生,不拘泥于任何一個角度。

除卻上面對題材的偏向以外,創造文藝的認真卻是毫無疑問的。前一時代在流暢文字的煙幕下,刻薄地以諷刺個人博取流行幽默的小說,現已無形地擯出努力創造者的門外,衰滅下去,直至絕跡。這個情形實在也是值得我們作者和讀者額手相慶的好現象。

在描寫上,我們感到大多數所取的方式是寫一段故事,或以一兩人物為中心,或以某地方一樁事發生的始末為主干,單純地發展與結束。這也是比較薄弱的手法。這個我們疑惑或是許多作者誤會了短篇的限制,把它的可能性看得過窄的緣故。生活大膽的斷面,這里少有人嘗試,剖示貼己生活的矛盾也無多少人認真地來做。這也是我們中間的一種遺憾。

至于關于這里短篇技巧的水準,平均的程度,編選人卻要不避嫌疑地提出請讀者注意。無疑,在結構上、在描寫上、在敘事與對話的分配上,多數作者已有很成熟自然的運用。

生澀幼稚和冗長散漫的作品,在新文藝早期中毫無愧色地散見于各種印刷物中,現在已完全斂跡。

通篇的連貫,文字的經濟,著重點的安排,顏色圖畫的鮮明,已成為極尋常的標準。在各篇中我們相信讀者一定還不會不覺察到那些好處的,為著那些地方就給了編選人以不少愉快和希望。

最后如果不算離題太遠,我們還要具體地講一點我們對于作者與作品的見解。

作品最主要處是誠實。誠實的重要還在題材的新鮮,結構的完整,文字的流暢之上。即是作品需誠實于作者客觀所明了,主觀所體驗的生活。小說的情景即使整個是虛構的,內容的情感卻全得借力于迫真的、體驗過的情感,絕不能用空洞虛假來支持著傷感的“情節”!

所謂誠實并不是作者必須實際地經過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的確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極明了,在感情上極能體驗得出的情景或人性。

許多人因是自疚生活方式不新鮮,而故意地選擇了一些特殊浪漫,而自己并不熟識的生活來做題材,然后敲詐自己有限的幻想力去鋪張出自己所沒有的情感,來騙取讀者的同情。

這種創造就是浪費文字來夸張虛偽的情景和傷感,而那些認真的讀者要從文藝里充實生活,認識人生的,自然會對此感到十分的不耐煩和失望。

生活的豐富不在生存方式的種類多與少,如做過學徒,又拉過洋車,去過甘肅又走過云南,卻在客觀的觀察力與主觀的感覺力上銳利敏捷,能多面地品味所見、所聽、所遇;還得理會到人在生活上互相的關系與牽連;固定的與偶然的中間所起戲劇式的變化;最后更得有自己特殊的看法及思想,信仰或哲學。

一個生活豐富者不在客觀地見過若干事物,而在能主觀地能激發很復雜、很不同的情感,和能夠同情于人性的許多方面的人。

所以一個作者,在運用文字的技術學問外,必需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觀與客觀之間,感覺和了解之間,理智上進退有余,情感上橫溢奔放;記憶與幻想交錯相輔,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筆下才會現著活力與真誠,他的作品才會充實偉大,不受題材或文字的影響,而能持久普遍地動人。

這些道理,讀者比作者當然還要明白點,所以作品的估價永遠操在認真的讀者手里,這也是這個選集不得不印書,獻給它的公正的評判者的一個原因。

究竟怎么一回事

寫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寫詩,或可說是要抓緊一種一時閃動的力量,一面跟著潛意識浮沉,摸索自己內心所縈回、所著重的情感——喜悅、哀思、憂怨、戀情、或深、或淺、或纏綿、或熱烈;又一方面順著直覺、認識、辨味、在眼前或記憶里官感所觸遇的意象——顏色、形體、聲音、動靜,或細致、或親切、或雄偉、或詭異;再一方面又追著理智探討、剖析、理會這些不同的性質、不同的分量,流轉不定的情感意象所互相融會,交錯策動而發生的感念。然后以語言文字(運用其聲音意義)經營、描畫,表達這內心意象、情緒,理解在同時間或不同時間里,適應或矛盾的所共起的波瀾。

寫詩,或又可說是自己情感的、主觀的所體驗了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觀的所體察辨別到的,同時達到一個程度,騰沸橫溢,不分賓主地互相起了一種作用,由于本能的沖動,憑著一種天賦的興趣和靈巧,駕馭一串有聲音、有圖畫、有情感的言語,來表現這內心與外物息息相關的聯系,及其所發生的悟理或境界。

寫詩,或又可以說是若不知其所以然的、靈巧的、誠摯的,在傳譯給理想的同情者,自己內心所流動的情感穿過繁復的意象時,被理智所窺探而由直覺與意識分著記取的符錄!一方面似是慘淡經營——至少是專誠致意,一方面似是藉力于平時不經意的準備,“下筆有神”的妙手偶然拈來。忠于情感,又忠于意象,更忠于那一串剎那間內心整體閃動的感悟。

寫詩,或又可說是經過若干潛意識的醞釀,突如其來的,在生活中意識到那么湊巧的一頃刻小小時間;湊巧的、靈異的、不能自己的,流動著一片濃摯或深沉的情感,斂聚著重重繁復演變的情緒,更或凝定入一種單純超卓的意境,而又本能地迫著你要刻畫一種適合的表情。這表情積極的,像要流淚嘆息或歌唱歡呼,舞蹈演述;消極的,又像要幽獨靜處,沉思自語。換句話說,這兩者合一,便是一面要天真奔放,熱情地自白去邀同情和了解,同時又要寂寞沉默,孤僻地自守來保持悠然自得的完美和嚴肅!

在這一個湊巧的一頃刻小小時間中,(著重于那湊巧的)你的所有直覺、理智、官感、情感、記性和幻想,獨立的及交互的都迸出它們不平常的銳敏、緊張、雄厚、壯闊及深沉。

在它們潛意識的流動——獨立的或交互的融會之間——如出偶然而又不可避免地涌上一閃感悟,和情趣——或即所謂靈感——或是親切地對自我得失悲歡;或遼闊地對宇宙自然;或智慧地對歷史人性。

這一閃感悟或是混沌朦朧,或是透徹明晰。像光同時能照耀洞察,又能揣摩包含你的所有已經嘗味,還在嘗味,及幻想嘗味的“生”的種種形色質量,且又活躍著其間錯綜重疊于人于我的意義。

這感悟情趣的閃動——靈感的腳步——來得輕時,好比潺潺清水婉轉流暢、自然地洗滌、浸潤一切事物情感,倒影映月,夢殘歌罷,美感地旋起一種超實際的權衡輕重,可抒成慷慨纏綿千行的長歌,可留下如幽咽微嘆般的三兩句詩詞。愉悅的心聲,輕靈的心畫,常如啼鳥落花,輕風滿月,夾雜著情緒的繽紛。淚痕巧笑,奔放輕盈,若有意若無意地遺留在各種言語文字上。

但這感悟情趣的閃動,若激越澎湃來得強時,可以如一片驚濤飛沙,由大處見到纖微,由細弱的物體看它變動,宇宙人生,幻若苦謎。一切又如經過烈火燃燒錘煉、分散、減化成為凈純的茫焰氣質,生出所有情感意象于空幻、神秘、變移無定,或不減不變絕對,永恒的玄哲境域里去,卓越隱奧,與人性情理遙遠得好像隔成距離。身受者或激昂通達,或禪寂淡遠,將不免掙扎于超情感、超意象,乃至于超言語,以心傳心地創造。隱晦迷離,如禪偈玄詩,便不可制止地托生在與那幻想境界極不適宜的文字上,估定其生存權。

總而言之,天知道究竟寫詩是怎么一回事。在寫詩的時候,或者是“我知道,天知道”;到寫了之后,最好學Browning不避嫌疑地自譏,只承認“天知道”,天下關于寫詩的筆墨官司便都省了。

我們僅聽到寫詩人自己說一陣奇異的風吹過,或是一片澄清的月色,一個驚訝,一次心靈的振蕩,便開始他寫詩的嘗試,迷于意境、文字、音樂的搏斗,但是究竟這靈異的風和月,心靈的振蕩和驚訝是什么?是不是仍為那可以追蹤到內心直覺的活動;到潛意識后面那綜錯交流的情感與意象;那意識上理智的感念思想,以及要求表現的本能沖動?靈異的風和月所指的當是外界的一種偶然現象,同時卻也是指它們是內心活動的一種引火線。詩人說話沒有不打比喻的。

我們得承認詩是不能脫離象征比喻而存在的。在詩里情感必依附在意象上,求較具體的表現;意象則必須明晰地或沉著地、恰適地烘托情感,表征含義。

如果這還需要解釋,常識的,我們可以問:在一個意識或直覺里,官感、情感、理智,同時并重的一個時候,要一兩句簡約的話來代表一堆重疊交錯的外象和內心情緒思想所發生的微妙的聯系,而同時又不失去原來情感的質素分量,是不是容易或可能的事?

一個比喻或一種象征在字面或事物上可以極簡單,而同時可以帶著字面事物以外的聲音、顏色、形狀,引起它們與其他事關系的聯想。這個辦法可以多方面地來輔助每句話確實的含義,而又加增官感、情感、理智每方面的刺激和滿足,道理甚為明顯。

無論什么詩都從不會脫離過比喻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言語。詩中意象多不是尋常純客觀的意象。詩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時內心人性的感觸反又變成外界的體象,雖簡明淺現隱奧繁復各有不同。而詩雖不能缺乏比喻象征,但象征比喻卻并不是詩。

詩的泉源,上面已說過,是意識與潛意識地融會交流錯綜的情感意象和概念所促成。無疑,詩的表現必是一種形象、情感思想合一的語言。

但是這種語言,不能僅是語言,它又須是一種類似動作的表情,并且這種表情又不能只是表情,而須是一種理解概念的傳達。它同時須不斷傳譯情感,描寫現象,詮釋感悟。它不是形體而須創造形體顏色;它是音聲,卻最多僅要留著長短節奏。最要緊的是按著疾徐高下,和有限的鏗鏘音調,依附著一串單獨或相聯的字義上邊;它須給直覺意識、情感理智,以整體的快愜。

因為相信詩是這樣繁難的一列多方面條件的滿足,我們不能不懷疑到純凈意識的、理智的,或可以說是“技術的”創造,或所謂“工”之絕無能為。

詩之所以發生,就不叫它做靈感的來臨,主要的亦在那一閃力量突如其來,或靈異的一剎那的“湊巧”,將所有繁復的“詩的因素”都齊集薈萃于偶然的時間里。所以詩的創造或完成,主要亦當在那靈異的、湊巧的一段時間里,而偶然的活動一部分屬意識,一部分屬直覺,更多一部分屬潛意識的,所謂“不以文而妙”的“妙”。

理智情感,明晰隱晦都不失之過偏。意象瑰麗迷離,轉又樸實平淡,像是紛紛紜紜不知所從來,但飄忽中若有必然的緣素可尋,理解玄奧繁難,也像是紛紛紜紜莫明所以。但錯雜里又是斑駁分明,情感穿插聯系其中,若有若無,給草木氣候,給熱情顏色。

一首好詩在一個會心的讀者前邊有時真會是一個奇跡!但是傷感流麗,鋪張的意象,涂飾的情感,用人工連綴起來,疏忽地看去,也未嘗不像是詩。故作玄奧淵博,顛倒意象,堆砌起重重理喻的詩,也可以赫然驚人一下。

寫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真是惟有天知道得最清楚!讀者與作者,讀者與讀者,作者與作者關于詩的意見,歷史告訴我傳統的是要永遠地差別分歧,爭爭吵吵到無盡時。因為老實地說,誰也仍然不知道寫詩是怎么一回事的,除卻這篇文字所表示的,勉強以抽象的許多名詞,具體的一些比喻來捉摸描寫那一種特殊的直覺活動,獻出一個極不能令人滿意的答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常州市| 临猗县| 玉门市| 香港| 筠连县| 镇坪县| 井研县| 长岛县| 通榆县| 葫芦岛市| 万荣县| 扶绥县| 云浮市| 大丰市| 呈贡县| 牡丹江市| 图木舒克市| 甘泉县| 图们市| 永宁县| 绥棱县| 廉江市| 正宁县| 盐山县| 浠水县| 纳雍县| 广灵县| 讷河市| 吴江市| 百色市| 井陉县| 平潭县| 花垣县| 马尔康县| 新疆| 盖州市| 岢岚县| 巩留县| 班玛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