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了解了一下核電的發電原理,就是用核能燒開水,然后再蒸汽推動發電機發電,這是真的么?
那么目前這種“燒水”的發電方式,效率高么?
有沒有可能把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通過其他形式的轉化?
如果有,那核能直接轉化的效率是不是比目前這種“燒水”的發電方式更高呢?
簡單粗暴地回答一下:
沒錯就是燒水。
這個燒水不是在家里燒開水喝。電站所使用的蒸汽輪機,與大眾了解的蒸汽機相比,效率高了太多。
現代火電站經過百年發展,生產的各個環節幾乎榨干了所有能利用的熱量。
核電的效率相對火電要低一些。同樣是燒水,核電的蒸汽溫度比火電低很多,這直接導致了現在商業化運行的核電效率低于火電。
原因一是核電自身的技術問題,核燃料芯塊的鋯合金包殼與水的相容溫度不允許超過350°C,二是為了安全考慮,較低的蒸汽溫度能提高安全性;由于核電事故的特殊性,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沒人敢提高核電站的蒸氣參數(這里核電指壓水堆)。
火電炸個鍋爐電視上報一次就完事了,過幾天大家都忘了,沒死人可能連電視都上不了;核電的反應堆要是炸了,幾千公里以外的超市的鹽都能被搶光,呵呵呵。
目前的磁流體發電技術就可以實現熱能與電能的直接轉換。
紅警2里蘇聯的電廠就叫磁能發電廠,用的是不是就是這種技術呢
而且技術還非常復雜,所以現在還處于試驗階段。
如果磁流體發電效率又高,經濟性指標又好,沒有不用的道理。
不過磁流體發電的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各方面的研究都在進行中,這東西我沒學過,不敢把話說太死。
有關于磁流體發電研究史的話題,
863 計劃中能源領域提出的燃煤磁流體發電主題,現在進展如何?
注:鑒于評論區部分知友指出四代堆的問題。為了避免誤導不明真相的群眾,在這里做一下說明。
以液態鈉冷卻快堆為例,這里核反應堆直接加熱的不是水而是液態鈉,而液態鈉吸收來自反應堆的熱量后再將熱量通過蒸汽發生器傳導給汽水系統。
所以像快堆這種情況,可以說算「燒水」,也可以說不算「燒水」。
不管怎樣,最后核反應堆的能量還是要提供給水蒸氣進汽輪機做功。
注:一部分高溫氣冷堆使用氦氣作為工質,直接將高溫氦氣通入透平(渦輪機)中做功,不再屬于「燒水」的范疇。
液態鈉冷卻快堆
高溫氣冷堆
話說題主也不必太過自責,作為一名愛好科學的優(zhong)秀(er)少年,當我第一次聽說核電這么高大上的東西,其實也是燒開水的時候,不禁對人類未來的發展前景產生了森森的憂慮。
不過放心,從長(ke)遠(huan)的角度來看,人類早晚有一天會拋棄燒開水這種原始的手段,邁入無工質的新時代。
畢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