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教育
- 長生奇談
- 于長生
- 776字
- 2019-02-10 17:17:33
中國的教育機制:贏在起跑線上然后輸在終點上。
對于孩子們來說,運動比學習更重要,這是特別重要的時期
如果從小就被逼迫學習過多的東西,那么這個人長大了多半會變得不健全,這非常不值得。
人的腦容量并不是無限的,而且我們能運用的也只有3%所以一旦儲存滿了以后就會像手機運存或者儲存滿了一樣開始卡頓,變成書呆子,老年癡呆,嚴重的甚至可能發生精神錯亂……
如果童年年時期,花時間運動,把大腦和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再開始高強度的學習,難道不好嗎?
如果讓一個5歲的孩子學習加減乘除很困難,但是9歲學就很輕松,學習并不是越早越好的。
我就發現,當初上學時我的學習很差,但是到了初中,復習那些小學時的東西,很輕松就會了而且并不難學。
而現在的中國老師他們基本上不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
就因為這些問題導致了,我們的孩子學到后面,就后勁不足。
大部分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之后,整個人就散架了,完全失去了追求知識的動力。
而事實上,二十歲開始,人才真正進入了學習的黃金時期,因為個人在生理上,心理上都發展成熟了,學習起來效率特別高,心理狀態特別好。
但可惜,大部分中國學生在這一階段放棄了學習。
以下是我的教育觀點:
6-12歲時應該教一些三字經弟子規道德經這樣人生道理,順便學習一些實用知識,而且老師應該帶著孩子們一起玩耍。
12-18歲合理的教完所有知識點,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知識點方面理解就好不要太深入,以后讓他們自學是最好的。
18歲以后一邊工作與自學,從而為改變世界而作出貢獻。
應試教育是失敗的,所以自學式教育才是正確的成才之路。
有沒有發現改變世界的那些人很多都不是老師教出來的,
所以建立自學興趣才是所有大神級人物的起點。
為什么印度高端人才那么多?谷歌,蘋果,甲骨文, Facebook ,微軟,硅谷……
那些改變世界的公司高層80%都是印度人?難道我們教育比他們差?
可笑的是很多印度人都是自學的。
因為學校根本不教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