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社會之魂30章:市領導采訪去醫院,陳愛梅求藥遇高人
- 社會之魂
- 曉云幕雨
- 2587字
- 2018-08-05 13:04:10
30
回過神來的陳愛梅,理一理情緒,對一直坐在自己對面的曹德芳說:“曹主任,事情緊急,我得去省城一趟,這就跟你請假了,其它的事回來再說吧。“
在曹德芳眼里,陳愛梅雖然年輕,但做事有板有眼,給人有處變不驚的感覺,然而剛才接電話的整個過程中她的表情變化告訴人,一定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發生。正常來說,去省里起碼是要兩天才能來回的,這顯然超出她副主任的批準權限,然而她卻寧愿擔擔子還是答應了。
陳愛梅把桌上簡單收拾一下,然后取下椅把上的綜色挎包就向外走,剛到門口,張華回來了,見陳愛梅外出的樣子就說:“小梅,我正要找你。“
見張華說正要找自已,小梅就停住了腳步,但也未做出回屋的準備,靜靜的站著等待下文。
“明天自衛反擊戰英模報告團要來我縣巡回宣講,市委宣傳部要采訪我縣張道中,楊書記知道張道中在省城,想找熟悉他的人陪市宣傳部采訪組一起去省城,所以安排你去省城一趟。“
“什么時候走?“陳愛梅一聽說有專車去省城,而且是釆訪張道中,她的心簡直高興的要跳出來,于是急急的問了句。
“現在就走,縣里為市采訪組準備的車就停在樓下。“張華擔心陳愛梅提出異意,就說:“
小梅,今天去,釆訪完就回來,宣傳部的新聞科馬柏玉科長和你一起去。今天吃點苦帶點夜,明天上午你就休息。沒困難的話我帶你下去。“
“好的。“
陳愛梅上車后,司機就啟動引擎,隨著“嘟”的喇叭聲,小車就開出縣政府,向西一拐,不一會就上了去省城的國道了。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小車上國道后,一路順利,連吃飯帶小息共花五個小時左右,車就到了省醫院的門前,下車后,陳愛梅和馬柏玉在前,市宣傳部二領導在后,一起進了省醫院,根據醫院打電話同志留的地址,陳愛梅一行直接到內陸住院部010室。
010室共四張床,住在三十七床的是張道中。
陳愛梅一行四人進屋后,有一護士正在給四十床病人換藥瓶。
三十七床前,一個白發老者正伏在床沿打盹,躺在床上的張道中還在熟睡中,吊水瓶的管子里,有規律的移動著氣泡。
三十八床上的病人剛出院,還未安排病人入駐。
陳愛梅一行的其他三人就在三十八床床沿坐下,此時護士已把四十床的藥換好,陳愛梅輕聲向她說明來意,護士示意跟她走。
去辦住院手續的路上,從護士口中得知,張道中因輸血頻繁而昏迷。
那護士看了一眼滿臉疑惑的陳愛梅后說:
″今早醫生查房時發現趴在他爸病床前的他不對勁,多年看病經驗的朱主任叫醒了他,朱主任從神情判斷他已快不行了,再三詢問下,他才說了原因,幸虧朱主任查房管了閑事,對他立即進行搶救。否則,,,你愛人是個大孝子啊。“
小護士誤解她是張道中妻子了,對于護士的誤解她沒有解釋。
到了交費處時,那護士臨走前告訴陳愛梅一個土法子,說是自己小時候奶奶用的土法子,煳鍋巴不怕煳得很,越煳越好,泡水喝,能治高燒不退的病,也不花什么錢,可以給你公公喝用試試。
陳愛梅辦完住院手續后回到010室,張道中還在熟睡中,市宣傳部二位科長正和白發老者交談,老者輕輕的敘述著,二位科長一位認真的記錄著,一位手里拿著相機在卸膠卷。
陳愛梅走近時,認出白發老者即張道中義父李德棉,和他家相框中照片一模一樣,只是比照片更蒼老更瘦些。
此時,馬柏玉把張道中露在被子外面的一只胳膊拿進被中,把被邊向他身下輕輕塞了塞防止透風,陳愛梅忽然有股酸意襲上心頭,又隨馬柏玉的手離開而減少,她自己怎么也不明白那是什么味。自已為什么會有那種味,雖只一閃念,但讓她記憶好久。
見市領導還在和李德棉談話,陳愛梅對馬柏玉說:″馬科長,我出一下。“
馬柏玉點點頭。
陳愛梅出得醫院大門,沿墻邊一直向西走,走了好久,才找到兩家大酒店,老板一聽她要買煳了的米飯,都一口拒絕了她。
碰了壁的陳愛梅想,再去小巷找個小飯店試試吧,于是折回身,走進一條小巷,剛進小巷,滿眼都是小吃的招牌,她看到一招牌上寫“安馬家常菜“,覺得這名字太親切了,就進了店,此時已不是吃飯時間,沒客人,一個五十來歲胖女人在洗碗,見有客進來,熱情的問:
“要吃點什么?“
一聽口音,對了,正是家鄉安馬人,陳愛梅放松了心情:“大娘,我想買兩碗煳干飯。“
胖女人疑惑的望著她。
見老人家不解要煳飯何意,陳愛梅急忙解釋。
聽了陳愛梅的話,那胖女人碗也正好洗完了,說:
″我這就去做,稍等一會。“
胖女人把淘凈的米放下鍋,添上水,順手操起鐵鉤伸進爐心鉤弄了幾下,放下鐵鉤,插緊爐門,然后坐到陳愛梅的身邊聊起了家常。
閑談中,陳愛梅知道胖女人姓潘,丈夫姓田,夫妻倆在安馬原先皆有工作,因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失去了工作,幸虧女兒出息,考上大學,現在省醫院上班,她和老頭就到這邊選擇離醫院近的地方租了房,開起了小飯店,生意還可以,就是有時會有吃白食的小混混惹不起,總的來說還能湊合。
“哎,潘姨,鍋煳了。“
一股嗆人的煳味從鍋里冒出,嗆得陳愛梅往屋外跑。
潘姨沒有去關爐子,而是跟在陳愛梅身后來到門外。沒事一樣說:“舀點水給你洗把臉吧,你的眼都嗆紅了。“
“謝謝潘姨,不用洗,飯應該好了吧?“
“早了,要把米全部做煳才中。“
她們在屋外又聊了一會,鍋上基本上看不到熱氣,全是黑煙從鐵蓋邊沿冒出,潘姨這才說:“應該行了。“
說完,貓著身進屋,拉開爐門,鏟了一鏟濕碳壓住火,拍嚴了,又返身屋外,對陳愛梅說:“用這法子治退燒的人不多了,全是窮法子,在我們老家叫偏方氣死名醫。“
“潘姨,你也知道這偏方啊?“陳愛梅驚奇的問。
“我婆婆在世的時候在莊上就用這個救過人。“
……、……
潘姨把兩碗黑糊糊米干飯倒進塑料袋,扎好口,遞給陳愛梅:“試試吧,當時我婆婆做的就這成色。“
陳愛梅沒先接袋子,而是先從包里拿出一張十元的票子:“潘姨,夠不夠。“
潘姨連忙擺手:“我這小飯店千里之外能接待家鄉你這么大的干部,太榮幸了,一碗米做的,幾毛錢,舉手之勞,不要錢。“
無論陳愛梅如何說,潘姨堅持不要,陳愛梅說:“
好吧,謝謝潘姨。“
陳愛梅拎起袋子時說:“潘姨,麻煩你找筆用一下。“
就在潘姨轉身去里間取筆時,陳愛梅把十元錢壓在碗下離開了。
再次回到醫院時,市領導和李德棉的談話已經結束,見到陳愛梅回來,馬柏玉說:“醫生講,張道龍要到夜里才能醒,我們只能先回去了。不能耽誤明天的報告會。“
陳愛梅說:“好的。″
陳愛梅把塑料袋裝的煳飯放在床頭柜上,把潘姨告訴她的煳飯治療高燒不退的吃法和注意事項統統給李德棉說了一遍,又從包里取出一沓鈔票,說:“大爺,張道中住院手續已辦好,這一百留給你交藥費用。“
李德棉接過錢,嘴唇動了幾下,什么也沒說,滾熱的淚水已迷住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