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上也有官兵!”林渺吃了一驚道。
“什么人的船?”岸邊的林中走出一名偏將打扮的人向林渺等人所乘之船高喝道。
“父城聚英莊的人,路經此地,前方河道受阻,停船于此!”傅俊高呼。
“靠岸受檢,反抗者格殺勿論!”
傅俊諸人心中暗怒,但卻知道此刻不是逞匹夫之勇的時候,何況官兵并不是沖著他們來的,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去與官兵發生沖突。
“不知諸位官爺欲搜何物呢?”傅俊一面令人搭好跳板,一面笑吟吟地問道。
“欽犯劉秀和他的一干余黨!”那偏將領著數十人氣勢洶洶地涌上船來。
“我們這里的人都是與劉秀絕對無關的,家居父城,諸位官兵好好地搜吧!”傅俊拉過那偏將暗中塞過一大錠銀子,極為客氣地道。
“你叫什么名字?”那偏將的口氣立刻緩和了很多。
“在下傅俊,這幾位是我的結義兄弟,將軍可是來自淯陽?”傅俊問道。
“不錯,乃屬正大將軍屬下偏將!”那偏將傲然道,同時吩咐其他官兵上船搜查,但不可破壞船上的東西。
“原來是屬正大將軍的人,說起來家父與大將軍還是故交呢,這次經過淯陽正想去拜見大將軍呢,卻沒想到竟遇上諸位,大將軍還好嗎?待會兒勞煩將軍引我去見大將軍可好?”傅俊如拉家常似地道。
那偏將微微吃了一驚,對傅俊諸人有些高深莫測起來,但言語之間顯得更客氣了,他可不敢胡亂得罪這些公子哥兒,萬一這些人說的是真的,那他可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報,船上沒有找到可疑人物!”
“報……”
船本身并不大,這些官兵很快便搜遍了整個船艙,但卻并無發現。
“既然沒有,那我就告辭了,此刻我有任務在身,不便領諸位去見大將軍,待事完再說,打擾了!”那偏將顯得極為客氣,與剛上船時氣勢洶洶的樣子倒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那些官兵都感訝異,但卻不敢說什么。
“將軍何用客氣,我待會兒自去好了,不耽誤諸位正事了!”傅俊道。
江中的雙桅大船剛與水中的敵人周旋完,又遇上了大量的戰船的包圍,幾乎是插翅難逃,即使是上了岸,也無法逃過岸上伏擊的官兵。
雙桅大船之上并未因涌現大量的官府戰船而慌亂,反而將大船向戰船緩緩靠去。
“前方可是淯陽水師的船?”雙桅大船之上走出一人高呼道,那人這一呼叫卻使得河面上所有人都微微怔了怔,不知道這老者是何意思。
事實上這突如其來的呼喊極出人意料之外,本來淯陽水師是一副如臨大敵的形式,可是對方似乎并沒敵意。
“不錯!”
“老夫乃是棘陽趙志,剛才在此遇上了一些水賊鑿船,諸位官爺是來剿滅這些水賊的嗎?”那老者高聲呼道。
“你是棘陽趙志?”那漸漸靠攏的戰船之上一人訝異地問道。
“不錯!”
“那你船上載著些什么人?”問這話的人乃是屬正手下第一大將蔡恒。
“船上所載的是一些絲綢水粉和幾名女眷。”趙志高聲應道。
蔡恒吃了一驚,他自然知道棘陽有個趙志,畢竟棘陽與淯陽相距極近,兩地的知名人士彼此都不會陌生。
“哦,原來是蔡將軍!那真是太好了!”趙志在船上一拱手,欣然道。
“是趙員外,本將軍不是聞有水寇而來,而是聽說你船上藏有朝廷欽犯,是以本將軍才來的!”蔡恒也認出了趙志,便不再作偽,開門見山地道。
“啊!”趙志顯得有些錯愕,臉色頓變道:“不知將軍是從哪里聽得的謠言?我趙志雖然有些時候不知好歹,可也不至于連這等殺頭之事也會做呀!如果將軍不信,可親自來我船上搜,若有半個欽犯,我趙志愿將全家項上人頭奉于將軍!”
蔡恒也微錯愕,沒想到趙志說話說得如此堅決,讓人難以懷疑。不過,事已至此,卻是不得不搜。
趙志吩咐人準備搭板,向蔡恒道:“請將軍上船來查看,雖然與將軍相處兩地,但將軍應該知道趙志的為人。”
蔡恒讓戰船再靠得稍近一些,領著一干人躍上雙桅大船,盡管此刻他有些相信趙志不是在說謊,但搜還是要搜的。
“趙志,把花名冊拿來,讓所有的人都到甲板上集中,包括水手們!”趙志向一旁剛才與景丹對話的老者趙忠吩咐道。
趙忠很快退了下去。
“我船上一共九十六人,其中六十名水手,三十名家將,一個管家,四名女眷,再加上我,共九十六人!”趙志待趙忠一走,神色很平靜地向蔡恒介紹道。
“你準備將貨運到何處?”蔡恒淡淡地問道。
“我想自江水東下,到丹陽,再會合廣陵的壽通海老板,他有一支船隊要自海上去大秦國和扶桑,我想讓其將我的貨也賣去大秦!”趙志坦然道。
蔡恒自然聽說過廣陵的壽通海之名,此人乃是奚人。奚人本來不受人尊重,但卻有著航海的天賦,更擅長經商,漢朝與大秦及安息國的航道便是奚人所開辟的。
奚人可以說是辟開南方海道的功臣,他們把天竺的寶石、阿拉伯的香米及羅馬國的玻璃器皿運回國中,而又把中土的絲綢運出去,所賺之利十倍不止。皇宮之中的許多寶物都是奚人自異地帶回來的。而壽通海便是南方奚人的首領,其富可敵國,在廣陵國,其聲望極高。雖奚人不受漢人重視,但壽通海卻可與廣陵王平起平坐,更難得的卻是壽通海為東海第一高手,與赤眉軍的首領樊祟同列天下高手榜中的人物。是以,蔡恒自然聽說過此人之名。
“老爺,花名冊!”趙忠將一本線裝的冊子遞給趙志。
船艙中的所有人很快便聚到了甲板之上,分列四排。
蔡恒按名字一個個念下去,這本花名冊注得極詳細,包括每個水手的出身。那群家將則標注了其入府的時間,蔡恒一個個問,并沒有人答錯。
“這兩個人是燕子樓中的?”蔡恒指著兩名女眷道。
趙志點了點頭,笑道:“不錯,她們本是曾鶯鶯的貼身丫頭,但昨夜曾鶯鶯要出嫁從良了,撇下她們,我見這二女俏麗非凡,若是流落青樓頗為可惜,便向晏總管買下二人,只因家中母老虎太兇,不敢放在家中,是以想帶著他們一起以解旅途寂寞!”
“為什么你們沒跟曾鶯鶯一起?”蔡恒冷冷地盯著二女質問道。
二女神色泣然道:“小姐恢復自由身,她嫁給了劉秀劉公子,可是他們欲悄悄離開棘陽,認為帶著我們是累贅,也便不要我們了。”
蔡恒一聽二女如此一說,神色再變,急問道:“你們小姐真的是嫁給了劉秀?”
二女眼淚嘩地一下子流了出來,點了點頭,卻不語。
“你知道他們是從哪條路走的嗎?”蔡恒心中一軟,這兩個美人的眼淚實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的,且剛才聽到曾鶯鶯居然拋下這相隨多年的丫頭不要,這兩人傷心自是難免。
二女已泣不成聲,哪里還能回答?
趙志忙上前,左右開弓地摟著二人哄道:“兩位小寶貝,鶯鶯不要你,還有我,別哭,先回答將軍的話吧,既然她如此無情,也不必為這種人傷心了。”
蔡恒眉頭微皺,心道:“看來這趙志也是個好色之徒!”
“小姐她是乘馬車走的,昨夜總管便帶她從秘道出了燕子樓,只待城門一開,便立刻出城,至于她究竟是走哪條路,小婢也不知道。不過,是往舂陵方向而去,這一帶的路我根本就不熟悉。”二女停住泣聲幽幽地道。
“你在說謊!”范憶的聲音冷冷地飄來,他不知何時已駕舟靠來。
“你這卑鄙小人,剛才便是你派人來鑿我的船,別以為我趙志不知道!”
“是又怎樣?”范憶冷冷一笑道。
“蔡將軍,如此膽大狂徒,白日里欲謀財害命,應該正以王法!”趙志氣得臉色鐵青,憤然道。
“趙員外,這事先放到一邊。”蔡恒又扭頭向范憶問道:“公子說她說謊,是因何故?”
“剛才鶯鶯還讓你傳話于我,說過去的恩怨化為煙塵,怎么現在又說她不在船上呢?”范憶質問道。
“我是要你恨她!我們曾經是那么尊敬和欽慕她,可是當她有了郎君之后卻如此無情地丟下我們,我們不甘心,我們恨她,你是她的知己,如果讓你也恨她,我想她一定會痛苦!”兩俏婢聲色俱厲地道。
范憶不由得一怔,倒沒想到對方會如此回答,蔡恒也皺了皺眉,心道:“女人可怕起來真讓人難以想象。”
此刻官兵已經將船里船外徹底地搜了一遍,但卻并沒有什么可疑的,連絲綢堆都翻得亂七八糟,所有的廂柜之類的全部搗開。
“沒有其他的人!”蔡恒和范憶不由得相互對視了一眼,眸子里卻充滿了疑惑。
“蔡將軍應該相信了吧?不過勞將軍費心,將軍為國為民請命,勞苦功高,既來趙某船上,還請賞臉喝上幾杯吧。”說話間趙志吩咐人去準備酒宴。
蔡恒心中暗惱范憶,此人居然報了一個假情報。
“這位范公子不在我們歡迎之列,來人哪,送客!”趙志冷冷地望著范憶,不帶半點感情地下了逐客令。
范憶臉色頓變,趙志此種表情對他像是一種莫大的污辱,但卻明白,此時此地,不宜翻臉,雖然他很自負,但是趙志人多,又有蔡恒在,人家占著一個理字,他便難以發作。
“哈哈哈……”范憶一陣冷笑,拂袖飄然落回自己的小舟之上。
“趙員外好意心領了,本將軍還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今日就此別過,有緣他日再相聚吧。”蔡恒笑了笑道。
“哦……”
劉秀果然不在船上,傅文不得不承認林渺的判斷是正確的,那劉秀究竟是去了哪里呢?
傅俊諸人與景丹及范憶諸人一樣,都被劉秀耍了一手,他們一直都嚴密地監視著曾鶯鶯的秀閣,然后被那接出曾鶯鶯兩個俏婢的馬車給迷惑了。他們怎也沒有料到曾鶯鶯會撇開兩個俏婢,讓兩俏婢為其掩護,這才害得他們白白地跟了這么長時間,還說是要看戲,結果被人給戲耍了,說起來確實有些不甘心。
“劉秀一定是自陸路走了,這叫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看來這位劉兄還真是熟讀兵書啊。”任光不由得自嘲道。
“我們都被他耍了,這家伙還真能故作神秘,誰知這么神秘兮兮的還是個假的。”宋留根也悻悻地道。
“那個人不是昨晚和三弟一桌的嗎?”任光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問道。
林渺點了點頭,道:“不錯,他叫趙志,在棘陽頗有些名氣。”
“那三弟有沒有覺得這是他們故意和劉秀耍的一場戲呢?”傅俊也問道。
林渺心道:“看來應該是這樣,這幾人都不知道宋義與劉秀的關系,趙志與宋義、鐵二諸人如此親密,想來也應該是與劉秀關系極好,因此,合演這場戲也是極為正常的。如果蔡恒知道趙志與劉秀的關系,相信也一定可以猜到這一點,那樣趙志絕沒有這么輕松脫險。”正想著,聽傅俊這么一問,吸了口氣道:“我想應該是這樣。”
“那三弟能猜到劉秀此刻在哪里嗎?”傅俊突地問道。
林渺微微皺了皺眉,不答卻向景丹問道:“景兄既知范憶與屬正聯手,當知屬正此次派了多少人來吧?”
景丹見林渺問他,不由得沉吟了一下,道:“估計有兩千人。”
“我想屬正一定還會讓人封鎖陸路,那他確應該派出這么多人!”林渺推測道。
“這與屬正派出多少人有關系嗎?”宋留根訝異地問道。
“當然。經上次宛城之役后,淯陽守軍只有五千人,其兵力已大弱,而這次屬正派出兩千人的話,城中便只剩三千了,如果我估計沒錯的話,劉秀迎娶曾鶯鶯只是一個幌子,雖然我并未和劉秀接觸太多,卻知此人絕不是不知輕重、注重美色之人!”林渺悠然道。
“你是說,劉秀的目的是淯陽城?”任光和景丹同時動容道。
林渺眸子里閃過一抹亮光,點點頭道:“此刻三路義軍結盟而上,平林軍、新市兵和舂陵軍加起來也有數萬之眾,而劉玄與湖陽世家關系密切,自湖陽至棘陽百余里路,如果他們先秘密屯兵于湖陽附近,有湖陽世家為其掩護,諒難被發現。然后,他們完全可以利用夜晚急速行軍,在天亮之前趕到淯陽附近并不是沒有可能。在時間上是可以配合,也是來得及的。因此,如果屬正一時不察,派兵攔截劉秀,很有可能會反中了劉秀之計,讓劉寅或劉玄自后以奇襲的方式破城!”
在座的諸人皆為之動容,如果依照林渺的分析,劉秀兵行險招并不是沒有可能。
“如果讓大軍一夜自湖陽趕到棘陽,已是疲兵,如何還有能力再戰?”傅文不以為然地道。
“他們根本沒有必要昨夜動身,可以前一天晚上就出發,夜行晝伏,只要事先選好路線,被人發現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他們還可以以分散的形式讓一些人化裝成過往商人和行客早一步到淯陽附近這也是可以行通的。而曾鶯鶯最后一次出演也正好為他們找了一個借口。”林渺又道。
“如果如林兄所說,淯陽實是危矣,而這劉秀也真是可怕!”景丹抽了口涼氣道。
“如果由三弟去指揮這場仗,只怕屬正真的有難了,而劉秀能不能想得這么周密還很難說。”任光贊道。
“大哥見笑了,只是因為我知道許多你們不知道的關于劉秀的事情而已。因為與劉秀有關系的許多人物我都認識,而又在此充當了角色,我才有此一猜,事實會否如此,還得拭目以待。”林渺淡然道,同時心中卻又暗忖:“昨天我還在棘陽見到劉秀,難道他真的會有如此能耐算無遺策?我早聽說劉秀之兄劉寅也是個有著雄才大略的人物,自不會算不到劉秀這一路上會遇險。而昨晚自己在燕子樓上只見到了宋義和鐵二,如果沒估錯的話,曾鶯鶯應該是這兩人負責接應,可是昨夜怡雪說劉秀有大船等在城外,那劉秀很有可能先一步于昨夜離開了棘陽。如果劉秀是昨夜離開棘陽的,以水路的速度計算,棘陽到淯陽并不遠,足夠遠離棘陽,那么,很有可能劉秀早已到了淯陽的附近。”鑒于這些分析,林渺才大膽地估計,劉秀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曾鶯鶯,而是淯陽城,而他自己則是一個活生生的誘餌。
“我們起錨吧,難道不想去淯陽看看熱鬧嗎?”傅文道。
“你以為屠殺很好玩嗎?若是我們也去只怕會殃及池魚了。對付高手我們幾人或許有用,但是要對付戰爭,我們幾個人卻是唯有送死的份!”任光打斷傅文的念頭道。
傅文吐了吐舌頭,他可不敢在大哥面前逞能,只好有些失望地不再言語。
“不若我們把船放到這兒,我們去岸上走走看吧。打不過,逃命總不會有問題。”林渺見傅文如此,不忍讓其失望,遂提議道。
“既然三弟如此說,我們也便棄船登陸好了。”傅俊也應合道,事實上,這幾個人都想證實一下林渺的推斷是否真正的正確。
淯陽,城門四閉,守在城頭遠眺的官兵發現一些揚起的塵埃,有一小股人馬向東城而進。
旌旗飄搖,卻是官兵的旗幟。
“定是抓劉秀的兄弟們返回了!”城頭上的哨兵低聲道。
“不知道這個人抓到沒有,聽說此人很是厲害,武功了得,可惜上次打宛城時我沒能親眼目睹。”一個老兵議論道。
“你呀,幸虧上次沒去,否則就回不來了,那個劉秀詭計多端,連大將軍都吃了他的大虧,你那老命還能有啊?”一個年輕的兵卒打趣道。
“是尹將軍回來了,還不準備開城門?”那老兵道。
“好像沒抓到劉秀,怎么尹將軍的人似乎多了一些?”那年輕的兵卒嘀咕道。
“我就猜到抓不到劉秀!”另一名士兵插嘴道。
“快開城門,尹將軍回城!”城下一大隊人馬停住,有人高呼道。
“尹將軍辛苦了,可有抓到劉秀?”城頭上一名副將高聲問道。
“蔡將軍尚在搜尋,快開城門!”尹長天高聲道,他乃是職位低于蔡恒的幾大偏將之一。
“開城門!”城頭的副將也不敢太過惹這位職位比他高的偏將,只好吩咐道。
“轟……”吊橋悠然放下,城門緩緩開啟……
屬正的心緒有些不寧,不知道是為什么,有種沒來由的驚悚,仿佛是突然做了一個噩夢。
他很少有這種感覺,自從昨日范憶來找過他之后,他幾乎沒有真正安定過。有時候,他對自己疑神疑鬼的表現感到有些好笑,不就只是個劉秀嗎?用得著這樣掛心?
宛城之敗,只是一時未察,而現在,劉秀只是孤身北上,他已經調出了如此多的人力,難道還怕劉秀插翅而飛了嗎?昨天夜里,屬正是這樣想的,可是今天,他又有了疑問。
正是這個疑問讓他的心神難安:“難道劉秀會是一個不顧大局、貪戀美色的人?在這種時候突然孤身北上棘陽接曾鶯鶯,其本身就是一個大失誤。”劉秀乃是個絕對聰明的人,這種傻事確實不能不讓人懷疑劉秀的智慧,盡管屬正知道,曾鶯鶯確有傾城之美,但畢竟是一個女人,雖然他并不了解劉秀,卻一直都聽說過許多關于劉秀的事情,更在宛城領教了劉秀的厲害,是以,屬正不能不懷疑劉秀接曾鶯鶯的事實,因此他才會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范憶是一個很好的說客,屬正也不明白,為什么自己被范憶說動了。
范憶的確有些名氣,世傳其文采不輸劉秀,屬正相信這一點,當然,他相信范憶,還是因為范憶與他的恩人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他認識恩人的令牌,是以他出兵攔截劉秀還有一個還恩的因素在其中,他不想欠人人情。
推開窗子,好像隱隱嗅到梅花的清香,院中幾株梅樹顯得有些蕭條,只有那一兩朵梅花的花蕾顯出一絲生機。
天地仿佛也只是因此不再蕭瑟,可是屬正心如梗刺,難以放下心中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突然之間,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那是他夫人前晚做的一個夢,夢見城破家亡,這是不是一個先兆呢?
“傳趙師爺!”屬正呼道。
窗外立刻有守衛應了聲,匆匆而去。
趙師爺很老,是屬正父輩的人物,但趙師爺絕對沒有老糊涂,屬正很相信這一點,因為他為官近二十年,從小小的縣吏開始,趙師爺便跟著他父親,是他父親身邊的紅人,他后來成了大官,趙師爺又跟了他,這位師爺從來沒人敢說他不稱職過。
“將軍傳我?”趙師爺神色有些不好看地問道。
“是!”屬正緩緩轉過身來,卻發現趙師爺臉上一閃即逝的憂郁。
“師爺面有憂色,可是有什么心事?”屬正開口問道。
趙師爺淡淡地笑了笑道:“也許只是我多慮了,想必蔡將軍他們也快回來了!”
屬正面色微微一變,故作笑顏道:“師爺只是為此事而擔心?”
趙師爺也不否認,道:“確實如此,我昨夜想了一夜!”
“辛苦師爺了。”屬正心中有些感動。
“將軍何用說此話?叫老夫心有不安了。”趙師爺微微有些惶然。
“師爺昨夜是否想出了什么呢?”屬正話鋒微轉,問道。
“以老夫之見,將軍實不該如此勞師動眾去攔截劉秀。”趙師爺直言不諱地道。
屬正暗自吸了口氣,昨天趙師爺就反對范憶的提議,但是趙師爺并不知道,他同意范憶的建議是夾了一些私情的,否則,他還真難斷定是否該興師而出。
“我總覺得這其中有詐,以劉秀的才智,不應犯這種低級錯誤,就算劉秀會犯這種錯誤,劉寅也絕對不會!”趙師爺肯定地道。頓了頓,又道:“劉秀這個人我不太清楚,可是劉寅此人卻是劉家近年來出現的最有聲望的人,不只是其武功,更是因其雄才大略,若是劉秀真的為一個女人而不顧大局,那劉寅要么會阻止,要么便是另有圖謀。是以,我們不能不小心!當然,劉秀在棘陽,這自不會是空穴來風,如果他真的去了棘陽,那他是不足為慮的,我們所要防的便是那個一直都未露臉的劉寅!”
“劉寅?”屬正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現在,平林軍、新市軍和舂陵軍聯合,其力量之強,實不能小覷,雖然少了王常那支最為強大的下江兵,但若是以奇襲的方式破我淯陽城,卻不是沒有可能。事實上,淯陽城中因上次損兵折將,又調了些兵馬去加固了新奪回的宛城,自己的兵力才五千人,此刻將軍為一個劉秀卻勞師動眾近兩千人,城中守軍僅三千余,如果劉寅奇襲而至,后果堪憂,這也便是我無法安眠的主要原因!”趙師爺吸了口氣道。
屬正這次的神色變得更厲害,經趙師爺這一分析,那劉寅奇襲淯陽并不是沒有可能,而劉秀接曾鶯鶯的事豈不是變成了一個奪淯陽的陷阱了?
“謝師爺提醒!”屬正擦了擦額角的冷汗,他還是小看了劉秀和劉寅,抑或是他忽略了這支可能會尚在舂陵的義軍,但事實上這支義軍很可能便在淯陽城附近。
“來人哪,速傳我令,命全城加強防備,有任何可疑之事便速來向我稟報!”屬正向立在門外的親信偏將吩咐道。
“報——”一道長而急促的聲音自院外急速飄了進來,一名甲歪盔斜的士兵跌撞著沖了進來。
見到屬正,上氣不接下氣地惶然呼道:“大將軍,大事不好,尹長天將軍引入了敵軍,他們已破開東門……”
“什么?!”屬正和趙師爺同時驚起,臉色大變。
“我們終究還是遲了一步!”趙師爺仰天嗟嘆。
城頭上的守兵發現尹長天的人馬有異時已經遲了,那些已經進城的人迅速控制了城門兩旁,城外的人馬迅速沖入。
尹長天的屬下本沒這么多,但這些人卻是由義軍喬裝的,當然尹長天自然不假。
東門大破,立刻有人放出焰火,一支早便已潛在城外的義軍如潮水般向東門沖來。
尹長天橫刀躍馬卻并不向城中沖殺,而是守住洞開的城門,不讓官兵有任何機會再次將之重新合上。
淯陽城中,許多重要的地方火頭四起,見到火光,其余三門的官兵也都心中慌亂。
屬正趕出之時,大批后至的義軍也已經涌入城門,更讓他難受的卻是,北門也被早已潛入淯陽城中的義軍內應高手趁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義軍便自東門、北門兩路如潮水般沖入城中。
北門乃是平林軍首領陳牧,而東門則是新市兵王匡,兩支義軍勢如破竹。這些人本是綠林軍中能征善戰的老戰士,兇悍勇武異常,城中官兵本就不多,若是憑城堅守,自然不會被義軍攻下,但是義軍一開始便打開了城門,在城中與官兵短兵相接,這使堅城的作用盡失。在兵力上,義軍占著絕對的優勢,官兵自然是如崩潰的潮水,節節敗退。
屬正終于明白,趙師爺的分析不幸成為事實,而這一切,都只怪他夾有私情,抑或說只是因為他的大意。
“退入府中死守!”屬正吼道,他敗了,再次敗在劉秀的手中,而且讓他賴以為憑的城池也讓給了別人,他不甘心,是以他要憑借太守府的高墻死戰,與城同亡。
“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城外還有兩千兵力,我們并未全敗!”趙師爺見屬正死戰,急忙勸道。
“殺……殺……”城中四處都是喊殺聲。
屬正心中一痛,怔神之際,左右的親衛家將驀地出手。
屬正大怒,但卻沒來得掙扎,便已被擒住。
“快,把將軍帶走,去宛城找嚴大將軍!”趙師爺迅速吩咐道。
那幾名家將對趙師爺的話極為信服。
屬正哪還不知道這是趙師爺的一片好意?可是他又如何能接受?
“放開我,你可知道這是以下犯上,當處極刑?”屬正吼道。
“將軍,恕老夫擅作主張,請不要怪他們,這里由我來阻一陣子!你將來再為老夫報仇就是!”趙師爺說完眸子里閃過一絲傷感之色。
“還不快走?帶上夫人和公子!”趙師爺吼道,卻不再理屬正。
屬正也明白,趙師爺在他家中的地位雖僅次于他,但卻像是他的父輩,忠心耿耿,一向受人敬重,家將們在某些時候,甚至對趙師爺的命令更聽從,因為他們知道這老頭絕不會做出對屬家不利的事。
義軍以極快的速度控制了城內的各據點,但在攻下太守府時卻損失慘重,遇到前所未有的激烈反抗,幾乎用了一個時辰才攻下這座小城似的太守府,卻折損了近千人,可到后來,卻只是得到一把大火。
走入太守府深處的義軍全部被燒死在府中。
義軍控制了燒成廢墟的太守府,卻發現屬正已經逃出了城,在太守府中堅守的只不過是一個老頭和屬正的一干親兵及城中殘卒。
這一場奪府之戰只讓王匡打得心驚肉跳,陳牧慶幸自己只是四處清掃殘余,打掃戰場。事實上,這次奪下淯陽城確實是沒有花多少力氣,相對于攻打其他的城池來說,這次可算是僥幸,總共才傷亡兩千人左右。
陳牧不得不佩服劉寅兄弟倆的計策,若不是有這等奇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淯陽城,否則打起攻城戰來,在這冬日里,至少要傷亡十倍的人力,才有可能攻下淯陽這依水的堅城。
蔡恒遠遠地看到淯陽城中煙霧大起,心中便咯噔一下,隱隱知道大事不妙,再也顧不得搜尋劉秀,領兵便向城中趕回,他老遠便聽到了喊殺聲,到了城近前,卻發現城頭的旗幟都變了,差點沒昏過去。
“將軍,淯陽已失守了!”蔡恒身邊的親軍也失聲道。
“退回船上,去宛城!”蔡恒沉聲吩咐道。
“將軍,西門有一支人馬沖出來了,好像是我們的旗幟!”一名參軍訝異道。
“小心戒備,張參軍派人去看看!”蔡恒領人向江邊撤去,同時吩咐那名參軍。
待蔡恒退到江邊,才發現自城中沖出的那隊人馬乃是屬正的親衛戰士,他們擁著屬正和屬正的家人沖出了淯陽城,這是他們在沒有辦法時最后的辦法。
遇上返城的蔡恒,這讓屬正的親衛們松了口氣,屬正卻暗暗流下了淚水,當然不是為了死里逃生,而是為了趙師爺的忠義。他知道趙師爺一定會死,而且會死得轟轟烈烈,這個跟了他家數十年的老人終于以一種慘烈的方式為其生命劃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趕到河邊欲登船之時,蔡恒突然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問題:他的五艘戰船已經不再屬于他,戰船上插著義軍的旗幟!
“屬正,蔡恒,你們已無路可走,投降是你們唯一的選擇!”劉秀的聲音是那般清晰,而又帶著難以言喻的諷刺。
這本是屬正期待向劉秀說的話,可是此刻卻是劉秀向他們宣布。
劉秀終還是出現了,卻出現在蔡恒和屬正最不想出現的地方,這是一個悲哀,也是一種痛苦。
“我們走陸路!”蔡恒斷然道,他絕不會投降!屬正自然也不會,是以,一帶馬韁便向棘陽方向狂奔而去。
“你們的掙扎是無益的,根本就不可能逃得了!”劉秀的聲音冷而高昂,有種說不出的味道。
屬正這才明白為什么攻入城中的只是平林軍和新市兵,因為劉秀的舂陵戰士都靜候在城外,等待著漏網之魚,而他正是那只魚。
這是一種諷刺,他本來是抓魚的人,可是此刻卻被人當魚抓。
屬正是真的敗了,而且敗得很慘,但他卻起了求生欲,他要活下去,要讓劉秀還他的恥辱!是的,劉秀的才智令他心驚,讓他心寒,可是支持他活下去并要打敗劉秀的是他心中積壓的一口難以咽下的怨氣!
“劉秀,我會回來的,一定會讓你雙倍奉還今日之恥!”屬正高聲怒吼。
戰船之上傳來了很多人的笑聲,是那般輕蔑,那般不屑,便像是一根根刺扎在屬正的心頭,讓他的心頭在滴血,這使得他恨、他惱、他悔,可是又有些無奈。
戰爭便是這么回事,總會有勝敗,總會很殘酷,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現實。
劉秀似乎并無意追趕屬正,那已經不是他的事了,因為他知道,劉寅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屬正,除非屬正降服,否則噩運會緊纏不放。
“果然如三哥所料,劉秀的目的真的是淯陽城!”傅文吸了口涼氣道。
“如果這次換了不是屬正而是林公子的話,只怕劉秀和劉寅要大敗一場了!”景丹不無感嘆地道。
到這一刻,無人不敬服林渺的推斷。他似乎完全看穿了劉秀的這些布局,這實在讓人難以想象,仿佛他自己參與了計劃一般。
“三弟呢?”傅俊突然驚覺林渺此時尚沒有歸返,不由得出口問道。
“三弟還沒有回來。”任光也意識到了什么。
“三哥去干什么了?”宋留根訝異問道。
眾人相對望了一眼,皆搖了搖頭,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林渺為什么離開。林渺離開時并沒有說明白,只是說去去就來,可是此刻已過去了一個時辰,他尚沒有回來,這使傅俊等人不由得微微有些急了。
“林公子好像是去追那范憶去了。”景丹似乎記起了什么道。
“追范憶?”眾人愕然,也吃了一驚。
“我想也許是!”景丹也不敢肯定地道。
任光諸人微微有些擔心,但他們相信林渺自保應該是沒問題的,連幽冥蝠王都難奈林渺何,范憶難道會比幽冥蝠王更厲害?
“我們回船上等吧,也許三哥已經回到了船上呢。”傅文提議道。
……
一直到初更,林渺居然仍未回船,任光和傅俊諸人是又惱又急,卻又無可奈何,知道急也沒用,畢竟林渺不是小孩子,許多事情根本就難不了他,這么長時間尚沒回來,那只有一種可能,便是遇到了極大的麻煩,可是林渺究竟又遇上了什么麻煩呢?
是被范憶給算計了,抑或是被義軍給誤傷了?但照理應該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林渺與劉秀之間關系極好,再怎么說,劉秀也不會為難他。除此之外,還會遇上什么問題呢?難道是幽冥蝠王也偷偷地跟了去,擄走了林渺?
許許多多的猜測,都是不了了之,直到二更時分,才來了一名小二打扮的人物為林渺傳話,這小二,事實上很早就要趕來為林渺傳話,但是因為交戰,使他遲遲無法趕到,這路上都耽誤了近四個時辰。
聽到林渺的消息,雖然任光諸人尚有些疑惑,卻也放下了心,林渺讓他們先回去,他有事不能再親自趕回來與任光諸人會合,他日再去聚英莊相會。
究竟是什么事情,林渺沒有細說,或許只是因為傳話的人乃一名客棧的小二,才不便說明。不過,任光諸人也不怪林渺,只是這小二在路上誤了時間,害他們久等。
劉秀果然不簡單,還真這般給了屬正致命的一擊。
林渺親眼看著屬正逃命途中再一次遇上劉寅的伏擊,蔡恒戰死,只剩下百余名殘兵敗將逃回了棘陽。他也看見了劉寅的雄威,這確實是一個難以抗拒的高手,他見過齊萬壽的武功,也見過劉玄的武功,還有諸如像幽冥蝠王之類的高手,但是這些人似乎都少了劉寅那種王者的霸氣,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江湖中對劉寅的傳說并沒有錯。
離開任光諸人,并不全是因為范憶,雖然范憶是個重要人物,但是并不放在林渺的心上,之所以離開任光,是因為他看到了鐵雞寨中人留下的記號。
鐵雞寨中的人在淯陽附近留下了記號,這讓林渺有些費解,這當然不會是他和猴七手所留,但是除他兩人之外,又有誰下了鐵雞寨呢?為什么要下鐵雞寨呢?而且還在這里留下暗記,這確實是讓人極為費解之事。
難道說是鐵雞寨中發生了什么事?想到這些,林渺不由得有些擔心,因為白玉蘭尚在鐵雞寨中,雖然山中有近兩百人,這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有用,但若是對付高手,只怕仍難以保護白玉蘭。畢竟,他缺少的是能夠獨擋一面的高手,而這些可以說是他的私事,所以林渺獨別任光諸人,他必須要證實自己的猜測,讓自己能夠安心。
遺憾的是,林渺居然找到了蘇棄,受傷的蘇棄。
蘇棄受傷了,不太重,但也足夠蘇棄折騰的了。而讓林渺錯愕和吃驚的卻是蘇棄所帶來的消息。
白善麟沒死,不僅白善麟沒死,而且還上鐵雞寨帶走了白玉蘭。
林渺幾乎傻眼了,白善麟居然沒死,而且帶走了白玉蘭!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如此說來,那么那封白善麟交給白玉蘭的信是真是假呢?宛城之外所藏的財富又是真是假呢?或許,白家將家產轉至暗處這并不假。
林渺不敢懷疑蘇棄的話,就算蘇棄和金田義看錯人,但是白玉蘭和小晴絕不會看走眼。因為小晴讓蘇棄給他帶來了一封證實白善麟還活著,而且還帶走了白玉蘭的信箋。
字跡是小晴的,白善麟沒有逼小晴走,同時他也因感謝林渺救出了白玉蘭,所以也便將小晴當禮物一般送給了林渺,也并未對鐵雞寨下狠手。
鐵雞寨中沒有能夠擋住白善麟和他那一干高手的人物,是以,只能眼睜睜地望著白善麟帶走白玉蘭。
與蘇棄同來的,還有段斌。蘇棄便是白善麟屬下人所傷,但是蘇棄仍要強撐著來找林渺,請林渺回去主持局面。
林渺真想大哭一場,他在這里為白家的事累死累活,東奔西走地得罪了這么多可怕的對手,可是對方竟然連他也騙了,此刻他才發現自己有多傻。
宛城,局勢緊張卻有序,因為淯陽的失守,這才使得宛城軍民皆大感緊張,戰火畢竟是無情的,這一點無人能夠否認。
林渺故地重回,卻感到有種極為陌生的氣息,昔日童年時光的情景雖在,但已人事皆非。
六福樓,依然氣派,盡管肅殺總是難免,但那高聳的屋脊如蟄伏的巨獸,有吞吐長空之勢。
大通酒樓,門上的封條已經快剝落,也不知道關閉了多少時間,小刀六自然不在其中,這使林渺鼻頭不由得有些酸澀,這可是小刀六二十余年的心血,可是因為他,也因為這無情的戰火,使得這些全都化成了泡影。
林渺找個僻靜的方位自窗子躍入大通酒樓之中,首先聞到的是嗆人的灰塵,映入眼簾的是掛滿了每個角落的蛛網,地面上一片狼藉,斷椅碎桌全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嗅不到一絲人的氣息。
酒樓之中,只有四面墻壁還是好的,里面幾乎沒有任何物件是完整的,不用猜,也知道在封鎖這大通酒樓之前,一定有一群人在這里大大地破壞了一通,至于是什么人破壞的,那便無法猜測了。
林渺感到一陣心酸,卻又無可奈何,不可否認,小刀六是他最好的兄弟之一。
天和街,這是林渺土生土長的地方,昔日,這里貧窮落后,是宛城之中最為寒酸的地方,但卻是宛城之中最為熱鬧的街道。這里的人知道如何自得其樂,知道如何裝腔作勢,可是如今的天和街清冷,幾無人家,只有幾個幾乎可聞到棺材味、行將就木的老人家守在陰暗而破敗的草棚之中等候著死亡的降臨。
老包的包子店和祥林酒館像是被大火燒了一般,四面墻塌了三面,只剩下兩堆廢墟,使林渺幾乎認不出這里曾是天和街最受歡迎的地方。
望著殘垣斷壁,往事有如流水一般涌過林渺的腦海。梁心儀的一顰一笑,祥林的嬉笑怒罵,老包的鼓勵和勸慰,還有包嫂的溫柔……
林渺禁不住雙膝一軟,跪在這片廢墟之前,雙手捂臉,將頭深深地埋在這殘垣斷壁之間,淚水禁不住奔涌而出。
這一切的一切,便好像只是做了一場不堪回首的夢。
也不知過了多久,林渺感到有一只干瘦的手在自己的肩頭上拍了拍,他才緩緩地抬起頭來,卻聞得一聲長而深的嘆息。
蒼涼、無奈而又傷感的嘆息,仿佛是一柄利劍般深深地扎入了林渺的心底。
“六爹!”林渺扭頭,吃驚地低呼了一聲,他認出了眼前的老人。天和街不大,幾乎沒有人是林渺不認識的,包括眼下這有著若縱橫溝壑般皺紋的老臉的老人。
“孩子,是你回來了?”六爹的聲音依然蒼涼而沉緩,那微花的眼要彎下本就已彎得很低的腰才能看到。
林渺沉沉地點了點頭,總算是看到了一個親人,天和街的每一個人在此刻都顯得無比的親切,也都是自己的親人。
“唉……他們都走了,你還回來干什么?這里已經不是以前的天和街了……”老人無限感嘆,卻又飽含辛酸無奈地道。
林渺的心一陣陣的揪痛,這一刻,他居然可以體會到眼前這老人的心境。
“六爹可知道他們都去了哪里?”林渺心中抱著一絲希望地問道。
“他們哪……”六爹的目光有些空洞地望著前方的虛空,喃喃自語道:“他們哪……有的被抓了,有的去打仗了,也有的遷移了。人吶……總得活下去,也只有我這樣快要死的人才留在這里,小伙子,你也走吧!”
林渺心中一陣酸楚,一時之間,他竟無言以對。望著眼前這雙目昏花、須發皆白的老人,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抑或是說什么都沒用。
“你還記得我嗎?”林渺見老人目光空洞,不由得問道。
“記得,怎不記得?你不就是那個愛搗亂的小盛子嗎?”六爹好像想起了什么似地道。
林渺微怔,他知道老人認錯了人,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老人或許真的已經記不起他了,畢竟,他離開這里已有一年了。
“六爹,我這里有些銀子,你拿去用吧!”林渺想想也該走了,在這里呆著也不是辦法,是以起身,將一大錠銀子塞到六爹那干瘦的手上。
“銀子?我要銀子干什么?我都快死了,這些東西又有什么用?”六爹抓著銀子,似乎有些生氣,拋在地上,拄著拐杖,竟然不再理會林渺,蹣跚地走了。
廢墟間,僅留下林渺呆呆地立著,像一棵枯萎了的樹。
蚩尤祠依然在,虎頭幫的人似乎收斂了很多,但在宛城之中,卻仍然存在著這個由混混們組成的幫會。
林渺的心情很復雜,這里昔日也是他風光的地方,昔日這里也極為繁榮,他只要走出山下便會有人跟他打招呼,可是如今,滿山蕭條,雜草枯黃,剩下的,只是冬日的肅殺和寒冷。
“山上還有人!”蘇棄小聲地提醒道。
事實上,林渺早就已經發現山上有人,只是他并不想出聲而已。這些日子來的變化太大,大得讓林渺的心都麻木了。
蚩尤祠內依然有淡淡的余煙飄出,溢著淡淡的香味。
林渺步入其中,卻發現祠內的廳中一排橫立著二十余名虎頭幫的弟子,人人橫眉冷目。
林渺微怔,這可不是他往日所受的禮遇。
“你還有臉來這里?”一名虎頭幫的弟子憤然喝道,余者皆一臉憤然。
林渺再怔,他認出說話的那名虎頭幫弟子,這人曾經還是他的好朋友,那是當初李心湖做幫主時。
“姚勇,這次我不是來打架的,也不是來找麻煩的,我只是想來弄清我兄弟的下落。”林渺暗暗嘆了口氣。
“這里沒有你的兄弟,你的兄弟都已經被你害死了!難道你以為你害得我們還不夠嗎?”一名幫眾憤然質問道。
“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我沒做過對不起你們的事!”林渺有些莫名其妙地道。
“要不是你,官府怎會殺我們幾十名無辜兄弟?若不是你,幫主怎會變成殘廢?若不是你搶走令牌又去惹禍,我們虎頭幫怎會落到今日這般任人欺凌的地步?在宛城,我們已經沒好日子過了,你卻還要回來,難道你就不可以放過我們嗎?”姚勇激憤地道。
“游鐵龍殘廢了?”林渺吃了一驚,心中更痛。
“你走,我們都不想見到你,有多遠你就走多遠,否則別怪我們不念往日情分!”一名虎頭幫弟子呼道。
蘇棄神色微變,這些人居然對林渺如此不客氣。他一直都極為尊敬林渺,是以,聞聽此言他極為惱怒,若非林渺事先已有吩咐,他還真會給這些人一點顏色看。
“阿勇,不必這樣,大家都是兄弟!”一個微有些蒼涼的聲音自廟后傳了出來。
“幫主!”姚勇和眾虎頭幫弟子的目光扭了過去,卻見游鐵龍拄著一根拐杖,在一名幫眾的相護之下緩緩行出。
“鐵龍!”林渺心中一陣揪痛,他幾乎快認不出游鐵龍的樣子了。很明顯,游鐵龍蒼老了許多,整個人再也沒有昔日那張揚的氣勢,仿佛一下子老了三十歲,顯得頹廢而滄桑,只有那雙眸子里似乎仍有那么一點溫和而傷感的笑意。
“阿渺,你回來了,能夠再見到你,我真的很高興!”游鐵龍的眸子之中竟閃著一絲淚花,語氣之中充滿了暖暖的情意。
林渺心中一陣抽搐,一種酸澀的感覺涌上了他的鼻頭。這個昔日曾經與他不睦的對手,今日卻原諒了他一切的過錯,包括自己連累他變成殘廢。他能夠感受到對方內心的酸楚苦澀和對自己深厚的感情,那閃爍在游鐵龍眸子里的淚花便是一切最好的證明,無須任何言語。
這一刻,林渺才真的明白,昔日的游鐵龍并不是對他有成見,雖然昔日兩人時有摩擦,但是游鐵龍內心深處仍將他當成兄弟看。
蘇棄竟也莫名地為之震撼,不是因為游鐵龍的氣勢,對他來說,游鐵龍毫無氣勢可言,但在這個潦倒的殘廢身上,似涌動著一種足以讓人震撼的情感,深沉、真摯而無私,這使他不能不生出一種敬意。
虎頭幫所有的弟子都不再出聲,游鐵龍那一席話,也在他們的心中激起了千萬層漣漪,他們知道幫主并沒有怪林渺,而是原諒了這個人。
“鐵龍,我對不住你!對不住所有兄弟!”林渺突地跪下,痛苦地叫了聲。
“阿渺,這是為何?快起來!”游鐵龍拄著拐杖吃力地扶住林渺,驚聲道。
一旁的人連忙扶住游鐵龍,擔心游鐵龍摔倒。
“我沒想到會弄成這樣,這一切都是我的錯!”林渺心中極為后悔,立起身來扶住游鐵龍道。
“這不關你的事,其實,你能殺了孔庸也是為我們虎頭幫掙光了,雖然有些兄弟受了牽連,但那只怪孔森那狗官,現在孔森也死了,大仇總算得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好了,你能安然無恙,老幫主在天有靈,也應該含笑九泉了!”游鐵龍深情而誠懇地道。
林渺頓時內疚于心,可一時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都是自家兄弟,何用瞪目相對?還不去告訴所有兄弟,阿渺又回到了我們之中!”游鐵龍顯得很興奮和欣慰。
姚勇心中似乎尚難以釋懷,但自從游鐵龍為了贖回眾兄弟而寧可自殘其身后,他對游鐵龍無比尊重,昔日的游鐵龍總是一副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的態度,讓虎頭幫收斂作風,卻被眾兄弟看不起,認為其膽小怕事、懦弱,是以上次林渺的強硬作風立刻受到了幫中兄弟的欣賞,這才有人在林渺拿走幫主令符時沒有阻止。可是事實卻證明游鐵龍絕不是膽小怕事,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想讓幫中兄弟們不再損傷,一個懦夫是不敢為兄弟而自殘其身的。是以,游鐵龍得到了幫中所有兄弟的尊敬,但這有什么用?他沒了一條腿,等于成了個廢人,于是兄弟們只好傾心照顧這位幫主。
“你怎會變成這樣?”林渺扶住游鐵龍,痛心地問道。
“孔森給我出了一道題,他說:要么我要自己的腿,要么我要這一幫兄弟,于是我便選擇了。不過,這些都已過去,我帶你去看一個人,我想他一定很想見你!”游鐵龍平靜地道。
林渺聽著游鐵龍這番平靜的話,不禁心中升起了一絲敬意。
“幫主!”“幫主……”幾名幫眾恭敬地叫道,同時都驚訝地望著林渺,他們自然都認識林渺,只是他們不知林渺何時與游鐵龍一起,因此都是欲言又止。
“阿四醒了嗎?”游鐵龍吸了口氣,輕輕地問道。
“他正在后園練走路。”一名幫眾望著林渺,有些顧慮地道。
“阿四,阿四在這里?”林渺喜問道。
游鐵龍點了點頭,神色卻有些無奈。
林渺好像意識到了什么,心中升起一團陰影,問道:“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
游鐵龍嘆了口氣道:“他沒有了雙腿!”
“什么?”林渺如遭雷殛,想到阿四當日與他同去殺孔庸的情形,當時他們不是已經逃出了城外嗎?可是又怎會斷了雙腿呢?
……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龍族(1-3合集)(修訂版)
《龍族》同名動畫正在騰訊視頻熱播,8月19日首播三集,每周五10:00更新一集。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門轟然洞開,掩蓋于歷史中的戰爭就要在他面前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中國幻想扛鼎之作,千萬冊暢銷奇跡,三年修訂,六萬字新篇。每個人都曾是荒原上的孩子,走出去的那個是扛起戰旗的王。
龍族(1-4合集)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