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時候,新聞里頻繁出現了一個詞——裸貸。
“在放貸人這里,裸條已經形成具有上下游的色情產業鏈:女性拿裸照抵押,線下‘肉償’,并存在跨地域販賣肉償權利的情況。例如,裸貸女孩在北京,放貸人在上海,如果‘肉償’不便,放貸人會和裸貸女孩談好肉償條件,并將肉償權利轉賣給北京的放貸人。”
一個“裸貸”的女孩遭到放貸人的威脅,在極其恐慌下選擇了自殺。
晚喬
《驕陽》是一個有關“裸貸”的故事。
“裸貸”是一個近些年才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新鮮詞,百度詞條對其的解釋是:“裸貸”是指在民間借款時,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證的裸體照片替代借條。當發生違約不還時,放貸人以公開裸體照片和與借款人父母聯系的手段作為要挾逼迫借款人還款的一種違法行為。
“裸貸”的新聞一出,網上罵聲一片,很多人在指責違法放貸行為的同時,更多把矛頭對向了那些流出照片的大學生,虛榮、拜金等各種污言穢語都傾瀉在她們身上。
說老實話,當初看到這個新聞時,我除了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更多的是揪心,是替她們感到惋惜。
我相信很多去借貸的女孩,很可能是因為虛榮,因為拜金,因為一個包包,甚至一臺最新的iPhone而做了錯誤的決定。
但那么多卷進這個事件里的人都是這個原因嗎?會不會也有一些,是迫于無奈,不是因為對于物質的過度追求,而是真的走投無路呢?
畢竟活著總不可能事事順意。
也許衣食無憂的人永遠理解不了,但那樣的絕望也真實存在。
我常常在想,若一個人處在一種極端的環境下,被迫做出了一些極端的行為。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拿道德、是非、對錯來評斷,是不是就有些片面?
對于一個花季少女來說,因為一時的錯誤賠上一生,會不會有些殘忍?
大概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于是生出了這個故事。
欲望是無止境的,是利用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還是讓它變成摧毀你的利器,最終的決定權還在你自己的手上。
小編寄語
青春的時候總是有太多太多的選擇,但愿那些選擇都滋養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