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缺少的東西

  • 一任群芳妒
  • 流光寂
  • 3166字
  • 2020-11-10 15:22:17

羅姨娘一手抱著兒子,女兒姜韻站在一邊,正從丫鬟手里接過一杯新的滾茶,輕輕吹著,要遞給羅姨娘,不想從隔壁書房傳來的怒吼嚇得她一哆嗦,茶杯晃動,茶水四溢,滾過她的手背,雪白的肌膚立時紅了一片。

羅姨娘本就心煩意亂,看姜徹回了西院卻沒進自己的屋子,心里更是惴惴不安,此刻聽姜徹的聲音便知道他確實是動怒了。懷里的葳哥兒被父親的吼聲嚇到了,開始哭個不休,羅姨娘忙著哄兒子,也就分不出心來看女兒。

丫鬟趕忙去拿清涼膏,姜韻捂著燙得紅腫的手背,心里更是難受。她想起從前,孫氏和父親鬧了矛盾,父親就會來母親這兒,一府的下人看風使舵,都會兜著熱臉來討好母親,可過不了幾天,父親和孫氏和好,連著一府的丫鬟,又會把她們母女倆忘到爪洼國去。

孫氏死了,她心里大舒一口氣。但此刻,那種隱隱的不安又堵得她胸口發悶。

——

姜承鈺沒再到西院去,她留在東院,去了杜姨娘那兒,沒過多久,就有婆子送了好幾摟炭來,又捧了好幾個暖爐。

杜姨娘眼睛睜得大大的,很是驚訝。

“二小姐,今天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羅姨娘竟著人給咱們送了這許多炭盆暖爐子。”

“更好的還在后頭呢。”承鈺輕笑,她見杜姨娘一雙柳葉眼又紅又腫,顯是哭過的。

看來早晨的事,杜姨娘并不敢找羅姨娘理論,只自己在底下偷偷哭了一場。

她記得杜姨娘是父親的通房丫頭抬上來的,資歷比羅姨娘還老些,如今該有三十四五的年紀,不過心思單純,性格純良,不比羅姨娘整日勞心傷神,看起來比羅姨娘倒要年經幾歲。

要論姿容,杜姨娘不比羅姨娘遜色,但為何杜姨娘不得父親寵愛?

屋子里圍了一圈炭盆,暖和了不少,承鈺覺得渾身通泰,身上的寒氣都被驅走了,小手攥著針線,在繡繃子上來來回回地穿梭也靈巧了許多。

平彤仍是找了張繡杌,無牽無掛地準備用那堆碎料子給承鈺做一件里衣,姜徹走后,除了命人送了爐子,還叫人在杜姨娘處擺了頗豐盛的午飯,平彤和幾個小丫頭撿剩的吃了,無一不是美滋滋一片。

杜姨娘也埋著頭,自顧自地做她的繡活兒。羅姨娘要想故意刁難她,克扣月例銀子也不是一回兩回了,要生存總得想點法子,她便時常繡一些小物件,托丫鬟到外院找相熟的小廝,拿到外邊賣掉,這樣下來,生活剛剛能周轉過來。

幸而她無兒無女,免了不少牽掛,也免了招來羅姨娘的嫉恨報復。

女紅做得乏了,承鈺又拿過一本泛黃的舊冊子看起來。這本冊子上都是她母親當年偶爾詩興大發,即興揮寫下來的,曾經父親拿著還好一通贊賞,只是后來母親去世,父親又冷淡薄情,這本冊子便被隨意地扔棄,還是當初搬屋子時,承鈺撿到珍藏起來的。

“二小姐,你看的這是什么呀?賬本子嗎?”杜姨娘湊近來瞧了兩眼,搖頭笑道:“這些彎彎繞繞的黑字兒,我是一個也不識得,從前老爺要教我寫字,我是抱著頭就跑掉的。咱們女兒家,德容言紅做得好就行了,何必在文字上下功夫呢?”

承鈺看杜姨娘見了字直皺眉頭的模樣,心里頓時明白了幾分。依她看來,姜徹從來更注重女子的才華頭腦,杜姨娘美則美矣,但大字卻不識一個,這讓拜閣入仕,一向自詡胸中有丘壑的父親很是不滿。

羅姨娘雖然也是丫鬟出身,但當年是祖母身邊的紅人,跟著祖母核對帳目,收發對牌,還是識得不少字的,加上她聰明伶俐,心機頗深,如何俘虜不到父親的心。

承鈺微微嘆氣。想來父親從小疼愛自己,也有一大半是因為自己工于詩書,又寫得一手簪花小楷的緣故吧。

當初孫涵對自己的字也是贊不絕口。

那個十六歲的少年穿一身石青色的杭綢直裰,湊近了看她寫的字,溫熱的呼吸噴到她的一側臉頰上,弄得她心里有些癢癢的,但又不敢回頭去看這位大哥哥。

忽而眼前伸了只修長白皙,骨節分明的手出來,指著一個字“承”字,說最后一撇寫得有些長了,當收則收。

不知為何,前塵往事驀的兜上心頭,承鈺搖搖頭,努力想忘個干凈。

不一會兒院中傳來不少腳步聲,人聲嘈雜,承鈺猜著是收拾屋子的人來了。平彤也聽到了,連忙起身把屋門開了條縫兒,往外探看。

“姑娘,有人來給咱們搬屋子了。”平彤喜上眉梢。

“快把門關上,冷風鉆進來了,怪冷的。”搬東西要挑身強力壯的男子,院中少不得有外院的小廝,不得不避著。

這么一說,平彤也發現自己貼近門縫的一面臉被吹得冰涼涼的,因此趕緊關了門,笑嘻嘻地道:“看來老爺的意思是要姑娘搬回夫人原先的屋子住了。本來咱們姑娘就在碧紗櫥住得好好的,也沒礙著誰。”

杜姨娘聽了仍是驚訝,不過沒再多問什么。老爺開始思念亡妻,關心小女,想必會時時往東院來,既如此,自己見到老爺的機會也就多了起來。

她也不是完全沒有腦子的人,但是看清府中水深,沒有主母主持,一切又都被羅姨娘捏在手里,她無依無靠,只能暫且止步于解決溫飽。

昨日平彤求到她這里,她也是念著昔日孫氏對自己多有照拂,不忍心看她的小女喪命,才偷偷叫人請了大夫,沒想到還是讓羅姨娘知道了。

——

自那日下午起忙活了足有兩日,承鈺才搬回原來的正房內室。

這兩日她都住在條件勉強過得去的杜姨娘處,姜徹似乎政事繁忙,只每晚來杜姨娘這兒陪承鈺用晚飯,父女倆略寒暄兩句,便匆匆回西院。

到底幾年沒相處了,天然的父女情也得慢慢培養。

不過姜徹回西院后沒去羅姨娘房中,而是直接回了書房,通常在那兒待上一整晚也不出來。數九寒天,羅姨娘總不能抱著兒子牽著女兒,一直在房門口等著姜徹,于是只得命小丫鬟在書房門口守著,什么時候姜徹出來了,或是姜徹要什么東西了,便立馬回屋通知她。

不過這招在第二天晚上,被姜徹從書房摔出來的一杯滾茶給破了。小丫鬟捂著被燙傷的手在羅姨娘面前嗚咽,羅姨娘沒法,嘆了口氣,一晚上也不得合眼。

第三日丫鬟婆子們趕在午飯前收拾出了屋子,平彤把她們為數不多的細軟包裹起來,興致盎然地搬回往昔的碧紗櫥。

在平彤看來,屋子里只要有暖暖和和的地龍,有案幾繡墩讓她能安安靜靜地坐著做繡活,就是一間頂好的屋子。這幾日她在杜姨娘那兒學到了芍藥花的新繡法,此時迫不及待地想試著給承鈺繡張芍藥花的帕子。

可承鈺不能簡單地看待這間屋子。她細細地打量起來。

正房三間屋子,隔出了碧紗櫥和一間小小書房,剩下的是曾經母親的坐臥宴息處。臨窗大炕上設著一整套秋香色的靠背,引枕和大條褥,兩邊是一對榆木半枝蓮小幾。右邊幾上擺著盆水仙,淡白的花朵開得正好,左邊幾上是針線籃子。

炕下面是張三彎腿荷花藕節方桌,邊上幾張秋香色的繡墩。

書房是用紫檀架給隔開的,里面那張大理石大案還在,筆墨一應俱全,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仍是母親當年在時的模樣。

只是……

承鈺心里雪亮,知道自己還得硬著頭皮繼續和羅姨娘打交道。

一會兒管事婆子帶了幾個丫鬟來,承鈺沒再挑貼身服侍的丫鬟,只留了幾個供灑掃房屋,來往使役。

午飯時姜徹過來,問承鈺還滿意否,承鈺搖了搖頭,說道:“父親,我看這些擺設仍是按母親在時那么擺的,只是,面子上還好,里子卻都給換了。”

“您看這梳妝臺,女兒明明記得當年是一張金絲楠木的梳妝臺,如今卻成了榆木的;那面架子上明明有許多母親從京中帶來的汝窯瓶子,定窯花瓶,還有女兒最喜歡的一件粉彩陶翼獸,怎么如今一件也沒有了。這些底下人莫不是欺負承鈺年幼,還當承鈺記不得……”

說到這兒,承鈺眼眶微濕,沒再繼續說下去。

不過,說出來事情便成了七分。姜徹此時的面色已經不大好看了。

當初孫氏和姜徹鬧了矛盾,姜徹不來孫氏屋子,孫氏愣是咬著牙,一言不發,也不理睬姜徹,隔閡才會越來越深。六歲的小承鈺見了,心有埋怨,對姜徹也是態度冷淡,父女少有交流,感情才會越來越淡。

承鈺要做的第一件,便是把事情清清楚楚地攤開來說。

她不屑于和羅姨娘見面說話,但母親的東西得要回來。承鈺憶起前世,姜韻在她被接到京城之前便嫁給了泉州的一戶詩書宦族,雖已到了末世,但名譽聲望世代積攢,也算得上當地的望族。

姜韻作為一個六品官家的庶女,這門親事是高嫁了。

而點嫁妝那日,承鈺分明看到了不少母親的陪嫁和從前母親房里的東西,尤其是那副十二抬的金絲楠寢具,聽說是母親的三姐姐親手添置的,一直存放在庫房里,連母親自己也舍不得用。

這樣想來,羅姨娘不知吞了多少母親的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白沙| 邹城市| 隆德县| 卓尼县| 高密市| 建宁县| 鄂托克旗| 岳阳县| 根河市| 南丰县| 德阳市| 乾安县| 阳东县| 成安县| 湛江市| 金川县| 兖州市| 桑植县| 海口市| 康马县| 东丰县| 古交市| 吉水县| 通州区| 班玛县| 榆中县| 中江县| 桂东县| 宜城市| 马尔康县| 常宁市| 汪清县| 嵊泗县| 博野县| 堆龙德庆县| 迁安市| 甘德县| 原阳县| 富蕴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