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喬家吃飯
- 崛起于2009
- 平底鍋煎蛋
- 2241字
- 2019-04-04 11:51:38
“老板老板,大事不好啦!川普要求臺積電和三星,不準給我們代工一塊芯片!”
黑暗中,葉曉奇突然睜開了眼。感覺身上不爽利,葉曉奇抬手在臉上胡亂抹了一把,全是汗。
原來是個夢。
感覺“剛剛”還在和孟凡蕓聊著天,聊著聊著眼皮子越來越重,不小心倒在沙發上睡著了,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在床上了。
外套沒在了,褲子和小線衣沒脫,身上被蓋了一條毯子,出了這么多的汗,熱的緊了。
眼睛睜大了一些,努力的打量了環境。看不清,四周黑洞洞的。
說是黑不太恰當,應該叫昏。透過薄紗簾看窗戶的顏色,時間應該是傍晚,太陽剛下山不久。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刺啦刺啦”,一陣拖鞋的聲音響起,聲音由遠及近,由小變大。
葉曉奇頭一歪,閉上了眼,胳膊放回原位,裝睡。
黑暗中,似乎有個人影,推開了門,站在了床邊。葉曉奇瞇縫著眼,透過歪著的腦袋,偷偷打量著眼前的人影,熟悉的一步裙,這大概就是孟凡蕓了,心放了下來,沒動。
片刻后,感覺毯子被輕輕拉扯了幾下,然后人影便又帶上門出去了。
稍微等了一會兒,葉曉奇起身,也找不到鞋子在哪了,光著腳踩在木地板上,走到了門邊,拉開門。
熟悉的客廳里,孟凡蕓坐在沙發上,低著頭,聚精會神的正在玩手機,嘴角綻放了一個微笑,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好玩的東西。
聽到聲音,孟凡蕓抬起頭,笑道:“你醒啦?看你睡的香就沒叫你,光明哥中午就回來了。”
葉曉奇禮貌的回了一笑,問道,“幾點了?”
“7點多了”,孟凡蕓起身道,“餓不餓?餓了我們去吃飯。”
不說還好,一說葉曉奇就感覺饑腸轆轆的,五臟廟要造反一樣,飛機上墊的那點東西早沒了。
“行”,葉曉奇點頭,“我衣服呢?”
“稍等啊。”
孟凡蕓走了過來,回到葉曉奇剛剛睡覺的房間,似是從門后把葉曉奇的外套取了出來。又回到客廳,從茶幾下面取了一雙拖鞋,“穿這個吧,下午去超市新買的。”
葉曉奇套上拖鞋,道:“我去洗個臉。”
“這邊。”
孟凡蕓領著葉曉奇,到衛生間,又從衛生間的柜子里取了一條毛巾出來,“用這個,也是新的。”
水龍頭嘩嘩的響,又戛然而止。葉曉奇拿起毛巾,擦干了水分,又抹了抹脖子,舒服了不少。不經意間瞅了瞅毛巾,邊緣的標簽上打著幾個單詞:
“made in China”。
好似想到了什么,葉曉奇彎腰,脫下來一只拖鞋,拿在手里,鞋底同樣是這句:“made in China”。
葉曉奇怔住了,又沉浸在了剛才的夢里。
在夢里,葉曉奇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干翻了高通,打死了蘋果,整個美國的民用電子設備上都被葉曉奇搞成了“made in China”。于是乎,川普就給自己來了當頭一棒,敲醒了。
孟凡蕓見葉曉奇半天沒從衛生間出來,便敲了敲門,走進來看看什么情況,推門進來看到的就是這個光景:葉曉奇一只腳踩著拖鞋,另一只赤裸裸的踩在地上,跟個呆頭鵝一樣,低著頭,看著手里的拖鞋鞋底。
“怎么了?”孟凡蕓有絲緊張,“是拖鞋有問題嗎?”
“不是,沒有的事”,葉曉奇醒過神來,嘿嘿笑了笑,拖鞋扔下地,順腳一伸,牢牢的把拖鞋套在了腳上,“拖鞋挺好的,挺舒服的。”
“哦……”孟凡蕓道,“那走吧。”
不是在孟凡蕓家里,也不是出去下館子,而是在隔壁,喬光明家里。
兩家本來就是鄰居,過去時候葉曉奇這才發現,兩家之間的柵欄,中間開了一個小口子,可以內部聯通。
一樣的院子,一樣的擺置,葉曉奇跟在孟凡蕓后頭,這就到了喬光明的家。
推開房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大胖娃娃:“叔叔好!”
心知這是喬光明家的孩子,葉曉奇摸了摸口袋,尷尬了,沒帶禮物。
葉曉奇又在外套的口袋里摸了摸,索性把飛機上帶出來的小零食,一袋蘋果干,拿了出來,遞給小男孩,“哎,你也好,真乖。”
趁著小孩兒接東西的功夫,葉曉奇忍不住趁機在小孩兒毛絨絨的腦袋上摸了摸。哪知小孩兒不知趣,脖子一歪,跑到了一邊,“姐姐好。”
看著旁邊乖乖的被孟凡蕓把玩腦袋的小屁孩,葉曉奇心里就吃味兒了:這待遇差別有點太大了吧,怎么一個叔叔另一個就姐姐呢?
“別在那站著了”,喬光明也出現在了眼前,“吃飯吃飯,聽說您一天都沒吃東西了,來來來,進來坐。”
喬光明家里的飯很豐盛,八菜一湯。西餐是沒有的,正兒八經的中式炒菜,有葷有素。都是些家常的,番茄炒蛋,蒜臺肉絲之類的,湯是米酒蛋花湯。
喬光明的老婆托著小碗兒,來回兩趟,盛來了米飯,看樣子很高興,“聽說您也不喝酒,那感情好,我們家老喬也不喝。不喝好,王八湯喝多了沒好處,我二舅家的小子……”
四個半人,五副碗筷,配上八菜一湯,已經是極為豐盛了。更別說孟凡蕓上午才提到過,這邊菜價貴的嚇人,平民老百姓日常都是吃漢堡包的,一天都吃不了幾片生菜葉子。
算下來,這一頓花費可不菲。
說起來也是逗了,中國人見慣了西餐,自以為西餐就是意大利面、鵝肝湯、牛排、披薩吧啦吧啦的。其實老美不這樣,老美日常就是面包,面包,和面包。
就說西餐的一道招牌菜,煎牛排,歪果仁可不常吃,普通人大約一個月平均能吃個三四回吧,這已經算小康階層了。窮一點的,幾個月才能吃上一次。
天天吃牛排,那也得問牛愿不愿意。就算牛愿意了,還得問富蘭克林同意不同意。
還有個比較逗的地方,是牛排幾分熟的問題。這個幾分熟的詞,對應的是英語里牛肉的幾個稱謂,比如說八分熟,肯定是中文原創的……
關于這一點,葉曉奇早有體會了,要不然也不能在愛爾蘭的時候,變著花樣折騰蘿卜和土豆。看樣子,葉曉奇重生之前,這副身體,大約吃的也就是蘿卜和土豆。
都說留學生是高富帥,可留學生涯,基本都是不怎么愉快的。大多數家里咬著牙供孩子出國的,跟外邊一比也不敢說有錢,浪不起來。
“吃吃”,喬光明舉起了筷子,“葉總您別見生,餓了就吃。”
喬光明的老婆也期待又緊張的看著葉曉奇,“對,嘗嘗看,好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