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手機和相機
- 崛起于2009
- 平底鍋煎蛋
- 2502字
- 2019-03-20 13:31:56
銀杏很優秀。
這一點龔賽剛心里清楚,葉曉奇也清楚,包括設計這款手機的人,乃至代工廠家都清楚。
但是,怎么讓消費者清楚,這就難了。
前后2000萬像素和雙攝都只是表象,整部手機最昂貴的零部件除了soc芯片便是傳感器。進光補償和AI優化,是整個手機最有價值的內在核心。
但廣告宣傳卻不能這么說,不能說我們傳感器最先進和拍照體驗最好,反倒是2000萬像素的紙面數據似乎更有說服力一點。
當然了,無論哪個,單獨拿出來放在幾年后,其實都不值得一提,但在一切都未知的當下,銀杏已經把手機拍照做到了極致。
龔賽剛記得有一次葉曉奇跑到樓下商量研發細節的時候,對方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手機拍照和相機拍照,未來哪個會更有市場?”
這就是在考驗眼力了,龔賽剛只記得當時她很是認真的思索了一番,才慎重的回答:“我覺得,短時間內的話,沒有可比性。拍照對于手機來說只是個附屬功能,卻是相機的主要功能。未來的話,我認為手機的市場會更大一些,受普通消費者歡迎,相機則是在專業領域無可取代。”
當時葉曉奇這么回答的:“其實你已經有了一點直覺,只是你還不夠大膽。我就這么跟你說吧,拍照領域的未來是屬于手機的,也一定是屬于手機的。相機在手機面前,簡直是不堪一擊!”
這是個預言,這個預言很大膽,大膽到直到2018年,自媒體都不敢這么吹。
自媒體不敢這么說,葉曉奇覺得,那是因為他們不專業。一群只知道洗稿和追熱點的家伙,哪有功夫想這個。
龔賽剛記得當時葉曉奇給的理由是:“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曾經誰能想到一整套的計算機硬件會被集成到一塊小小的soc芯片里?誰能想到一間裝滿三間大房子的初代計算機會進化成一個小火柴盒?誰能想到當年叱咤風云的大哥大,如今只是小手輕輕一握,便能聯通世界?”
“相機比手機的優勢所在,就在于傳感器,專業的傳感器塞不到小小的手機里面。但是尺寸的問題卻是最不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進和技術的進步得到解決?!?
“相機相比手機的缺陷,卻不是技術進步就能解決了。想一下中生代研究的是什么,手機能搭載人工智能,相機能嗎?用手機拍照,就等于在拍攝照片之后,還能直接現場找到專門的后期團隊完成處理,并且隨著技術的完善,這個所謂的后期團隊的處理效果也越來越好。”
龔賽剛當時只覺得葉曉奇說好像哪里不對,也提了一個問題:“手機會發展,相機難道不會嗎?手機可以克服傳感器的問題,相機也可以使自己加載人工智能。”
葉曉奇問道:“手機的優化功能可以在線升級,相機可以嗎?”
龔賽剛答:“相機可以通過電腦聯網升級?!?
“在線升級和借助電腦聯網哪個方便?”
“相機也加入聯網功能,支持在線升級?!?
葉曉奇笑了,促狹而又玩味的笑了:“能優化,能聯網,這樣的東西你還管它叫相機?”
葉曉奇對龔賽剛的培養是不余遺力的,他希望龔賽剛能繼承自己的理念,時不時就要把一些思想灌輸進去,哪怕只是對未來的縹緲預測。
回想到這一幕,龔賽剛搖搖頭。
雖然老板說的很有道理,也一向很有眼光,但是未來是最不可預估的,最飄忽不定的。
現在說那些都還為時過早,眼下最重要的事情,當屬銀杏系列手機的銷售。
銀杏系列作為目前手機界最接近相機的存在,定價可不含糊:2299。
這還是基礎版的,最高版本的銀杏plus,定價是3299。
這個價格區間已經和三星等同了,僅次于蘋果。留出來的利潤空間自然也是足夠的大,高通稅也是最高,超出以往所有機型。
本來應該便宜點的,葉曉奇不同意,說什么比什么什么廠良心多了,降低平白降低了檔次……
什么什么廠?
龔賽剛再次甩了甩頭,老板不說,也不好問。龔賽剛心里把什么什么廠自動理解為蘋果和三星,確實比他們有良心。
拿起葉曉奇讓人送過來的文案,龔賽剛開始認真看了起來。
就一頁紙,一行一行的手寫體就跟誰家孩子涂鴉一樣。
第一行:“以下廣告語僅供參考,具體方案,自行決定?!?
依次往下看。
“2000萬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
“前后2000萬,拍照更清晰?!?
“銀杏,這一刻,更清晰?!?
“引領4G,至美一拍。”
“讓未來,現在就來。”
……
葉曉奇很無恥的又做了一次抄襲狗,無論藍綠廠的手機怎么樣,反正葉曉奇最佩服的還是他們的營銷功力。
只是龔賽剛看著看著就皺起了眉頭,前面寫的還像那么回事,后面幾句文案是幾個意思?
“無所謂沒有陽光,前行的你就是焦點?!?
“無所謂沒有背景,因為你就是風景。”
這跟拍照手機有一毛錢關系?
怎么聽都像是肚子里沒餡的時候,拿出來忽悠人的話。
想了想,龔賽剛把A4紙從中間折了一下,而后直接把后半段撕下來丟進了垃圾桶:銀杏,不需要這些,未來銀杏也會更強大。
鄧助理敲門進來,“龔姐你找我?”
龔賽剛點頭,“嗯,召集運營部開會?!?
龔賽剛這邊忙著上線前最后一刻敲定營銷方案,葉曉奇則是跑到了倉庫。
王久明陪在一旁,拿眼詢問了一番,葉曉奇道:“開始測試吧?!?
倉庫的導軌下方,“大狗”安靜的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就跟昏死了一樣。身上縱橫交錯的導線和導管,則像是重癥病人身上的輸液管、氧氣罐、除顫儀。渾身散發的金屬光澤,又仿佛表明,這是何等恐怖的鋼鐵巨獸。
一名員工走到“大狗”前面,撥動了開關,另外幾名則是在電腦前檢測著大狗的運行數據。
只聽一陣發動機轟鳴的聲音,“大狗”搖搖晃晃的動起來了……
然后按照預設的路線,慢悠悠,慢悠悠,從導軌下方,從一頭走到另一頭,折返,從另一頭再回來,再折返。
半年多的時間,從無到有,花費了3000多萬,終于見到了這么一個東西,葉曉奇就這么靜靜的看著“大狗”溜圈,就這么看著。
靜靜的,只是葉曉奇這么認為的,其實很吵。
大狗的原樣山寨版,和原版是一模一樣的,噪音都很大。同樣的都是汽油發動機帶動液壓泵,液壓泵再帶動四肢,完成身體的運動。
等大狗來回走了大約20圈,葉曉奇動了。上前兩步,抬腳,狠狠的就是一腳。
大狗被踹翻,四肢胡亂的蹬著,躺在地上掙扎。
一名員工忙上前關閉了開關,大狗徹底熄火,就跟死掉了一樣。
這一幕王久明看見了,苦著眉,心疼壞了:好不容易日日夜夜的弄,才弄了這么個東西,平日里跟親兒子似的,舍不得打舍不得罵,機油都是每天一保養,系統都是每天一檢查。
這可好,初步有了眉目,老板上來就是這么暴力,可沒有第二個“大狗”了呀。
葉曉奇返回,走到王久明面前,道:“下一步研發計劃,能腳踹不翻,能根據環境和行進速度切換步態,能步態學習,能智能跟隨人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