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程序猿的屈辱
- 崛起于2009
- 平底鍋煎蛋
- 2487字
- 2018-10-19 15:17:52
一番收拾之后,龔賽剛穿上了孟助理的拖鞋,沒人說話。
隔了一會兒,葉曉奇才問道:“沒事吧?要不要提前下班回家收拾收拾?”
“不,不用了……剛說到哪里了,您接著說。”
在和狗計較和職業精神之間,龔賽剛稍作猶豫后果斷選擇了后者。
其實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紅燒肉上班的時候就是允許帶寵物上班的,后來有了鼓勵師之后,鼓勵師在擼貓之余,還會給這些小主子喂水喂糧提供照看。別小看這些小主子,它們也是“鼓勵師”的一種,對于緩解工作壓力作用很大。其實國內很多公司都允許帶寵物上班,養不養寵物往往取決于住所的大小和照看的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了“豪華宿舍”和小姐姐的照看,紅燒肉養寵物的人數也是與日俱增,從而有了“轉正員工才可以帶寵物上班”的限制性規定。
但是不論誰家的寵物,都沒有老板家里的囂張就是了,這么大一丁點就會抱著別人的腳撒尿了……
“哦……那行吧”,葉曉奇也只能選擇忘記剛才的事情,說說手機研發的事情,“手機設計,剛說了,其實很簡單,組裝電腦會吧?不會?搖什么頭啊,這么簡單的事情,你不會?”
龔賽剛暫且把狗的事情拋在一邊,認認真真的聽老板“傳授經驗”,一邊搖頭一邊心里吐槽著:合著我就該什么都會?我又不是魯迅!
葉曉奇一看,這要是什么都不了解,還真是難以上手,于是說道,“那這樣吧,我給你做個簡單的培訓,你跟我來。”
說著葉曉奇推開門,走了出去,走著走著就走到了測試部,龔賽剛跟在后面,孟凡蕓在工位上找了個紙箱子,隨手給狗尾巴上別了一只發卡后就放在紙箱子里任它自己玩了。
孟凡蕓剛給狗尾巴上栓了一根咬膠,然后把狗放到了一個敞開的紙箱子里,讓它自己跟自己玩。看到葉曉奇出來,以為是老板不放心,忙抱著紙箱子給葉曉奇看。
“大家都注意”,葉曉奇在測試部的門口拍了拍巴掌,測試員一個個都看了過來,“現在臨時征用測試部,各位手里有活的保存一下,現在下班,私人物品放在抽屜里,能帶走的盡量帶走。給各位15分鐘的時間,15分鐘后辦公室里不準留人。”
“這誰啊?”
“噓……他們的大老板……”
“哦……”
“另外一個以前是這家公司主管。”
問話的這位麻溜的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滾蛋。
測試部不同于其他部門,出于很多因素考慮,主要是出于成本考慮,這里基本上都是人力外包的,只有主管級和部分骨干是直屬員工。其他的人都是別的公司進駐的,人員流動也相當大,所以有幾個人不認識葉曉奇很正常。別說外包的員工不認識老板,直屬員工也難有幾個有機會見見老板長什么樣的,吃飽了撐得才會特意像看猴子一樣去認識認識,員工們更熟悉的只有自己身邊的同事和上級。如果能認出上級的上級,那已經屬于頂尖的比較八卦的人才了,大部分人能對老板有個直觀印象的機會只有在年會上了。葉曉奇身邊矮一頭看著跟低眉順眼的小媳婦一般的龔賽剛,不認識的就更多了。
說起來,龔賽剛從這里調到紅燒肉去,已經好幾個月了,幾個月時間里,測試部的員工已經換了大半茬。
看著魚貫而出的下班員工,龔賽剛有些不明白,手機設計跟測試有什么關系?
待人都走后,主管留在最后,對葉曉奇欠身笑了笑,遞上了一串鑰匙,然后背著包也走了。
葉曉奇這才踏步走了進去。
空空蕩蕩的測試部,從門口望去是一個個顯示屏,國產品牌和Apple各占一半,工位與工位之間則是標配的綠蘿。再走進去一些,就能看到一個個茶杯、手辦、鏡子等零碎物品,更多的還是一些看起來很正經其實就是裝飾品的《c++實用教程》《PHP與MySQL》這樣的書籍。
“我們先說電腦吧”,葉曉奇隨意找到了一個一看就是女孩子的工位上,指著桌上的一臺電腦說道。龔賽剛亦步亦趨的跟著,隨著葉曉奇的手指方向看去:西瓜樣式的坐墊,一看就很軟和,工位上的文竹在下午的陽光里搖曳著糾纏了旁邊的一盆發財樹,各式各樣的小玩偶占據了工位一半的面積,一個兔耳朵手柄的茶杯靜靜的矗立在桌子上,主機箱和顯示屏在另一角擁擠著。
相對于旁邊兩個工位,這個姑娘的工位簡直要把人萌化了,然后只聽葉曉奇說了句,“我現在給你演示一下拆電腦,我們來了解下電腦的構造。”
龔賽剛:……
葉曉奇拔了電源,隨手就把機箱蓋上的螺帽擰了下來,然后輕輕一扣,機箱蓋就脫落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元器件暴露在眼前。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似曾相識的場景。
這輩子醒來就已經在愛爾蘭留學了,上輩子的大學生活還記憶猶新:和上下鋪室友討論著怎么用三千塊錢組裝一個高配置主機的高難度課題的日子,每次下課都都去打聽硬盤價格直至聽到每G容量跌到5毛錢的日子,每天混跡在科技市場不僅要被各種銷售人員拉著袖子不讓走還要甜言蜜語的哥哥叔叔的叫著套取情報的日子,有了電腦以后每天把電腦當媳婦研究怎么讓媳婦超頻怎么讓媳婦承受更多的負載獲得更好的散熱的日子,這些日子一一浮現在心頭。
葉曉奇一邊拆機,跟龔賽剛介紹著主機結構,一邊回憶著前世和硬件的緣分。
“你看啊,這個風扇不用介紹吧,散熱的,風扇緊挨著的一定是CPU,也就是處理器,元器件上都打印的有型號,電腦的設計主要還是傻瓜式的,這個是內存,這個是顯卡,這是硬盤,這是南橋,我們主要看這個主板,主板上嵌進去的這個小方片,這個叫做……”
上一世參加工作以后,雖然說好聽點叫軟件工程師,但是自嘲的說法往往是“碼農”,被開玩笑的時候就是“程序猿”。這些其實都還好,最讓人接受不了的事情是,無論親戚也好,朋友也罷,通常有事情找自己的時候,說的最多的問題往往是這樣的。
“小葉啊,我電腦藍屏了,這個怎么辦?”
“我想買個電腦,給我列個配置唄。”
“你別跟我講什么配置,我聽不懂,發鏈接!”
“拔內存條?擦灰?內存條是哪個?怎么擦灰,用抹布可以嗎?”
“我兒子要上大學了,想給兒子買個電腦,小葉有什么建議嗎?”
“電腦沒聲音了,老葉快幫我看看,急死了!試試音響?哦,等等……音響沒毛病,我剛拿別人家里試了,驅動啊,驅動上哪買,多少錢?”
……
對于一個程序員來講,這種時刻,不是屈辱,更是“侮辱”!
起初葉曉奇還會解釋兩下,“我是學軟件的,不是硬件,這個不是很在行。”
每次對面都會很利索的懟過來,“你不是學電腦的嗎?有什么區別嗎?”
所以后來漸漸的就習慣了……
在屈辱中忍受,在“侮辱”中成長,在無言以對、mmp之后埋頭苦練,葉曉奇攀爬軟件技術的科技樹的同事,也被點了硬件科技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