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輝,人如其名,是個在大都市中艱難生活的小白領(lǐng)。因為沒有太高的文憑,學(xué)的專業(yè)又是爛了大街的文秘,出來后就在一個只有不到十個人的小公司做文員。說是文員,其實除了正事外,什么事都做。這公司規(guī)模不大,業(yè)務(wù)也不多,只是個富二代開出來消遣的,所以平時也看不到老板。
這富二代倒是把什么事都安排好了,雖然是注冊著玩的,卻沒有隨便放棄這些人,或許是真的想做出什么成績吧。富二代將這穩(wěn)虧不賺的小公司開在市中心一棟火爆的高檔寫字樓里,整天在樓下喝咖啡。他讓秘書找一個保潔,別讓自己的員工做這些事,不好。于是秘書吞了一部分錢,拿出一小部分,讓寫字樓里自配的保潔大媽,每個月幫他們做幾次衛(wèi)生,他意思性的給一些錢。
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管理上沒有那些大企業(yè)繁瑣,相對來說比較自由。不過小公司也有一點最大的缺點:擠!
因為人不多,所以地方也就不大。一共三間辦公室,老板和秘書用一間,分成內(nèi)外一套。其他九個人共用一間,還有書櫥,茶水間,待客室等等,都在這兩間里。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低頭也見,抬頭也見。
人與人之間就是如此,不管多陌生的人,或者多親密的人。比如在地鐵上,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擠在一起時間長了,要么會互相親近一些,可更多的會是互相的厭惡。在這樣的流動場所,時間再長也就這一次,厭惡也只是放在心里,可在辦公室里就不一樣了。
一開始大家從陌生人開始,漸漸熟悉起來,關(guān)系也好起來,畢竟是同事,熟絡(luò)一點也好互相交流工作。可大半年下來,沒有人離開,也沒有新人進來,這一潭死水都快臭了,大家都似乎聞到了對方身上的臭味。于是,這厭惡之感日趨明顯,并在工作中就表現(xiàn)出來了。
小磨小擦的小矛盾開始出現(xiàn),也礙于同事之間的面子,而且也有對富二代老板的感恩,不想鬧得不歡而散,于是最后也是勉強和和睦睦收場了。可都是年輕人,哪里真的有什么容人之量,也只是把氣憋在肚子里,找別的地方撒氣。
比如從小就認為低人一等的保潔人員。
可對待外人的態(tài)度,畢竟不是內(nèi)部人員,不好無緣無故的找茬,也只能故意使一些小絆子,做一些惡作劇來發(fā)泄心中的郁結(jié)之氣。比如保潔掃地的時候“不小心”把一杯橙汁灑在地上;比如看到拖地時,“很氣憤的”撕掉手中的文稿,隨手一扔;比如趁著沒人將口香糖黏在顯眼的地方,讓保潔費盡力氣去弄干凈……等等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事情,他們卻做的不亦樂乎。
同事之間的爭吵還在繼續(xù),爭吵過后仍然不忘有意或無意地給保潔找麻煩,樂此不疲。可不知什么時候起,老板開始悄悄的撤資了,若非會計,其他人還蒙在鼓里。他們的爭吵倏然變少,都開始給自己找退路。有的就在這棟樓里其他公司中謀高就,有的離開辦公樓,去一些更小的公司謀低成,還有的就高不成低不就了,只是勉強糊口。從會計和大家說了這件事,他們又勉強堅持了兩個月,公司終于因為經(jīng)營不善,解散了。
當(dāng)然,保潔也就少了一份財源。
時間匆匆,舊公司解散兩年了。這幾個人有時候還會聯(lián)系,卻也只是為了自己在新公司的業(yè)績。可這天,楊輝在和以前的同事聯(lián)系的時候,聽到一個消息:之前的同事中有一個食物中毒死了。那個出事的同事,當(dāng)初就留在了那棟大樓里,據(jù)調(diào)查,是一個小型食物中毒事件,同一個辦公室的三個人全出事了,可只有他死了。楊輝記得,這人是當(dāng)時告訴他們公司要關(guān)門的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