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回到了自己家,李小紅放松地躺在炕上,看著大寶小寶在炕上學翻跟頭。
壯壯聽話的偎在大姐懷里,這些天無論白天黑夜一直都是大姐帶著他。
二姐跑出去看社火了,李小紅也不去管她。
只想著做少女時難得松快松快,等嫁了出去,自有她婆家人管教她。
大年初三,親戚朋友開始互相走動了,第一個到李小紅家來拜年的人,居然是喬嬸。
李小紅很吃驚,喬嬸可是稀客,雖然兩家日常往來比較頻繁,但是過年的時候喬嬸還是第一次來。
喬嬸帶著小花,提著東西,小花開心的拉著二姐,兩人嘀嘀咕咕不知道在一旁說些什么。
李小紅趕緊讓喬嬸上炕坐,把家里的點心、糖果、瓜子、花生擺了一炕桌,喬嬸笑瞇瞇的夸點心真好吃。
李小紅驕傲地說:“這都是二姐的手藝,二姐這一年來,可是長進不少?!?
喬嬸點點頭說:“看的出來,你們這一家人,這一年來,都長進不少,家境也好了許多吧?!?
喬嬸一邊說一邊打量著劉家的屋子,開春的時候,劉大牛才把頂蓋都翻新過,前年他們住進來的時候,還有些漏風漏雨。
喬嬸探聽道:“你們家的暖棚,還在種菜呢?”
李小紅點點頭說:“對呀,一直種著,到開春。別人家菜都下來的時候,我就不種了?!?
喬嬸稀罕地說:“能不能讓我看一下你們家的暖棚?!崩钚〖t大大咧咧的應道:“好呀好呀。”
劉大牛不贊成地看了一眼,他覺得這可是商業(yè)秘密,是他們家發(fā)財致富的根本。
可是李小紅不這樣想,他們家發(fā)家致富的根本是她的空間,每次拿出來栽的苗都是半大的,還有幾天就可以長熟,別人家光播種育苗就花不少時間和人工。
李小紅帶著喬嬸去看稀罕,喬嬸驚訝地問:“這怎么還有幾個西瓜?”
李小紅笑道:“秋天移苗的時候,發(fā)現有西瓜苗,就順便移了幾棵,到現在還沒長熟,估計還得要個把月。”
喬嬸又看到了葡萄,笑道:“這葡萄,冬天能結果嗎?”
李小紅遺憾說:“對呀,沒有經驗啊,所以就白種了,就是一直不肯結果。”
喬嬸看著心無城府的李小紅,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的深藏不露,也是摸索著在種大棚,不由得心里感覺距離更近了些。
喬嬸翹首東張西望了一下,看看棚里只有她和李小紅兩個人,劉大牛在牛棚里去照顧大母牛去了。
喬嬸低聲的問李小紅:“二姐還沒許人家吧?”
李小紅吃驚地看著喬嬸,說:“二姐倒是沒有許人,嬸,你這啥意思???”
喬嬸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這事也怪我,上次我們家老二跟我提想娶你家二姐的時候,我一口給回掉了,當時就覺得你那婆婆不是省油的燈。”
“后來看到二姐真是個好孩子,又能干又潔身自好,平時話還不多?!?
“而且我們家老二一直跟我在鬧騰,我看他心里實在喜歡二姐,所以就厚著臉皮來求了,求你家二姐許給我們家?!?
李小紅大喜,轉念一想,說:“我還得再去問問二姐的意見。二姐雖然話不多,可是個有主見的?!?
喬嬸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那是應該的,我和小花就先回去了,有結果了你給我捎信?!?
李小紅讓二姐陪她坐在炕上,低聲把喬嬸的來意給二姐說了,問二姐意下如何,一切聽二姐的意見。
二姐望著空中的某一個點,出了半天神兒,長嘆一口氣。
“大嫂,我原本是很喜歡喬家老二的,自從上次喬嬸回絕了,我也就死心了?!?
“喬家老二還經常來找我,我也沒搭理他。喬嬸突然改變主意,我的心里,說不上來是什么滋味,只覺得對喬家老二的心也沒有以前那么熱乎了?!?
大姐在旁邊聽著,突然出聲,嚴厲的對二姐說:“答應他,嫁人不僅是嫁丈夫,這世上有多少夫妻相互都不認識,就已經嫁了。”
“你要嫁的是婆家,婆婆比丈夫更重要,喬嬸脾氣那樣好的婆婆,這樣知根知底的人家上哪找去。”
“人家既然發(fā)話了,你就趕緊去,再不要拿著架子,萬一人家反悔了,哭都沒地兒?!?
李小紅看二姐的臉上有點掛不住,說:“先吃飯吧,吃了飯再說。”
過年期間,中午飯吃得比較簡單,李小紅吃飯的時候把這事拿出來與全家人商量,全家人都紛紛贊成。
主要喬嬸家境不錯,人也厚道,一家人和和睦睦,從來沒有聽說有什么不好的事。
下午天氣有點冷,空氣中還彌漫著過年時鞭炮的硫磺味。
李小紅手里提了一包東西,去到喬嬸家拜年,挑了沒人注意的時候,給喬嬸說:“二姐同意呢,這兩個孩子還是互相喜歡的。”
喬嬸一聽,大喜,年長的人總是喜歡撮合恩愛小夫妻。
當夜兩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商量小兩口的婚事,除了兩位當事人。
兩人都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估計是不好意思吧。
李小紅首先拋出自己的顧慮,說:“我婆婆那個人,喬嬸你也知道,我也就不瞞著大家,比較看重聘禮,您家里得有個心理準備?!?
喬嬸點點頭說:“我早就有心理準備,如果不是為了你這個婆婆,第一次老二跟我說的時候,我就已經答應了?!?
“我到劉家莊去打聽過。你放心,不讓你們?yōu)殡y,你婆婆要多少聘禮我們都出。”
“這十里八鄉(xiāng)的最高的聘禮也不超過20兩銀子,隨她開吧,我答應老二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小紅心想,二姐運氣還是不錯的,看人家這婆婆,一看就是爽快人。
李小紅歪頭看看喬家的大兒媳婦,倒是白白嫩嫩紅紅潤潤,一看就過的挺好。
李小紅心想,就沖著喬嬸對大媳婦這么好,對小兒媳婦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劉大牛匆匆忙忙的趕回劉家老宅去報喜,劉白氏覺得天都晴開了。
最近喜事連連,好事不斷,家里剛收了一只小牛,二姐也許出去了,這又是一大筆銀子進賬,真是一個好年成。
劉大牛一口咬死對方只肯出15兩銀子,不肯讓她娘獅子大開口。
劉白氏也知道這已是極高的聘禮了,最近心情好也不去計較,便一口答應下來。
劉二牛三牛欣喜的對望了一眼,他們一直擔心二姐找不著好人家,這下可放心了。
畢竟是西部小鎮(zhèn),沒有那么多繁瑣的程序,所謂的三媒六聘,其實就是喬家請了一個媒婆,到劉家老宅取了女方的庚貼。
將兩人的生辰八字合了一下,說是大吉大利。男方便下聘禮。
因二姐年齡已經不小,和喬嬸家上上下下也都很熟,婚禮就定在3月里。
李小紅當然沒有奢望讓劉白氏出嫁妝,她天天盯著二姐,讓二姐繡自己的嫁衣。
她自己急急忙忙地跑進跑出,與喬嬸商量著要置備什么樣的嫁妝合適?
喬嬸看著李小紅這個嫂子,覺得這個嫂子真是比親娘還要負責任。
喬嬸只要了一張大床,說劉家只要陪嫁個床就行了。
喬嬸原來是南方人,南方人嫁女兒,都要陪嫁床,這張床伴隨女兒的一生。
李小紅便按照喬嬸的指點,去大軒家私家具店訂了一張南方拔步床,可真不便宜,光工費就一兩多銀子。
木料還是劉大牛去劉家老宅里面搜刮出來的陳年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