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1章 湮滅在時間中的真實(上)[BY 魔狼]

在這里要向大家講述的,是距今約兩千三百年前,發生在艾拉澤亞大陸上,被稱為“最終女神戰爭”的宗教戰爭史。

大約一百年之前,歷史學者仍然認為這場發生在兩千三百年年前的戰爭,是一場規模比較小,歷時比較短,形式也比較簡單的戰爭。而在古人流傳下來的,有關這場戰爭詩歌中,似乎這場戰爭的規模、時間跨度和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歷史學者的所認定的史實——一般這些詩歌都被認為是過于夸張了。

而近一百年來,考古類魔法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歲月之守護”魔法被開發出來之后,考古學者已經可以將某件古物的年代精確定位——其誤差不超過十年,同時這場戰爭的遺跡也在大陸各地不斷地被發現。我們逐漸發現這場戰爭竟然真的像古詩歌中所描述的那樣波瀾壯闊。

經過近十年對大陸各處遺跡的調查、對有關這場戰爭各種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對各個城市博物館中和這場戰爭有關的文物的考證,我確信已經可以對這場戰爭的過程做一個令人信服的描述——我希望這篇論文能夠為有志于研究這場戰爭的人提供幫助。

一、古艾拉澤亞的宗教以及戰爭的起因

在兩千三百年前的艾拉澤亞,宗教有著十分奇特的形式:

首先,對于某一個特定的信徒,或者說某一群特定的信徒而言,他們雖然只信仰唯一的女神,但他們并不否認這世間有其他女神的存在。其次,無論是女神還是信徒,都默認在各個女神之間,存在一種很特殊的競爭關系:無論哪位女神取得了一種被稱為“世界樹”的神圣樹木的認同,這位女神便是眾女神中地位最高的女神——通常這意味著在世間擁有最多的信徒,以及因此而獲得的、比其他女神更加強大的力量。

取得世界樹的認同所帶來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以至于女神及其信徒會竭盡全力地去取得世界樹的認同,而取得了世界樹的認同之后,女神及其信徒也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去保持這種地位——通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得到的強大力量去阻止其他女神取得世界樹的認同。

于是,女神們之間的關系變得異常簡單:已經取得了世界樹認同的女神及其信徒會通過武力阻止其他女神取得世界樹的認同;未取得世界樹認同的女神及其信徒則通過武力推翻現有最高女神的統治,并取得世界樹的認同,然后再去阻止其他女神獲得世界樹的認同.

取得世界樹的力量,從女神們的手段變成了女神們的目的。在一千余年的歲月中,竟然接連有五、六位女神得到了世界樹的認同,確切的說,是推翻了前任女神的統治——然后過不了多久,就又被其他的女神推翻了——每位女神統治的時間平均只有短短的二百余年。直到名為伊修托利的女神取得世界樹的認同為止。

從兩千三百年前的路維斯歷二二七年開始,一直持續至路維斯歷二三五年,在路維斯女神與伊修托利女神之間,進行了歷時八年的漫長戰爭,史稱“最終女神戰爭”。

這場戰爭的遠因,自然是由于路維斯女神與伊修托利女神對于最高女神地位的爭奪,而這場戰爭的近因,則是由于伊修托利女神經過近百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戰爭準備,同時屬于伊修托利女神的世界樹也接近于成熟。伊修托利女神的部隊遂于路維斯歷二二七年在東艾拉澤亞海岸登陸,開始開拓通向世界樹所在地的“神之道”(注一)。

注一:

對于這場戰爭的近因,曾有人認為是因為伊修托利下屬的寒冰皇冠騎士團團長羅蘭。斯特萊夫因為個人的私怨,才于路維斯歷二二七年,在總兵力處于劣勢的條件下開始征討艾拉澤亞:其目的是在艾拉澤亞國王溫達姆。奧蘭德有生之年親手殺死他。在羅蘭還是溫達姆屬下一名圣騎士的時候,溫達姆誣陷羅蘭犯有叛國罪,并殺害了羅蘭的戀人久遠(據說此名女子的容貌與伊修托利女神很相似)。

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第一,羅蘭只是伊軍最高指揮三人小組的成員之一,而且這三人中最高指揮官是理查德而非羅蘭,他無權單獨決定何時入侵艾拉澤亞;第二,在如此重大的戰略決定中,摻入任何私人的感情因素都是十分危險的。

二、參戰雙方的兵力與指揮系統

在開始敘述這場戰爭的過程之前,我想先對雙方參戰兵力的基本情況以及雙方的最高指揮系統的結構作一個簡單的介紹——在開始了解一個事物的細節之前,最好能在總體上對這個事物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路維斯聯盟的兵力擁有數量優勢,在戰爭初期,總兵力有近五十一萬之多,而在戰爭最后階段的“世界樹之戰”中,二十三萬的數量同樣凌駕于伊修托利軍之上(注二)。這些兵力由兩部分組成:隸屬于圣都教廷的教廷部隊和隸屬于路維斯聯盟各王國的世俗部隊,其中教廷部隊是路維斯軍的核心力量,與王國的世俗部隊的比例大約在一點一比一左右。路維斯軍戰力最強的三大騎士團:圣劍騎士團、圣鎖鏈騎士團和圣杯騎士團全部隸屬于圣都教廷;在路維斯聯盟四千余名圣騎士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直接隸屬于圣都教廷;而聯盟的空軍,五千名風暴獅鷲騎士也隸屬于圣都教廷。

借助路維斯女神的力量,教廷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不僅神職人員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并享有豐厚的終生薪俸(來自于各王國的稅收),而且教廷將各個王國的國王置于教廷的控制之下:只有路維斯的信徒才有資格成為國王,并且要經過教皇的加冕。除此之外,教廷對各王國之內的事務還擁有最高裁判權,就連國王本人也必須服從圣都教廷法王廳的裁決。

因此,在這場戰爭中,教廷的立場極為堅定:要么戰勝異教徒,與路維斯女神共享榮耀;要么與路維斯女神一起被毀滅,絕不可能有第三種選擇。因此,教廷所屬的部隊也是這場戰爭中路維斯軍方面作戰最為勇敢的部隊。

而對于艾拉澤亞大陸各國國王來說,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處的立場要微妙得多。路維斯女神為各個王國帶來了和平與繁榮,但同時也將王權置于教權的控制之下;路維斯女神是神圣的,可傳播女神信仰的卻是身為凡人的神職人員,盡管他們的靈魂遠較普通人圣潔,但是難保和國王之間會沒有任何齷齪;國王們都是路維斯女神的忠實信徒,但他們很快發現伊修托利女神的存在并沒有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伊修托利軍并沒有奪取占領地中任何屬于國王們的財產,而由于伊修托利軍的入侵,教廷則不得不比以前更加借助國王們的力量。

當國王們的利益和信仰發生沖突,政治家和信徒兩種身份無法統一的時候,他們選擇了盡量保存自己實力和避免過早表明立場的政策:如果最終伊修托利女神勝利,那么最好避免在這場戰爭與伊修托利軍接下切齒的仇恨;如果最終路維斯女神勝利,那么要避免教廷獨占勝利的榮譽——那樣會更加削弱國王們的地位。

在這場戰爭中,除了一兩個信仰極為堅定的國王外,其余的國王在提供軍隊的數量上,都有所保留,這無疑使路維斯軍的總體數量優勢打了折扣。

伊修托利女神麾下的兵力則全部由忠實的信徒組成,其中包括近萬名騎士組成的“寒冰皇冠騎士團”,八萬余名輕裝步兵(注二),近四萬名重裝步兵,另外還包括四千余名蝙蝠騎士以及七十余只白龍組成的空軍。另外,在西艾拉澤亞平原西部戰役之后,伊修托利軍還得到了某個國王秘密提供的、六萬余人的援軍,這些援軍全部裝備白色的鎧甲,但是他們的機動力遠遠弱于伊修托利軍的主力部隊。

其中,隸屬于“寒冰皇冠騎士團”的近萬名騎士,是伊修托利軍的核心戰力。就個體格斗能力來講,他們和路維斯軍的圣騎士在伯仲之間,但是他們的機動力要遠遠超過圣騎士,而且他們的數量也是圣騎士的兩倍左右。如此數量的精英部隊在戰役中的高速機動,簡直是對手的噩夢,其中最為精典的戰例即為西艾拉澤亞平原戰役之后,兩千五百名寒冰皇冠騎士閃擊伊斯等三座農業城市,切斷聯盟四十萬主力部隊的補給,迫使聯盟大軍退卻的例子。

而且伊修托利軍無論是寒冰皇冠騎士團、輕重步兵還是空軍,都是伊修托利女神忠實的信徒,而那六萬的盟軍,伊軍總指揮理查德只把他們當做消耗品來使用——這些盟軍的命運,在那個國王把這些盟軍贈送給伊修托利女神的時候就已經被確定了——如果最終伊修托利女神勝利了,那位國王根本不敢向勝利者質疑這些部隊如何被使用;如果最終路維斯女神勝利了,這六萬盟軍要么會被當作叛教者,和那位國王一起被教廷處死,要么會被那位國王秘密地滅口。

雙方參戰兵力的基本情況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雙方指揮系統的結構。

路維斯女神方面,最高指揮機構名為“法王廳”,由六名成員組成,包括教皇朱利安、被稱為“聆聽者”的朱利安的弟弟洛倫、大賢者卡達爾、圣劍騎士團團長尤瑟爾、圣鎖鏈騎士團團長喬伊以及圣杯騎士團團長尼克羅。其中大賢者卡達爾頭腦冷靜,才華橫溢,戰爭中路維斯聯盟方面大部分的戰略計劃都出自他的手中,而三位騎士團團長也都是優秀的指揮官。有這四位高級將領的指揮,再加上聯盟的兵力優勢,本來戰爭的天平是向聯盟方向傾斜的,但四位指揮官卻無法充分發揮的他們的才能——教廷和國王們在決策時相互角力,以至于許多決議是折衷的結果——而在某些時候,一個折衷的結果甚至不如沒有結果。路維斯聯盟方面的人才和兵力優勢,相當一部分在聯盟內部各種錯綜復雜的勢力的角力中消耗掉了。

而伊修托利軍的指揮系統,則堪稱是可以寫入教科書的優秀指揮系統。伊修托利女神選出了三名才華最為出眾的忠實信徒組成了一個三人指揮小組:冷靜且大局觀出眾的理查德作為總司令官制定戰略計劃,劍術高超且戰術指揮能力出色的羅蘭和阿爾薩斯則負責戰術性的部署。伊修托利女神將戰爭的目標——開拓“神之道”傳達給三人小組,而具體的部署則全部由三人小組作成,伊修托利女神并不加以干涉。而理查德在完成總體的戰略計劃之后,同樣只向羅蘭和阿爾薩斯傳達每次作戰行動的目標,而作戰行動的具體部署,同樣由這兩人完成而理查德不加以干涉。羅蘭和阿爾薩斯在向部屬傳達命令時也遵循同樣的原則,而當他們的部屬向更下一級的部屬傳達命令的時候,也會遵循這條原則。

這樣在伊修托利軍中,形成了一種被后世稱為“任務指令導向系統”的指揮方式:在這個系統中,上級在向下級傳達命令的時候,只傳達應該做什么,而不是應該怎樣做——實現這種系統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全軍上下絕對的互信;第二、命令者在下達命令時,必須設身處地的為被命令者考慮此命令是否可能被完成。這樣,不僅每一級別人員的主動性都被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而且全軍上下都養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使伊修托利軍在應對戰場突發事件上的能力要比路維斯聯軍優秀——路維斯聯盟的軍官有些過于依賴女神的預言了。

另外,伊修托利軍的總指揮理查德還組織了一個由優秀的法師組成的顧問團,負責在戰爭尚未開始之前,就開始策劃整個戰爭行動。而在戰爭開始之后,這個顧問團也需要時刻監控戰爭的進程,評估現有計劃是否合理,并且負責對計劃進行調整——換句話說,這個顧問團是一個高效的參謀本部。在一千八百多年后,毛奇元帥建立現代參謀本部制度時,曾經評為一百年以來最重要的軍事改革——而這不過是近兩千年前古人的故智。

以上便是雙方的兵力和指揮系統的情況。

注一:

其中包括近萬人的路維斯女神近衛隊。

注二:

在戰爭末期有近十萬名。

三、戰爭的開始,伊修托利軍鯨吞東艾拉澤亞

路維斯歷二二七年三月,戰爭以伊修托利軍在東艾拉澤亞海岸登陸、并閃電般攻占文德爾拉開了序幕。

根據理查德及其顧問團的最初計劃,伊修托利軍將在東艾拉澤亞登陸后,攻zhan有“艾拉澤亞第一鎖鑰”之稱的炎之城塞,然后依托炎之城塞為據點繼續向艾拉澤亞內陸開拓“神之道”。因為伊修托利女神在短時間內屏蔽了“聆聽者”洛倫接收路維斯女神預言的能力,將使路維斯聯盟無從得知伊修托利軍將要發動戰爭的情報;同時伊修托利軍主力的機動力以及自持力都很優秀,所以有望在路維斯聯盟完成戰爭動員之前,兵臨炎之城塞城下——顧問團估計這時炎之城塞內最多擁有約九萬名守軍:三萬五千名艾拉澤亞王國常備軍再加上四萬五千名常駐炎之城塞的圣劍騎士團部隊(注一)——總數十五萬左右的伊修托利軍主力將通過“重量”擊碎對方的抵抗意志,然后以相對小的代價奪取炎之城塞。

這個計劃經過了理查德和顧問團的反復討論,被認為是可行的,而事實上也確實是可行的。伊修托利軍主力部隊的行軍速度是路維斯聯盟軍隊行軍速度的兩倍以上,當他們忽然出現在炎之城塞城下的時候,將造成守軍心理上的極大恐慌;再加上守軍并不了解伊修托利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在炎之城塞攻防戰中,伊修托利軍的輕裝步兵甚至有一天一夜不眠不休連續作戰的例子——面對著似乎永無止境的攻勢,守軍的精神會比肉體更早崩潰;而伊修托利軍的前線指揮官羅蘭和阿爾薩斯,已經針對伊修托利軍持續作戰能力強的特點,進行了長時間的訓練——通過這種訓練,伊修托利軍不僅能持續不斷地發動攻勢,而且可以將攻勢中己方的損失降到最低。

然而就在伊修托利軍已經在海上航行了三十天,距離東艾拉澤亞海岸還有三天的航程時,理查德接到了一份準確的情報:三萬五千艾拉澤亞王國常備軍離開了炎之城塞,正在東艾拉澤亞平原進行演習;而圣劍騎士團則由于進行不定期換防的原因,全騎士團八萬人都駐留在炎之城塞!

這樣,伊修托利軍陷入了一個巨大的危機中:

平時在冰封的諾德森大陸,伊修托利軍隱藏在地下的兵營中,使得路維斯女神即使使用世界樹的力量,也無法得知伊修托利部隊的數量——在戰爭開始之前,路維斯聯盟一直認為伊修托利軍的總兵力不超過四萬。而理查德這次動用了近百分之八十的力量在東艾拉澤亞海岸登陸,則是建立在伊修托利女神屏蔽了“聆聽者”洛倫接收路維斯女神預言的能力這一前提下——而這個屏蔽最多維持五十天,而現在伊修托利軍距離諾德森大陸有三十天的航程。也就是說,即使伊修托利軍現在掉頭返回諾德森大陸,路維斯聯盟也將于二十天之后得知伊修托利軍的真實實力。而在那之后,路維斯聯盟肯定會全力加強戰備——一旦這樣,雙方的較量將由于數量的差距而變得毫無懸念。

而如果按照原計劃閃擊炎之城塞的話,在東艾拉澤亞的那三萬五千艾拉澤亞王國常備軍,則會變成伊修托利軍的噩夢:艾拉澤亞王國歷來以輕騎兵聞名于世,雖然機動力仍然比不上寒冰王冠騎士團的騎兵,但對于襲擾伊修托利軍戰線后方這一任務而言則綽綽有余。而如果派出寒冰王冠騎士團追擊這些輕騎兵的話,伊修托利軍主力則在擁有兩千名圣騎士的圣劍騎士團面前討不到任何便宜——而如果無法迅速攻占炎之城塞這一要塞的話,伊修托利軍將有可能不得不在平原地帶接受會戰——在平原上,即使是路維斯聯盟只使用現有兵力,伊修托利軍同樣沒有任何勝算。

在這個足以毀滅伊修托利全軍的危機面前,理查德充分體現了一個偉大統帥所應具有的心靈彈性,他迅速分析了現實情況并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現在伊修托利軍必須立即發動攻勢,取得戰爭的主動權,否則開拓“神之道”的目的將難以達成;

第二、目前階段的攻勢以攻占炎之城塞為目的;

第三、攻占炎之城塞的前提條件為殲滅位于東艾拉澤亞平原上的三萬五千艾拉澤亞王國常備軍,以保障補給線;

第四、在殲滅這的三萬五千部隊時,要防止他們撤退回炎之城塞,增加攻克炎之城塞的難度;

根據這些結論,他制訂了一個新的方案:

第一步、由羅蘭帶領約兩千名的寒冰皇冠騎士趁黑夜迅速攻占港口城市文德爾。羅蘭要在行動中達成以下幾個目標:

首先,羅蘭要在黎明前攻占文德爾并且活捉文德爾的領主卡姆,并通過他向艾拉澤亞國王溫達姆發出復仇的宣言,以造成這次行動是羅蘭的私人復仇這一假象,并且要讓領主卡姆無意間得知攻占文德爾的只是兩千名寒冰皇冠騎士而已——這一步將是殲滅那三萬五千艾拉澤亞常備軍的關鍵;

然后,攻占文德爾之后,要迅速切斷文德爾與外界的聯系——避免艾拉澤亞王國常備軍得知伊修托利軍的真實數量。

第二步、當文德爾領主卡姆將羅蘭的復仇宣言傳達給溫達姆之后,理查德早已在艾拉澤亞宮廷內部布置好的間諜會散布流言說:教廷已經得知攻占文德爾的是羅蘭,并且在羅蘭的恩師——圣劍騎士團團長尤瑟爾的堅持下,教廷準備重新調查羅蘭叛國的真相。以此來誘使溫達姆動用東艾拉澤亞平原上的那三萬五千常備軍攻擊文德爾——為了隱瞞自己的罪行,溫達姆當然會將此事瞞著駐守在炎之城塞的圣劍騎士團——這樣這三萬五千常備軍將會成為一支孤軍。

第三步、伊修托利軍集中主力部隊約十五萬,通過伏擊的方式殲滅三萬五千艾拉澤亞常備軍后,留下少量兵力駐守文德爾,剩余的部隊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伊修托利軍主力,包括四千余名寒冰皇冠騎士在內,將沿最快的路線直撲炎之城塞;

第二部分則是五千名寒冰皇冠騎士,分成五百人一隊的騎兵大隊,將東艾拉澤亞平原的城池和資源都收入囊中,然后在炎之城塞前與主力匯合,攻取炎之城塞。

理查德的計劃得到了羅蘭和阿爾薩斯的認同,這兩人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部隊的重組。接下來的事態,完全按照理查德所預料的那樣演化:

羅蘭于路維絲歷二二七年三月二十日攻占文德爾;

得知羅蘭歸來并聽到宮廷內流言的溫達姆被恐懼攫住了心靈,命令洛薩帶領東艾拉澤亞平原上的那三萬五千艾拉澤亞常備軍去文德爾滅口,結果便是兩個星期后,被告知要秘密行動的洛薩在不明敵情的情況下,被且戰且走的羅蘭引入伏擊圈而全軍覆沒;

隨后的兩個月內,整個東艾拉澤亞平原都落入了伊修托利軍的控制之中——盡管駐守在炎之城塞的圣劍騎士團已經得知了關于伊修托利軍的準確情報,但是他們卻沒有辦法阻止對手的行動——一則圣騎士的機動力要弱于寒冰皇冠騎士,二則離開了圣騎士的支援,圣劍騎士團也沒有把握抵擋住擁有四千余名寒冰皇冠騎士的伊修托利軍主力對炎之城塞的攻勢。

在“最終女神戰爭”中,最為后世戰略家所稱道的,莫過于理查德這次對原有計劃的修訂,而理查德也確實配得上這些贊美之詞:能將全軍從如此巨大的危機中拯救出來,并且迅速制定了應對的方案,使原有戰略目標得以實現,足以證明他具有一顆偉大的心靈;而在他制定的那套應對方案中對溫達姆所發動的、卓有成效的心理攻勢,則說明他認清了所謂的戰略,實質上是一種心靈的藝術。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對敵方將領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這一點羅蘭功不可沒——他為伊修托利軍帶來了關于溫達姆心理弱點的準確情報。

但是在我看來,理查德本人說過的一句話才是對這次作戰行動最中肯的評價:“.憑借著自身的眼光、智慧、意志、努力以及等待,人可以把握自己一半的命運;而另一半,則是由上天決定的.“這句話詮釋了戰略家的悲劇性角色——即使他們為戰爭做了萬全的準備,也仍然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而名戰略家還常常被期待著每戰必勝。

接下來,伊修托利軍將會在將會炎之城塞及其附近接連面對聯盟方面的兩大名將:圣劍騎士團團長尤瑟爾和大賢者卡達爾。

注一:

圣劍騎士團另外的三萬五千部隊駐留在圣都。

四、炎之城塞的攻防

炎之城塞,被稱為“艾拉澤亞第一鎖鑰”:南北綿延數千公里的那加山脈將艾拉澤亞平原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而東西向流經整個艾拉澤亞平原的尼盧河與那加山脈的交匯點,便是被稱為“星見之地”的大峽谷。在“星見之地”峽谷的中部,寬度約為二十公里,其中十四公里為水流湍急的尼盧河,另外六公里便是擁有雙層城墻的炎之城塞。

除了擁有險峻的地理位置以及堅固的雙層城墻之外,炎之城塞還擁有被稱為“星見法陣”的防御性法陣,這個法陣甚至比那兩道比普通城墻厚三倍的城墻更具防御效果。它不僅可以在兩道城墻外部形成一個防御性結界阻止敵人靠近城墻,甚至還有一套小型的備用法陣,一旦防御性結界失效,備用法陣可以使處于炎之城塞范圍內的敵人處于“遲緩魔法”的影響之下。不僅如此,炎之城塞還有一套極為秘密的自毀法陣,用于防止城塞失守后被敵方利用——由此可見炎之城塞擁有的防御能力的價值!

據說,當年羅蘭作為見習圣騎士與恩師尤瑟爾第一次來到炎之城塞的時候,見到炎之城塞的防御能力之后,不禁感嘆炎之城塞簡直可以抵得上十萬大軍。聽到弟子這樣的感嘆之后,尤瑟爾說道:“要塞,只有被納入了整個戰爭計劃之后,才能充分地發揮其價值;如果只是被當作一個據點被動地防守的話,則遲早會被攻克”

尤瑟爾此語足以證明他并不只是一個出色的戰術指揮官,而是一個可以認清戰術與戰略關系的優秀將領。他在伊修托利軍鯨吞東艾拉澤亞的時候,便已經認清了炎之城塞對于伊修托利軍整個戰略計劃的意義,并制定了極具針對性的應對方案。

伊修托利軍的優勢在于整個軍隊的機動性高于路維斯聯盟的軍隊,而且有一個高效的指揮機構,這樣的對手如果任其自由發揮,則會給整個聯盟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但是伊修托利軍同樣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數量處于絕對劣勢,因此伊修托利軍需要依托炎之城塞的防御能力才能對抗聯盟軍隊的數量優勢。

在伊修托利軍占領整個東艾拉澤亞之后,尤瑟爾對于伊修托利軍的戰斗力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他認為一旦伊修托利軍有能力突破“星見法陣”的防御,則單以圣劍騎士團的八萬兵力很難守住炎之城塞——雖然突破“星見法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從伊修托利軍之前的表現來看,他們對于這場戰爭顯然經過了精心的準備——顯然他們不會對突破“星見法陣”沒有準備。而聯盟方面由于教廷與各個王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得聯盟方面的戰爭動員會比較遲緩,這就是說,駐守炎之城塞的圣劍騎士團將很難得到及時的支援——讓“教廷第一精銳部隊”圣劍騎士團吃一些苦頭,將是長久以來受到教廷壓制的國王們樂于見到的。

我們現在無法知道當時尤瑟爾認識到這種情況時有何感想,但是尤瑟爾在不得不獨自面對炎之城塞在自己手中陷落這一苦澀結果的同時,準備將一個更為苦澀的結果留給了伊修托利軍的總指揮理查德:一旦炎之城塞被攻陷,尤瑟爾將啟動自毀法陣,伊修托利軍將無法利用炎之城塞的防御能力,他們將不得不在數量處于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接受會戰。

尤瑟爾的計劃極為現實而且辛辣:伊修托利軍將在取得了一個“皮洛士的勝利”之后,被淹沒在聯盟大軍的數量優勢中——其代價則是炎之城塞百年不落的聲譽以及炎之城塞本身,再加上圣劍騎士團的榮譽、鮮血以及尤瑟爾本人的生命——啟動自毀法陣的人,將無法逃出坍塌的炎之城塞。

作為一個優秀的將領,尤瑟爾深知優秀的指揮官對于部隊的意義,所以尤瑟爾在完成炎之城塞自毀計劃的同時,還策劃了一個“斬首計劃”——其目標就是昔日的弟子,現在伊修托利軍寒冰皇冠騎士團團長羅蘭。斯特萊夫。

由于炎之城塞的備用法陣將會對進攻者釋放“遲緩魔法”,而且距離法陣中心越近,魔法的效果越強——這對于沒有魔法抗性的輕裝步兵有很大的影響——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派出精英戰士占領位于城塞中心的法陣。而法陣是由尤瑟爾及圣劍騎士團近衛軍駐守的,想要占領這里,必須是和尤瑟爾同等水準的戰士——這便是羅蘭(注一)。而只要羅蘭來到城塞中心處的法陣,尤瑟爾的目的便達到了——無論羅蘭死于尤瑟爾劍下,還是戰勝了尤瑟爾之后被埋葬在炎之城塞坍塌的廢墟之中——伊修托利軍都將失去一個強有力的將領,從而在接下來的戰爭中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界首市| 广州市| 江华| 三河市| 棋牌| 张家港市| 潢川县| 梓潼县| 康马县| 大竹县| 弥勒县| 周口市| 海门市| 温州市| 黄石市| 汾西县| 通道| 霍林郭勒市| 凤凰县| 东乡| 阿城市| 博乐市| 安仁县| 蚌埠市| 呼图壁县| 盐亭县| 沧源| 利辛县| 长春市| 浦县| 台南市| 张北县| 曲水县| 张家港市| 光泽县| 时尚| 建德市| 宿松县| 肇源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