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心惶惶
- 西涼天下
- 飛雪云陽
- 2745字
- 2021-01-24 18:08:37
高陽戳整日借酒焦愁,想著自己的大哥與自己的舅舅阿依庫魯哲走得近,又和呼必來親近。苦愁自己想爭奪未來的世子之位,又無拉攏的大將輔佐自己,本想著有個季圭可以拉攏,卻又眼睜睜的看著季圭輔佐自己的三弟高陽玉洛。
這一日高陽戳心血來潮,心想著去拉攏王元楚,便去拜訪王元楚,高陽戳在王元楚面前表露出了一點奪嫡之心,讓王元楚心中大怒,大吼道,“天下未安,焉能主呼。”意思是說王叔還沒有坐上西涼王位,你們怎么能生出奪嫡之心,壞了主上大事,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這時高陽戳心中猶如晴天霹靂,深感自己草率了,王元楚就是因為朝中黨派紛爭,方才輔佐自己的父王,要給西涼謀劃一個好的將來。高陽戳見王元楚十分生氣,就玩弄是非,又連忙下跪向王元楚請罪道,“王元帥,是我唐突了,是我見兄長與舅父、呼將軍二人走得近了些,我就以小人之見,以為兄長要對我不利。我今日之所為,有辱父王對我的教誨,還請王元帥責罰。”
高陽戳這時深感懺愧,正向王元楚辭行離去,正向門外跨出幾步時,王元楚便叫停高陽戳道,“二公子!行事當謹言慎行,三思而后行。”
古時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高陽戳聽完王元楚的這番話,十分后悔,便向王元楚行禮道,“元帥今日之言,戳!定當時刻謹記教誨。”
高陽戳在王元楚府中掃興而歸,回到府中正巧碰見左夫子正與自己的父親論治國安民之道。
左夫子乃河西大儒,很是受河西走廊各地文人尊崇,左夫子與自己的同門師兄高叔通政見不同,高叔通上奏西涼王獨立統治河西走廊,而左夫子上奏西涼王要事事都要請示大唐皇帝,然而兩人多次爭論,西涼王又采納高叔通的不臣之策,因此兩人多有疏遠,左夫子也退出西涼朝堂,專心培養門生。
左夫子很是不喜歡西涼背棄大唐,但自己又無奈,又希望西涼百姓過上太平,多次向西涼王獻治國之策,但是始終還是不愿入仕西涼朝堂。
因此王叔高陽拓想此次發動政變得到左夫子的支持,高陽拓與左夫子在堂中談論許久,高陽拓卻請教起左夫子一些為君之道的問題,左夫子臉色大變,左夫子便向高陽拓說道一點故,“春秋之時齊景公曾問孔子怎樣治國,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聽完這一句話,高陽拓很是不高興。想著自己即將起兵,卻沒有一個德高望重的文臣輔助自己,感到十分失落。
左夫子在王叔高陽拓的府中講述論語譯注三個時辰,也與高陽拓論談許久,高陽拓留左夫子用完膳后,左夫子方才離去。
左夫子剛離去,高陽拓就遣長子高陽墨,前去請王元楚商量后續事宜。
高陽墨聽從自己父親之命前去請大元帥王元楚前來商議,出府時,還不忘叫上自己的舅舅阿依庫魯哲,這讓高陽戳十分惱怒,不發一言,怒而不憤,便離去,回到自己的院落,拼命的練武發泄。
高陽墨乘坐馬車來到北庭侯府時,在守門侍衛那里得知王元楚去了忽山大營(軍營)去了,高陽墨計算了一下,去忽山大營,需要兩個時辰,一個來回再快也得需要三個時辰,高陽墨怕自己的父親,等得著急,就讓自己的舅舅阿依庫魯哲回去向自己的父親稟報。
好巧不巧的,高陽墨帶著兩個隨從剛出敦煌王都十余里就遇見回反的王元楚,王元楚見迎面而來的是王叔大公子高陽墨,就急忙下馬向大公子問好,高陽墨甚是奸詐狡猾,知道現在是關鍵時刻,不得暴露出不禮、不臣之事,也趕緊下馬以一個晚輩的身份向王元楚行禮。
高陽墨此舉,比起那高陽戳的行為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因此也深得王元楚欣賞。
王元楚問高陽墨這是要去哪里,高陽墨把王元楚叫到一邊,說道,是自己的父親請元楚前去府中商議舉兵事宜。王元楚得知高陽墨來意,就慢悠悠往回趕。高陽墨則是與兩個隨從揚長而去,繞道而行,回到仙峪侯府向自己的父親稟報。王元楚回到府中,更換衣衫,才前去見王叔高陽拓。
王元楚在黃昏時,悄悄的從仙峪侯府后門進入,高陽拓見到王元楚,就直接問道,如何調動大軍王元楚安排了所有舊部將領,王元楚命王蘭凌要在起兵當日要控制住西涼王府東側大門,要保證他們順利攻進王府,王元楚又派遣隆之奇、隆之品率軍攻占王都四門,其余的將領隨王叔高陽拓一起進攻西涼王府。王叔高陽拓與王元楚商議好之后,迅速將將令知會了各部將領。
湊巧的是西涼王胞弟高陽樹早就覺得王都有些不太正常,滿朝文武,行事古怪。又恰巧的是西涼朝堂占近半數的官員偏向王叔高陽拓。所以第二日王叔一黨,得知西涼王胞弟高陽樹不知什么時候從邊塞調來一萬大軍駐扎于王都敦煌城北城外的黑沙堡。
王元楚得知消息后,當日就緊急秘見高陽拓,高陽拓也得知消息,高陽樹調來一萬大軍,嚇得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無奈府中將領又無良策,只好遣派府中下仆人前去請王元楚。仆人離去,高陽拓在府中萬般焦急的等待王元楚的到來,好在仙峪侯府仆人剛出府就遇見王元楚正向仙峪侯府趕來,那仆也看出王元楚是向仙峪侯府趕來的,就立馬掉頭回府向高陽拓稟報,而此時在府中焦急等待的高陽拓是如坐針氈,在滿屋子打轉。
仙峪侯府中的家將們都安慰高陽拓不要著急,元帥來了定有解決之法,高陽拓剛剛轉身坐下,正端著一杯茶水喝了一口,還沒咽下,就看見派出去的仆人回來了,還沒等那仆人回稟,高陽拓就急忙起身前去抓住那仆人的衣衫詢問:“怎么樣?可請到王元楚否?對了!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人請來了沒有?”
高陽拓一連串的急問,哪有那仆人開口的機會,那仆人只好大聲連叫兩聲,“主人……主人!元帥已經來了,小的剛出府門不遠就看見王元帥,坐著馬車,向侯府趕來。小的怕主人,等急了,特意先趕回來向主人回稟。”
高陽拓話還沒有聽完,就準備向仙峪侯府后門走去,卻被自己的長子高陽墨難住,高陽墨對自己的父親說,“父親!既已知道王大元帥向此趕來,您又何必急這一時,等大元帥來了,自有解決之法。”
高陽拓見高陽墨如此沉得住氣,心中也不免暗暗高興,也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另眼相看。
高陽拓在府中等了半柱香的時間,聽府中小廝來報,王元楚已進府中后院,高陽拓正想起身前去迎接王元楚,卻又回想剛才高陽墨的話,頓時就沉著冷靜。不去迎接王元楚,又怕王元楚覺得自己不夠重視他,自己去又怕王元楚覺得自己太過倚重,對自己不利,卻又不能不去迎接,就叫自己的長子高陽墨去迎接,自己則是故作忙碌公文、軍報(就是處理一些發動政變前的一些準備與安排,“高陽拓從此刻起開始了他的君王生涯。”)
王元楚隨高陽墨以及仙峪侯府家將一行人來到侯府正堂,只見高陽拓正在西涼輿圖前,有模有樣的在哪里思考如何攻取敦煌王都,王元楚進入正堂,撲通一下就跪在地上,給高陽拓行禮道,臣王元楚叩見主公。
高陽拓這時才急忙轉過身來,很激動的向前跨出幾步扶起王元楚,“王卿家!快快請起。”
高陽拓拉著王元楚一邊走向西涼輿圖一邊說,“我正對王都之事一籌莫展,卿!來得正好,你看要我們該如何攻取整個王都,攻進王府,逼涼王退位。”
“主公!臣正是為此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