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修士激動的看著大坑中的黑色東西,都想迫切的知道那到底是什么。
于是負責清理沼澤中心的修士,全部加入進來,各顯神通挖掘泥土。
人多力量大,兩日之后,那些黑色的東西裸露的越來越多。
又過了三日,這塊黑色的東西已經有一里方圓,它就像是一個瓦房的屋頂,中間高,兩邊低。
難道這里會是一個民間瓦房?
不會的,這種可能性幾近于無,于是有人猜測這個一里方圓的黑色東西,很可能是一塊世間罕見的煉器材料,還有人說這可能是某個神人的洞府,建造成了瓦房的形狀。
猜測始終是猜測,當精鐵傀儡和修士們清理出黑色東西的面貌后,眾人徹底震驚,圍在清理出的大坑旁,久久無語。
因為他們的猜測都是錯的,這個一里方圓的黑色東西,不是瓦房,勉強能夠稱作煉器材料,因為這些東西是一個人類的發絲!
它的確是一個人的發絲,這個人留著短發,他或者她的耳朵也已經清理出一部分。
這時,又有修士猜測他應該是盤坐在聚寶龜之上。
這個想法不止一個修士有,因為修士們稍微計算一下,就猜了出來。
如果這個死去的人是盤坐在聚寶龜上,按照九頭身的比例,剛好和沼澤泥土六里多的深度相符。
這時,修士們停了下來,沒有繼續挖掘泥土,因為沼澤中的四條大蟲全部撲了過來。
對著聚寶龜久攻不下的修士們,在看到四條大蟲莫名其妙的圍攻原來的沼澤中心時,也全部圍了過來。
鋪天蓋地的修士們全部立于高空之中,和四條大蟲遙遙相對。
修士們不敢靠的太近,因為那四條大蟲可以剝離修士們的神魂,而且它們的肉身堅硬,普通的法寶根本破不開它們的身軀,就算勉強破開了,它們強大的生機也會在一息間修復好傷勢。
這個人已經死去,而且照這個死去之人的身形來看,此人生前很可能是一個神人,甚至有可能是一個已經得到封位的天神,這四條大蟲應該是神人體內的精血元氣所化,如果說無常界內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那肯定是那四條大蟲無疑了。
至于神人遺蛻,眾人根本不去奢望,因為他們連這四條大蟲都無法解決,而且就算他們解決了,神人遺蛻也不是他們可以當做煉器材料慢慢煉化的,無常界最多只能承受四極境巔峰的修士,境界再高的,就會被驅逐出去。說句難聽的,就是讓這些修士一起上,煉化個千百年,都不見得能夠奈何得了這具神人遺蛻。
四條大蟲并不能離開沼澤,想必是它們的身軀和神人連接在一起。
最大的可能就是它們還沒有成熟,不能離開神人遺蛻,現在眾修士只要獲得四條大蟲,或者想辦法獲得它們一部分生機,比得到任何法寶都要強大的多。
只是這四條大蟲就是四個燙手的山芋,沒有修士怕死,但也沒有修士會沖上前去白白送死。
眾修士見多識廣,很快就摸清了四條大蟲的底細,并毫不吝嗇的分享給還沒搞清狀況的修士。
突然沖來的四條大蟲,高高翹起身軀,維護著神人遺蛻。
大蟲的頭部長滿了復眼,偶爾張開的嘴巴里有兩排利齒露出,從它們張開的嘴巴里,兩界修士都可以清晰感應到,在大蟲體內,有不少各界所發的玉牌,這四條大蟲吞吃了不少修士,而且沒有任何畏懼的張開大嘴,讓兩界修士感應到自己的同類,已經葬身它們的腹中。
面對這種赤裸裸的挑釁行為,眾修士只能退步,因為大蟲身寬十幾丈,身長幾十里,不是江河湖海中的蛟龍之屬可以比擬的。
它們的戰力卓絕,而且只要在這片沼澤中,身軀還在連接著神人遺蛻,就等于是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哪天它們長大成熟,徹底脫離了神人的遺蛻,只怕半神境的神人看到了都要遠遠躲開,想必只有準神境的神人才可以和它們正面相抗。
修士們全部躲到高空,隨后在大蟲的身體慢慢露出全貌的時候,他們又退到了聚寶龜的身體范圍之外。
眼睜睜看著面前的寶山而不可入,看著生機旺盛可為大補之物的大蟲卻不能瓜分,眾人都急的團團轉,相互之間不斷傳信,希望找出一個解決的辦法。
很快眾修士就想出了一個穩妥的辦法,既然這四條大蟲身軀如此“細長”,那眾人就想辦法慢慢切割,一次切一點兒,慢慢把大蟲蠶食殆盡。
可是誰上去切開大蟲身軀卻成了一個難題,因為大蟲可以剝離修士的神魂,如果離的太近,對它造成的傷害又太大,那么肯定會首先遭受攻擊。
修士們再次商議之后,決定把所有人手分成六個梯隊,大家分工寫作,一邊攻擊大蟲,一邊清理神人遺蛻周圍的淤泥,待找到四條大蟲和神人遺蛻連接的地方,就強行切開,眾人一擁而上,把四條大蟲瓜分掉。
兩界修士雖然多,可架不住他們人老成精,這些修士中,能夠修到御風境往上的,就沒有幾個不是活了幾百歲的,除了那些機緣深厚,有著超強修道天賦的人,所以在這些“老人”的見識下,很快就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所有參戰修士被分成了六個梯隊。
第一隊去攻擊神人遺蛻,吸引住大蟲的注意力。
第二隊在大蟲的注意力被吸引住后,就去收取沼澤中的法寶,在奪寶的同時,吸引四條大蟲的注意力。
第三隊用飛劍法寶清理開神人遺蛻旁的稀泥,找出大蟲和神人連接的地方。
第四隊負責把第三隊清理開的缺口堵住,不讓沼澤中的稀泥滑落到他們清理開的地方。
第五隊負責在第一隊人員傷亡和疲憊不堪的時候,把他們換下來自己上。
第六梯隊則輔助收取法寶的修士,給他們提供各種援助,防止他們被大蟲吞食。
待第三隊和第四隊清理出足夠的地方,所有人一起圍攻四條大蟲,盡力滅殺之。
所有愿意參戰的發出因果誓言:
所得一切有價值的寶物參戰修士平分,不得趁機攻擊其他修士,不得出工不出力,不得半途而廢。
所有參戰修士平分這一條約定大大刺激了修士們的熱情,那些戰力底下,喜歡鉆空子的修士心里都美滋滋的。
鋪天蓋地的修士全部發出了因果誓言,只有少數人沒有參與。
修士修真,修的就是真實的自我,順應自然,靜觀其變。
當他們真心發出因果誓言的時候,冥冥之中,就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把他們聯系在一起,那是因果的力量,是天地循環中萬物運行的軌跡。
個人的力量在這種力量面前微乎其微。
葉雨本來也要發出因果誓言,可是戮蟻劍阻止了他,因為戮蟻劍還要去尋找槐蔭宗宗主的女兒。
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會離開這里,所以不能發出因果誓言,否則半路上兩人退出的話豈不是自己坑害自己?
葉雨他們這個小隊伍有一半人沒有參與,馬長青和湛藍還有涼山帶著另一半人發出了因果誓言。
小野沒有參與,蜂兒和梅子也沒有參與,另外沒參與的度魂小隊人員都和他們一樣要么是不想冒險,要么是境界太低,沒有自保的能力。
不管怎么選擇都是自己的人生,沒有參與的修士也是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
反而那些喜歡鉆空子的修士很可能會死在前面,成為他人的墊腳石。
修士們一向不喜歡磨磨唧唧的,當分配好六個隊伍的人員之后,就各展神通沖了上去。
那些沒有參與的并不受因果誓言的約束,所以葉雨很擔心度魂小隊的人員。
“小野你要不要先回聞花界?”葉雨問道。
小野想了想,說道:“我去問下他們,如果他們也想回去的話,我們一起吧?!?
詢問過后,她得出度魂小隊的人中,有數十人都有回聞花界的意向,特別是蜂兒和梅子兩人。
可是回去要收取一萬塊上品靈石當作入門費,眾人不禁看向小野,問她可有足夠的靈石,如果有的話算是暫借她的,回去后再慢慢還給她。
葉雨早就聊到眾人會由此一問,畢竟問題是小野問出來的,想要先回去的人,自然會有靈石夠不夠的一問,于是他解釋道:“我可以帶著你們到入口,至于靈石的問題不用擔心?!?
他拿出得至厚土門的飛舟,帶著眾人直接向無常界的入口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