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參加修身大會

太極生兩儀,則定陰陽,查風水;兩儀生四象則定方位,度四季,生風雨雷電。

四象生八卦,則定秩序,生萬物,演化蒼生。

天下大勢。水借地勢,木借水勢,火借木勢,金借火勢,木借金勢,水借木勢。

風雨雷電又相互衍生,毀滅。

今日,諸位同聚于此,我就以這篇《化經》作為開頭,愿天下有情眾生都可體悟自然,順其自然,靜觀其變。

傳說,當年神人畫地為牢,囚禁自身,演化億萬年,得以形成我們所處的這方天地,今時天下興衰若干,萬物生滅無數,在萬年之前,元家老祖元明,臻至神人之境,舉霞飛升。

萬年彈指即逝。

今日,他的后人元宇,欲拿出元明所著之《光明經》修身卷,與諸位同道坐而論道,集百家之長,去自家之短,欲編寫一篇超越修身卷之書。

其,志之堅,德之廣,堪稱各位青年才俊之楷模。

現在,就由諸位同道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葉雨跟著金藹和鳳兒趕來的時候,修身大會剛剛開始,大會開始前的一篇致辭是來自西洲通天山的圣人宣讀的。

這位圣人生的高大威猛,一臉的絡腮胡,身披流光溢彩的寬大長衫,長衫上繡著牛羊馬匹,山妖海魚,花草樹木等等。

圣人腳踩一雙同樣華美的靴子,靴子上繡著上高水長。

圣人法象天地,三千丈高的身軀立于光明宗小世界的中心。

他面相中正平和,嗓音如洪鐘大呂,在小世界之中緩緩飄動,無所不至。

葉雨抬頭仰望這尊法象,他身上的衣服華美,秀在衣服鞋子上的圖畫在法象的加持下,栩栩如生,好似這尊巨人腳踩大地,頭頂云天。

法象念完致辭就緩緩消散了,前來觀看修身大會的修士,大部分是各大宗門的翹楚,可也有很多宗門本身連掌門都不咋地,所以有很多門檻低,境界低的修士在看到這尊法象后,立刻有了轉投圣人門下的心思。

但是圣人們不修己身,只修天命。

德行不足,悟性太差的人肯定是修不了天命的,他們也就只能看看,心癢癢怎么都撓不到。

光明宗小世界方圓千公里,小世界內部空間之大,世間數一數二。

前來參加大會的修士,不論境界高低,身份貴賤都可以自由選擇暫居一處地方,但是物以類聚,身份相當的富貴之人自然占據了小世界中心地段。

小宗門,世間散修則靠外一些,再外圍則是元家的人,負責修士們的吃喝住行,以及接待后續趕來的修士。

小世界的中心是一座高山,名叫普照山,山上亭臺樓閣無數,葉雨跟著金藹和鳳兒沿著這座高山的山路向山頂漫步。

金藹和鳳兒身為一個來歷不明的妖修,并沒有受到元家的阻攔,相反在得知兩位的身份境界之后,竟以貴賓之禮領至此處。

吼江瀑布發生的事情,在龍軒皇帝和德蒙老祖回來之后,迅速傳遍了光明宗,小世界內的人都聽說了這件事情。

一條真龍為難元家的運度飛舟,出手殺了一個四極境的元家管事,還擄走了一個少年。

此時,兩人大搖大擺的來到這里的消息,只是片刻便傳遍整個小世界。

普照山的半山腰,一處庭院中,青鸞宗的暫住處。

“妖魔就是妖魔,一條真龍,神人境的大修士,竟然為難元家的運度飛舟。”一個青年模樣的修士眼里充滿了鄙夷。

這時,一個和尚分析道:“也不能全怪五爪金龍,畢竟是那個元家管事讓人回來報信,才會有后來的事情。再說就死了他一個,也不算過分。”

正在討論這件事的青年們,尋聲望去,發現說話的是一個和尚,這個和尚手里拿了一大摞布匹,不用問就知道是產自西洲的上等貨。

頓時有人不滿道:“和尚,元家召開修身大會,不是給你來做生意的,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另一人接著說道:“是啊!你沒聽說青鸞宗的護山神將被那條金龍給掠去了嗎?他們現在哪里有心思買你的布匹。”

這時一個道士開口道:“看把你窮的,打鐵掙的還少了嗎,來到這里還賣布?”

說話的人正是前來參加大會的馬長青,而賣布的和尚就是涼山。

“湛藍師妹不必多慮,剛剛收到消息,那條五爪金龍和白鳳也來了光明宗,你們的護山神將跟在他們身邊。”

說話的人正是馮毗,天香國乾坤門的修士。

此刻,他和湛藍邊說著話,從外面向庭院中走來,想必剛才兩人在

外面散步。

庭院中站著十幾位青年,正三五成群的圍著青鸞宗的兩個女修有說有笑。

還有三五個離群獨處,正在討論五爪金龍,聽到湛藍師妹幾個字,他們趕忙望向庭院門口。

這兩天時間里,來這個院子折花問柳的青年才俊彼此之間早已熟絡,見到是馮毗陪在湛藍身旁,各自施展才藝,翩翩然走向兩人。

未待他們開口,湛藍看到了涼山和馬長青,于是高興的跑向兩人,眾人一看三人是舊識,識趣的向庭院別處走去。

三人聊些分別以后的種種,湛藍告訴他們自己晉升御風境,兩人同時道喜,打趣說她北洲之行收獲頗豐,就把變賣土字印的所得少分她一些。

她自然是不同意,三人隨后聊到青鸞宗的護山神將被金龍擄走一事,湛藍一番解釋,兩人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葉雨竟然同時凝練三田,這怎么可能?”

涼山早已收起手中布匹,對于葉雨的結丹之事,也是非常不解。

馬長青則表現的比較淡然,說道:“這不是沒有可能,葉雨年歲小,心性單純。如果在尋找下丹田的時候,天人感應之下不是沒有可能同時打開三田,把三田一起凝練。”

天人感應是三大圣人的修行之法,感悟天道,不修自身,只待他日天人感應之下,一鼓作氣身化天地,一瞬成神。

馬長青平時吊兒郎當,可是關鍵時刻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湛藍突然想到了某種可能,她說道:“難道是他們村里的教書先生想要收他作為圣人弟子,所以才教了葉雨《宇宙經》第一卷,葉雨幾年來,每天默誦有了天人感應,剛好在結丹的時候能夠感應三田,再加上我教他的修行無定式,于是他就同時凝練三田,變成了后來的樣子。”

事情好像迎刃而解,變的明朗。但是這無法改變葉雨的命運。

馬長青接著說道:“你難道忘了真龍是半神境的神人?事情說不定還有轉機。”

馬長青的一番話正中湛藍下懷,可把她高興壞了。她屁顛屁顛的跑去告訴師父,可是她師父的一番話又把她打回原形。

小院一棟樓內,湛藍的師父看著眼前三人,覺得他們的樂觀有些過了頭。

沒人知道,金龍為什么要留下葉雨,不可能是因為一卷《宇宙經》

,也不可能是因看他順眼,想要把他留在身邊。

林月說道:“下田主氣,中田主魄,上天主魂。修士之所以可以擁有神識,就是因為凝練了上丹田,把自身神魂凝練在一起,成就神識。五臟境才可以元神出游,六腑境七魄穩固,才可以御風。”

“如果只是把結丹修士的神魂從上丹田剝離出來,四極境的修士就可以做到,但是被剝離之人的神魂必定受損,極有可能變的癡傻,就算僥幸不殘,以后的修行路也算是斷了。”

“真龍只是媲美化丹筋膜極致的修士,只能算是半神人,尊稱神人吧了。只有真正的神人身化天地,才可以坐到抽絲剝繭,剝離魂魄。”

湛藍愁眉苦臉,悶悶不樂的說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了嗎,他好可憐啊!”

林月看到徒弟還在為此事難過,寬慰道:“真龍也不是沒有辦法,不過......”

“那您說。”

湛藍滿懷期待,涼山和馬長青也伸長了脖子。

林月無奈道:“真龍可以用自己的龍丹把人類妖化,如果它用自己的龍丹把葉雨變成妖人,那就沒什么事了。”

“妖人?師父你是說,把葉雨變成妖怪,然后就只修上丹田,以后走妖修的道路,強化肉身?”湛藍覺得這個消息太過震撼。

涼山接過話茬,說道:“那樣,怕是只能待在江畔國了,而且以后也無法回去面見父老鄉親們,就算那樣,以后的修行路也不會高到哪里去。”

林月肯定的點了點頭,四人為此不禁陷入了沉思。

....................

葉雨并不知道有四個人非常關心他,他跟在金藹和鳳兒的身后,沿著山道向山頂慢慢走去。

一路上,有不少修士遠遠的議論三人,看待葉雨的目光自然是充滿了疑惑。

圣人致辭過后,關于修身的話題已經展開討論,住在外圍的修士相互之間探討,得出的共同點移交給元家的負責人。

山底下的修士討論的共同點亦是如此,山上的則是各大宗門,家族,名仕、圣人子弟們,他們待會會在山頂的平臺之上和元家的天才元宇,正面廝殺。

正午時分,葉雨跟著金藹和鳳兒來到山頂平臺。

普照山,顧名思義,光明普照之意,元家沒能擺脫神人的影響,干脆就把神人的影響利用起來,處處炫耀。

俗話說得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元明老祖的后人,以神人之后自居,萬年以來處處受益。

家大業大的元家,在修建宗門小世界上可謂是極盡奢華,山頂平臺方圓九百九十九丈,整個平臺上就建了一座塔,塔高九十九層,每層都擺放有九顆碩大的明珠,明珠散發著柔和的光線,塔尖高聳直插天際。

塔的最上層供奉著元明老祖所書的《光明經》,那本書日夜散發柔和的光彩,不知是何材料打造而成。

山道和山頂平臺的銜接處,修有三層臺階,葉雨跟著兩人走上臺階,走進塔里,瞬間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這里方圓萬丈,處處充盈著柔和的白光,地面上有一條由靈石鋪就的道路,通向遠處。

金藹一踏進這里,頓時驚訝道:“原來傳說是真的,元明自己演化了一個小世界,看來就是這個了。”

小世界中不能再存有別的小世界,是這個世界的規則。修士們打造的法寶和妖魔體內生成的小空間則例外。

只有成為一個完美的神人,才可以在小世界里面演化別的小世界。

在天地之中找到的那些自然演化的小世界,都是不可以放入別的小世界中的,修士們早已對此習以為常。

剛進入這個小世界,三人身形緩緩消散,通過一個傳送陣來到舉行大會的地方。

方圓幾里的巨大廣場,全部由下品靈石和產自北洲的玉鋪成。顏色、大小不一的靈石和玉相互交錯,眾修士就盤腿坐于其上,手中拿著可以記錄信息的玉牌。

最近兩天小有名頭的三人到了之后,直接走向后方三大圣人的方向。

三大圣人負責記錄這次討論中,比較新穎的觀點和特別突出的內容。只有他們并排坐在一張木質桌椅之上,身后各站著一名弟子。

三人一路走過,修士們皆小聲議論幾句,待他們來到后方,也是大會主持的前方,立刻有不少修士起身寒暄幾句,無非是金藹兄良人美眷,龍行虎步等等贊美之詞。

還有不少和他約定回到江畔國后,喝酒聊天的。

盤坐在前方的龍軒皇帝氣的牙癢癢,只能努力壓制著,這次修身大會是坐而論道,身處于世,講的就是道理和規矩。

如果他現在暴起殺人,元家會第一個站出來阻攔。

“肅靜,大家稍安勿躁。”

負責致辭的圣人富有威嚴的嗓音想起,隨后在三大圣人后方出現了一把鏡子,隨后鏡子變大,映照出在座的所有人。

在光明宗的普照山上空,眾人盤坐的畫面顯現,元家早有準備,用映月神鏡將山頂的情況實時展現給山下眾修士。

此時映月神鏡中緩緩走出一個青年,他穿著一身白色長袍,正是元家的天才弟子元宇。

只見他側過身先是對著三大圣人作揖一拜,隨后對著盤坐的眾修士又是一拜。

他高聲說道:“元宇不才,仰仗先祖之光,邀請諸位前輩坐而論道。這次我先宣讀《光明經》的修身卷,以供諸位示下。”

他嗓音之中帶著聲聞神通,娓娓道來:“我常思,物為何?不過光陰之畔,那一縷塵埃。我常思,我為何?亦是塵埃一縷。當得知我是我,光明和黑暗即涌入我的身軀。我便思,光暗是何物?”

“這一坐一低頭,再抬頭,百年光陰已過。我睜開眼,光不再是光暗不再是暗。我再次低頭,這一次當我抬起頭,千年光陰已過,光還是光,暗還是暗。我有低頭,隨即抬頭,我明白了我就是我,光就是光,暗就是暗......”

這卷經書并不長,主要是講元明由思考己身而衍生出對于光明和黑暗的思考,對于萬物的思考。

經書的開頭講述自己的神識覺醒之后,觀看這個世界的眼光產生了變化,隨著修為的不斷加深,他對于光明和黑暗的看法也在慢慢加深。

眾修士都有自己的修行功法,但是觸類旁通,多多益善。元家已經對部分人公開了度魂卷,現在再加上修身卷。《光明經》只剩兩卷不被世人所知。

良久都沒有人出聲,《光明經》被譽為世間幾大經書之一。自然是高深莫測,這卷修身,開頭比較簡單,越往后對于事物的看法越簡單,并不是越來越難。

如果修士們認同這卷經書,就自然要跟上元明的思考速度,才能弄明白簡單的背后隱藏了什么。

突然,盤坐的修士之中,有一個修士哈哈大笑,隨后說了句:“他為明來我為暗,不下地獄反升天。”

這個修士化為一片黑云,只是一個呼嘯就竄入映月神鏡之中,出現在光明宗的普照山上,隨后在元家負責接待修士的管事帶領下,出了光明宗。

山下的無數修士們立刻炸開了,很顯然這個修士是個邪修,或者是一個妖魔。在聽完修身卷后,他的思想境界有了提高,以后的邪修之路會越來越順,越走越遠,聽此人口吻,似有望飛升成仙。

這怎么可能,這萬萬不能,廣場上盤坐的修士當中,有不少來至江畔國的妖魔鬼怪和邪修,如果這卷經書可以讓他們實力大漲,不僅江畔國難以收回,就怕以后他們還會進攻別的國家。

可是元宇并沒有這種自覺,他不僅給修士們誦讀了修身卷,此刻還為修士們講起了修身卷中晦澀難懂的地方。

映月神鏡內,很多修士開始發問,有的是請教不懂的地方,有的則直言這卷經書不過如此,還有的默默思量,和自己的經驗相互印證。

過了一會兒,無量山的掌教大弟子覺色站起身來,說道:“凡有所象,皆屬虛妄,吾身常在,又常不再,一念間,億萬吾身,一念間,只余真空。”

“元明施主的修身卷和無量山的《無量真經》有著很多相似的地方,和尚我就代表無量山不作辯解,待會兒直接把不同的地方告知三位圣人即可。”

元宇回應道:“覺色大師為人正直,自是不會欺于晚輩,大師請便。”

無量山的覺色隨即走到三大圣人身旁,這時坐在正中的圣人說道:“覺色你就不必細說了,我們通天山和你們無量山是鄰居,你們那本

《無量真經》我借閱過,我自己寫下來就好了。”

被覺色大師吸引注意力的眾修士一片嘩然,這個來自通天山的圣人神經也太大條了,直接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借閱過他們的無上經書。

絕色大師也不計較,又盤腿坐回原位。

立馬有人傳出有關這個圣人的信息,他來自西洲的通天山,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只有一個錯號叫靚麗先生。

眾修士觀看他的穿著,流光溢彩的長衫,靴子,手腕上帶著五顏六色的花環,頭發高高盤起,帶著一朵西洲高山之上特有的雪蓮花。

鼻梁線條立體,濃眉大眼唇紅齒白。

修士們分辨不出花環和蓮花是不是法寶,但是可以分辨出這個圣人的打扮真的很漂亮。

在他做大會致辭的時候,很多人被他的衣服和威嚴吸引,并沒有細看,也看不清他的全貌,現在仔細一看,總覺得渾身都有些不自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乐县| 远安县| 澳门| 桃江县| 嘉善县| 鹤岗市| 赫章县| 墨玉县| 睢宁县| 义马市| 聂荣县| 台南县| 武威市| 赤水市| 会同县| 洛宁县| 长武县| 武宣县| 西畴县| 南通市| 会宁县| 银川市| 华宁县| 平潭县| 陕西省| 孙吴县| 乌鲁木齐县| 措美县| 吴忠市| 长宁区| 丹棱县| 洪江市| 泸溪县| 福州市| 天峻县| 全州县| 江西省| 天台县| 新乡市| 韶山市|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