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3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12字
  • 2020-06-24 14:05:27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yǎng)量叔弘甫校刻

饒可久無缺甫

周光曙楙將甫

弟陳(土囗)清也甫仝閱

十二月〔一〕

十二月建丑丑紐也言終始之際故以紐結名也 【合璧事類】

大呂丑之氣也十二月建焉 【周禮】

日在婺女昏婁中旦氐中 【禮記】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改為臘 【風俗通】

星回歲終陰陽已交 【前漢書】

地以為正商以為春 【后陳寵傳】

季冬行春令則胎夭多傷國多逆氣行夏令則冰消雪無春來多疫行秋令則白露降四民災 【呂氏春秋】

為涂 【爾雅】

曰季冬亦曰暮冬 【梁元帝纂要】

小歲 【魏舊制群臣季冬朝賀服褲褶行事謂之小歲詔罷之出通鑒】

卒歲 【白孔六帖】

月歸 【淮南子曰天圓地方道在中央日為德月為刑月歸而萬物死日至而萬物生注云月歸謂十二月盡也日至謂得春夏之日至】

村民臘日擊細腰鼓而宴戴胡頭及作金剛刀以逐疫諺曰臘鼓鳴春草生 【荊楚歲時記】

歲暮臘埋圓石于宅隅雜以桃核七枚則無鬼疫 【淮南萬畢術】

蜀風俗每歲冬春之交于兩渠中可以流觴官吏士庶宴賞 【有篆水在廣安州江中灘石縱橫湍流奔急呼為三十六灘其間有兩渠冬春之交宴賞出順慶府志】

天西北裂有光如火 【梁武帝太清三年】

天開自西北至東南其內(nèi)有青黃雜色隆隆若雷聲 【陳后主至德元年夜以上南史】

日有影如三日狀占在危宿幽州之野 【真宗景德元年時契丹舉兵壓境出宋史】

濃霜著屋瓦皆成百花之狀 【天圣中青州筆談】

雷雨雹大如馬頭 【武帝元封三年漢紀】

天雨黑水盈川 【淳熙十一年戊午夜畿縣新城深浦通考】

天雨黃土 【治平元年宋史】

河東天雨肉 【愍帝建興元年后劉石擁兵帝竟囗遇害墨子曰殷紂滅年天雨肉晉書】

冰有文如畫佳卉茂木華葉相敷變態(tài)奇出春暄乃止 【紹興七年十二月時張宗元出撫淮西軍寓建康盤冰有文出宋史】

黃河是月水名蹙凌水 【水衡記典十一月同】

樂平縣河沖里田隴數(shù)十百頃田中水類為物所吸聚為一直行高平地數(shù)尺不假堤防而水自行里南程氏家井水溢亦高數(shù)尺夭矯如長虹聲如雷穿墻毀樓二水斗于杉墩且前且卻約十刻乃解各復故 【高宗紹興十四年閏十二月宋史五行志】

滄州地震涌出沙泥般板胡桃螺蚌之屬 【熙寧元年宋史】

石泉軍地震三日有聲如雷屋瓦皆落時綿竹有冤獄 【干道四年宋史】

有赤物隕于太極殿前初下鐘皆鳴俄而國亡 【陳后主至德二年南史】

柩有聲如牛 【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晉文公卒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劉向以為近鼓妖也喪兇事聲牛怒象也如將有急怒之謀以生兵革之禍時秦穆公遣兵襲鄭晉要之囗囗以敗其師晉不惟舊而聽虐謀結怨強國四被秦寇禍流數(shù)世兇惡之效也出左傳】

澧州獻瑞木有文曰太平之道 【慶歷三年】

元氏縣王寘屋柱槐木再生枝葉高四十余丈 【政和四年以上宋史五行志】

群鳥夜集于太行山上 【五行志亦出白孔六帖】

鳳凰見上黨高都是月又見河南山陽 【晉武帝泰始元年】

鳳凰集上林 【漢宣帝神爵四年以上宋書符瑞志】

陜州有雉二首向背而連頸者棲集倉廡群雉數(shù)百來斗殺之 【光啟元年唐五行志】

白象見零陵又見安成 【文帝元嘉二年宋書符瑞志】

二龍戲于館門之外 【太宗生于武功之別館時有二龍戲于館門之外三日兩去舊唐書】

江南季冬天紅蟹大如(魚扁)湖水龍為鏡爐峰氣作煙 【丘丹狀江南十二月】

芝蘭種不榮荊囗束剪不去二者無奈何徘徊歲將暮 【邵子吟】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囗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鄭谷雪中偶題】

風卷長空暮雪晴江煙先洗柳條輕檐前數(shù)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戌昱霽雪】

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天色漸明回一望玉塵隨馬渡藍橋 【元禎西歸】

簾外寒江千里色林中尊酒七人期寧知臘日龍沙會卻勝重陽落帽時 【權德與臘日龍沙會】

宴宿春闈歲欲除嚴風密雪絕雙魚思君獨步西垣里日日含香草詔書 【權德與貢院對雪寄崔閣老】

落雪臨風不厭看更多還恐蓛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僧清江微雪】

新陽氣候未全佳尚縱寒威壓歲華賴有椒觴供卯酒不妨和雪看梅花 【韓子蒼】

起來呵手畫雙鴉醉臉輕勻襯眼霞真態(tài)生香誰畫得玉釵纖手嗅梅花 【東坡】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衣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李賀樂詞】

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里坐吹笙 【王建宮同】

閏歷先春破臘寒彩花金勝寵千官冰從太液池邊動柳向靈和殿里看瑞氣因風飄禁仗暖暉依日上仙盤須知圣運隨生殖萬國年年共此歡 【宋郊閏十二月望日禁中作】

日躔星紀大呂司辰玄象改次庶眾更新歲事告成八蠟報勤 【裴秀】

小寒

冬至后十五日斗指癸為小寒陽極陰生乃為寒今月初寒尚少也 【孝經(jīng)緯】

小寒為節(jié)者亦形于大寒故謂之小言時寒氣猶未極也 【詩含神露】

小寒月之初氣也陰氣未極故曰小寒 【歷義疏】

合凍蒼陽云出氐 【易通卦驗】

小寒日鴈北鄉(xiāng) 【后五日鵲始巢后五日野雞始雊月令】

小寒鴈北鄉(xiāng)鴈不北鄉(xiāng)即臣不懷君鵲始巢鵲不巢即邊方不寧 【又曰一國不寧】 野雞始雊野雞不雊即國乃大水 【周書詩訓】

將帥講武習射御角力 【備田獵也】

乃教田獵以習武戎班馬政乃(衽去壬改昔)百神于南郊為來年祈福于天宗天宗日月星辰之屬 【以上月令】

大寒

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為大寒至此栗烈極也 【孝經(jīng)緯】

大寒在冬至后二氣積寒而未溫也 【天文錄】

大寒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十一月一陽爻初起至此始徹陰氣出地方盡寒氣并在上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詩含神露】

大寒月之中氣言十二月已半陰氣大極故曰大寒 【歷義疏】

冬至陽始起反大寒何也陰氣推而上故大寒 【白虎通】

降雪黑陽云出心 【易通卦驗】

大寒日雞始乳中氣也 【后五日鷙鳥厲疾后五日水澤腹堅陳氏曰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疑故云腹堅腹猶內(nèi)也月令】

大寒雞始乳雞不乳即淫婦亂男鷙鳥厲疾鳥不厲疾即國不除奸水澤腹堅不腹堅即言無所從 【周書時訓】

立土牛六頭于國郡縣城外丑地送大寒 【歷志】

始漁天子親往嘗魚先薦寢廟

冰方盛命取而藏之

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正月懸法象魏故于此與公卿先飭之以上月令】

十二月〔二〕

一日

殷建丑以十二月朔為歲殷天裂西南 【順帝至正巳酉年元史】

填星熒惑辰星合于南斗 【宋孝武帝孝建三年占曰改立王公出南齊書天文志】

太甲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 【蟲書】

德宗貶中書侍郎平章事陸贄為太子賓客 【貞元十年后又貶為中州別駕出舊唐書】

宋太宗大雨雪喜御玉華殿詔宰臣及近臣謂曰春夏以來未嘗飲酒今得此嘉雪思與卿等同醉又出御制雪詩令侍臣屬和 【雍熙二年玉海】

眉州布衣蘇洵是日上書曰翰林學士歐陽修奏臣所著權書行囗魚論幾策二十二篇乞賜甄錄陛下過聽召臣赴闕臣本田野匹夫名姓不登于州閭今一旦卒然被召臣不幸有負薪之疾不能奔走道路以副陛下搜揚之心憂惶負罪無所容處 【宋仁宗嘉佑三年出文編】

遣中使帥僧眾迎佛指骨 【憲宗元和十三年功德使上言鳳翔法門寺塔有佛指骨相傳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豊人安囗歲應開請迎之至十二月一日上遣中使帥僧眾迎之出舊唐書】

婆斯國人庶以上各相命召設會作樂以極歡娛 【婆斯國百姓女年十歲以上有姿貌者王收養(yǎng)之有功勛人即以分賜死者多棄尸于山以喪葬之事號為不凈以六月為歲首至十二月一日人庶以上設會作樂云云出北史】

洛那國人庶以上各相命召設會作樂以極歡娛 【洛那國故大宛國也設會作樂七月七日亦然出魏書】

于闐國俗以是日肆筵設席拍手撥胡琴唱歌 【出通考】

淮陽郡以是日種谷 【淮陽郡西北接南陽縣有溫泉其下流百里恒資以灌溉每十一月一日種谷至明年三月新谷便登重種一年三熟出盛弘之荊州記】

八仙聚會蓬萊日 【集仙錄】

今朝臘月春意動云安縣前江可憐一聲何處送書鴈百丈誰家上瀨船未將梅蕊驚愁眼更取椒花媚遠天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寒輕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發(fā)船何郡郎新亭舉目風景切茂陵著書消渴長春花不愁不爛熳楚客唯聽棹相將即看燕子入山扉豈有黃鸝歷翠微短短桃花臨水岸輕輕柳絮點人衣春來準擬開懷久老去親知見面稀他日一杯難強進重嗟筋力故山達 【工部十一月初一日作】

首路栗亭西尚想鳳凰村季冬攜童稚辛苦赴蜀門南登木皮嶺艱險不易論汗流被我體祈寒為之暄遠岫爭輔佐千巖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別有他山尊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聞虎豹斗屢局風水昏高有廢閣道摧折如短轅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西崖特秀發(fā)煥若靈芝繁潤聚金碧氣清無沙土痕憶觀昆侖圖目系玄圃存對此欲何適默傷垂老魂 【十二月一日工部自隴右赴劍南過木皮嶺作】

二日

混元皇帝降于朝元閣 【唐玄宗天寶七載十二月二日降于朝元閣改為降圣閣山會要】

宋真宗生以為承天節(jié) 【初干德五年五星如連珠聚于奎當魯分從鎮(zhèn)星辰見東方占曰有德受慶大人奄有四方子孫蕃昌明年元德皇后李氏夢以裙承日有娠十二月二日生真宗于開封第赤光照室左是指有文成天字至道三年即位以生日為承天節(jié)群臣上壽于崇德殿晏殊作承天節(jié)述圣賦楊億作承天節(jié)頌出天中記】

竇參薨 【參字時中父審言參習法令通政術性矜嚴強直加檢校司徒兼中書令諸使副元帥貞元十五年十二月二日薨于鎮(zhèn)廢朝五日群臣于延英奉慰詔贈太師謚曰忠武出舊唐書】

東坡與歐陽叔弼季默夜坐 【哲宗元佑六年十二月二日夜坐記道人問真說時東坡年五十六出長公外紀】

好道者登山 【左慈聞江東有勾曲山齋戒三月而登山乃得其門入洞虛造陰宮三茅君授以神芝三種故好道者欲求神仙宜先齋戒俟十二月二日登山茅君即授以要道得人洞門三月十八日亦然出茅君傳】

列子游勾曲山 【太極真人東海青童等出翰墨大全】

長淮久無風放意弄清快今朝雪浪滿始覺平野隘兩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孤舟系桑本終夜舞澎湃舟人更傳呼弱纜恃菅蒯平生傲憂患久已恬百怪鬼神欺吾窮戲我留一噫瓶中尚有酒信命誰能戒 【東坡十二月二日作莊子云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則今以噫言風矣】

三日

唐德宗賜文武官綾袍 【貞元八年玉海】

元憲宗桓肅皇帝生 【韓蒙哥睿宗拖雷之長子也十二月三日生時有黃忽荅部知天象者言帝后必大貴故以蒙哥為名蒙哥華言長星也出元史】

周瑜聚眾將曰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絕何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事言畢而亡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三日卒壽三十六出三國志】

遣使祭貞石 【肅宗上元十七年八月四日原州昌松縣舄池谷有石青質(zhì)白文成字曰太平天子五王六王七王十鳳毛才子及七佛八菩薩等語原州奏聞上十二月初三日遣使祭之曰天有成命表瑞貞石文字昭然歷數(shù)淮永出五行志】

陸九淵命掃灑焚香 【宋陸九淵字子靜究心典籍見于躬行十二月三日有疾接見屬僚與論政理加平時宴息靜室命掃灑焚香新衣幅巾端坐家人進藥卻之不復言后數(shù)日卒出左編】

北斗北極降 【道經(jīng)】

久客見華發(fā)孤棹桐廬歸新月無朗照落日有余輝漁浦風水急龍山煙火微特驚沙上鴈一一背南飛 【潘閬歲暮初三日自桐廬歸錢塘晚泊漁浦作】

窮冬月末兩三日半百年過六七時龍尾趁朝無氣力牛頭參道有心期榮華物外終須悟老病傍人豈得知猶被妻兒教漸退莫求致仕且分司惟生一女纔十二抵欠三年未六旬婚嫁累輕何怕老饑寒心慣不憂貧紫泥丹筆皆經(jīng)手赤紱金章盡到身更擬踟躕覓何事不歸嵩洛作閑人 【白樂天戊申十二月三日詠懷】

四日

唐高宗崩 【崩于弘道元年十二月四日葬干陵在京兆府奉天縣界出通考】

宋真宗命石保吉賜契丹使宴射于土津園 【景德元年十二月四日賜宴自后使至賜宴此其始也出事物紀原】

黃巢陷京師 【廣明元年先黃巢攻潼關官軍大潰燔驚西市唐僖宗夜自閱遠門出趨駱谷十二月四日賊至昭應陷京師矣時巢眾累時為盜行伍不勝其富遇窮民于路而慰曉之曰黃王為生靈不似汝家不措汝輩但各安家業(yè)賊眾競投物遺人出舊唐書】

衡山道士彌明舊與劉師服進士相識是夜抵其居宿有校書郎侯喜能詩夜與劉說詩彌明在其側(cè)貌極丑白須黑面長頸結喉又作楚語喜視之若無人彌明忽軒衣張眉指爐中石鼎謂喜曰子云能詩能與我賦此乎即援筆題其首曰巧匠琢山骨刳中事煎烹喜綴之曰外苞干蘚文中有潛浪驚彌明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乃坐而高吟曰龍頭縮菌蠢豕腹脹彭亨旨在譏喜也侯劉相顧慚駭曰尊師非常人也某等愿為弟子彌明曰何當出灰池無許離缾罌謬居鼎鼐間長使水火爭形模婦女笑度量兒童輕徒爾堅貞性不過升合盛寧依暖熱輩不與寒涼并忽羅翻溢愆實負任使誠陋質(zhì)荷斟酌狹里愧提擎豈能煮仙藥但未污羊羹區(qū)區(qū)徒自效瑣瑣安足呈難比俎豆用不為手所撜愿君勿嘲笑此物方施行吟畢即袖手竦肩倚北墻坐謂二子曰吾閉口矣二子大懼皆起立床下再拜而彌明鼻息如雷鳴頃之彌明不見二子驚惋自責若有失者 【仙傳拾遺亦出韓愈序】

九壘土皇君上詣荅和天奏九地得仙人名 【道經(jīng)】

五日

唐代宗以諸州府學博士改為文學品秩同參軍 【大歷十四年十二月五日漢郡國皆有文學掾則文學漢官也肅宗時顏真卿曰文學蓋復漢舊號也出事物紀原】

宋真宗宴尚書省五品諸軍都指揮使以上契丹便于崇德殿不舉樂以明德太后喪制故也 【景德二年時契丹初來賀承天節(jié)擇膳夫五人賞本國異味就尚食局造食詔賜膳夫衣服銀帶器帛】

宋高宗謂輔臣曰孔子作經(jīng)經(jīng)之祖左氏作傳史之祖 【紹興六年以上玉海】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 【白樂天】

六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贵南县| 辽宁省| 南通市| 临猗县| 云浮市| 唐河县| 外汇| 东平县| 察雅县| 朝阳区| 钟祥市| 咸阳市| 明星| 马公市| 临城县| 拜泉县| 永新县| 崇义县| 红河县| 余庆县| 怀远县| 合肥市| 德惠市| 通河县| 阿拉善左旗| 建瓯市| 商水县| 泰顺县| 南京市| 青铜峡市| 古蔺县| 永修县| 龙井市| 灵石县| 富宁县| 玛纳斯县| 车险| 丹棱县| 鄂伦春自治旗|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