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1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64字
  • 2020-06-24 14:05:27

宋高宗賜鄧名世出身充史館校勘 【紹興四年鄧名世上春秋四譜六卷九月六日賜出身出玉海】

薛道光尸解作頌曰鐵馬奔入海泥蛇飛上天蓬萊三島路元不在西邊 【道元閬州人嘗為僧號紫陽云游長安壽一百十四歲于宋光宗紹熙二年九月六日尸解作頌明年沙道昭復見紫陽于霍童山出史纂左編】

孟盛子上升 【孟名之生漢將軍武帝遣入北山采藥棄官學道號孟盛子受法于清靈裴真人周游名山日行百里九月六日上升出楚通志】

滿城風雨近重陽無奈黃花惱意香雪浪翻天迷赤璧令人兩望憶潘郎

滿城風雨近重陽不見修文地下郎想得武昌門外柳垂垂老葉半青黃

滿城風雨近重陽安得斯人共一觴欲問小馮今健否云中孤鴈不成行 【謝無逸思潘邠老滿城風雨近重陽之句九月六日去重陽四日風雨大作無逸遂用邠老之句廣為三絕】

黃菊尚遲三日約碧桃已作十分開 【事文類聚】

七日

宋真宗是日宴近臣于龍圖閣之崇和殿命侍講學士邢昺赴曹州刑部尚書溫仲舒宋白侍郎郭贄預焉昺視壁掛尚書禮記圖指中庸篇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事因講大義皆有倫理在位聳聽上嘉納之群臣皆呼萬歲即席賦詩二首以寵其行命群臣咸賦及行又令近臣祖送會于宜春苑 【景德四年玉海】

歐陽修作六一居士傳 【歐陽修熙寧三年九月七日曰六一居士初謫囗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又一千卷有琴一張有碁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客曰是為五一爾柰何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不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誚畏影支乎日中者也云云出文鑒】

潤州鶴林寺有杜鵑花每春爛熳周寶鎮(zhèn)浙西謂道人殷七七曰鶴林之花君能非時開否曰可乃九月七日宿鶴林寺中以俟杜鵑花開 【至九日杜鵑爛縵如春出續(xù)仙傳】

全椒縣有丁氏婦本丹陽人年十六適全椒民家其姑嚴酷笞捶不可堪九月七日縊死遂有靈江南婦女是日不作事避之呼為丁姑今祠尚在 【太平廣記】

懷山不能寐中宵命行軒亭午思畏景薄暮登危巒峻極踰百磴縈紆欲千盤行行遂曛黑月落天風寒羽人候中途良朋亦林端問我何所迫而嘗茲險艱疲勞既云極饑渴不能言授裝臥中丘幸此一室寬怒號竟永夕落枕無時安旦起辟幽戶竹樹青檀欒警喜非昔睹披尋得新觀淹留十日期俯仰有余歡寄語后來子勿辭行路難 【未文公先一日發(fā)潭溪夜登云谷九月初七日賦詩】

八日

唐高宗改九成宮為萬年宮 【永徽二年至干封二年二月初十復為九成宮玉海】

哲宗召輔臣觀谷稻于后苑 【元佑三年玉海】

劉鋹僣位是夜眾星北流歸朝之兆 【南漢劉鋹年十六僭偽位司天監(jiān)周杰筮之遇復之豊杰曰二封皆土為應土之數五二五十也上下各五將五百五十五乎及鋹之敗果五十五年又廣州童謠曰羊頭二四白天兩至識者以羊是未之神是歲歲在辛未擒鋹天兩者王師如時兩之義前一年九月初八日夜眾星皆北流知星者言劉氏歸朝之兆鋹體質豐碩嘗以珠結鞍勒為戲龍之狀極其精妙以獻太祖太祖曰鋹好工巧習以成性若以習巧移于治國豈至滅亡哉出宋史世家傳】

王勃年十三侍父宦游是日舟次遇老叟曰子非王勃乎來日重九南昌都督命客作滕王閣序子有清才盍往賦之勃曰此去七百余里今已九月八日矣夫何復言叟曰吾助清風一席勃登舟翌日昧爽抵南昌 【摭言】

見義里有京兆人杜子休宅時有趙逸之晉朝舊事多所記錄指子休園中乃晉太康龍驤將軍王浚平吳之后建寺之處掘之月日如其言得石銘其銘曰晉太康六年乙巳九月甲戍朔八日辛巳后子休舍宅為靈隱寺 【伽藍記】

已是人間寂寞花解憐寂寞傍貧家老來不得登高看更甚殘春惜歲華 【司空圖九月八日作】

明日重陽今日歸布帆絲雨暮霏霏行過鶴渚知堪住家在龍沙意有違 【皎然九月八日送蕭少府歸洪州】

圃畦新雨潤愧子廢鉏來竹杖交頭柱柴扉隔徑開欲棲群鳥亂未去小童催明日重陽酒相迎自酦醅 【晚晴吳郎見過北舍杜工部作】

九日明朝是清樽強自開蕭蕭疏雨暗滾滾大江來野菊閑無數沙鷗靜不猜何須騎馬飲此興亦悠哉 【張栻號南軒九月八日作】

長年身外事都捐節(jié)序驚心一慨然正是山川秋入夢可堪風雨夜連天桐梢槭槭增凄斷燈燼飛飛落小圓湔洗此情須痛飲明朝試訪酒中仙 【秦少游九月八日夜大風雨寄王定國】

月入秋帷病枕涼霜飛夜簟故衾香可憐吹帽狂司馬空對親舂老孟光不作雍容傾座上翻成骯臟倚門傍人間此會論今古細看茱萸感嘆長 【明日重九東坡以病不赴述古召飲】

九日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為陽數兩月日并應故曰重陽 【魏文帝書】

授衣之月落帽之辰 【六帖】

是日馬射或云秋金之節(jié)武習射象立秋之禮 【晉書】

明宗生號應圣節(jié) 【天中記】

陳秀公生 【陳秀公名旭后改升之拜相翰墨大全】

宋武帝為宋公在彭城嘗登項羽戲馬臺至今相承為故事

高祖登高飆館在孫陵寺岡特呼為九日臺 【以上南齊書】

唐明皇登壸關山時東北有紫云現光彩照日 【瑞應錄亦出山兩潞州志】

唐太宗蓬萊殿宴群臣酒賜湖南新橘 【合壁事類】

龍沙在郡北帶江沙甚潔白高峻而陂有龍形俗為九日登高處 【豫章記】

九井山即殷仲文是日從桓公九井賦詩之所 【丹陽有九井山姑熟記】

望楚山舊名馬鞍宋武陵王駿為剌史改為望楚山駿后龍飛人號為鳳嶺巔有三磴劉弘山簡是殿宴賞于此 【襄陽記】

登高山其形突兀舊有花藥圃歲是日官屬于此登臨 【登高山在肇慶府封川縣廣東志】

池州府有齊山因唐剌史齊映得名唐杜牧是日登山有江涵秋影鴈初飛之句至宋吳中復登高亦有詩當時齊映為州日從此山因姓得名卻自牧之賦詩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一統(tǒng)志】

湖山平正可容數百人坐民俗是日菊酒燕會于此山者三四百人登之見邑屋悉委江海分明 【臨海記】

迎秋臺乃后唐莊宗時筑宋都人于此登高 【開封府志】

登高嶺邑人載酒囊茱游賞于此故名 【汀州府志嶺在寧化縣】

九日岡其頂頗平可坐百人邑人登游其上 【贛州府志岡在信奉縣】

蒙山一峰孤秀高出眾山士人登高于此 【太原府志山在平定州上有晉山神祠】

紫金壇每歲郡人登高于此 【懷慶府志紫金壇在太行之陽諸峰之上】

輝縣有共山俗呼九山以九日登臨故名昔共伯逍遙得道于此 【衛(wèi)輝府志】

九仙山越王無諸九日嘗宴于此 【九仙山一名于山世傳何氏兄弟于此登仙九域志】

孟嘉為征西桓溫參軍溫甚重之是日溫游龍山僚屬畢集時參佐囗立著戎服有風至吹嘉帽落嘉不知覺溫敕左右勿言以觀其舉止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時孫盛在坐桓授紙筆命嘲之置嘉坐處嘉還見之笑請紙作荅了不容思其文甚美 【晉書】

南昌府帥宴僚屬于滕王閣帥有婿吳子章喜為文詞帥欲夸之乃宿構滕王閣序俟賓合而出為之若即席就者帥授簡諸客王勃輒受是時勃年最少帥密囑數吏伺勃下筆即口報至落霞秋水句帥矍然曰此天才也頃而文成帥大悅子章慚而退 【摭言】

魏奉古授雍丘尉嘗九日公燕有客草序五百言奉古言此舊文援筆到疏之草序者默然自失到座撫掌奉古徐笑曰適覽記之非舊習也由是知名時挺蒞汴州召奉古前曰此聰明尉耶他日持廄目令示奉古一覽便諷千余言挺驚起曰仕宦且四十年未嘗見此 【合璧事類】

韋綬為學士以心疾還第德宗是日作黃菊歌顧左右曰安可不示韋綬即遣使持賜綬遽奉和附進 【唐書】

寧康三年是日上講孝經謝安侍坐陸納卞耽執(zhí)讀謝石袁宏執(zhí)經車胤王溫摘句 【埤史】

劉夢得欲用(魚羔)字作九日詩以不見經傳不復作宋子京有九日食(魚羔)詠曰飆館輕霜拂曙袍糗餈花飲斗分曹劉郎不敢題(魚羔)字虛負詩中一世豪遂為絕唱 【聞見錄】

唐蕭瑀不解射是日賜宴較射矢俱不中鵠歐陽詢詠之曰急風吹緩箭弱手御強弓欲高翻復下應西還更東借問誰為此只應是宋公 【太平廣記】

重陽日當有疏風冷雨 【荊楚歲時記】 宋康伯可在翰苑曰嘗重九遇雨奉敕撰詞伯可口占望江南一闋進云重陽日陰雨四垂垂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會上水平臍直浸到東籬茱 【萸胖】 菊蕊濕滋滋落帽孟嘉尋弱笠休官陶令覓蓑衣兩個一身泥 【山堂肆考】

李義山乃令狐楚故吏楚子绹繼相殊不展分重陽日義山詣绹廳事題云曾共山翁把酒卮霜天白菊正離披十年泉下無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莫學漢臣裁苜蓿還同楚客詠江籬郎君官重施行馬東閣無由得再窺绹見詩乃閉此廳終身不處 【北窗瑣言】

謝無逸以書問潘大臨近作新詩否答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致昨日清臥聞攪林風雨聲遂起題壁曰滿城風雨近重陽忽催租人至敗意止此一句奉寄

宋韓忠獻嘗遇重陽置酒私第惟歐陽文忠公與一二執(zhí)政而蘇明允乃以布衣參其間都人以為異禮席間賦詩明允有佳節(jié)屢從愁里過壯心還倚醉中來之句其志氣不少衰如此按明允蘇洵字 【以上山堂肆考】

魏武帝與鐘繇書曰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黃菊紛然獨秀今奉一束 【白孔六帖】

僧皎然九日與陸羽煎茶東坡詩明年桑苧煎茶處憶著衰翁首重回按皎然名清晝唐湖州人謝靈運之孫羽字鴻漸號桑苧翁 【山堂肆考】

唐明皇重陽日獵沙苑射中飛鴈帶箭去益州道觀有道士徐佐卿寄寓忽自外持一箭歸曰吾行山中為飛箭所傷已無恙因掛箭于壁書其日月且曰后十年箭主到此付之后明皇幸蜀至觀乃見箭 【集異紀】

穆宗納后欲用九月九日是忌月范汪問王彪之荅田禮無忌月不敢以所不見便謂無之博士曹耽荀納等并謂無忌月之文不應有妨王洽曰若有忌月當復有忌歲 【晉書】

樂游園漢宣帝所立唐長安中太平公主于原上置亭游賞其地四望寬敞每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 【三月上已亦然】

九日登高幄幕云布車馬填塞綺羅耀日馨香滿路朝士詞人賦詩 【西京雜記】

陶潛九日無酒坐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菊盈把未幾望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便即酣飲 【續(xù)晉陽秋】

袁師德給事高之子九日出(魚羔)謂坐客曰某不忍食俛首久之謂音似父名 【隋唐嘉話】

漢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后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西京雜記】

唐尹氏姿容甚麗性識敏慧不因保母而妙善唱歌因重陽與群女戲登南山文峰而同輩命之歌乃顰眉緩頰怡然一曲聲達數十里 【江南野史】

二社重陽尚食(魚羔)而重陽為盛大率以棗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 【歲時雜記】

都人重九各以粉面蒸(魚羔)相遺上插剪彩小旗糝饤果實如榴栗銀杏松實之類 【夢華錄】

洛陽人家重陽作迎涼脯羊肝餅佩癭水符 【金門歲節(jié)記】

日精治墻皆菊花莖之別名九月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九日而用候時之草也 【風土記】

茱萸為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故重九日假此二物以消陽九之厄 【仙書】

采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令人不老 【太清草木方】

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厄急去令家人作絳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飲菊花酒可解此厄歸如言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九日登高飲酒帶茱萸囊始此 【續(xù)齊諧記】 茱萸椒也至重九成熟赤色可采費長房云插頭髻辟惡 【風土記】

張道陵漢永壽二年九日與夫人雍氏登云臺峰白日升天時年一百二十三歲 【道陵初入蜀居鶴鳴山煉丹修道感老君授以秘錄保寧府志】

王可交華亭人業(yè)耕釣一日擢舟入江忽見中流有彩舫載七道士遠聞有呼可交名者頃之舟近舫側呼可交登舫一道士曰好骨相合為仙一道與之二栗食之甘如飴命黃衣送上岸覓所乘舟不得乃在天臺山瀑布寺前僧迎問之可交曰今早離家蓋三月三日僧言九月九日已半年余矣后絕谷往四明山不出 【松江府志】

蜀中落魄仙姓張嘗賣鼠藥于梓州獄吏王昌遇者市藥以歸鼠食之皆翼而飛后昌遇至瀘又遇之乃易其藥餌之遂名昌遇為易玄子取馬令乘以歸焉乃龍也歸梓后以九月九日飛升至今初八夜即其地為藥市 【瀘州志】

德賢上猶人號棲真尊者宋治平間結庵囗山習禪元豊五年九日忽自圖其容于壁間對眾說偈云片云歸去本無心流水下山非有戀言訖而化弟子收靈骨建塔凡有禱屢應焉 【江西南安府志】

九日重陽節(jié)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王勃】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鴈天 【盧照鄰】

節(jié)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趙蝦寄韋舍人】

欲從攜手登高去一到門前意已無那得更將頭上發(fā)學他年少插茱萸 【朱放九日期登山不得往因贈楊凝】

無限青山行已盡回看忽覺遠離家逢高欲飲重陽酒山菊今朝未見花 【張籍重陽日至峽道】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xiāng)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楊衡九日作】

江涵秋影鴈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杜牧九日】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普囗九日】

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地獨想思想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 【白居易禁中九日對花酒憶元九】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王之渙九日送別】

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書后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 【韋應物故人重九日求橘】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嘉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

天邊今日又重陽隴樹紅飛鴈叫霜來日預期扶宿酒未應籬菊減秋香 【宇文虛中】

今日潘懷縣同時陸浚儀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晚酣留客舞鳧舄共差池 【子美重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

綴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荊州此路疑晚年高興盡搖蕩菊花期 【子美九日曲江曲】

可訝東籬菊能知節(jié)候芳細枝青玉潤繁蕊碎金黃爽氣浮朝露濃姿帶夜霜泛杯傳壽酒應共樂時康 【九日釋廣宣菊花詠應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南投县| 高陵县| 瓦房店市| 德保县| 宁远县| 渑池县| 鄱阳县| 惠安县| 新乡市| 周宁县| 瑞安市| 鄂托克前旗| 兰西县| 黄大仙区| 电白县| 厦门市| 运城市| 珠海市| 霞浦县| 探索| 原阳县| 青铜峡市| 石狮市| 龙川县| 泸西县| 昭觉县| 绿春县| 上林县| 万源市| 万年县| 乌兰察布市| 株洲县| 湘乡市| 漳平市| 安多县| 喜德县| 天台县| 阳山县| 镇宁|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