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58字
  • 2020-06-24 14:05:27

楚應城陳階升也甫編輯

邑人徐養量叔弘甫校刻

周治隆龐父甫

何呈瑞穆之甫

陳時育茂之甫

孫陳道統繼之甫仝閱

十一月〔一〕

十一月建子子孳也言陽氣至此更孳生也 【合璧事類】

黃鍾子之氣也十一月建焉 【周禮】

日在斗昏東璧中旦軫中 【禮記】

仲冬日出于辰入于申 【尚書考靈曜】

日月會于星紀而斗建子之辰 【月令】

招搖指子 【淮南子】

天以為正周以為春 【后陳寵傳】

仲冬行春令則蟲敗民疾行夏令則霧冥雷發行秋令則國有大兵 【呂氏春秋】

為辜 【爾雅】

月曰暢月 【氏人空閑無所事作故曰暢月月令】

晉魏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后日添長一線 【歲時記】

唐宮中以女功揆日之長短冬至后比常日增一線 【文昌雜錄】

天裂于天漢之旁 【順帝至正己丑年元史】

夜日出高三丈中有赤青珥 【晉元帝大興元年詔曰天災譴誠所以彰朕之不德群公卿土各上封事具陳得失無所諱出晉書】

日食星晝見 【宋文帝元嘉五年十一月】

壽星臨帝座 【康節云嘉佑八年冬十一月京師有道人卜于市貌古不興常類飲酒無算未嘗覺醉人異之近侍遼帝引見賜酒一石飲及七斗次日司天臺奏壽星臨帝座仁宗時天下熙熙無物不春宜壽星游戲人間】

河陰有赤雪二頃 【晉武帝太康七年十一月赤雪后帝崩王宮遂亂出宋書】

大雪盈三尺不止天地晦冥或雪未下時陰云中有雪絲長數寸墜地 【欽宗靖康元年閏十一月宋史五行志】

紛霧如雪 【大歷二年十一月舊唐書】

昏霧四塞經三日乃止 【景龍三年十一月占曰霧連日不解其國昏亂白孔六帖】

陰霧疑凍封樹木不解 【永徽二年十一月劉向以為木少陽貴臣象此人將有害則陰氣脅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亦謂之樹介介者兵象也五行志】

秦州神亭治北霧開如日初耀中有白鹿白狼見 【調露元年十一月白孔六帖】

永安村大風雪夜半若數千人行聲語笑歌哭雜擾凝寒陰黑咫尺莫辨及旦有人馬鳥獸蹄跡流血污染十余里入山乃絕 【紹興二十年十一月永安村在建昌軍新城縣五行志】

大風雷雨居民瓦屋皆動 【咸淳四年閏十一月宋史】

雨雹殺人大者方圓二尺 【高祖承明二年十一月魏書】

雨火有聲如鼓 【威烈王二年十一月晉有火下于北方通考】

雨土 【元豊二年十一月五年亦雨土宋史】

行都雨木 【紹興五年十一月與唐貞元陳留雨木同占吏部侍郎彭龜年上疏論韓侂冑檀朝誤國宋史】

地生毛 【紹熙四年十一月宋史】

黃河是月水名蹙凌水 【水衡記】

洛陽宮西宜秋里忽地生石高三尺如香爐形 【武帝太康十年十一月地生右明年宮車宴駕晉書】

京都地震從東南隱隱有聲屋瓦皆搖 【魏明帝青龍二年十一月宋書】

吳郡婁縣地中有犬子聲掘之得雌雄各一還置窟中覆以磨石經宿失所在 【惠帝元康三年十一月此天戒若曰帝既衰弱藩王相譖故有大禍后元帝太興四年廬江灊縣何旭家地中亦有犬子聲掘之得一母犬青免狀甚羸瘦走入草中不知所在視其處有二犬子一雌一雄其后旭里中為蠻所沒出晉書】

許州開元觀老君像自動 【干德五年十一月知州宋偓以聞宋史】

高祖與沙門道登幸侍中省見鬼衣黃褶褲帝以為人叱之而退 【太和十六年十一月紀異錄】

金主宣宗官中有狐狼鬼夜哭于輦路烏鵲夜驚飛鳴蔽天 【至十二月宣宗崩出金史】

枹罕羌妓產一龍子色似錦文常就母乳遙見神光少得就視 【晉愍帝建興二年十一月此亦皇之不建于是帝竟淪沒出宋書】

襄州民劉士家生木有文如魚龍鳳鶴之狀 【太平興國六年十一月五行志】

成都栗樹結實食之如李 【長慶三年十一月五行志】

鳳凰見濟陰巳氏 【漢桓帝元嘉元年十一月宋書符瑞志】

烏鵲巢帝帳幄驅不能止 【大業十三年十一月隋煬帝尋逢殺通考】

洛州貓鼠同處 【唐高宗龍朔元年十一月五行志】

干陵赤兔見 【永泰二年十一月五行志】

汾州有青龍白龍見白龍吐物空中有光如火至地陷入地二尺掘之得玄金 【唐太宗真觀二十年十一月玉海】

江南仲冬天紫蔗節如鞭海將鹽作雪山用火耕田 【呂渭狀江南十一月】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李白】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岑參冬十一月夜作】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白居易題窗行】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吳融華清宮】

風惡波狂身似閑滿頭風雪背青山相逢略問家何在回指蘆花滿舍間 【僧貫休題漁者】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行人絕榆柳蕭疏樓閣間月明直見嵩山雪 【孟郊洛橋晚雪】

雪天留飲故情歡銀燭金爐夜不寒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

十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鴈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夫戍蕭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 【王駕古意】

宮城團迥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撾鍾高歡十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御溝泉合如環素火井溫泉在何處 【李賀樂詞】

雪花無有蒂冰鏡不安臺 【梁帝十一月詩后侯景之亂人以為讖謂無蒂是無帝不安臺臺城不安也】

況復歲云暮凜凜冰霜辰 【韋應物】

漁舟上急水獵火著高林 【杜甫】

大雪

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為大雪言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也 【孝經緯】

大雪十一月節月之初氣也言大陰之氣以大水凝為雪故曰大雪 【歷義疏】

陰雨出而分

大雪魚負冰 【鄭玄曰魚上近冰也以上易通卦驗】

大雪日鹖鳥不鳴 【后五日虎始交后五日荔梃出月令】

大雪日鹖鳥猶鳴者國有訛言虎不交將帥不和荔挺不出卿士專權 【周書時訓】

大雪后君子處必掩身無躁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 【順時氣也月令】

薄暮雪云低清宵意慘凄方聽飄牖急已報與階齊疏箔穿飛蝶空庭聚戲倪新晴思訪客愁絕滿城泥 【陸放翁大雪詩】

冬至

冬至木胎水旺火死金廢 【言木孕于水之中也】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孝經緯】

斗指子為冬至有三義一曰陰極之至二曰陽氣始至三曰日行南至故謂之至 【孝經說】

冬至之為極者有三意焉晝漏極短去極極遠略影極長極者至而極還之辭也 【月令章句】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書孔安國注曰日經冬至日也星昴西方白虎七宿之昴宿并見以正冬之三節也】

地皇氏以十一月為冬至 【出通歷高氏小史亦云】

冬至德氣為土土色黃故曰黃鍾 【晉志】

冬至黃鍾之音調君道得 【禮儀志】

陽氣漸萌于黃鍾之宮 【楊子】

冬至子之半 【邵子】

冬至成天文 【易通卦驗鄭玄注曰天文謂三光運行而照天下】

調律者度竹為管蘆莩為灰列之九閉之中漠然無動寂然無聲纖塵不形冬至夜半黃鍾以應 【太玄經】

陽氣為火火勝故冬至燥 【淮南子】

冬至日在牽牛景長一丈三尺 【夏至日在東井景長尺有五寸周禮】

冬至之日日出辰入申晝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強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 【天文錄】

冬至日行遠道周四極命之曰玄明天 【呂氏春秋】

日冬至則斗北中繩陰氣極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

冬至日在駿狼之山 【以上淮南子】

日之行天至于巽維東南角極之于北故曰冬至 【歷義疏】

赤土國直崖州南度海經雞籠島冬至之日影在北夏至之日影在南開戶皆向北 【洽聞記】

冬至三光微 【周髀云】

冬至五星如連珠 【武帝元封元年十一月甲子朔冬至五星如連珠出漢史】

冬至后月養魄于廣寒之宮 【卜洲記】

陽云出箕如樹木之狀 【易通卦驗】

冬至東北方融風至 【一名炎風符瑞囗】

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日冬至得天地之紀終而復始 【史記】

僖公五年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凡分至啟閉必書云物為備故也 【左傳】 冬至之日蚯蚓結 【后五日麋角解后五日水泉動月令】

冬至之日蚯蚓不結君政不行鹿角不解兵不藏水泉不動陰不成傷 【周書時訓】

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冬至日于地上圓丘奏之 【春官大司樂】

冬至之日北宮御女衣黑采擊磬石 【淮南子】

冬至廣莫風至誅有罪斷大刑 【易通卦驗】

冬至始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調黃鍾或調六律或調五行或調律歷或調陰陽或調正德 【易通卦驗鄭玄注曰致八能之士者言選于人眾之中取習曉者使之調為諧調和之意也】

冬至始人主于群臣左右從樂五日天下之眾亦家家從樂五日以迎日至之禮 【鄭玄注曰從者就也冬至君臣俱就大司樂之宮臨其肄樂祭天圓五之樂祭莫大于此】

冬至之日薦黍糕先薦玄冥以及祖禰其進酒肴及謁賀君師耆老一如正日 【崔寔月令】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休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聽事之日百官皆衣絳 【續漢書禮儀志】

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寮稱賀因小會其儀亞于歲朝故曰亞歲 【沈約宋書】

冬至日立仗百官皆備珂傘列燭有至五六百炬謂之火城宰相火城將至則眾火皆撲滅以避宰相 【出國史補元日亦然】

上御含元殿受朝太史奏曰朔日至歷數之先嘉辰之會按樂汁圖征曰朔日冬至圣主厚祚又按春秋感精符曰冬至陰云迎日者來歲大美此并圣德光被上感天心請付有司以彰嘉瑞從之 【唐玄宗實錄】

宋仁宗天圣六年十一月出秘閣校理范仲淹通判河中時癸亥日南至 【冬至也】 帝率百官朝皇太后于會寧殿仲淹疏曰奉親于內自有家人禮與百官同列北面而朝可乎 【全編】

宋哲宗冬至日賜御筵于呂公著私第且賜酒果燭且傳宣繼燭 【元佑四年合璧事類】

開元二年冬至交址國進犀一株色黃如金使者請以金盤置于殿中溫然有暖氣問其故使者對曰此辟寒犀也

冬至日大雪忽霽因寒所結溜皆為冰條妃子使侍兒敲下二條玩之明皇問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荅曰妾所玩者冰筋也明皇謂左右曰妃子聰慧可愛 【以上天寶遺事】

梁傳岐為始新令有囚當死會冬至岐乃放其還家曹吏固爭曰古者有此今不可行岐曰某若負信縣令當坐竟如期而反太守深相嘆異遽以狀聞 【南史】

梁席闡出為東陽太守在郡有能名冬至悉放獄中囚依期而至 【梁書】

傳賢字仲舒遷廷尉每冬至斷獄遲回流涕 【后漢書】

周嵩母李氏嘗冬至飲酒舉觴賜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無所不謂爾等并貴列吾目前吾復何憂嵩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重名而識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當在阿母目下耳阿奴謨小字也后果如其言 【晉書】

庫狄伏連冬至之日親表稱賀其妻為設豆餅伏連問此豆何因而得妻對曰于馬豆分減伏連大怒 【齊書】

龐籍帥延安日冬至夜恍惚間見天象成文云龐籍后十年作相當以仁佐天下駐視久之方減后十年果為相 【曲洧舊聞】

冬至獻履所以迎福踐長 【曹植云】

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于舅姑踐長至之義也 【后魏崔浩女儀云】

冬至先后各五日買白犬養之以供祖禰 【崔寔月令】

冬至日鉆燧改火可去瘟疫 【續漢書禮儀志】

冬至陽氣歸內腹中熱物入胃易消化 【南陽張平子養生集要】

共工氏子不才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是

日以赤小豆煮粥禳之 【四時纂要】

獻壽人皆慶南山復北堂從今千萬日此日又初長 【姚合和李合人冬至日】

景移風度攻日至晷遷換眇眇負霜鶴皎皎帶云鴈 【鮑昭】

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工部】

日近山紅暖氣新一陽先入御溝春聞閑立馬重囗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王建冬至后招子秀才】

清齋獨向丘園拜盛服想君興慶朝明日一陽生百福不辭相望阻寒宵 【權德輿冬至宿齋時郡臣南內朝謁因寄】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 【白居易冬至宿楊梅館】

至日觀書不幾行梅梢橫月欲昏黃漢宮紅影無人見未必能添一線長 【方巨山】

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孤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獨肯至 【東坡冬至日游吉祥寺】

新陽氣候未全佳尚縱寒威壓歲華賴有椒觴供卯酒不妨和雪看梅花 【韓子蒼】

何者謂之幾天根理極微今年初盡處明日未至時此際易得意其間難下辭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郡雍冬至作】

天宮初動磬緹室已飛灰暮風吹竹起陽云覆石來析冰開荔色除雪出蘭栽慚無宋玉辨濫次楚王臺 【蘭愨】

靈象將數回四氣憑時散陰律鼓微陽太明將起旦感興時未多心隨游化難式宴集中堂嘉賓盈朝館 【陳薪涂妻李氏冬至作】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至剌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工部小至詩陽為大陰為小冬至陰極故曰小至】

年年至日常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囗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工部冬至詩】

愆陽值歲晏忽復層陰結一雨散霏微千林共騷屑端居遺簿領遠意懷幽潔曠慮守微痾殊方感新節豈伊田廬念丘壟摧心折還登東嶺岡瞻佇何由歇 【宋文公冬至陰雨作】

十一月〔二〕

一日

周建子以十一月朔為歲首

義熙元年至元熙元年皆是日日蝕蝕從上始占曰臣民失君之象 【晉安帝義熙元年恭帝元熙元年沈約宋書】

武帝元封元年十一月甲子朔一日冬至五星如連珠 【漢史】

晉惠帝永康元年十一月戊午朔旦大風從西北囗折木飛石 【后趙王倫纂位】

十有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 【書】

唐高宗幸東都 【上元元年玉?!?

唐僖宗皇帝晏駕 【光啟十一月一日晏駕昭宗即位耆舊傳】

宋真宗封泰山以是日幸曲阜備禮謁先圣廟內外設黃麾仗孔氏宗屬并陪位帝服靴袍行獻禮又幸叔梁紇堂命官分奠七十二弟子先儒洎叔梁紇顏氏初有司定議肅揖帝特展拜以表嚴師崇儒之意復幸孔林以樹擁道降輿乘馬至文宣王墓設奠再拜 【祥符元年追謚曰玄圣文宣王祭以大牢修飾祠宇乃追封叔梁紇為齊國公顏氏魯國夫人伯魚母開官氏鄲國夫人出宋史禮志】

宋太宗詔百官次對 【淳化二年十一月一日出六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拜城县| 和静县| 翁源县| 留坝县| 西乡县| 临夏县| 汉阴县| 阿荣旗| 卢龙县| 饶平县| 香河县| 织金县| 天等县| 阜城县| 凯里市| 临夏县| 新建县| 平阳县| 武邑县| 会东县| 通城县| 通化县| 宜川县| 镇江市| 富蕴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郑县| 台北县| 呼伦贝尔市| 株洲市| 仙游县| 繁峙县| 上思县| 孝昌县| 沅陵县| 峨眉山市| 定日县| 汝阳县| 长春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