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1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926字
  • 2020-06-24 14:05:27

白露含明月青云斷絳河天街七襄轉(zhuǎn)閣道二神過袨服鏘環(huán)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杜審言】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吳地征徭非舊日秣陵凋敝不宜秋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秪有同時驄馬客偏題尺牘問窮愁 【李嘉佑七夕京口孤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

秋動清風扇火移炎氣歇廣檐含夜陰高軒通夕月安步巡芳林傾望極云闕組幕縈漢陳龍駕凌霄發(fā)沉情未申寫飛光已飄忽相對眇難期今歡自茲沒 【劉鑠】

素秋二七天漢指隅口暮宴罷車騎就衢蓋如飛鶴馬如游魚 【劉禛】

八日

宋真宗曰朕行有三一監(jiān)前代成敗二進善人二斥群小欲史氏不能書吾惡 【景德十六年玉海】

宋度宗崩 【度宗七月八日崩時選舉殿試之期竟不畢試嗣君即位出宋史】

吳王李煜太平興國三年是日薨皇上撫幾興悼贈太師追封吳王 【皇上輟朝三日出李煜墓志銘】

王居安少時劉孝韙是日過其家塾見居安異凡兒使賦八夕詩援筆成之有思致孝韙驚拊其背曰子異日名位過我 【居安少讀孝經(jīng)有從旁指曰曉此乎即荅曰夫子教人孝耳宋孝宗淳熙十四年舉進士授徽州推官后居安以書生于兵事不學而能有論居安者曰掃除群邪以匡王國其志壯哉居安字資道黃巖人出宋史列傳】

詔再修士雄記 【錢塘沈振蓄一琴名冰清腹有晉陵子銘云卓哉斯器樂惟至正音清韻高月苦風勁巢余神爽泛絕機靜雪夜敲冰霜天擊磬陰陽潛感石臧前鏡人其審之豈獨知政大歷三年三月三日上底蜀郡奉詔書貞元十一年七月八日再修士雄記或以謂晉陵子杜牧道號篆法類義山不知士雄何人也出國史補】

桂陽城武丁有仙道是日失武所在 【武丁忽謂其弟曰七月七夕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織女何事兄何日當還囗曰織女暫詣牽牛吾去后三千年當還耳初八日失武所在出績齊諧事】

商人李環(huán)戴政俱沉于江 【王植新贛人也與朱壽乘舟過袁江時日暮遠眺謂壽曰此是楚昭王獲萍實之處仲尼言童謠之應也壽曰識者以童謠為偶然而圣人必知之言訖見岸上青衣執(zhí)蘆荻謂植曰卿從何處來植曰自贛至青衣又謂壽曰仲尼不語怪力亂神何也壽曰夫子圣人也不語怪神者恐以亂教青衣曰善又曰子信怪神乎壽曰吾信之青衣曰我非鬼神又非人類又謂植曰明日有李環(huán)戴政俱是商人以利剝民上帝惡之欲沉于江植壽異之乃牽舟上流遇一賈舟問以姓名如其言壽謂植曰上帝惡不善事已定矣時晉恭帝元熙元年七月八日也二商一時俱沉溺譚者謂此處有青蛟往往見于波中所見青衣者恐蛟有靈奉上帝之命也出九江記】

九日

晉祖遣中使謂侯益曰朕思卿前年七月九日大立戰(zhàn)功故復以七月九日徙卿鎮(zhèn)彭門領(lǐng)相印賜門戟 【侯益汾州平遙人祖父以農(nóng)為業(yè)晉祖召益謂曰宗社危若綴旒卿能為朕死耶益曰愿囗銳卒五千人破賊必矣后益率禁兵數(shù)千人次虎牢從賓軍萬余人夾汜水而陣七月九日大敗其眾擊殺殆盡晉祖追念虎牢之功乃遣中使云云出宋史列傳】

司業(yè)李元瓘是日言禮記文少人皆競讀周禮儀禮公谷四經(jīng)殆絕請習四經(jīng)者許其入策選舉 【唐玄宗開元囗年玉海】

宋庠上紀年通譜 【宋仁宗慶歷六年七月九日庠上通譜取十七代正史并百家雜說凡正偽年號成一書詔送史館出會要】

金陵杜元卒 【杜元苦學有材氣能為詩元至元中張文穆公欲以茂才異等薦杜元不就事二親嘖嘖有聲及兵亂士卒相戒不忍犯焉元至正年卒字一元出宋學士集】

丘處機登寶玄堂留頌曰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沒水長閑微光見處跳烏兔玄量閑時納海山揮斥八纮如咫尺吹噓萬有似機關(guān)狂辭落筆成塵垢寄在時人妄聽間書畢而逝 【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一日雷雨大作人報云太液之南岸崩裂水入東湖聲聞數(shù)十里黿鼉魚鱉盡去池遂枯涸北口山亦摧師初無言良久笑日山摧地枯吾將與之俱乎九日登寶玄堂留頌而逝出史纂左編】

人間秋光七月九萬里新涼到槐柳 【事文類聚】

十日

劉玄德是日致書于馬超曰令尊翁忠義聞于四海今被操之所害為子之道安忍坐視若能率西涼之兵以敵曹之勢備當舉荊襄之眾則逆曹可擒奸黨可滅讎辱可報漢室可興 【建安十六年七月十日出三國志】

宋真宗幸魏咸信第視疾 【天禧元年宋史】

獨孤君葬 【獨孤君諱申叔字子重年二十二舉進七又二年用博學宏詞為校書郎又三年居父喪未練而沒蓋貞元十八年四月五日也是年七月十日葬此事四月五日亦載合璧事類】

行開元通寶錢 【開元通寶錢縵工有文如初月者譚賓錄曰武德初行開元通寶錢初進樣日文德皇后搯一甲因不復改唐要曰武德四年七月十日行開元通寶錢】

漢武帝是日掃除宮掖設(shè)座大殿以紫羅薦地燔百和香燃九微燈以待王母 【出山堂肆考據(jù)武帝內(nèi)傳事在七日】

十一日

真宗詔近臣及寇準及馮拯觀內(nèi)苑谷遂宴于玉宸殿 【景德四年宋史禮志】

鄭承規(guī)因碧落碑字之難辯楷書之 【絳州興龍宮有碧落石像皆刻其篆文世傳為碧落碑洺中紀異乃云有二道士閉戶三日不聞人聲人怪而破戶惟見二白鴿飛去刻篆宛然學占編辯為李陽冰之書蓋唐人能篆者無出陽冰之右讀其字難識鄭承規(guī)于咸通十一年七月十一日因其字之難辯復楷書焉出七修類稿】

印肅禪師沐浴書偈于方丈之西壁云乍雨乍晴寶像明東西南北亂云深失珠無限人遭劫幼應權(quán)機為汝清書畢跏趺而逝 【師末生時鄰夜有望其室者祥光燭天遠近相愕已而蓮生道周或現(xiàn)阡陌眾愈異之及師生五相豐潤即善世言至干道五年七月十一日跏趺而逝號普庵出楚通志】

玉帝遣使降石壇上以符一道捻如藥丸使女仙謝自然服之 【貞元十年集仙錄】

行看野氣來方勇臥聽秋聲落竟慳浙瀝未生羅豆水蒼忙空失皖公山火耕又見無遺種肉食何妨有厚顏巫祝萬端曾不救只疑天賜雨工閑 【王荊公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介蟲之長寔曰靈龜明陰陽以應化察利害以俟時于穆我皇德無不被春國洋溢神物來萃雖五靈其必臻懿雙龜以時瑞陋眾水而不處選天池以自寄金甲炫晃帶璧日以流光綠毛豐茸度熏風而含吹不唼喋于蘋藻恣東西于荷芰云云 【秋七月十一日龜雄雌各一游于內(nèi)池甲耀金毛帝出示百官周存作賦】

十二日

永元元年大風京師十圍樹及官府居民屋皆拔倒 【南齊書】

唐玄宗是日次普安郡與房管語甚悅即日以管拜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寶十五載玉海】

吳直方薨 【字行可生于宋恭宗德佑己亥年以集賢大學士致仕讀書不屑屑章句于魯論言忠信及事君致身語尤有深契生平不信堪輿遺言隨地而葬又以無大功業(yè)不必乞銘于人乃自序歷官世第而系之以辭曰余生雖艱非有所覬漫游京華旅食三紀際時休明偶膺祿仕位躋極品恩封三世儒者之榮于斯為至報上一誠如水東注樹碑自銘以詔來裔人以為實錄云至正年七月十二卒宋學士集】

老君乘白輿駕青牛至函關(guān)關(guān)吏入白 【尹喜】 喜曰今我得見圣人矣即具朝服出迎跪伏叩頭邀之曰愿丈人暫留神駕老君謝曰吾貧賤老弱居在關(guān)東田在關(guān)西今暫往取薪何故見留喜復稽首曰丈人豈是取薪久知大圣人當來西游愿少憩神駕 【史纂左編】

劉處玄生是夜有紫氣二道從大基山橫貫其家 【處玄母王氏夜夢白衣翁呼出西南指之有玉樹四枝枝各有一金葉令取其一曰他日必生異人意將取之其葉自墜于手視之則金蟬飛起而復投于口中遂有娠明年七月十二日生后得道羽化元至元六年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出史纂左編】

岳神上天曰 【趙郡李湜以開元中謁華岳廟遇三夫人邀入寶帳中三夫人迭與結(jié)歡歡罷而別謂湜曰每年七月十二日岳神上天此后至期相迎勿辭今日相見亦是其時故得囗歡耳明年七月十二日湜復遇三夫人敘離異則淚出論新歡則情囗又盟以后會之期自是湜形體日瘦見一術(shù)者曰君有邪氣為書一符邪不得近后三夫人罵曰酷無行何以帶符為非獨損我亦當損君如其言出廣異記】

桂含爽氣三秋首蓂吐中旬三葉新正是澄江如練處玄暉應喜見詩人 【李商隱七月十二日夜寄池州李使君】

十三日

唐肅宗即皇帝位 【玄宗囗蜀有詔以肅宗嗣皇帝位肅宗奉詔歔欷哀不自勝至七月十三日即皇帝位出考異】

唐德宗駕還長安 【德宗興元元年七月十三日還長安使孔巢父詔赦李懷光懷光素服待罪懷光左右多胡人皆曰太尉懷光無官矣巢父又宣言于眾曰軍中誰可代太尉領(lǐng)軍者于是懷光左右發(fā)怒諠噪詔未畢眾殺巢父出邠志】

吐蕃不意唐兵猝至大驚 【高仙芝為行營節(jié)度使將萬騎討吐蕃以七月十三日會連云堡下吐蕃不意唐兵猝至大驚依山拒戰(zhàn)炮櫑如雨出左編】

東坡是日疾少間曰今日喜近筆硯 【建中靖國元年東坡是年六月自儀真避疾渡江曰吾與子由不復見而訣甚痛至七月十三日疾少間曰今日喜近筆硯試為錢濟明戲書數(shù)紙遂書惠州江月五詩是月終年六十六出長公外紀】

晉趙泰為祖父二弟延請僧眾大設(shè)福會 【趙泰字文和舉孝廉不就忽卒泰見城邑崔崒與男女數(shù)千人并進見獄中祖父及二弟號囗主者開藤篋檢年紀尚有余筭乃遣泰還泰復生乃為祖父二弟設(shè)福會時晉太始五年七月十三日也出冥祥記】

王真人升仙 【王靈輿翰墨大全】

夜夢嬉游童子如父師檢責驚走書計功當畢春秋余今乃始及柏莊初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掛鉤魚我生紛紛嬰百緣氣固多習獨此偏棄書事君四十年仕不愿留書繞纏自視汝與丘孰賢易韋三絕丘猶然如我當以犀革編 【東坡在儋耳七月十三日夜夢后作東坡以嘉佑二年中第至紹圣四年貶儋耳時年四十走字當如前漢書音奏蓋趁之之義也退之詩有如魚桂鉤習氣字出佛書】

十四日

廣州地震有聲 【慶歷四年七月十四日宋史】

宋仁宗以是日作鎮(zhèn)國神寶先是帝謂大臣曰奉宸庫有良玉廣尺而厚半之希世之珍也 【皇佑五年】

宋神宗是日詔自安南用兵獻議討賊者以百數(shù)其言水陸進師之道往往不同未知孰得宜命檢詳官王伯虎梁燾編類眾說成書各繪圖附見以備他日之用 【元豐元年以上玉海】

秋楔 【楔水上祓除也然有春禊秋禊論語浴乎沂注上巳袚除王右軍蘭亭暮春修禊此春禊也劉禎魯都賦曰素秋二七天漢指隅人胥祓禳國子水嬉此用七月十四日指秋禊也丹鉛摘錄】

寇萊公生詩曰向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事文類聚】

元君與侍女群真二十七人降于薛玄同之室玄同迎拜于門元君憩坐良久示以黃庭存修之旨賜丹一粒使八年后吞之當遣玉女飚車迎汝于嵩岳言訖散去 【薛氏者河中少尹馮微妻也自號玄同適馮微乃稱疾獨處日誦黃庭經(jīng)二三遍忽有青衣玉女二人降其室光如月照香風四集二人告曰紫虛元君主領(lǐng)南方下校文籍命諸真仙于六合內(nèi)有志道者拔之唐懿宗咸通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元君降玄同室與丹一粒許遣玉女飚車相迎及黃巢犯關(guān)馮微與玄同同寓晉陵中和元年舟至瀆口忽見河濱有朱紫官吏若迎侯狀舟人見而驚之玄同曰無懼即移舟就之官吏皆拜后玄同沐浴飼所賜之丹稱疾而去開棺惟有空衣而已集仙錄】

不復微云滓太清浩然風露欲三更開簾一寄平生快萬頃空江著月明 【陸游七月十四夜月】

高閣在清禁長軒憑廣虛御帷閟圖象依然臨幸余翠甓布天路黃簾分直廬一雨清景早稍涼秋興初解帶就君坐臨床窺素書山海所錯出飛潛類紛如此語果虛實遺編空卷舒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蟲魚君材合遠用就此固已疏如我乃斯幸地間容誤居竹影散良席花香浮廣裾俯仰自足適歸時更當徐 【曾鞏字子固號南豊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jīng)作】

十五日

七月中氣日在張 【六帖】

日月會于鶉尾而斗建申之辰招搖指申 【出淮南子載纂記淵海】

七月中元乃大慶之月 【修行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東坡賦】

孟秋之望 【十五日也六帖】

中元節(jié)京城張燈 【開寶四年天中記】

元日非供祠不采魚 【唐史百官志】

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元崇是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制者抬步輦召學士時元崇為翰長中外榮之自古急賢待士未有如此 【白孔六帖】

金承遼俗于是日行拜天禮畢則射柳于球場 【華中以端午日走馬為躤柳躤音札宋徽宗政和四年金主拜天射柳此承遼俗五月五日九月九日亦然出山堂肆考】

石國是日以王父母燒余之骨金甕盛之置于床上巡繞而行散以香花雜果王率臣下設(shè)祭焉禮終王與夫人出就別帳臣下以次列坐而饗宴 【正月六日亦然石國隋時與中國通居于藥殺水都柘折城方千余里本漢大宛北鄙之地出四裔考】

中尚署七月十五日進盂蘭盆 【唐六典】

宮中是日造盂蘭盆綴飾镠琲設(shè)高祖以下七圣位幡節(jié)衣冠皆具各以帝號識其幡 【王縉傳】

目連以母生餓鬼中佛令作盂蘭盆是日以百味五果盆中供養(yǎng)十方大德而母得食后世因之席為華飾 【白孔六帖】

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人間分別善惡諸大圣眾普詣宮中簡定劫數(shù)人鬼傳錄餓鬼囚徒一時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醮玉京山采諸花果珍奇異物憧幡寶蓋清膳飲食獻諸圣眾道士于其日夜講誦是經(jīng)十方大圣齊詠靈篇囚徒餓鬼俱飽滿免于眾苦得還人中 【道經(jīng)】

大上者君同元始天尊會集福世界 【道藏經(jīng)亦出山堂肆考】

邊洞玄女仙上升 【事文類聚】

清虛真人是夜與許玉斧言曰五公石腴急宜服之可以延年 【真誥】

蘇耽真人生 【蘇耽文帝朝桂陽郡人也母潘氏嘗于江邊澣水有五色苔浮于水揚而去復來繞足者三乃取吞之既而有孕誕真人時惠帝五年七月十五日人異之母乃致之居后牛脾山石洞中七日往視則有白鶴覆之白鹿乳焉復取歸既長欲立姓名母曰適有擔禾者至以草貫魚遂名姓蘇名耽事母以孝聞耽每持一竹杖一日忽掃庭除若有所待母問其故曰僊侶當降頃之紫氣氳氤有十鶴集其庭與耽語密如故出門群鶴隨之迤邐升天而異香天樂彌日不散二月二十八五月十五亦載柳場仙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陇西县| 中西区| 峨山| 浏阳市| 临西县| 德州市| 太仆寺旗| 鄯善县| 龙南县| 田林县| 同江市| 安龙县| 明星| 绥芬河市| 崇义县| 双峰县| 长沙县| 海宁市| 冷水江市| 博爱县| 吉首市| 许昌县| 闽清县| 集贤县| 清水县| 洪湖市| 封丘县| 广饶县| 开化县| 松桃| 新源县| 菏泽市| 溧水县| 凉山| 随州市| 玛纳斯县| 自治县| 龙泉市| 内江市|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