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 日涉編
  • (明)陳堦
  • 4483字
  • 2020-06-24 14:05:27

成都風(fēng)俗每歲是日士女泛舟浣花溪之百花潭府尹亦至潭上置酒高會設(shè)水戲渡盡樂而返相傳唐冀國夫人故事也冀國夫人是日生先唐寧節(jié)度西川微服行民間見而悅之納以為妾寧妻死遂為繼室每生日置酒浣花溪之百花潭徘徊終日后人因之遂以為常成都謂之浣花遨頭宴于杜子美草堂滄浪亭傾城皆出錦繡夾道 【成都士女四月十九日泛舟冀國夫人姓任漢上小家女任媼嘗禱于神祠夢神人授以大珠覺而有娠明年四月十九日生年稍長釋氏教甚謹(jǐn)有僧過其家瘡疥滿體衣服垢敝見者心惡女獨(dú)敬事之一日僧持衣從以求浣女欣然濯之溪邊每一漂衣蓮花輒應(yīng)手而出里人驚異求僧不知所在因識其處為百花潭及女為冀國夫人每四月十九誕辰置酒江上泛舟訪漂衣故處故后人以是日至此設(shè)水戲渡老學(xué)庵筆記亦出蜀志】

張重華鄭景世升仙 【翰墨大全】

二十日

趙王倫矯制廢賈后害張華等 【晉永康元年四月二十日先大風(fēng)囗沙張華舍風(fēng)飄起出廣古今五行記】

李希孝欲模寫捕魚圖 【捕魚圖王右丞草也元佑元年四月二十日季希孝欲摸寫無善工出晁補(bǔ)之捕魚圖序】

司馬光應(yīng)詔 【四月二十日詔言過失與朝廷政事之闕司馬光曰臣以駑下之材自仁宗皇帝蒙擢侍從服事三朝恩隆德厚隕身喪元不足為報雖訪問所不及猶將被肝瀝膽以敕其區(qū)區(qū)之忠況圣意采納之動督責(zé)之嚴(yán)諄諄如此敢不為陛下別白當(dāng)今之切務(wù)少補(bǔ)萬分之一耶云云出文鑒】

前張質(zhì)推事冤人 【張質(zhì)猗氏人以明經(jīng)授亳州臨渙尉到任月余日暮見數(shù)人于符來約質(zhì)去質(zhì)乘馬隨之至縣門縣吏列坐略無起者質(zhì)怒曰吏敢無禮縣吏亦不顧出數(shù)十里至一柏林下馬遂步行百余步見一大府門隨使者入上有美須衣緋者據(jù)案而坐責(zé)曰為官何曲以推事質(zhì)曰到任月余未嘗推事緋衣人召冤人出對冤人自西房出疾視質(zhì)曰此非推某者乃前臨渙尉張質(zhì)貞元十一年四月二十日推某者若此質(zhì)是貞元十七年到任尚未久判官曰名姓偶同放歸歸時已七日矣仍在柏林中伏于馬上有樵人見而驚之曰縣失官人此非耶就問質(zhì)質(zhì)不能對數(shù)日后方能言出續(xù)玄怪錄】

二十一日

唐肅宗妖星見于西方長數(shù)丈 【上元元年閏四月二十一日妖星見至五月減通考】

唐高祖造太和宮于終南山 【武德八年后貞觀十年廢】

唐高宗造蓬萊宮成是日徙居之 【龍朔二年】

宋真宗幸龍圖閣閱太宗御書宴于崇政殿帝作五言詩 【景德二年】

宋高宗詔求四方遺書 【紹興二年以上玉海】

給事中韓忠彥言門下省得旨舉駁事依中書舍人封還詞頭例四月二十一日中書奉旨給事中駁正事赴執(zhí)政堂稟議 【宋神宗元豐七年出朝野雜記】

碧虛子題化書后序 【譚景升終南山著化書因游三茅經(jīng)歷建康見齊丘有仙風(fēng)道骨雖弱于機(jī)智而異乎黃埃稠人遂引此篇云稚子弄影不知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為像所侮化家者不知為家所化化國者不知為國所化醉者負(fù)醉疥者療疥其勢彌顛其病彌篤而無反者也齊丘終不悟景升乃出化書授齊丘碧虛子至嘉佑五年夏四月二十一日題化書后序出道書】

普賢菩薩生辰 【佛書】

二十二日

唐太宗自為真草書屏風(fēng)以示群臣筆力遒勁為一時之絕太宗謂魏征曰世南沒后無一人可與論書征曰褚遂良 【貞觀十四年玉海亦出囗實錄】

少傅史浩等三十四人進(jìn)明堂慶成詩忠州文學(xué)程宏繇進(jìn)明堂賦太常丞胡南逢等三人進(jìn)明堂頌 【宋孝宗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先孝宗御書明堂門六字書畢積雨驟霽星月燦然可喜出禮志】

王庶人卒 【唐惠妃武氏有專房之寵將謀奪嫡王皇后上欲廢為庶人又廢太子上問于張九齡對曰太子天下本也動之則搖人心九齡未聞大惡臣聞父子之道天性也子有遇父怒而掩之不宜廢絕恐傷陛下慈父之道上不悅李林甫秉政陰中計于武妃以自固武妃亦結(jié)之乃先出九齡而廢太子后玄宗乃立肅宗為太子林甫之計不行王庶人以開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卒武妃至十二月而薨識者謂有神通焉出大唐新語】

董卓見王允等持劍立于殿門卓大驚王允大呼曰反賊至此遂命武士百余人持戈剌之卓里甲不入傷臂墜車呂布懷中取詔大呼曰奉詔討賊臣董卓李肅斬卓首攜之時卓年五十四 【里甲者披甲于內(nèi)加衣于甲上漢獻(xiàn)帝初平二年四月二十二后太史有詩曰郿塢追魂憑李肅宮門取命有溫侯出三國志】

二十三日

甘露降于中華殿之桐木泫如冰雪唐高祖以示群臣 【武德九年玉海】

齊高帝豋位 【出南史】

宋高宗講易終篇以犀帶象牙簡金鞍勒馬賜宰相侍讀以下 【紹興二十五年玉海】

呂布將數(shù)百騎出武關(guān)詣袁術(shù)以殺董卓為術(shù)報讎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先一日殺卓二十三日詣袁術(shù)欲以德之卓死后六旬布亦敗出漢雜記】

王處一上升 【處一寧海東牟人號玉陽四月二十三日語門人曰群仙已約我矣言訖沐浴冠帶焚香朝禮十方乃辭而上升處一冬寒跣足單衣顏色不變傳道則有山鳴谷吼之應(yīng)書符則有鬼怪潛出之靈類此甚多出史纂左編】

巴俗深留客吳儂但憶歸真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東縣聞銅臭江陵換夾衣丁寧巫峽雨慎莫暗朝暉 【黃山谷以紹圣二年謫黔州四月二十三日至摩園作】

二十四日

劉先主崩于永安宮亮表后主曰大行皇帝邁人樹德昊天不吊今四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如喪考妣云云 【先主劉備字玄德涿郡鹿縣人謚昭烈皇帝先一日先主忽榻前燭滅復(fù)明隱隱見二人侍立起而觀之乃云長翼德也二人相向曰因生平不失信義王帝敕為神忽不見先主知不可起乃泣語孔明曰君才勝曹丕十倍必安國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不可自為成都主孔明泣曰臣以肝腦涂地安能補(bǔ)報知遇之恩又命趙云曰朕與卿今別矣云泣曰臣效犬馬之勞以扶社稷言畢駕崩壽六十三時章武三年出蜀志亦出三國志】

滎陽郡人尹千見天雨石墜地開之有玉璽在其中 【齊高帝四月二十三日登位二十四日尹千于嵩山東南見天雨石開之乃玉璽其中有文曰戊丁之人與道俱肅然入草應(yīng)天符掃平河洛清魏都宋禪位于齊此其符驗也出南史】

宋高宗謂侍臣曰朕聞祖宗時禁中有打麥殿今于后圃令人引水灌畦種之亦欲知稼穡之艱難 【紹興二年玉海】

唐睿宗敕魚袋著紫者金裝緋者銀裝 【景云二年四月二十四日敕按唐實錄高祖給隨身魚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故名魚袋至宋朝神宗元豊末親王賜玉魚以副金帶金魚以副玉帶以唐禮也韓文公詩曰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是也】

宋高宗置六科舉士 【紹興二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置六科一曰文章典雅可備制誥二曰節(jié)操方正可備臺諫三曰才識該通可備刑讞四曰節(jié)用愛民可備理財五曰慈祥愷悌可備監(jiān)司郡守六曰智勇絕倫可備將帥令侍從歲舉之如元佑司馬光所諳宋史】

宋神宗除戶部侍郎謝景溫為禮部侍郎 【元豊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出合璧事類】

圓通禪院蘇老泉舊游處東坡四月是日宿焉明日老泉忌日也乃手寫寶積獻(xiàn)蓋頌佛一偈以贈長老僊公僊公拊掌笑曰昨夜夢寶蓋飛下著處輒出火豈此祥乎東坡于是作詩 【長公外紀(jì)】

石耳峰頭路接天梵音堂下月臨泉此生初飲廬山水他日徒參雪竇禪袖里寶書猶未出夢中飛蓋已先傳何人更識嵇中散野鶴昂藏未是仙 【圓通禪院東坡四月二十四日作】

二十五日

晉武帝太后崩有司奏是目安厝 【泰始四年禮志】

唐玄宗是日問諸蕃諸國遠(yuǎn)近鴻臚卿王忠嗣上言曰謹(jǐn)按西域圖自陀拔恩單國至史國凡十有二 【天寶六年玉海】

宋仁宗御制雅樂曲及樂章凡六十八 【景佑二年音樂志】

李德光上五帝功臣繪像圖 【宋高宗紹興九年玉海】

蘇老泉忌日 【老泉東坡父出長公外紀(jì)】

二十六日

澤州是日請建廟命禮官考其儀有司言唐制諸郡置風(fēng)伯壇于社壇東雨師壇于社壇西 【宋真宗祥符二年玉海】

宋哲宗復(fù)置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 【元佑二年玉海】

狀元王佐以下各賜錢一千七百貫 【王佐與朱文公同科四月初三日御試策一道十七日皇帝御集英殿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十八日赴宴二十六日各賜錢出七修類稿】

知潭州林栗是日進(jìn)經(jīng)傳集解三十二卷系辭上下二卷文言說卦序雜本文共為一卷河囗洛書八卦九疇大衍總繪圖六十四卦立成圖大衍揲蓍解共為一卷總?cè)鶅栽t付秘省敕書獎諭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玉海】

二十七日

昌邑王賀行淫辟立是日大將軍霍光白皇太后廢之 【先牂云如狗赤色長尾三枚夾漢西行占曰天文以東行為順西行為逆主人臣運(yùn)柄牂云為亂君此大臣欲行權(quán)以安社稷也四月二十七日霍光廢昌邑王出漢書】

宋哲宗觀麥于后苑 【紹圣元年玉海】

元順帝崩 【元朝至正庚子歲長淮以比尚皆宴然山東則王信陜西則李思齊隴西則思道太原則王保保汴梁則太子開撫軍司以總之既而諸將共讒王保保欲叛詔削軍權(quán)臺兵比行處處皆望風(fēng)崩潰四月二十七日順帝以疾崩皇太子獨(dú)脫身走去而皇孫就擒出草木子】

東坡到湖州謝表云臣荷先帝之誤恩擢置三館蒙陛下之過聽付以兩州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jìn)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 【元豐二年四月二十七到湖州出長公外紀(jì)】

浩陵郡有巖數(shù)里夜忽有雙光 【齊高帝建元元年浩陵郡蜑民田健所住巖間常流云氣有聲響若龍今求之積歲莫有見者四月二十七日夜巖數(shù)里忽有雙光至明往獲古鐘一枚又有古器名淳于蜑人以為神物奉祠之出南齊書】

二十八日

議禮局請于南郊別立感生帝壇依赤帝高廣之制從之 【宋徽宗大觀四年郊祀實錄】

宋太祖皇后宋氏崩太宗素服舉哀 【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崩祔葬永昌陵之北出宋史禮志】

宋孝宗書荔枝賦賜舍人張延年 【隆興九年玉海】

老君于尹喜宅南山阜上升天喜悲戀請留老君告喜以除垢止念靜心守一之旨言訖聳身空中坐云華之上面放五明身見金光洞照十方冉冉升空光燭館舍五色玄黃良久乃沒喜目斷云霄涕泣攀戀其日江河泛山川震動有五色光貫太微遍及四方 【尹喜拜老君曰幸聞至道欣慶難言愿賜著書闡楊道旨以語后世老君曰善以道德五千言授之喜拜受持誦老君次年四月二十八日于喜宅飛升出史纂左編】

天休節(jié) 【上元星君下降出道經(jīng)】

蜀國富且庶風(fēng)俗矜浮薄奢僣極珠貝狂佚務(wù)娛樂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燭影逐星沉歌聲和月落斗雞破百萬呼盧縱大噱游女白玉珰驕馬黃金絡(luò)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慚怍禾稼暮云連紈繡淑氣錯熙熙三十年光景焂如昨天道本害盈侈極禍必作當(dāng)時市政者罔思救民瘼不能宣淳化移風(fēng)復(fù)儉約 【宋太宗至道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張詠悼蜀詩】

二十九日

唐玄宗謂侍臣曰每祀黃帝乃就南郊禮亦非便宜于皇城內(nèi)西南改置黃帝壇朕當(dāng)親祀以昭誠敬 【天寶九年玉海】

唐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袋以防召命之詐 【永徽二年四月二十九日給隨身魚袋魚袋三代以韋為之筭袋魏易之為龜唐高宗給隨身魚三品以上其飾金五品以上其飾銀故名魚袋天后改為龜后復(fù)曰魚神龍初賜紫則給金魚賜緋則給銀魚不限品也出事物紀(jì)原】

宋高宗詔丞相趙雄等赴經(jīng)筵聽講正說終篇浩等言陛下孳孳典訓(xùn)愈久愈明歲時甫浹篇帙再周請付史館 【淳熙八年玉海】

狀元王佐以下朝謝 【皇帝御集英殿賜狀元王佐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四月一十九日朝謝七修類稿】

梅雨漲添春酒色麥秋黃起壽爐煙銅壺未下三更水猶是清和四月天 【事文類聚】

三十日

漢成帝河平元年是日日食詔公卿百僚陳過失無有所諱大赦天下光祿大夫劉向?qū)υ凰脑陆挥谖逶略峦⒒萑胀⒄哑湔伎趾^嗣 【是時許皇后專寵后宮中外皆憂上無繼嗣故杜陵谷永及劉向所對皆及之上于是減省椒房掖庭用度四月已亥悔而日食故曰四月交于五月月同孝惠孝昭元年七月己亥晦日食故曰日同孝昭二帝尋皆晏駕而無嗣出白孔六帖】

漢和帝永元十五年是日日食時帝遵肅宗孝章帝故事兄弟皆留京師有司以日食陰盛奏遣諸王就國詔曰甲子之異責(zé)由一人諸王幼稚早離顧復(fù)弱冠相育常有蓼莪凱風(fēng)之哀選懦之恩知非國典且復(fù)宿留 【賢曰選懦慈戀不決之意也出漢紀(jì)】

道悟禪師示疾命弟子曰四月三十日告終大眾問疾師驀召典座座近前師曰會么曰不會師拈枕子拋于地上即便告寂 【道悟荊州天皇寺僧神儀挺異幼而生知年十四懇求出家父母不聽遂損減飲膳日纔一食形體羸悴父母不得已而許之依明州大德披削二十五詣杭州竹林寺具戒精修梵行推為勇猛或風(fēng)雨晝夜冥坐丘冢身心安靜一日游余抗首謁徑山國師受心法服勤五載后參馬祖祖重印前解法無異說以憲宗元和年四月三十日告寂是年八月五日塔于郡東出楚通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昌黎县| 兴隆县| 刚察县| 龙泉市| 南投市| 湘阴县| 鹤庆县| 商城县| 唐海县| 宁都县| 两当县| 岫岩| 会东县| 广州市| 封丘县| 蛟河市| 周至县| 绵竹市| 晋州市| 阆中市| 松阳县| 威信县| 海伦市| 赤峰市| 武陟县| 贡觉县| 松桃| 吉林市| 介休市| 乌兰察布市| 静安区| 新晃| 浙江省| 崇文区| 濉溪县| 白银市| 遂平县| 英山县| 确山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