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誰報誰恩?
- 大唐東都引
- 半盞流蘇
- 2077字
- 2018-07-30 17:08:11
玉長情見到宜章郡王端坐在家中大堂時,心里還在犯嘀咕,她啥時候幫過這人,就算說幫,好像也是他幫她解了圍才是。
不過那時她用的不是這張臉,應該不會被認出吧。
“長情見過宜章郡王。”她落落大方的行禮,姿態優雅規矩,活脫脫一個貴族女子,怎么看怎么不像那日跳進馬車的女飛賊。
何巖面露疑惑,但李修遠卻十分肯定,不管一個人姿態如何變換,她的眼神和周身氣質卻不會變。
“免禮,本王今日來是謝過郡主相助之恩,還望郡主肯屈尊降貴隨本王一道出府。”李修遠這話一說出來,在場的人都愣了片刻。
郡王親自登門接了郡主出府,這在大唐不是沒有,但卻十分稀少,畢竟郡王身份尊貴,就算不受重用,也仍是皇室宗親吶。
李婉玲微微蹙眉道,“長情剛回來不久,對洛陽城中還不是很熟悉,宜章郡王一路請多關照些。”宜章郡王比齊平郡王是穩重些,但一樣都無權無勢,配上玉長情倒也不算委屈。
她在心里打著算盤,便先一步阻了玉長情可能會拒絕的話語,算是間接幫她應了宜章郡王的請求。
李修遠微微笑著點頭,目光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一側立著的女子,她一身典雅的裝扮,似乎并不打算跟自己出去,卻在李婉玲說話后突然應了。
帶著人出了頤王府大門直接上了馬車,玉長情才開口問道,“宜章郡王,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咱們就見過一面,還是現在,我何時對您施以援手過?”
“郡主怕是貴人多忘事,咱們明明見過兩次。”李修遠絕口不提施以援手之事,因為那根本是子虛烏有,不過是把人叫出來的借口罷了。
玉長情心中一驚,他這是認出來了?可穆寒衣的易容絕對不會出問題,這人又是從哪兒認出來的?
“郡主不必否認,本王并沒與惡意,只是有些事希望跟郡主能直言不諱,比如洛陽城中那位煉丹的道士。”
李修遠說話語氣平穩淡然,聲音純凈清新,溫潤如午后的暖陽照進波光瀲滟的溪流,讓人不自覺就浮起笑意,不忍對他呵斥。
“城郊死的人是定遠將軍劉志遠,大理寺今日又接了個尸身回去,是戶部司珍武郎中發妻武劉氏,聽說南市有家名叫回春堂的醫館便是她兄嫂所設。”
他說著漫不經心的看了眼馬車簾子外,差不多到地方了,話就說到這里,至于她是不是明白這兩者之間的關聯,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
馬車緩緩停下,玉長情沒有說話,心中卻有了計較。
她順從的隨著宜章郡王下了馬車進了洛陽城中最為雅致的皓月居,這里不僅有美酒佳肴,還有風流雅士及如花美眷。
看著那些美貌婀娜的小娘子為翩翩儒雅的郎君紅袖添香,已然是皓月居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麗景致了。
玉長情跟在他身后,心中對宜章郡王在坊間的傳言一一推翻,這人不是外間傳聞那般平庸,他這么蟄伏是為了躲避什么?還是為了謀取什么?
李修遠來皓月居的次數較多,一進門那看店的伙計就領了他直接往樓上走,二樓都是雅間,一側窗子臨著中間的大堂,堂下有歌舞表演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老規矩,退下吧。”李修遠溫潤的聲音響起,伙計點頭應了聲是,轉身出去并為他們帶上門。
雅間很別致,進門位置用屏風隔開,里面是一張雕花桌子,擺放著四個凳子,兩側有新鮮的花卉插瓶,還有一張蒙著錦緞的琴。
“宜章郡王好享受,長情就從來沒來過這樣的雅致地方吃飯。”玉長情看著四周的擺件和布置,又走到窗前往下看去,下面臺子上已經有人坐在正中間抬手輕撫瑤琴。
李修遠見她沒那般客氣,知道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再試探的問,而是直接說道,“煉丹的道士和近日死的兩位,你怎么看?”
“還能怎么看,郡王不是心中有數嗎?”玉長情轉身側頭看他,一雙如同夜空般幽黑又含著萬千星光的眼睛,仿佛會把人看透般。
可李修遠那張俊秀的臉上卻絲毫不為所動,似乎她的目光對他而言就如同一陣微風,拂過卻絲毫不覺。
“本王問的是你,至于本王所想,郡主想聽也不是不可。”他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隨即一撩衣袍坐在了凳子上,順手倒了杯茶。
玉長情看著他的動作,余光瞄了一眼那侍衛,堂堂一位郡王,帶了侍衛還需要自己斟茶倒水,她該說他平易近人優待下屬嗎?
正想著,那杯茶水已經推到了她面前,李修遠則繼續再倒一杯,這才抬眼看向她說道,“如果讓何巖倒水,恐怕我們就得回府換了衣衫再來。”
說著斜眼看了眼何巖,后者緊緊抿著唇,臉色漲的通紅,他就倒灑過一次,他們家主子一直記到現在,還每每這么跟人解釋為何不讓他侍奉茶水。
“哦,原來如此,郡王還真是辛苦。”玉長情笑了聲,眼珠一轉說道,“那道士郡王可找到了?只要找到了他,自然知道他周圍還有誰,又為何敢鋌而走險煉丹聚財。”
“你說他是為了財?”何巖忽然插嘴問道,他看這位郡主沒什么架子,似乎跟他家主子差不多,只要不觸碰底線,偶爾隨性問上兩句應當也不在意。
玉長情搖頭后又點頭,微微蹙眉道,“或許他不單純為了財,否則不至于害人性命。”
取財若有人命鬧出來,那可就不那么好善了,何況如今洛陽城中風聲如此之緊,石忠生竟然還甘冒風險擄人煉丹,如若他不是背后有人撐腰,那便是腦子有問題。
而且這神丹在洛陽城中權貴之中風靡,但據穆寒衣所知,有些人卻絲毫不為所動,倒不是這些人不追求神丹乞求延年益壽,而是突然之間便沒了興趣,其中必有蹊蹺。
他點頭嗯了一聲,這一聲中似乎飽含了三種情緒,一個是滿意她肯默認自己便是那夜上他馬車的女子,一個是關于神丹之事,還有一個玉長情沒太明白,但也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