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玉碟
書名: 主母無心作者名: 醉漪如軒原子彈本章字數: 2138字更新時間: 2013-08-03 04:44:07
軒轅無心收好琵琶,靜靜的坐在一邊,沒有打擾太后的意思。因為她知道激情褪去留下的往往都是蒼涼,而太后心中現在的蒼涼——就是第五家。
軒轅無心這一曲曲的琵琶曲,歸根結底,其實是為第五家所彈。
也正如軒轅無心所料,太后在閉目良久后睜開眼,眼中是深深的不堪疲憊,卻又故作輕巧的揮揮手說道:“好了,好了,哀家真的是累了,你啊——趕緊起身去見見你皇舅舅吧。”
軒轅無心恭順的回到:“是的,皇祖母,無心這就過去給皇舅舅送上茶果。”
太后再道:“順便去看看皇后,她還沒見過你。”
軒轅無心誠心應承,然后碎步告退,背過身去她欣欣而笑,第五雪果然不得皇室人心,太后也果然忌諱于她,第五明的女兒,打打不得,罵不能罵,第五家的男兒哥哥身居要職,這樣的家族皇室不防那皇室就是一幫傻子。
軒轅無心帶著紫姑姑離開后,令姑姑趕緊上前弓著腰說道:“太后,回屋吧,外面起風了,小心別著涼。”
太后問:“我和無心聊了多久?”
“太后和郡主聊了三個時辰。”茶都換了四盞,沒見過太后有這么喜歡過誰,即使當年的敏公主,太后也只是疼寵,哪里有這么長時間的促膝長談。
太后望著軒轅無心離開的方向,眉目舒展出希夷:“令兒,你說無心的曲子是精心挑選的,還是刻意挑選的呢?”
令姑姑思量著這句問話的意思回到:“奴婢認為是刻意的,因為前些日子紫姑姑有著人來宮內打聽,奴婢聽下面的人大概提到,但心想可能是為了大公主進宮做準備也沒多想,如今看來應該是無心郡主的意思。”
“哀家就覺得無心不是個簡單的女娃娃,看來是做足了準備的,她太了解人心了,所以才故意彈的琵琶武曲給哀家聽的,知道剛才曲終之時,哀家想到誰了嗎?”
這可不好猜,令姑姑照實回答:“不知。”
“哀家想到了第五家,一時對她脫口而出讓她去皇后的宮內瞧瞧,她今天來請安可不光光是請安呀。”她是沖著第五雪來的。
無心的城府如果比起第五明不知誰更勝一籌。
“這不是愚弄太后嗎?”令姑姑一點就通,心下也想到了軒轅無心的用意。
“怎么能是愚弄了,無心討得了哀家的歡心,哀家也就順水推舟。洞悉朝廷內外是軒轅氏每一個人都該做到的,她做的很好。”
令姑姑不再多言,只點頭說聲是。太后這樣心思的主子都是事后才覺察出無心郡主此番前來的用意,這個郡主太可怕了。
“你待會去找宗人府的人把無心的名字添入皇室玉碟內,這丫頭是個討喜的人兒,以后讓她多進進宮,哀家也好聽聽她的曲。”順便給某些人敲敲警鐘。
“是。”
“按大公主的規格無心準備衣食住行。”
看來太后是看上郡主了,多些調教以后又是一件政治姻緣。“那敏公主那兒是否也按原先的規格打理呢?”令姑姑問。
“晾著,這么大的人了,還沒有自己的女兒懂事,為個庶民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也讓她傷傷心,才知道當年皇上心口的痛。”
“是。”
想到要將軒轅無心這個名字記入玉碟的令姑姑不由說道:“無心,無心,郡主這名字取的真是寡情,有當爹的這么給自己女兒取名的嗎?太后您說駙馬爺既然如此公主當年何必執意要嫁啊,奴婢記得駙馬爺被賜婚后也把漂亮話說盡了的。”
“這就是女人的傻,以為愛上了就能得到幸福,以為離開皇宮就能將爭斗付之腦后,你看看章炳望這幾年的家業就知道他為什么娶敏兒了。”敏兒十六歲的時候因為出游,在寺廟上香看上了章炳望皮相,一些商人的閑雜游記就收服了她那顆高貴的芳心,非得嫁給一個商販。
“比起后宮的女人,大公主這份單純也確實難能可貴。”令姑姑不停的說著反話,只為了能讓太后把十幾年的氣給發出來,如今有了無心郡主的出現,估計太后更是對大公主怒其不爭了。
“別撿著好聽的說,沒看見她現在都成什么樣子了嗎?”好好的人成了一副病秧子,生于皇家太單純那就是招禍的事兒,絕不是好事。
“可無心郡主冠著軒轅姓,大公主也算時刻惦記著皇家了。”
“那都是無心在周旋,你以為軒轅的姓真是敏兒給冠的?”
“太后,奴婢不明白。”
“以敏兒的性子還有她愛章炳望的程度,能給自己女兒冠娘家姓嗎?”“哀家估摸著是無心的主意。”“搬完懿旨,你順便派人去看看章家出了什么事?”
令姑姑回了是,趕緊出去辦太后交代的事宜,吩咐了人去宗人府的玉碟館將正總裁叫來見太后,好詳細商議軒轅無心入玉碟的事。
再招手喚來門口的小太監,讓他去內務府找來總管太監,有要事相談。
小太監小賢子趕緊的說:“令姑姑,稍等留步。”
“還有事?”令姑姑臉色猝然急變的看著小賢子,太后交代的事他居然不趕緊的辦,在原地磨洋工。
小賢子點頭哈腰的問道:“令姑姑,大公主出嫁后太后就再沒管過,怎么這次就變了?”那無心郡主從進享寧宮到離開可足足呆了三個多時辰,實在令人好奇的很。
當年軒轅敏要下嫁,章炳望也算歡喜,可恨就可恨在章炳望已經有正妻,說是從小的青梅竹馬。皇上本就對章炳望的身份有異議,肯定不會答應自己的妹妹再嫁做別人的妾侍,所以讓章炳望將其正妻改為側妻,皇室會對其娘家和章家進行補償,可誰想章炳望的正妻接受不了這決定,自殺了。而章炳望一拿到賞賜就翻臉不認人,將他青梅竹馬的正妻之死怪罪到軒轅敏頭上。所以軒轅敏這一嫁就是三年沒回宮,說是守孝,皇上當時震怒,氣的掀了龍案,在烈焰宮破口大罵。太后身體向來硬朗也被氣的一病不起,自己的女兒給平輩的老百姓守孝,她當章炳望的正妻是她的母后嗎?她又把她親生的母后放在什么位置?這件事簡直是皇室的大恥,從此皇上和太后傷了心也沒再過問過任何關于軒轅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