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罪剛免還一罪
- 第一廢后
- 雛鳳清音
- 3045字
- 2013-08-03 11:04:01
朱瞻基帶著胡曉樂,幾位本來要押送胡曉樂的士兵跟在其后,一起向皇上的金龍大帳而去。遠遠的看到那座大帳,若不是帳簾上繡著金龍,同樣的青布帳頂,從上面看根本不可能分辨得出這里住的就是大明朝的最高統治者。這也是為了安全著想。胡曉樂對朱棣的治軍之嚴,以身作則又一次生出欽佩之意。
若不是剛剛才發生了一件令人無法理解的血案,胡曉樂對這位馬上皇帝的敬仰會更多!為什么一個胸懷天下的帝王卻容不下一個小兵呢?就因為那二十年前已經無法追查的舊案嗎?
胡曉樂也在埋怨建文帝,你好好的皇上,跑什么跑啊?要么你就理直氣壯的跑掉,讓人家也知道你雄心未絕,有朝一日會卷土重來!要么你就光明正大的去死,非要選擇焚燒皇宮,讓人無從辨認是不是你。現在好了,你是活不見人,死不認尸,倒是讓我們這些與你本無瓜葛的人,倒霉受到牽連,枉送性命!
胡曉樂就這么胡思亂想著,已經被帶到了朱棣的面前,后面有人大力將她推倒,跪在帳中。
胡曉樂并不低頭,看著帳前金龍屏風前,明黃龍案后的大明天子。一路風塵并不曾讓這位六十余歲的皇帝有絲毫的疲倦之色,歲月的痕跡反而更增加了他的篤定與威嚴。金龍軟甲披身,蟠龍金冠束發,不怒自威。
朱瞻基撩袍跪倒,“皇孫見過皇爺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胡曉樂在他身后道,“胡樂見過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位士兵也跪倒行禮,為首的向皇上復命,侍衛胡樂押到。
朱棣緩緩抬起頭來,掃過在場的眾人,對其他人擺擺手,那些人施禮退下。
朱棣對朱瞻基道,“皇孫,起來吧!”
朱瞻基躬身道,“皇爺爺,孫兒有罪,未能有效管束手下,特來請罪,不敢起身。”
朱棣微一皺眉,“治下不嚴,確有你的責任,然而人手且有長短,你有疏忽之處也在所難免。先起來回話。”
朱瞻基這才起身,“謝皇爺爺!”
朱棣看向胡曉樂,“胡樂,你與胡曉樂有何關系?”
胡曉樂急忙看一眼朱瞻基。剛剛他還叮囑過,皇上若不是問及她的身份,切切不可承認自己是女子。擅自帶女子入軍營,其罪當誅啊!可是現在問的是他們的關系,這要是承認了,是死罪,這要是撒謊欺君,依然是死罪啊!看來今天是沒辦法活了!
朱瞻基忙答道,“皇爺爺,胡樂便是胡樂,為何皇爺爺要如此發問?”
胡曉樂一驚,這孩子居然當著皇上說瞎話,他以為皇上已經老糊涂那種程度了嗎?他要不是有所懷疑,為什么會這么問呢?是朱瞻基糊涂了吧?
不等胡曉樂開口,果然朱棣已經反問道,“皇孫,你以為你皇爺爺已經老眼昏花到看不清眼前人是誰了嗎?你們若想瞞過朕,便改個完全不搭邊的名字,這么相似的名字與完全一樣的容貌,朕怎么會不有此一問?你只管先說實話,朕自有定奪。”
聽著朱棣的話音,似乎并不是完全的生氣,胡曉樂壯著膽子搶先道,“皇上英明,果然是龍目神俊,草民不敢隱瞞。草民確實是民女胡曉樂,假扮皇太孫的近身侍衛。此事與皇太孫完全無關,是草民狂妄,請皇上責罰草民,饒恕皇太孫不知之罪!”
“不,皇爺爺,曉樂是我帶入軍中,也是皇孫將她扮成的侍衛,曉樂是被強行帶來的,此事不應該怪罪于她,請皇爺爺責罰皇孫!”朱瞻基一下又跪倒在胡曉樂的身邊。
胡曉樂用肩膀頂他一下低叫,“你瘋了!皇上要是發火會殺人的!你有幾顆腦袋?”
“你才瘋了,不是不讓你說的嗎?你怎么不打自招了?”朱瞻基也是對她瞪眼。
朱棣在案后看著他們兩個在下邊嘀咕,竟然微微一笑。也許朱瞻基這個樣子,讓他想到自己當年少年輕狂的模樣。
“皇孫,你們兩個不必互相包攬罪責,誰的罪也不能免!”朱棣面容一整沉聲道。
朱瞻項兩個都低下頭去。
朱棣對胡曉樂道,“胡曉樂,這女扮男裝私入軍營,你可應當何罪?”
“不論當何罪,只請皇上將所有罪責一并罰到民女一人,饒恕皇太孫殿下!”胡曉樂干脆的答道。
朱棣微一挑眉,“若是死罪,你也不過一顆頭,如何兩罪并罰?”
“那就勞煩皇上給民女個復雜的死法,把皇太孫要受的罰一起讓民女受了!”胡曉樂毫不猶豫的說。
“復雜的死法?”朱棣被胡曉樂的話逗笑了,“怎么算個復雜?”
“我大明的死刑有哪些皇上隨便挑上三五個,總歸是讓皇上解氣了就好,以后皇太孫還是您的好孫子,大明的天下還要在您和他的領導下繁榮幾百年呢!”
“呵,要是按你所說,我要是失了我的皇孫,倒是大明的損失呢!”
“是大大的損失,不只是您是大明,是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損失!”胡曉樂聽著皇上的意思似乎也不是執意要追究,有了空子怎么能不拼命的鉆營,努力的夸大著朱瞻基的作用,好讓皇上保下皇太孫的項上人頭。
朱瞻基哪里能眼看著胡曉樂被什么三五種刑法處死,急得又要說話,可是朱棣已經先于他開口,“皇孫,你是怎么結識了這樣有趣的小朋友?她以底是膽大包天,還是無知者無畏?”
朱瞻基忙答道,“曉樂自幼生于民間,不知皇上龍威,實是無意冒犯!”
“皇上,胡曉樂雖然長于民間,卻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的道理。曉樂雖是一介草民,卻也知皇上龍威難測。曉樂之言,句句發自臟腑,只求皇上能饒了皇太孫,一切責罰,任由皇上對胡曉樂一人發放!”
“你口口聲聲要將所有罪責一肩承擔,你真的是不怕死?”朱棣問道。
“我當然怕死!”胡曉樂一答,讓朱棣有些意外,“那你為何還百般的搶著認罪?”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胡曉樂一條命,不過是與蟲蟻一般微小,死便死了,可是皇太孫卻關系著我大明的未來天下,豈是輕易可損傷的?胡曉樂若是自己死了,如煙消云散,若是能代了皇太孫的罪責,便是泰山千斤重!”
聽著胡曉樂慷慨的回答,朱棣微微一笑,“胡曉樂,你腹中倒是懂得些道理,卻頻頻做出有違常理的事情。”他笑容一斂,“你不要以為你說幾句慷慨激昂的話,朕便會對你法外施恩。你女扮男裝私入軍營之罪暫且不說,你語出叛逆,意圖為罪民翻案,又當何罪?”
胡曉樂一怔,“什么什么?皇上,你這是從何說起啊?”
朱瞻基遠比胡曉樂要明白這里面的門道,立即答道,“皇爺爺,這必是有心之人斷章取義,將曉樂隨口之話故意歪曲為意有所指,還請皇爺爺明查!”
胡曉樂機敏,馬上就明白這是營中必有各方的密探,不定自己的哪句話被人偷聽去,跟劉峰剛出事的情況一連,就被扣上這樣的罪名!她正色道,“皇上,胡曉樂雖是草民,但對大明忠心無二。若是異族入侵,雖然曉樂手無縛雞之力也不吝于上陣殺敵!可是若說曉樂叛逆,這真是無稽之談!不過所謂的為罪民翻案,一定是就是劉大哥自殺之事!不錯,劉大哥死后我確實有為他報屈之辭,不過并非是為他翻案!”
“你知道他是為何而死,既然你要為他喊冤怎么就不是意圖翻案?”
“劉大哥是自殺,并非是皇上下旨處死,有什么案可翻?我所報屈,不過是因為劉大哥年紀如此之輕就草草結束生命,實是為他不值。若是有什么人非要將草民的這種話扣到什么罪名上,草民愿意與他當面對質!”
“你難道不曾說過,朕對于朱允文的怕有多深,便還會有多少人為這件事而死!如果建文帝一天不找到或者不確定他已經死了,這個悲劇將永無止境!直到,朕有朝駕崩!”朱棣的臉色已經沉到極致!
朱瞻基與胡曉樂都大驚,這本是他們二人私下的對話,怎么會一字不差的傳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事已至此,胡曉樂反而豁出去了,“皇上,這話是草民所講!”
“那你還有何話說?”朱棣啪的一拍桌子。
胡曉樂將意圖說話的朱瞻基往旁邊一頂,搶著說道,“皇上,您文治武功,與歷朝的圣君相比,能勝皇上之左者屈指可數。便是秦皇漢武,皇上也不差他們多少。朝代之更替不免有被犧牲的朝臣謀士,然而新朝建立,前朝的賢臣難不成都要殺光嗎?魏征本是太子的謀臣,幾次力諫太子斬殺秦王,以絕后患,可是唐王登基之后不計前嫌,將魏征奉為明鏡,流芳千古。皇上英武可比唐王,為何就苦苦糾結于一件二十年前的舊案,讓不知道多少無辜之人為此送命呢?”